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亏灌溉——果园节水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节水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节水灌溉技术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在节水灌溉技术基础上,根据果树生长的生理特点,提出了在特定时段控制灌溉次数和灌溉水量,让植株主动承受一定的水分应力,之后充分供水,使果实迅速膨大,达到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品品质,又节约大量灌溉水量目的果园灌溉管理新技术-调控亏水度灌溉(RDI)。田间试验结果验证了RDI的功效。并论述了实现果园RDI技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塑膜防渗的节水和改良盐碱地的作用李玉柱,刘武林,王志坚(新疆自治区水利厅农水处乌鲁木齐市830000)(新疆自治区巴州水利局)1新疆渠道防渗的基本情况新疆是个典型的大陆型干旱地区,全疆灌溉总面积达388万hm2,每年从地表水、地下水引用的灌溉水量达4...  相似文献   

3.
<正> 前言 在农业可供水量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灌区或者一个地区来讲,如何在缺水条件下,将水量进行优化分配,使其农作物产值损失最小,已成为目前各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在计算缺水损失的方法上,主要有以下两种:(1)相乘法;即农作物某阶段缺水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是和农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ET)与丰产灌溉条件下的需水量(ET_m)的  相似文献   

4.
低压管道灌溉增产效益计算方法的探讨张树森(河南省漯河市水利局462000)1概述我国水电部《水利经济计算规范》(SD139-85)(试行)中第43条指出:"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有灌溉和无灌溉相比所增加的农、林、牧业产品(包括主、副产品)的产值"分摊...  相似文献   

5.
节水灌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微喷灌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精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其中,微灌又分为微喷灌、喷灌带等多种形式。以水稻硬地硬盘育秧为例,浅析微喷灌、喷灌带、传统灌溉和浇灌4种灌溉方式哪一种更适合于长江流域的育秧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节约大量的灌溉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考虑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PAC)的基础上,在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设定了不同的最佳土壤湿度;同时通过天气环境参数来预测作物的腾发量;最后根据土壤湿度、作物腾发量以及作物的生长阶段来模糊决策作物的灌水量。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壤、作物和大气的综合作用下,根据多因素对作物灌水量进行模糊智能决策,比根据单一参数预测作物的灌水量,预测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含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试验从加工番茄开花期开始,设4个水分处理(分别以0~60cm土层灌前土壤田间持水量的40%~45%、55%~60%、70%~75%和85%~90%作为各处理的灌溉下限含水量临界值,灌溉上限为田间持水量的90%),分析不同水分状况下加工番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加工番茄的产量、品质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灌前过高或过低的土壤含水量会影响产量及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酸等品质指标,灌前土壤相对田间持水量为70%~75%处理的加工番茄产量最高,品质较好,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既能实现高产高效,又可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灌区灌溉用水量的计算,过去多是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即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计算出作物需水量,进而推算出高产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然后根据作物组成和灌溉面积计算出总用水量。这种计算方法没有考虑经济问题。本文利用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用极值法确定合理节水用水的灌溉定额,由此计算出产值最大时的灌溉用水量,即经济效益最大时的灌溉用水量。  相似文献   

9.
非充分灌溉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洁 《节水灌溉》1998,(5):21-23
1什么是非充分灌溉灌溉一词是水利工作者和农牧民朋友非常熟悉的概念,就是在作物的生育期内给种植作物的农田里灌水。而什么是充分灌溉,什么是非充分灌溉呢?就不是十分明确了,在此,有必要作一简略介绍。1.1充分灌溉充分灌溉,就是要充分满足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要求,按照传统经验或作物需水量试验要求的灌溉水量和灌水定额(一次灌水的水量)进行灌溉。长期以来,人们都是遵循这一观念进行农田灌溉的。特别是我们内蒙地区,有水就灌,大水漫灌的现象还很严重,甚至有的人认为多灌总比少灌好。其实不然,水量灌得太多反而会减产,造成浪…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拟利用直径为20cm的标准蒸发皿,制定简单易行的喷灌冬小麦灌溉计划。试验于2005-2006年和2006-2007年冬小麦生长季节,在中国科学院通州农田水循环和节水灌溉试验基地进行。以布置在冠层上20 cm直径蒸发皿水面蒸发量(E)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水面蒸发量倍数(分别为0.25、0.50、0.75、1.00和1.25倍,以及不灌水对照处理)灌溉水量条件下,喷灌水量对土壤水分、冬小麦生长、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利用水面蒸发量制定喷灌灌溉计划的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喷灌条件下土壤水分主要在0~60 cm土层内变化。当灌溉水量小于0.25E时,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较小,而大于1.00E也会抑制冬小麦生长。喷灌条件下冬小麦单个生育期内的耗水量在 312~508 mm内变化,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喷灌0.50E~0.75E时,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或者接近于最高;灌水量较小(≤0.25E)和较大(≥1.00E)时均会降低产量。建议在北京地区冬小麦返青后,喷灌水量可采用0.50~0.75倍的20 cm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灌水间隔可采用5~7 d。  相似文献   

11.
以再生水充分灌(A1)、再生水适宜灌(A2)、再生水轻微干旱胁迫(A3)、再生水中度干旱胁迫(A4)4种水分处理的田间试验为基础,结合水量平衡方程、Penman-Monteith公式、作物系数(KfC)和需水系数(A)的计算方法及当地1955--2002年气象资料,研究了再生水灌溉条件下早熟禾的耗水特性、结构组成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水量与早熟禾(Poapratensis L.)生育期的总耗水量、耗水强度、灌溉水的消耗比例呈明显正相关,与降水消耗比例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呈负相关,与剪草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4种水分处理下,早熟禾的耗水量60%以上来自降水,A4处理的降水消耗比例达69.09%;作物系数与作物需水系数的变化规律相似,与灌水量呈明显正相关,在7、8月份最大达1.91~1.73(4种水分处理)。最后推荐出了25%、50%、75%和95%4种水平年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一般可分为旱、雨两季,9~3月为雨季,4~8月为旱季。为了充分利用降雨和节约灌溉水量,印尼正在研究水稻旱种节水技术。印度尼西亚把水稻旱种技术称之为gora,这种技术不需要插秧,不需整田,也不需要灌溉。只是在水稻最需要水时期,利用降雨以满足水稻需水要求。水稻旱种一般适用于第二季水稻(晚稻),可以获得高产,又节约用水。通常把节约的灌溉用水量用于旱季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或供非农业部门利用。研究工作是以稻田根系层中的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采用缺水系数法进行分析。水稻田内(根系层中)的水量平衡方程可…  相似文献   

13.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在灌溉水量最优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林  肖新棉  雷永富 《节水灌溉》2006,(6):45-47,50
建立了灌区多种作物间灌溉水量的最优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了一种混合式遗传算法——模拟退火遗传算法(SAGA)来求解。该算法不仅保证了全局收敛,而且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和稳定性。应用于某灌区灌溉水量分配优化的实例,显示了该算法的优越性能,为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努力实现农业增产(江苏省水利厅农水处210005)1江苏省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江苏省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根据水量平衡分析,目前全省年用水量496亿m3,其中农业381亿m3,工业100亿m3,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15.
该文运用灰色预测方法进行作物需水量预报。除以1980-1991年实测数据序列进行整体建模外,还以降雨频率为基础分为正常年及灾年(丰,枯)年型的子序列建立全生育期G(1,1)模型。同时按水稻不同生育期需水量本身及同相应的积温建立G(1,1)与G(1,2)预测模型。经水稻需水量观测数据建模预测,其结果效果好,精度高,得于在灌溉水量预报,制定用水计划,水源调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灌溉用水量是水利化区划、灌区规划设计及管理运用的基本依据。除西北干旱地区以外,在灌溉水库径流调节计算中,无论是时历法、典型年法还是统计法,都需要年灌溉水量频率曲线。确定年灌溉水量(定额)频率曲线的统计参数,需要根据逐年灌溉水量资料求得。求逐年灌溉水量(定额)要求具备大量的试验、调查数据及气象水文资料,而且需要进行多年逐日田间水量平衡计算,相当费时。通过降雨量与有效降雨量相关法计算灌溉水量(定额),比按逐日田间水量平衡计算方法简化,但仍需计算多年灌溉水量(定额),还是相当麻烦的。  相似文献   

17.
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对棉花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相同灌溉水量条件下,以不同比例混合塔里木盆地干旱区地下咸水(3.56g/l)和地表淡水(0.4g/l),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充分灌溉,探求棉花的在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的耗水规律的研究。经研究表明在一处理3的矿化度为分界线下,表现出棉花耗水规律的不同受水盐协迫不同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发展状况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是否节约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从水源算起直到田间)多少来衡量,或者,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的产值多少来衡量。因为节水与否和高效与否,都是相对的概念,所以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断发展,其效率也是不断提高的。我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历史几乎与我国近代灌溉的历史一样长,因为只要灌溉就应当考虑节水。在早期的径惠渠、渭惠渠和洛惠渠等老灌区就在优化地面灌溉技术要素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灌溉技术就是将经过输送系统送到田间的灌溉水分散到全部田面的技术.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就是利用灌溉机械设备将最少或较少的灌溉水量以较快速度运至作物根层土壤,达到作物合理的需水量,减少水量损失,以取得单位灌溉水量的最高生产效率的一种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设置3个灌水梯度(相对田间持水量:70%、50%、不灌水),研究了不同水分梯度下土壤水文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灌溉的土壤持续时间内储水量、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以及高含水区范围都要明显大于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文。试验得出:对植被进行分段灌溉补水使其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可以有效的改变土壤水文性质,为植物生长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