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逐年提高,奶牛自身的营养越来越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奶牛的繁殖障碍也越来越严重,奶牛不发情、发情不明显、发情无规律、受胎率越来越低,美国在20年内受胎率每年下降0.45%,英国目前受胎率每年下降1%。对这些问题解决,除满足奶牛的营养外,生殖激素的合理运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按生殖激素的来源分别介绍在生产中常用的生殖激素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生产中常用的生殖激素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促乳素(PRL)、催产素(OXT)、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激素(E)、孕激素(P)、前列腺素(PG)等。其直接作用于生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对奶牛的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等的发生、发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分娩和泌乳等生殖活动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奶牛生产中,生殖激素及其类似物的药物制剂主要应用于繁殖障碍疾病的治疗以及诱导发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提高受胎率等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中,奶牛不发情或发情延迟的现象经常出现,不仅使产犊间隔延长,还使奶牛的繁殖率大大降低。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4.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的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的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时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残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牛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5.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逐年提高,奶牛的营养越来越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奶牛的繁殖障碍也越来越严重,奶牛不发情、发情不明显、发情无规律、受胎率越来越低,美国在20年内受胎率每年下降0.45%,英国目前受胎率每年下降1%。解决这些问题。除满足奶牛的营养外,生殖激素的合理运用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定时输精技术在规模奶牛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奶牛产后发情不断推迟,严重影响奶牛场繁殖率。为促进产后母牛发情、输精、受胎,不少奶牛场推广应用了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为探讨奶牛定时输精的应用效果,合理应用生殖激素,本文对该技术在杭江奶牛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由于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1奶牛不发情的临床表现类别1.1后备牛达到性成熟年龄时,没有发情周期出现,或达到性成熟年龄后出现一两次发情,以后又长时期不发情。1.2母牛分娩后长期不见发情表现。1.3母牛分娩后出现1~2次发情,以后长时期不再发情。2引起不发情的因素2.1饲料喂量不足,品质不良,…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不发情是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饲养人员对14月龄以上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9.
1雌激素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概况 雌激素(E)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是与动物繁殖有直接关系的生殖激素。在奶牛生产中E的应用非常广泛。临床上主要与其它生殖激素配合使用,用于诱导发情和泌乳,治疗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催产,引产,人工诱导流产,排出子宫内容物,化学去势等。给未孕乏情母畜使用E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母畜表现发情行为。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高能日粮对奶牛产后乏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能日粮对集约化牛场奶牛产后乏情的防治效果.方法:围产期奶牛饲喂高能日粮(日粮干物质的摄入量:88.89%;脂肪:4.89%;粗纤维:19.39%;蛋白质:17.09%;钙:0.66%;磷:0.38%;能量:24.07 MJ/kg)后,检测血液中生殖激素的浓度和变化规律,并观察奶牛的发情情况.结果:饲喂高能日粮奶牛血浆中生殖激素浓度及规律符合发情奶牛标准.结论:高能日粮饲喂奶牛有利于奶牛产后的发情.  相似文献   

11.
荷斯坦泌乳牛情期体内生殖激素与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生物化学方法测定随机选取的60头发情与乏情泌乳奶牛情期血液促黄体素、促卵泡素、催乳素、前列腺素、雌激素、孕酮和葡萄糖、尿素氮、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情况。分析血液激素、生化指标与奶牛生殖机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情奶牛血液激素变化规律性显著,发情奶牛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乏情奶牛。发情奶牛血清尿素氮含量低于乏情奶牛。产后奶牛应该给予高能日粮,并适当控制蛋白质比例,有利于奶牛产后发情。  相似文献   

12.
1对奶牛加强营养,改善管理母牛的膘情好坏,直接影响生殖激素的分泌。致使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许多母牛膘情差,导致受胎率降低,调查材料表明,改善管理是促进母牛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经过发情、排卵、配种、怀孕、分娩之后才能产奶,而发情是奶牛生产必须的环节,正常的发情排卵是奶牛维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此,没有正常的发情,奶牛其它的生殖现象就不能正常进行,奶牛也  相似文献   

14.
奶牛性成熟之后或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称之为病理性乏情。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较常见。从而导致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能正常产奶,使牛场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技术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不发情后备牛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生殖器官检查和分析,采取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等措施,使其恢复性机能。1临床表现形式1.1后备牛达到性成熟年龄时,没有发情周期出现,或达到性成熟年龄后出现一两次发情,以后又长时期不发情。1.2母牛分娩后长期不见发…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中,奶牛不发情或发情延迟的现象经常出现,不仅使产犊间隔延长,还使奶牛的繁殖率大大降低.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雌激素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概况1 1 关于雌激素 (E) E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 ,分子中含有 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 ,是与动物繁殖有直接关系的生殖激素。动物机体内E主要来源于卵巢的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此外 ,黄体、胎盘、肾上腺皮质、雄性动物的睾丸也可少量分泌。体内以 17β -雌二醇 (E2 )为主 ,其次是雌酮和雌三醇等。另外 ,某些植物也可以产生大量对动物具有生物活性的E。生产中常用的E ,以人工合成的为多见。1 2 应用概况 在奶牛生产中E的应用非常广泛。临床上主要与其它生殖激素配合使用 ,用于诱导发情和泌…  相似文献   

17.
<正>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牧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 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1卵巢疾病导致不发情奶牛的症状及诊断要点1.1奶牛不发情的外部症状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长时间不发情 ,延长产犊间隔 ,降低了生产效益。笔者分析我场奶牛产后乏情原因有 :一是寒冷季节较长 ,冬季日照时间短 ,导致奶牛季节性乏情 ;二是由于母畜长期与异性隔绝 ,发情性欲淡化 ;三是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全价性差 ,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导致乏情。目前大多数繁育技术人员 ,应用三合激素、雌激素等诱导发情配种 ,均未收到满意效果。笔者从 1996~ 1999年对产后 85d不发情奶牛应用黄体酮结合PMSG和LRH -A2 处理试验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 1 药品 :三合激素 2mL× 1支南京动物激素厂生产。P…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证繁殖力的基础,如果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生产中,奶牛不发情是母牛受各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殖的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传统高耗低效的发情鉴定方法制约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定时输精技术虽跨越了发情鉴定环节,但未获得理想的受胎率。本文对奶牛卵泡发育过程中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以及雌激素、孕激素、生长因子等对卵泡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展开论述,并分析了奶牛体温的性周期变化规律及外源激素对体温的影响,为优化提高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及推动奶牛养殖业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