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麻作》1984,(4):1-4
我国麻类作物种类繁多,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地域广阔,经验丰富。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大麻、黄麻、红麻、青麻、龙舌兰麻(主要是剑麻)等,其中苎麻、青麻原产我国,大麻、黄麻我国是原产地之一。麻类作物的纤维具有拉力大,吸湿性强,散水、散热快,耐腐等优点,是纺织衣着、麻袋、制作绳索、渔网、纸张等理想的天然纤维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我国麻类作物有黄麻、红麻、苎麻、大麻、青麻、亚麻和龙舌兰麻等。由于麻类作物种类多,分布区域广,各地的自然条件、栽培技术以及耕作制度的不同,因而害虫的种类较为复杂,群落组成亦有差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现为害麻类作物的害虫达180种以上。除少数地下害虫和钻蛀性害虫外,大部分系叶面害  相似文献   

3.
我国麻类作物有黄麻、红麻、苎麻、大麻、青麻、亚麻和龙舌兰麻等。由于麻类作物种类多,分布区域广,各地的自然条件、栽培技术以及耕作制度的不同,因而害虫的种类较为复杂,群落组成亦有差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现为害麻类作物的害虫达180种以上。除少数地下害虫和钻蛀性害虫外,  相似文献   

4.
我国麻类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类作物是极具特色的经济作物。包括苎麻、红麻、亚麻、大麻、黄麻、剑麻,是我国继粮、棉、油、菜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群。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 国内外麻类生产与科研概况1.1 国内生产、科研概况1.1.1 国内生产概况作为经济作物种植的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红麻、黄麻、剑麻、大麻。其中苎麻、亚麻为纺织工业的精纺纤维,红麻、黄麻、剑麻、大麻为粗纺纤维。前者主要用于纺织中高档衣服面料,后者用于包装和水土保持等行业的原料。近年来开发出的红麻造纸,则为红麻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麻类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作物,对其染色体的分析研究,在麻类作物的遗传理论、育种实践,资源分析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对各种麻类作物的染色体数目早有报道,但对麻类的核型及染色体分带的研究,80年代在我国才开始取得进展。朱凤绥等对苎麻、黄麻、红麻、亚麻、大麻、苘麻等麻类作物的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6.
麻类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麻类作物是在何时、何地、由何种野生植物驯化而来,又是如何演化的,对于收集种质资源、制订品种改良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栽培的苎麻、亚麻、黄麻、大麻和红麻等主要麻类作物的起源和演化,对其起源地、起源时间和演化路线等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主要麻类作物的种质资源收集和品种改良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唐代西南麻的种类有大麻、苎麻、黄麻三种.麻类作物的地理分布极其辽阔,但分布格局颇不平衡,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此外麻类作物的分布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吴孔明 《中国麻业》2004,26(4):198-202
唐代西南麻的种类有大麻、苎麻、黄麻三种。麻类作物的地理分布极其辽阔,但分布格局颇不平衡,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此外麻类作物的分布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一、麻类作物的分布发展和利用我国古代种植的麻类作物主要是大麻和苎麻,而苘麻、黄麻和亚麻则是很次要的。大麻、苎麻和茼麻是我国原产。苎麻至今还被很多国家称为“中国草”或“南京麻”,反映了这些国家的苎麻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去的。我国利用和种植麻类作物的历史很早。在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有当时纺织和缝纫用的大金石或陶制的纺轮、纺锤以及梭和骨针等。  相似文献   

10.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上午好!我代表中国作物学会向全国麻业峰会致以衷心的祝贺!我国是世界上植麻最早和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开始麻类种植,在陕西西安半坡和华县泉护村出土的陶器上都有麻布的印迹。我国古代种植的麻类有大麻、苎麻和苘麻。国际上称中国大麻为“汉麻”,苎麻为“中国草”;以后又陆续引进黄麻和亚麻等。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对生长环境要求最低的经济作物之一。发展麻业要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生态区的作用。我国主要麻类有亚麻、黄麻、红麻、苎麻、大麻、青麻和龙舌兰等。大麻主要分布于我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产麻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麻类作物的产量,苎麻、茼麻居世界首位,大麻、黄麻分别居世界第二、三位,其他如亚麻、红麻、热带麻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麻类作物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国内还涉及不多,更没有见到有关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没有查阅到各麻类作物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导,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产麻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麻类作物的产量,苎麻、麻居世界首位,大麻、黄麻分别居世界第二、三位,其他如亚麻、红麻、热带麻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麻类作物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国内还涉及不多,更没有见到有关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没有查阅到各麻类作物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导,至于近年来新兴的染色体 Giemsa 分带研究,用于麻类作物的则更少见。  相似文献   

13.
征稿     
《中国麻作》是全国性的麻类作物科技杂志,每季出一期,全年四期,每期订价0.25元。从第二期起,全国各邮局(所)均可订阅。本刊欢迎各有关单位与个人撰写有关麻类作物(包括苎麻、黄麻、红麻、大麻、亚麻、剑麻等)科学实验总结报告、论文、高产典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麻类作物的种植历史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种植的麻类作物主要是大麻和苎麻,而苘麻、黄麻和亚麻则是很次要的。大麻、苎麻和苘麻是我国原产。苎麻至今还被很多国家称为“中国草”或“南京麻”,反映了这些国家的苎麻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去的。  相似文献   

15.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采取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18个产麻省(市、区)100多个县的麻类作物分布情况、种植面积、产量、种麻经济效益及麻类纤维的收获加工等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调查表明,我国麻类作物分布很广,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北到黑龙江的大兴安岭、西到新疆伊犁、东到浙江一带均有种植。我国种植的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红麻、剑麻、大麻,另外还有野生大麻和罗布麻等。主要麻类作物种植品种70多个,常年种植面积33万多hm^2,纤维总产量50多万吨。加上油用亚麻、野生罗布麻、野生大麻等,我国麻类作物的总面积约166万hm^2,是我国宝贵的天然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麻业科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麻业科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麻业》2008,30(1):27-27
《中国麻业科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织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进展、科技动态、麻纺动态和麻类作物基础知识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苎麻、黄麻、红麻、亚麻、剑麻等麻类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麻类机械研发与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麻类作物的特殊要求及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需求,提出了麻类作物机械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几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总DNA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Pich和 Schubert 1993年发展的SDS方法,经适当改进后,成功地从苎麻、红麻、黄麻、青麻四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中提取了细胞总DNA,并对其得率、质量和纯度进行了鉴定。所得的DNA可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和RAPD分子标记。本研究发展的这一快速、简便、适于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总DNA提取方法,将有助于在DNA分子水平研究麻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