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前,我国工业大麻种质资源的分子筛选和分子鉴定主要依赖于AFLP、SSR和重测序等方法,缺乏快速、准确、直观的分子标记体系,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首先基于大麻素B位点基因多态性成功开发了1个特异性KASP位点,能够准确区分大麻种质资源中的低毒型、高毒型和中间型三种化学型;随后基于来自95份不同大麻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SNP数据,总共开发了32个高质量的核心KASP标记。验证表明,该33个KASP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可以应用于工业大麻辅助育种、工业大麻品种分子鉴别和指纹图库构建等,丰富了工业大麻分子标记类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麻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更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安全保存和优异种质的评价利用现状,讨论了黄麻、红麻、亚麻、大麻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技术关键和经验,并对麻类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麻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更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安全保存和优异种质的评价利用现状,讨论了黄麻、红麻、亚麻、大麻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技术关键和经验, 并对麻类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  相似文献   

4.
麻类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麻类作物是在何时、何地、由何种野生植物驯化而来,又是如何演化的,对于收集种质资源、制订品种改良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栽培的苎麻、亚麻、黄麻、大麻和红麻等主要麻类作物的起源和演化,对其起源地、起源时间和演化路线等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主要麻类作物的种质资源收集和品种改良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采取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18个产麻省(市、区)100多个县的麻类作物分布情况、种植面积、产量、种麻经济效益及麻类纤维的收获加工等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调查表明,我国麻类作物分布很广,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北到黑龙江的大兴安岭、西到新疆伊犁、东到浙江一带均有种植。我国种植的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红麻、剑麻、大麻,另外还有野生大麻和罗布麻等。主要麻类作物种植品种70多个,常年种植面积33万多hm^2,纤维总产量50多万吨。加上油用亚麻、野生罗布麻、野生大麻等,我国麻类作物的总面积约166万hm^2,是我国宝贵的天然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6.
工业大麻作为多用途经济作物,其相关产业及创新性应用蓬勃发展,对其种质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不同产业需求培育多功能、抗逆性强的品种至关重要。转录组测序技术发展迅速,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精准鉴定、深度发掘优异基因并解析分子机理,对工业大麻品种遗传改良及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阐述了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工业大麻的基因组组装、新基因挖掘、抗胁迫机制、分子育种及其纤维发育调控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工业大麻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上午好!我代表中国作物学会向全国麻业峰会致以衷心的祝贺!我国是世界上植麻最早和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开始麻类种植,在陕西西安半坡和华县泉护村出土的陶器上都有麻布的印迹。我国古代种植的麻类有大麻、苎麻和苘麻。国际上称中国大麻为“汉麻”,苎麻为“中国草”;以后又陆续引进黄麻和亚麻等。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对生长环境要求最低的经济作物之一。发展麻业要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生态区的作用。我国主要麻类有亚麻、黄麻、红麻、苎麻、大麻、青麻和龙舌兰等。大麻主要分布于我国…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黄麻长果种和国果种起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地域广,品种资源丰富。建国前麻类专家卢浩然和资汉儒分别于原南京麻种场和广西沙塘农事试验站进行黄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建国后黄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进一步充实丰富,作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工作。从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与鉴定入手,逐步向深入评价和充分利用方面转变,进而为有种和生产提供各具特色的优异种质资源,在不同历史时期促进了我国的黄麻育种和生产的发展。现将我国黄麻种质资源的研究成就、进展概述如下:1黄麻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与鉴定由中国农科院麻类所主持与有…  相似文献   

9.
大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开发我国大麻资源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麻是一种多用途的古老栽培作物,其纤维是上等的纺织和造纸原料,其种子中富含矿物质、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但大麻中含有一种致幻化学成分THC,严重影响了大麻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就大麻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及其合成途径与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说明了大麻化学成分,特别是CBD/THC遗传稳定的特性,并就我国大麻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优异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的前提。本研究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了1 219份世界水稻核心种质,并在湖北省荆州市考察了其在当地的适应性,以从中筛选高产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该套核心种质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较大,其中,穗长和单株产量变异最大,抽穗期、剑叶宽、一次枝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变异较小。利用抽穗期和株高2个指标,从中筛选到539份能适应荆州生态条件的种质资源。共筛选到100份高产种质资源,其中24份为大穗种质资源,3份为大粒种质资源,23份为高结实率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可作为水稻高产育种的首选种质和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麦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麦是我国也是世界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大麦遗传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基因库保存有大麦种质近2万份。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与评价,对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综合介绍了我国多年来在形态特征、农艺性状、抗病、抗逆和籽粒品质等方面对大麦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澍才  吴燕 《杂粮作物》2001,21(3):26-27
现在全世界已已上集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610万份,国际农业磋商小组(CGIAR http;//www.cgiar.org/),下设16个研究中心,保存种质资源60万份,其中国际植物基因资源研究所(IPGRI)是16个中心之一,是研究和协调国际作物种质资源的主要机构,我国收集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36万份,建成了国家作物种质基因库和国家作物种质信息系统,对30万份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鉴定和编目,对20万份资源材料进行了步的抗病史,抗逆性和优异性评价,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3.
大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开发我国大麻资源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大麻是一种多用途的古老栽培作物,其纤维是上等的纺织和造纸原料,其种子中富含矿物质、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但大麻中含有一种致幻化学成分THC,严重影响了大麻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就大麻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及其合成途径与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说明了大麻化学成分,特别是CBD/THC遗传稳定的特性,并就我国大麻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原材料,蕴存着各种各样的遗传基因,这些基因是当前或今后小麦品种改良所需要的。因此,小麦种质资源的搜集、编目、入库保存是极其重要的。解放后,小麦育种工作新的进展,多数是新的种质资源开拓应用的结果。目前我国小麦育种处于爬坡状态,与种质资源的开拓和利用不够有一定关系。因此从育种的要求,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开拓、利用极为重要。一、加强国外抗病品种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当地栽培的主要品种火麻1号为对照,研究了引进的3个乌克兰工业大麻品种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金刀-15)、Гляна(格里昂)、Глесия(格列西亚)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及品质等。结果表明:在试种区,全麻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Гляна、火麻1号和Глесия,产量分别为3371、2930、2614、2188 kg/hm~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和Гляна全麻产量显著高于火麻1号和Глесия;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34. 4%)、Гляна(31. 4%)、Глесия(29. 9%)全麻率显著高于火麻1号(22. 9%)。Глесия单株果穗长42 cm,单株小穗数34个,显著高于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Гляна和火麻1号。火麻1号和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纤维品质相对较好,麻束断裂比强度分别为1. 2、0. 9 cN/dtex,分裂度为89、84 Nm;Гляна和Глесия纤维品质一般,麻束断裂比强度分别为1. 6、0. 96 cN/dtex,分裂度为59、39 Nm。综合分析各品种的生育期、长势、产量、品质、抗性等指标,Золотоношские15综合性状表现优异,可作为高纤工业大麻品种在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种植、推广和应用,Гляна可作为选育高纤工业大麻品种优异种质资源利用,Глесия可作为选育籽纤兼用工业大麻品种优异种质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6.
甜菜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及安全保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4,(1):57-59
通过近20年对甜菜种质资源搜集、整理、繁种、编目及入库保存等方面的研究,弄清了我国甜菜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保存条件,明确了影响我国甜菜种质资源繁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应对技术措施,并讨论了甜菜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安全保存问题。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甜菜育种和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几个大麻品种种子辐射敏感性的初步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个大麻品种种子对60CoΥ射线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与出苗率呈负相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60CoΥ射线对种子出芽、幼苗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加.利用相对出苗率与辐射剂量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大麻的半致死剂量在1400~3500Gy间.本研究可为通过辐射育种创制大麻新种质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陕西省小麦种质资源库现保存有种质资源8625份。本文通过对我省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我省小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开发利用重点,包括积极抢救小麦种质资源、建立和完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重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加强种质创新和新型资源开发研究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树种质资源地区分布及部分植物学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拥有极为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本文以我国茶树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云南、福建、浙江3个省的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茶树品种的形态特征和品质特性中的部分性状进行分析,讨论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与茶叶加工地区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苘麻、大麻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也较丰富。苘麻、大麻主要用于编织和榨油工业方面。现将我省经整理归并后的16份苘麻、大麻品种资源进行分析,供生产和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