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务川县位于黔北凹陷东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该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杨村位于该县城关镇,是该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蔬菜800hm2左右,其中十字花科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500 hm2,小菜蛾是该村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2.
厦门地区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市常年蔬菜种植面积 2.1万 hm2左右,近年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到 2 670 hm2.但由于 2002年晚季和 2003年早季番茄晚疫病发生面积 1 600 hm2,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挫伤了广大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务川县除水稻、玉米以外的重要粮食及饲料植物,近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43万hm2,春播为1.2万hm2,秋播0.23万hm2.马铃薯晚疫病是该县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50%,重的在30%以上,常年发生面积4 667 hm2,产量损失l 750t左右.晚疫病菌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可对番茄、青椒、茄子等造成危害.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防治王探应,陈雯(西安市蔬菜研究所710054)截至80年代西安市温室番茄叶霉病为零星点片发生的病害。近年,因保护地栽培番茄的迅猛发展,叶霉病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在保护地高湿环境条件下,从发病始期到盛期,只需10~15d左右,...  相似文献   

5.
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效应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评价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四霉素对9株不同地区来源的叶霉病菌(Passalora fulva)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以及芽管伸长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的活性较高,其EC50值分别为0.002 30~0.012 7 μg/mL、0.000 50~0.013 μg/mL;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略低,其EC50值为0.601 6~1.394 μg/mL。显微观察发现:经四霉素处理后,番茄叶霉病菌新生菌丝生长受阻、部分菌丝末端分支增多、变粗;分生孢子萌发受抑制,芽管膨大变粗、生长受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四霉素有效成分6.75和20.25 g/hm2处理后,对番茄叶霉病的保护防效分别为74.40%和83.09%,治疗防效分别为67.92%和76.68%,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有效成分540 g/hm2)的处理防效。  相似文献   

6.
番茄是宁波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要蔬菜之一 ,在江北区常年种植面积达 1 0 0 hm2以上 ,番茄病害种类繁多 ,主要有 :番茄猝倒病 ,番茄早疫病 ,晚疫病、灰霉病、菌核病、叶霉病、绵疫病、青枯病、病毒病、枯萎病、软腐病、斑点病、煤霉病、炭疽病等 1 4种之多。防治番茄病害 ,应根据病情 ,早防早治 ,采用农业防治为基础 ,药剂防治为主体的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1 轮作 ,可减少病菌寄主 ,切断侵染桥梁。一般要求与非茄科、非瓜类等蔬菜作物轮作 3~ 4a以上。2 选用抗病品种 ,进行种子消毒 ,选栽无病壮苗。种子消毒处理方法较多 ,常用的…  相似文献   

7.
番茄晚疫病是兰溪市番茄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种植面积和连作面积逐年提高,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2000年全市种植面积333.3 hm2次,发病面积253.3 hm2次,绝收面积73.3 hm2次,平均损失20.25 t/hm2.为此我们引进氨基寡糖素对番茄苗期晚疫病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竹醋液复合硅、硅酸钠溶液、竹醋液在室内离体条件和盆栽条件下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抑制作用。在试验稀释范围内,随着竹醋液复合硅浓度增加,病情指数降低,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加。在相同处理中,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要明显高于硅酸钠、竹醋液处理。当竹醋液复合硅浓度为2 mmol/L时,对番茄叶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46.57%,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达53.45%。  相似文献   

9.
钦州市荔枝霜疫霉病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 ,靠山临海 ,为海滨丘陵台地 ,属亚热带气候 ,是亚热带水果荔枝主产区之一。 2 0 0 2年钦州市荔枝种植面积 9.33万hm2 ,结果面积 5 .33万 hm2 ,为荔枝丰产年份 ,初步估测总产将达 1 2万 t,为历史最高年。荔枝霜疫霉病( 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ex Ko et al.)是荔枝的重要病害 ,暴发时易造成嫩梢枯干、落花、落果、烂果 ,严重影响荔枝产量和品质。自 5月中旬开始 ,荔枝霜疫霉病在钦州市种植面积最大的钦北区长滩、新棠、那香等镇暴发 ,2 .0 0万 hm2结果面积有 1 .2 0万 hm2 (达 60 % )发生病害 ,占全市霜…  相似文献   

10.
1 发生情况 河北魏县番茄常年种植面积533.33 hm2,其中日光温室366.67 hm2,60%的品种为从国外引进品种.2008年11月,在该县王横、里八庄、刘庄、后闫庄等村的日光温室发现个别番茄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小而皱缩上翻,边缘发黄,顶心包在上部几片小叶中间不长,上部落花、落果严重.中、后期调查,每株只结2~3穗果.且果小、着色差.  相似文献   

11.
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研究了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 (Cooke) Cifferri的生物活性。新疆紫草色素用石油醚提取,分别用平板表面萌发法和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孢子芽管长度及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疆紫草色素对番茄叶霉病菌抑制作用明显,其中抑制孢子萌发EC50为17.4 μg/mL,抑制孢子萌发芽管长度的EC50为1.0 μg/mL,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200.4 μg/mL;浓度为800 μg/mL时对番茄叶霉病的离体防治效果达到90.5%。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G3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番茄叶霉病由黄枝孢菌 (Cladosporiumfulvum)引起 ,严重为害番茄叶片和果实。随着温室大棚大面积推广 ,上海郊区番茄叶霉病越发严重 ,成了番茄栽培的重要问题。该病在上海通常于 3月份发病 ,5月达到高峰[1] 。但随着近年来的暖冬效应 ,少数大棚 1月份便开始发病 ,3月份达发病高峰。常规化学杀菌剂 ,如百菌清、多菌灵防效甚微且污染环境 ,急需高效低毒的药剂取而代之。作者曾报道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G3菌剂在盆栽试验中对番茄叶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 ] 。本文报道G3菌剂田间防治该病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  相似文献   

13.
番茄叶霉病是南京地区棚室番茄常见的重要病害,发病严重时一周内可迅速导致毁棚。随着设施栽培蔬菜的进一步发展,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而在实际防治时很多药剂对其防效不理想,为了筛选防治叶霉病的有效药剂,2003年选用4种药剂开展了防治棚室番茄叶霉病试验,并观察不同药剂对番茄的安全性。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番茄叶霉病是南京地区棚室番茄常见的重要病害,发病严重时1周内可迅速导致毁棚。随着设施栽培蔬菜的进一步发展,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而在实际防治时很多药剂对其防效不理想,为了筛选防治叶霉病的有效药剂,2003年选用4种药剂开展了防治棚室番茄叶霉病试验,并观察不同药剂对番茄的安全性。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是一种新型SDHI类杀菌剂,目前在中国仅登记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为明确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潜力,测定了番茄叶霉病菌Passalora fulva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并验证了其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番茄叶霉...  相似文献   

16.
秭归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 600hm2,主要种植在全县12个乡镇,海拔600m以上区域,属一季中稻栽培.稻瘟病常年发生1 000 hm2左右,是我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7.
番茄叶霉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蔬菜地田间土壤中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具拮抗作用的22株菌株,其中14株细菌,8株放线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细菌X14菌株和放线菌F15菌株的发酵液及其离心后上清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100%。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平均抑菌直径为22.2mm,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利用离体叶片法测定对番茄叶霉病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79.8%~89.0%。对X14菌株发酵条件研究,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NH4NO3,最适pH为6.0。  相似文献   

18.
油菜田茎象甲发生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是岐山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年均种植面积3 300 hm2左右,收获油菜籽7 300t左右.然而由于茎象甲(Ceutorrhynchus asper Roel.)的为害,每年损失油菜籽350 t以上,年平均损失率4.0%以上,严重发生年份损失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凝胶过滤方法对番茄叶霉病菌6个生理小种所产生的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利用叶片针刺法分别对其蛋白组分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以探讨番茄叶霉病菌不同生理小种毒素组分对番茄叶片的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生理小种毒素的纯化峰蛋白组分中只有一个蛋白组分能使番茄叶片褪绿,分别为来自生理小种1.2.3的第4个峰蛋白组分(记作:1.2.3(4),下同)、1.2.4(2)、1.2.3.4(2)、1.3(2)、1.3.4(2)和1.4(2).说明这几个峰蛋白组分对番茄叶片有一定的致病力,而其它峰蛋白组分对番茄叶片则没有明显致病力.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叶绿体膨胀或变形、基质片层部分消解,其中1.2.3.4(2)处理的叶绿体解体最彻底.  相似文献   

20.
番茄是郓城县传统种植的蔬菜作物,面积达1.4万hm2。先前种植番茄多以春、秋季节栽培为主,上市集中,价格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种植方式改为反季节种植。夏季番茄因成本低,易管理,效益高,深受广大菜农青睐。夏季番茄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小畦育苗,6月中旬大田移栽,一般每667m2栽植4 000株左右,8月中旬果实上市,霜降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