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泰州地区部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分离到3株病毒,经琼脂扩散试验,血球凝集试验,ELD50测定。动物接种试验,证明其均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相似文献   

2.
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法对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鸡血清50份和法氏囊材料50份进行了标准抗原检测被检血清;标准阳性血清检测被检疫抗原的研究。标准抗原检测被检血清阳性40份,阳性率为80%(40/50);标准阳性血清检测被检抗原阳性36份,阳性率为72%(36/50)。经x^2检验(P>0.05)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两者均适应于IBD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用接种鸡胚法从南京地区某发病鸡群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血清学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等研究确定该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该分离株可人工感染鸡,接种20日龄鸡后第2 d即开始发病,于第4 d出现死亡高峰,病死率达70%.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该病毒制成的灭活苗对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4.
1.1病料 新疆巴州轮台县个体专业养鸡户送检6周龄病鸡10只。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提纯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临床分离的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山东分离株,人工接种40~50日龄SPF鸡,取死亡鸡法氏囊和脾脏,用匀浆器制备组织悬液,并经低温反复并融4次,离心取上清液,PEG沉淀,再经蔗糖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经电镜观察,吸光度测定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物为IBDV。  相似文献   

6.
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20日龄疑似法氏囊病鸡群采取法氏囊,用鸡胚-细胞交替法成功地分离到一株病毒。经电镜观察、琼脂扩散、细胞中和、免疫保护等试验均表明该分离物和标准IBDV具有共同抗原性,证明该分离物为IBDV。  相似文献   

7.
8.
内蒙古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亚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四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黑龙江省分离的4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通过易感鸡接种,用病理学技术进行了致病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毒株毒力有一定差异,基保H3,H4株毒力高于H1,H2株,且有迅速致法氏囊萎缩的特性;H3,H4株引起试验鸡法氏囊指数显著下降(P〈0.05),脾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H3,H4株接种50日龄D78疫苗免疫病,免疫保护指数分别为50%,60%,传统疫苗不能提供以分保护。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12.
从山东省多个地区患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中,分离到5个野毒株,经过琼脂双向双扩散试验、ELISA试验、血凝试验、病毒感染力测定、回归试验、电镜观察等6项鉴定,证明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并且,各毒株毒力差异较大,有的毒株感染力相当强,ELD50/0.2mL=106.00。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用接种鸡胚法从南京地区某发病鸡群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血清学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等研究确定该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该分离株可人工感染鸡,接种20日龄鸡后第2 d即开始发病,于第4 d出现死亡高峰,病死率达70%。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该病毒制成的灭活苗对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泰州地区发生的IBD与往年有所不同,死亡率多低于10%,特征性病变不明显,有的雏鸡群虽用IBD活疫苗免疫过,但仍可发病,其死亡率、病变与未免疫鸡群无明显差异,且都能经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得以控制.为能确实诊断,我们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5.
16.
法氏囊病从70年代末传人我国以来,在全国形成,几次流行爆发,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沉重的打击,成为与马立克氏病、新城疫并列的危害养鸡业的三大疫病。令人欣慰的是从80年代起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各种法氏囊疫苗相继开发成功,并迅速投入生产中,从而使该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国养殖环境的恶化和IBDV在生存环境和免疫压力的作用下发生选择性的变异,使法氏囊病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增加了防冶的难度,有形成规模性爆发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原位PCR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临床病例鸡的法氏囊制成石蜡切片,经蛋白酶K处理、原位RT-PCR后,用地高辛精标记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传染性氏囊病病毒(IBDV)。结果10个病例有8个呈阳性,2个阴性。本试验尝试利用具有极高灵敏度的原位PCR方法,从组织中检测低拷贝甚至单拷贝的目标序列,以鉴别隐性感染或混合感染,为IBDV的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自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发明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MAb)已对生物学诸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样,MAb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研究中也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1985年以后,MAb在IBDV结构蛋白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强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州市郊区某鸡群送检的6周龄曾经IBDV免疫的病鸡法氏囊中分离到1株IBDV强毒。该毒株能使鸡胚于接种后36~72小时内死亡,易感鸡100%发病,50%死亡。电镜观察,该病毒颗粒直径60nm左右,无囊膜。经SDS-PAGE检测,病毒核酸有二条RNA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