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再生稻芽肥施用期,设置分期施肥试验。结果明确,由于头季顶端优势的控制,茎生腋芽至头季成熟前3d才萌发,芽肥以适当晚施为宜。试验于头季齐穗后23d施芽肥比齐穗后15d施芽肥,再生季穗数和每穗粒数增加,增产6.7%。  相似文献   

2.
腋芽萌发能力对再生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能够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一种两收,能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再生季有效穗数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重要因子,而有效穗数取决于再生芽萌发能力。提高再生稻腋芽萌发能力对提高再生季水稻产量有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再生稻发展现状,综述了腋芽萌发能力和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腋芽能力的技术措施等,并提出了未来加强再生稻腋芽萌发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用欣荣优华占作材料开展机收再生稻催芽肥不同施用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催芽肥可明显提高头季机收后低位腋芽的存活率和萌发率,同时,对再生季每穗粒数也有一定影响。但催芽肥用量可比传统手割再生稻略减,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杂交稻每667m~2尿素用量在10 kg左右。  相似文献   

4.
赣东北地区光热充足,非常适宜发展再生稻。为明确合理的促芽肥施用时期和留茬高度,本研究于2011年在江西省余江县设置了不同的促芽肥用量(170 N kg/hm2和125 N kg/hm2以及不施肥)、收割方式和留茬高度(留茬高度为60 cm和30 cm),探讨了不同处理对再生稻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再生芽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促芽肥相比,施促芽肥的再生稻产量显著提高,平均增幅为48.9%和36.9%;其再生稻的每丛穗数、每穗粒数也显著提高。与机械收割相比,人工收割处理的产量显著提高,其再生芽萌发率、每丛穗数和每穗粒数比机械收割分别增加7.7%、27.9%和11.6%。在人工收割方式下,留高茬处理的再生稻产量、再生芽萌发率、每丛穗数和每穗粒数均明显高于留低茬处理。这说明,在赣东北地区,要保障再生稻高产,施促芽肥170 N kg/hm2、人工收割、留高茬是较好的再生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林祁 《中国稻米》2019,(1):88-92
相比高桩手割,再生稻头季实行低桩机割,再生季分蘖的形态发育出现了新的变化,要求改变相应栽培技术才能适应这种变化,提高再生季产量。以适应闽中山区机械化生产的中偏早熟品种天优华占为材料,研究了天优华占低桩机割再生分蘖的形态发育特性及施肥技术。结果表明:(1)头季成熟期低桩机割,割去倒2、3节腋芽,再生季萌发倒4、5节分蘖及其子蘖,比头季高桩手割的再生分蘖多长2~3片叶子,生长期延长15 d,并具有3~4个发根节,萌发较旺盛的根系,从而促成萌发较多的分蘖,发育较大的穗子,为丰产奠定了形态学基础。(2)不同节位分蘖之间,以穗数的差异最大,每穗粒数次之,结实率和千粒重比较稳定。显示穗粒数具有较大的扩增潜力,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再生分蘖萌发迅猛,头季机割后15日达有效分蘖临界期。(3)供试稻田土壤速效磷钾养分含量偏低,不施磷钾肥明显抑制分蘖萌发,穗数显著減少,产量显著降低,再生季氮肥施用以"平衡施N、配施PK肥"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促芽肥对黄华占再生季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促芽肥对再生稻再生季农艺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尿素作为氮肥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等量发苗肥(尿素225 kg/hm~2)的情况下,随促芽肥施用量(尿素0、75、150、225、300 kg/hm~2)的增加,黄华占再生季的产量、株高、穗长、成穗率和最终再生率增加,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先增后减,千粒重无明显变化;促芽肥用量与再生季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促芽肥用量为300 kg/hm~2时,黄华占再生季产量最高,为4 633.8 kg/hm~2,比不施促芽肥的处理增产22.69%,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嘉优99再生栽培,表现出再生季腋芽萌发好、芽粗壮、再生力强且耐机械碾压,头季与再生季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适宜作为再生稻头季机收品种推广。文章对嘉优99再生栽培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再生稻肥料管理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肥料管理、品种及其互作对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再生稻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4个华中地区主推的再生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种肥料管理方法,分别测定水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干物质生产及相关农艺性状等。【结果】相比推荐施肥对照(CK),全生育期施用再生稻专用缓释肥(SRF)使两季施肥的次数从5次减少到3次,而且产量在头季和再生季分别达8.86和6.39 t/hm 2,较CK仅降低了6.2%和9.1%。SRF在头季减产主要归因于较低的结实率,而在再生季减产是每穗颖花数和总颖花数共同下降的结果。促芽肥施与不施对再生季产量没有影响。再生稻两季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主要受品种的影响,肥料处理及其与品种的互作影响很小。相比其他3个品种,甬优4949的头季和再生季产量最高,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最好。【结论】施用专用缓释肥和省施促芽肥均能够在不大幅损失稻谷产量的同时减少施肥次数促进再生稻轻简化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发挥国审稻Ⅱ优125在适宜种植区的增产增收潜力,对Ⅱ优125作再生稻栽培的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与总结.通过重施催芽肥和高留稻桩等措施使其产生尽可能多的再生有效穗,提高茎腋芽的萌发率和成苗率;并提高再生季中后期田间管理水平,以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0.
再生稻头季倒伏对再生季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头季成熟前一周遭台风倒伏,略有减产,但茎秆折伤,抑制茎生腋芽萌发,再生季大幅减产。头季倒伏后及时扶起,可显著减轻再生季失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植物抗逆诱导剂移栽灵,在烂泥田再生稻移栽后10~20d喷施一或二次,显著促进苗期生长,穗数增加,头季增产9%~11%,喷施二次的还有促进再生分蘖萌发和生长的后效,再生季增产18%;在灰泥田再生稻拔节~孕穗期喷施一次或二次,显著促进幼穗发育.每穗粒数增多,头季增产9%~11%,喷施二次或在孕穗期喷施的.还有促进再生分蘖萌发和生长的后效,再生季增产12%~15%。  相似文献   

12.
应用连续解剖镜检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水稻潜伏芽再生发育规律、生育期变化,并讨论了再生稻宜栽的生态环境,结果明确: 1.水稻再生潜伏腋芽于头季稻抽穗后22天少量进入幼穗分化,平均于头季稻抽穗后27天进入幼穗分化。穗发育历时34天,一、二次枝梗及颖花分化历时只8天,明显短于头季稻。这是再生稻穗小的形态学原因。 2.再生稻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时进行,生育期稳定,一般为60—70天。 3.根据福建山区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模式,明确再生稻适宜发展地区为:北纬25°在海拔500—650米,北纬26°在海拔450—600米,北纬27°在海拔400—550米,北纬28°在300—450米。  相似文献   

13.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两季高产高效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602为材料,在头季稻不同施氮量基础上分别设再生稻促芽肥施用量处理,研究了头季稻施氮量和再生稻促芽肥施用量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均与头季稻施氮量(纯N 0~240 kg/hm2范围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头季施纯N 0~180 kg/hm2条件下,与促芽肥施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头季稻施氮量越高,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施用量要求越少。从头季稻与再生稻两季高产和经济施肥的角度考虑,以头季稻施纯氮120~180 kg/hm2,再生稻促芽肥施纯氮135 kg/hm2为佳。  相似文献   

14.
促芽肥对再生稻准两优608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促芽肥施用技术对于完善再生稻栽培管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准两优608为材料,通过设置3个施肥时期和3个施肥水平处理,分析促芽肥对"一种两收"再生季水稻产量形成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芽肥施用时期和施肥水平极显著影响再生稻产量形成,随着促芽肥施用时期的推迟和肥料用量的减少,再生稻产量呈降低趋势。头季稻收割前15 d施用纯N 69.0 kg/hm~2的处理再生稻产量最高。该施肥条件下,再生稻碾磨品质较好,垩白粒率低,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较低,综合米质较优。生产上,于头季稻收割前15 d施用纯N 69kg/hm~2可以兼顾再生稻高产与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稻再生利用研究始于50年代。自70年代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以来,一些科研工作者便开始了杂交水稻再生利用研究。1975年广东肇丰地区农校利用珍珠矮A×IR66培植再生稻头季亩产532.5公斤,再生稻亩产242.3公斤,合计亩产774.2公斤。近几年来,由于常规再生稻品种后季有效穗数不多,每穗实粒数少,产量低等原因,常规再生稻品种的利用受到很大的局限,出现了徘徊局面。  相似文献   

16.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中部,温光水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量109. 8千卡/平方厘米,80%保证率≥10℃积温为5059.2℃,年降雨量1151.1毫米,是双季稻的适宜种植区。但由于受生产条件等的制约,有近30万亩湖田至今仍一年只种一季中稻,复种指数低。1984—1987年荆州地区农牧业局高级农艺师邓凤仪用杂交稻作再生利用研究获得成功,我市于1988年引入示范种植2000亩,头季亩产498公斤,再生稻亩产205公斤,两季会计703公斤,比一季中杂亩增153. 5公斤,增总产30.7万公斤。1989年种植31920亩,头季亩产51.5公斤,再生稻亩产244公斤,两季合计759公斤,比一季中杂亩增204…  相似文献   

17.
以甬优2640为材料,开展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收再生稻再生季的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甬优2640在浦城县作机收再生稻,其再生季每667m~2的最佳纯N施用水平为13 kg,具体施肥方法是保根促芽肥每667m~2施尿素13.3 kg,壮苗肥施尿素15 kg。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好、再生力强的再生稻品种,2016年以两优389、C两优396、两优66、C两优343和天优华占为材料,在湖南长沙进行适宜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两优389作中稻蓄留再生,头季8月10日收割,再生季9月12日齐穗;头季抗高温能力强,再生季耐低温能力好,头季和再生季结实率80%以上,两季总产达12.95 t/hm~2;头季和再生季米质均比较好,特别是再生季米质达到国标2级。说明两优389是一个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9.
 2005-2006年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602、Ⅱ优7号、冈优725为材料,通过头季稻不同施氮量使施促芽肥时植株营养状况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设促芽肥施用量处理,探究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与头季稻齐穗期库源结构关系。头季稻基肥和分蘖肥施氮的农学利用率是促芽肥的1.31~3.35倍;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与库源结构关系密切;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可以用来预测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经济施用量。建立了根据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x)预测再生稻促芽肥的高效施氮量(y)的回归方程(y=-25.733x+1212.4,r=-0.9534*)。  相似文献   

20.
机收再生稻是一种省工节本的水稻高效栽培模式。为探索华南地区低桩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施肥方式,以黄华占和深优9516为材料,设置再生稻促芽肥、促苗肥、穗肥3个施肥因素,每个因素设不施氮和施氮60 kg/hm22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再生稻产量差异显著。黄华占和深优9516再生稻产量分别为3.68~5.43 t/hm2和2.38~3.97 t/hm2,均以T8处理(促芽肥、促苗肥、穗肥都施用)的产量最高,其次是T4处理(只施用促苗肥和穗肥),而以T5处理(单施促芽肥)最低,T8处理与T4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再生稻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库容量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促苗肥和穗肥均能显著提高这3个产量相关参数,而促芽肥的作用较小;与常规晚稻生产相比,再生稻生产可节本8 916~10 268元/hm2、增收1 583~5 046元/hm2。在头季稻施用穗粒肥的情况下,华南地区低桩机收再生稻不必施促芽肥,而只要在头季稻收后施用促苗肥和穗肥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