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锥栗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脱氢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运用超低温 (- 1 96℃ )保存手段 ,通过对锥栗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后脱氢酶活性的方差分析和 Q检验法多重比较分析 ,对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含水量是影响锥栗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的重要因素 ,超低温保存应进行适度脱水 .无防冻剂预处理 ,2 0 %含水量 ,缓冻缓解方式条件下 ,离体胚脱氢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测定不同含水量、冷解冻方式处理的苦槠离体胚内源SOD和α-淀粉酶活性,研究其超低温保存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苦槠离体胚的SOD和α-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含水量水平是影响其液氮保存的关键因素,而冷解冻方式也是一重要因素.12%含水量和缓冻快解法处理,苦槠离体胚的超低温保存效果最好,SOD和α-淀粉酶活性最高,分别达212.77 U/h和4.764 mg/m in.  相似文献   

3.
闽粤栲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保存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闽粤栲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196℃)保存后发芽率、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的分析,对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是影响闽粤规律性中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应进行适度脱水。当无防冻剂预处理,15%MC+MF-QT组合中,种子发芽率最高,膜伤害最小。与种子相比,用离体胚作为超低温保存材料效果要好,其超低温保存后脱氢酶活性基本上能够维持超低温保存前的水平,最佳组合为15%MC+MF-ST,若能够辅以防冻剂预处理,则超低温保存效果更佳,最佳组合为15%MC+QF-QT+15%二甲亚砜+10%蔗糖+10%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4.
使用包埋玻璃化法对杏离体胚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探讨适宜培养基、蔗糖预处理的时间及浓度、玻璃化保护液的选择及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胚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胚在0.8 mol/L的蔗糖溶液中预培养24 h后,转入玻璃化保护液B中继续培养30 min ,投入液氮24 h后用40℃水浴快速化冻5 min ,转入MS培养基中在22℃条件下进行暗养,1 d后转移光照培养,最高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5.
胚分割对大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荔枝幼胚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把3个不同胚胎发育类型荔枝,品种乌叶,兰竹,绿荷包的幼胚置于含有不同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授粉后15d的胚胎人工培养十分困难,而授粉后30-40d的幼胚,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的BA,NAA,GA以及ABA等的不同组合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形成细胞团,并能进一步形成胚状体或芽状体,部分育型品种兰竹,有胚胎败育早期但未死亡1/2MS附加低浓度的细胞人裂素及生长素等的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7.
以“热研1号”槟榔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配比的6 - BA和NAA对槟榔胚离体培养苗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6 - BA质量浓度为2mg·L-1时胚苗生长最快且芽、根整体发育较整齐;NAA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根的生长情况最好,小苗整齐一致.这结果为槟榔组织培养及资源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百合杂种胚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剥除胚乳的两个百合杂交组合的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5d后即开始萌发,15d后,萌发率达88%。在不同激素含量的培养基比较试验中,发现以MS+NAA0.5mg/L+KT1.0mg/L激素浓度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其中,75%的种胚长成完整植株,12.5%的种胚长出幼芽,培养过程中,无根的幼苗生长至3cm左右,约5张叶片时,转移至MS+NAA0.1mg/L的培养基上,2 ̄3周后,有80%的幼苗长出根。  相似文献   

9.
把3个不同胚胎发育类型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品种乌叶、兰竹、绿荷包的幼胚置于含有不同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授粉后15d的胚胎人工培养十分困难,而授粉后30-40d的幼胚,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的BA,NAA,GA以及ABA等的不同组合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形成细胞团,并能进一步形成胚状体或芽状体,部分败育型品种兰竹,在胚胎败育早期但未死亡的幼胚,以及完全败育型品种绿荷包,在授粉后30d的胚珠,经培养亦能形成胚状体,胚状体在MS或1/2MS附加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等的培养基上,增殖能力甚强,甚至不加任何附加物的情况下亦能增殖。高浓度的附加物则不利于胚状体的增殖。从胚状体诱导成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红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研究报道了红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方法,结果表明,预处理、保护剂与解冻方式对胚性愈伤组织存活率均有一定影响.效果较好的方法为:利用0.4 mol·L- Sorb(山梨醇)预处理愈伤组织24 h,5%DMSO(二甲基亚砜)+0.4 mol·L-1 Sorb为冷冻保护剂,冷冻方式为程序降温盒在-70℃停留3 h后投入液氮罐中保存,解冻方式为20℃流水冲洗.胚性愈伤组织解冻后再培养,其存活率可达71.4%.  相似文献   

11.
LN_2保存处理后苦槠种子的膜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苦槠种子和离体胚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含水量、冷冻方式、解冻方式 ,以及离体胚冰冻保护剂对电导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含水量是超低温保存成功的关键 ,适度脱水可大幅度降低苦槠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质膜伤害 ;随着含水量的降低 ,其电导率的变化呈先降后升 ,15 %含水量的电解质外渗率最低 ;而在冰冻保护剂作用下 ,离体胚保存最佳含水量为 10 % ,其质膜所受的伤害比较轻 ,电解质外渗量较小 ,膜修复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木边材染色深度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苦槠木边材染色深度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染液质量浓度>冷热间隔时间>NaCl质量浓度>后处理温度>染色时间.在试验条件下,苦槠木边材染色深度最佳工艺为:不用NaCl溶液前处理,染液质量浓度为15.0g·L-1,将木材交替置于冷热染液中(间隔时间为30min),染色90min.图5表2参6  相似文献   

13.
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园苦槠群落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园苦槠次生林典型群落样地的调查,分析了该群落的植物区系特点、群落组成、群落层次结构特征以及演替趋势。该群落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群落中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层次分明,有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层次。在未来的演替中,该群落的落叶物种将会逐渐减少,最终会演替为稳定的常绿阔叶林结构。  相似文献   

1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树冠中部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 ( 1 )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产量(AQY)、CO2 羧化效率(CCE)均表现为当年生叶片>1年生叶片>2年生叶片; (2)在相同叶龄条件下,丝栗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产量(AQY)、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CO2 羧化效率(CCE)、光能利用率(LUE)均显著高于苦槠栲叶片的相应值; (3)在相同叶龄条件下,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的水分利用率(WUE)没有显著差别; (4)2种植物叶片中的Chla/Chlb则表现为2年生叶片>1年生叶片>当年生叶片。  相似文献   

15.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江西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的光合日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丝栗栲和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上午11: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84μmol/(m2.s)和9.54μmol/(m2.s);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15:00达到次高值,分别为9.09μmol/(m2.s)和5.13μmol/(m2.s)。造成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在一天中,丝栗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高于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相似文献   

16.
光照强度对苦槠幼苗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弱光环境对林下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幼苗光合生理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生长光强(100%,40%和15%自然光强)处理,并在5月和9月对苦槠幼苗光合以及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论5月和9月,随着生长光强的降低,苦槠幼苗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有减小的趋势,尤其在9月,在15%自然光强下分别为13.08 μmol·m-2·s-1,9.62 μmol·m-2·s-1,198.80 μmol·m-2·s-1,显著低于对照(P<0.05),分别是对照(19.47 μmol·m-2·s-1,22.53 μmol·m-2·s-1,350.33 μmol·m-2·s-1)的48.9%,76.2%和74.6%;遮光处理下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和潜在活性(Fv /Fo)值均高于对照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遮光程度的增加其值均依次增加。这说明,苦槠是一种耐荫树种,遮光可降低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以及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潜在活性,以增强在弱光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能力。这些现象表明,强光环境对苦槠幼苗的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但对林下的幼苗光合作用与生长却是有利的。图4表2参23  相似文献   

17.
苦槠叶及根的生化物质对闽楠种子的发芽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溶剂浸提和水浸提2种方式分别提取苦槠叶、根的生化物质。并用闽楠种子发芽试验评价苦槠对闽楠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2种方式浸提的苦槠叶和根的生化物质对闽楠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说明从生化角度看苦槠与闽楠的种间关系并不十分协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 N、P 配施对常绿阔叶树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磷施量对青冈、苦槠幼苗叶片养分含量及幼苗根、茎、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施磷均能增加两树种幼苗叶片的氮含量;施磷能增加幼苗叶片磷含量,而高浓度施氮会降低叶片磷含量;低浓度施氮及施磷均可减缓青冈生长过程中叶片磷含量的下降;施氮、磷对青冈幼苗叶片碳含量表现出促进作用,而对苦槠幼苗叶片碳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氮后青冈幼苗生物量分配表现为根>叶>枝,施磷后则为根>枝>叶;而施氮、磷后苦槠幼苗生物量分配格局均为根>枝>叶。青冈和苦槠幼苗期对氮、磷肥的供应较为敏感,适当施加氮、磷肥有利于其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下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叶片取食率、损失率与单宁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损失率在1%以下的叶片研究不同叶龄之间单宁含量的差别。从老叶中随机取样研究叶片损失率对单宁含量的影响。[结果]新叶与老叶在取食率、损失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老叶的单宁含量明显高于新叶,且叶片内单宁含量的变化随取食强度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岛屿生境中叶片单宁含量显著高于陆地生境。[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岛屿生境对植株次生代谢物(如单宁)的产生及其他生理机制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PBS+20%FCS+1.5 mol/L乙二醇(EG)+0.1 mol/L蔗糖(SU)液作为冷冻液,对122枚奶牛胚胎进行一步细管法冷冻,管内解冻,然后移植给122头受体黄牛,结果有49头供体牛妊娠,受胎率为40.09%,产犊率38.52%.结果表明一步细管法是一种可行性良好的便于在农牧区奶牛胚胎移植中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