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微波法测定新鲜生姜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测定是食品分析的重要项目之一。采用微波法测定新鲜生姜中的水分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适宜的测定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648 W,样品质量约2.5 g,微波时间9 min,与干燥箱法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差别,且所用时间仅为干燥箱法的1/70左右,并有较高的精确度,易于操作。微波法是一个快速、准确、方便、实用的测定新鲜食品水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应用高恒温烘干法、微波加热法和种子水分速测仪法分别测定种子水分.结果表明,高恒温烘干法作为种子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能够准确测定种子水分,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专业的设备.种子水分速测仪仅局限于其规定的测量范围内测定种子水分变化.利用微波加热法在低档下连续加热紫花苜蓿种子9 min,再以1 min为单位加热3~5次即可基本烘干水分.测定水分值虽均低于高恒温烘干法,但在短时间内能够较准确测定高水分样品,对于及时快速确定苜蓿种子收获、加工以及贮藏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指导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大豆在收购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快速、准确、在线检测,分别采用LDS-1H型水分快速测定仪(快速法)及国标直接干燥法对我库30份国产大豆样品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检测出的两组水分数据间的F、t检验结果分别为P(F<=f)=0.48>0.05、P=0.87>0.05,说明5%显著性水平内两总体方差、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由于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国产大豆水分的方法比国标法操作简单方便,测定时间仅需1 min,可以实现对国产大豆水分含量的快速、准确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紫花苜蓿(120034,120037)、白三叶、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羊茅、鸭茅、草地早熟禾、狗牙根种子为材料,应用高恒温烘干法(国标法)、微波加热法和种子水分快速检测仪(SB900)法分别测定种子水分含量,旨在比较水分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高恒温烘干法作为种子水分检测的标准方法,能够准确测定种子水分,但所耗时间较长。水分快速测定仪法局限于一定水分范围测定水分变化,对于珍贵种子具有较大的意义,但测定所需种子质量较大,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浪费和不便。微波法可在短时间内较准确测定低水分物质,对于及时快速测定种子收获、加工以及贮藏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指导种子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微波消解-凯式定氮法测定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样品,优化微波消解条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5%,回收率在99.2%~102.2%之间。分析结构与国标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该法具有消化时间短、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为快速测定大豆蛋白含量以及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比色法测定粮食脂肪酸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梅荣 《粮食储藏》2007,36(3):43-45
脂肪酸值是粮食储存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比色法来测定粮食脂肪酸值.本方法使用石油醚提取粮食脂肪酸,利用异辛烷,双-(2-基己基)磺基丁二酸钠和pH=9.0的酚红Tris/HCl溶液形成的透明反胶团体系进行比色分析.通过比色法和国标法相比较测定了玉米粉、糙米和小麦三种样品的脂肪酸值;结果表明:比色法和国标法两者之间相对误差分别为18.65%,11.24%和6.61%.比色法的精密度较高,标准偏差相对值在2.0%和5.3%之间.比色法具有快速灵敏、样品和试剂用量少、测定结果客观、便于大批量样品测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含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2011有机肥料中有机质的测定方法为标准方法,对其中的沸水浴加热氧化条件进行了改进,即恒温烘箱加热氧化法。同时对恒温烘箱加热氧化法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方法相比,恒温烘箱100℃加热氧化30 min和175℃加热氧化10 min这2种方法所测的结果准确可靠,而且高效、快捷、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8.
2004-2005年,采用SB-900水分仪法和国标法两种方法对63个种子批次的棉花毛子样品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其中SB-900水分仪三个程序中任何一个程序测定毛子样品水分的测定值都高于该样品国标法的测定值。但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很高,其中以水分仪法的613#程序代码和国标法的相关性最高为0.9559。由此得出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国标法水分测定值的吻合率最高达61.9%。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20℃烘干温度条件下,不同烘干时间测定的小麦、玉米、稻谷水分数据,与GB 5497-85中105℃恒重法及定温定时法测定结果相比较,探讨粮食水分快速、实用、简便、经济的测定方法。试验表明:120℃烘干温度条件下,烘干30min、40min、1h的测定数据在90%置信区间内与GB 5497-85中的105℃恒重法比较,其准确度、精确度无显著差异,其中烘干30min是最经济、最易控制的测定方法。试验省去了空置称量盒恒重过程,用烘干后倒掉样品的称重盒重量代替,缩短了测定时间。试验为粮食水分便捷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方便、快速、准确、安全的面制品中铝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微波消化对面制品进行前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品中的铝含量,建立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品中铝的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条件为微波功率1 000 W,爬坡时间15 min,持续时间30 min,冷却时间10 min,赶酸温度150℃时,消解易控制,所有样品消解完全;反应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636 nm,最适pH值为5.5,缓冲液加入量为8 mL,显色时间为25 min。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在0~6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6,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RSD为1.53%;分光光度法检测面粉和月饼所得结果分别较ICP-MS检测结果高8.8%和10.3%。微波消解法有效缩短了前处理时间、减少了强酸给人体带来的损害,适合面制品中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高水分玉米微波干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次实验结果显示:高水分玉米的含水量随微波加热时间的延长呈指数下降,试用M水分=A e^Bt(min)公式对其干燥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在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相同时,间歇式干燥比连续式干燥降水效果好;耗电量相同时,用小功率微波加热器间歇式干燥比大功率加热器连续式干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原料体系对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S32-Ⅱ型双螺杆膨化机,试验研究了原料体系中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淀粉含量和水分含量对挤压过程及产品组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质含量可促进挤压组织化的作用;添加适量油脂和淀粉能促进挤压稳定性、组织质量,以及挤压产品的风味与口感。挤压产品的适当水分含量为45%~55%。  相似文献   

13.
以杏鲍菇为原料,为探索不同真空油炸时间(0~14 min)对杏鲍菇条水分分布、油脂变化规律及其品质的影响,分别测定了杏鲍菇条含油量、水分含量、色差、硬度、脆度及T2驰豫时间.结果表明,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杏鲍菇条的含油量和脆度显著增加,含水量显著降低,硬度先降低后上升,色泽没有显著变化.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可知:在油炸过程中杏鲍菇条T2弛豫时间均向左迁移,峰总面积不断减小,含水量越来越少,油脂含量越来越高,分布在边缘壳层的油脂含量始终高于其他位置.  相似文献   

14.
优质稻谷保鲜储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用热风就仓干燥、自然风就仓干燥和烘干机干燥到水分为15%左右的优质籼稻在准低温条件下储藏10个月;将水分为17%的同种优质籼稻在低温条件下储藏13个月。在储藏期间定期测定和稻谷品质有关的13项检测项目。稻谷在储藏期间未发现发热、生霉、生虫等现象,色泽、气味正常,各检测项目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结束与试验开始的数值变化不大,一般都在10%以内,因此可以认为稻谷在储藏期间品质一直新鲜。提出保鲜储藏的合理储藏期和保鲜优质籼稻品质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银耳为原料,研究银耳脆片即食休闲食品的制作工艺。根据银耳的营养特色、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优化了银耳脆片微波干燥前浸渍液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根据银耳脆片的感官特性,优化了微波干燥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银耳脆片加工过程中浸渍液的最佳配方为:糖质量分数10%,酸质量分数0.03%,煮制时间15 min,微波功率750 W,微波干燥时间20 min,由此制得的银耳脆片具有较好的口感。在理化指标的测定中,银耳脆片的含水量为14.4%,脂肪质量分数为1.2%,银耳多糖质量分数为23.08%。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夏玉米籽粒脱水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尚  明博  李璐璐  谢瑞芝  薛军  侯鹏  王克如  李少昆 《作物学报》2018,44(12):1755-1763
玉米籽粒脱水与气象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明确影响籽粒脱水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影响程度, 能够更好地预测籽粒含水率的变化动态, 对筛选玉米机械粒收品种, 从而合理安排粒收时间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河南新乡进行, 选用4个目前当地生产中主栽玉米品种京农科728 (JNK728)、郑单958 (ZD958)、先玉335 (XY335)和农华816 (NH816), 通过连续测定获得玉米籽粒含水率的变化过程, 并利用Logistic Power模型拟合, 借鉴去趋势的分析方法, 将玉米籽粒的实际含水率分为趋势含水率、气象含水率与随机误差, 明确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籽粒的气象含水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利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玉米籽粒生理成熟前后影响籽粒脱水的主要气象因子。分析发现, 玉米籽粒气象含水率与研究分析的大部分气象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生理成熟前筛选得到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平均温度(x1)、平均风速(x5)和蒸发量(x11), 生理成熟后为平均温度(x1)和平均相对湿度(x7), 回归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通径分析表明, 生理成熟前蒸发量的贡献最大, 而温度、风速主要通过蒸发量起间接作用, 生理成熟后温度和相对湿度主要为直接作用, 且相对湿度的作用略大于温度。本研究所用去趋势的方法, 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均更具科学性, 其研究结果也更为可信, 对其他类似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小麦中稀土元素的新方法,小麦全粉经微波消解后,利用稀土元素对Luminol-K2S2O8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的线性抑制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为7.65μg/g~10.12μg/g,线性相关系数r=0.9991,RSD为4.0%~7.4%,检出限为3.82×10-9g/g,硬质紫麦加标回收率为96.30%~103.90%。该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用于小麦中微痕量稀土元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熟制咸鸭蛋质量分析及其分级标准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市场上熟咸鸭蛋的质量并建立分级标准,对来自不同省市的6个品牌真空包装熟咸鸭蛋进行了部分品质指标分析。所测样品蛋白部分含水量80.03%~82.56%、含盐量5.25%~10.45%;蛋黄部分含水量26.86%~39.53%、含盐量2.06%~3.22%、脂肪总量39.81%~50.82%,出油率11.28%~22.26%。蛋白和蛋黄的含盐量在样品间都有很大的差异,含盐量普遍偏高;蛋黄含水量、脂肪含量和出油率在样品间变化幅度也较大。多数样品蛋黄有明显的出油状态,但在质构上发生"泥化"或者部分"泥化",失去了原有的完整形态;蛋白色泽灰暗;蛋黄颜色劣变严重。根据对市场咸蛋质量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咸蛋质量分级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