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县现有牦牛19115头,年产牛皮5000张左右,由于牛皮蝇幼虫对牛皮造成大量虻眼和虻斑,收购时牛皮等级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于1986年12月对来自达卡等7个乡上交屠宰的1322张鲜牛皮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受皮蝇幼虫侵害形成虻眼、虻斑的1148张,占86.18%,受害强度为0—45个虻眼(或虻  相似文献   

2.
牛皮蝇蚴病的幼虫主要寄生在牛的腰背部,使腰背部皮肤损伤,形成虻眼和虻虰,直接影响牛皮张的使用和经济价值。1989年我们分别在兰州皮革厂和甘肃永登秦川金牛皮革厂,对该病给皮张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实地调查。词查结果表明,兰州皮革厂检查牛兰湿皮50张,虻眼、虻虰的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2—430个/张,平均141个/张。秦川金牛皮革厂检查牛兰湿皮100张,其中等外皮50张,以虻眼为主,感染率96%,感染强度10—830个/张,平均159.5个/张。一级皮50张,以虻虰为主,感染率为98%,感染强度9—924个/张,平均116个/张。  相似文献   

3.
目前,甘南州有牛89万头,年产牛皮12万张,是甘肃省主要的牛革产区。但由于牛皮蝇蚴对皮革造成的大量“虻眼”和“虻斑”位于牛皮的优质部位背脊两侧,在加工产品时虻害部分被废弃,或者不能用于皮革产品的主要部位,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了解牛皮蝇蚴对皮革利用价值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3、7月在夏河皮革制品厂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与危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临床触摸背部皮下瘤疱和皮肤虫孔的方法,检查牦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近30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未经防治牦牛皮蝇幼虫感染率为50.4%~93.3%,严重地区高达100%,感染强度2.92~20.98个;剖杀检查牦牛皮蝇蛆,感染率为75%~100%,感染强度0~315条。调查牛皮蝇蛆病对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同期比较在冬春季枯草期感染牛比未感染牛体重下降10%~15%,泌乳牛产奶量降低10%~20%,90%~100%的牛皮带有不同程度的“虻斑”和“虻眼”,20%~30%的牛皮无法利用。对牦牛饲养业和制革工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牛皮蝇蛆病在当地放牧的育成牛中感染率高达99.52%,感染强度6~60个,平均17±7.7个。牛皮蝇的侵袭,使每头牛产肉减少15~20kg,母牛每日产乳下降1.86kg;因"跑蜂"引起跌伤,死亡率1.5%~2.8%;使皮张最贵重的核心部位-背、腰、荐部被大量破坏,受损率86.27%,平均每张皮上的虻眼虻斑数23±17个,使皮张利用率和价格降低30%~50%。引进国外特异的ELISH检验技术,对流行区25头牛  相似文献   

6.
牛皮蝇蛆病(hypodermasis)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H·bovis)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在牛体内寄生长达10~11个月之久,皮蝇幼虫在体内通过产生毒素和掠夺营养,严重影响牛只的发育和生产性能,其成熟幼虫由背部钻出造成牛极大的痛苦,使牛皮产生大量虻眼、虻斑,大大降低优质牛皮的使用率。当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患畜贫血,若继发感染和脓毒血症,可造成受害家畜死亡。该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内蒙古牧区流行较为严重,在我省也有发生。据王修文(1972)报道,贵州草种籽繁殖场在1987~1991年间,蝇蛆病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采用牛背部瘤疱计数法,对玉树地区未防治牛牛皮蝇进行检查,未防治牛感染率为60.33%,平均感染强度4.7个,其中:犊牛感染率73%,平均感染强度8.38个;幼年牛感染率75%,平均感染强度5.09个;成年牛感染率33%,平均感染强度1.92个。同时检查防治牛皮蝇感染情况,防治组的平均感染率下降了92.81%,平均感染强度下降98.51%。同时,对今后的牛皮蝇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使用2,292头牛的试验中看出,秋季在牛背使用5—10ml Sulfidofos—20[fenthion]防治牛皮蝇时,同敌百虫一样有效。阿塞拜疆的皮张由于牛皮蝇幼虫的损害,已从1970年的35%下降到1980年的1.3%。  相似文献   

9.
牛皮蝇是一种对牛危害比较严重的外部寄生虫,成熟的幼虫主要是在牛的背部皮肤下组织内进行寄生,严重影响了牛的生长发育,导致牛消瘦、泌乳下降甚至发育不良等。从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可知,青海省海晏县金滩乡牦牛感染牛皮蝇的情况不严重,感染率为10%左右,7月份的感染率为9.50%,每个月的平均感染数为1.88~2.26。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我站首次在全县开展牛皮蝇病防治工作(文见本刊1983年第6期)。1984年3月、5月两次调查了牛皮蝇第3期幼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文见本刊1985年第5期)。1985年我们又对牛皮蝇防治效益,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皮张虻害调查:1983年防治牛皮蝇病前,在河卡采购站对收购冬宰牦牛皮100张进行调查,虻害37张,虻害率37%,无虻害数63张,无虻害率63%;经过连续两年应用倍硫磷防治后,于1985年仍在河  相似文献   

11.
<正>牛皮蝇蛆病(Cattle hypodermosis)俗称"牛跳虫"或"牛翁眼",是由皮蝇属(Hypoderma)的牛皮蝇(H.bovis)和纹皮蝇(H.lineatum)等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我国把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由于皮蝇蛆寄生,使患畜消瘦,泌乳量下降,幼畜的育肥不良[1]。该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广泛流行,牦牛、黄牛、奶牛常见较多,水牛则较少发生。牛皮蝇的危害主要在幼虫期,幼虫在牛体内移行、发育、蜕化过程中,致使患牛消瘦、贫血、发育受阻、体重减轻、产肉产乳产绒毛量  相似文献   

12.
牛皮蝇蚴病是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它在牛体内寄生9~11个月,使牛的生长,繁殖、产肉、乳等生产性能大大下降,对皮革、肉食加工造成严重影响.在逊克县南部山区发病率达93%.  相似文献   

13.
牛皮蝇蛆病,也叫牛蹦虫、牛翁眼,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分布于全国各地,在辽宁省广泛流行。可使病牛消瘦、产奶量下降,皮张质量下降,危害很大。2014年4月31日,本人接到普兰店皮口镇夹心社区张某的电话,他家2头牛背上有多处肿块隆起,在隆起的皮肤上有小孔,小孔周围有脓痂。  相似文献   

14.
西昌市牛皮蝇幼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皮蝇幼虫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皮背部所引起的。该病可使患牛消瘦。幼畜发育迟缓,产乳量下降,皮革质量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摸清西昌市牛皮蝇幼虫病的感染状况.我们对西昌市屠宰牛的牛皮蝇幼虫病进行了检验。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牛皮蝇蛆病是由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Lnsecta)双翅目(Diptera)狂蝇科(Oestridae) 皮蝇属(Hypoderma)的纹皮蝇(H.lineatum)和牛皮蝇(H.bovis)的幼虫(俗称"牛蹦虫")寄生于牛的颈肩部、背部等皮下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侵袭性寄生虫病[1].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引起患牛消瘦、产奶量下降、幼畜发育不良,尤其是皮革质量下降,损失巨大.鉴此,为摸清本乡牦牛牛皮蝇蛆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03年~2008年结合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的牛皮蝇防治考核工作,进行了专项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牛皮蝇蛆病在本市部分县区感染发病范围较广,尤其是林缘地带的牛感染率高达90%以上.由于牛皮蝇幼虫的寄生,致使患牛乏力,消瘦,贫血,母畜产乳量下降,幼畜发育受阻,当年新生牛犊因得不到足够奶汁喂养,而成为影响牛犊存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感染牛皮蝇幼虫的牛疼痛,发痒,烦躁不安,影响正常采食,在盛草期不能更好的生长发育,致使患牛膘情差、体质瘦弱.  相似文献   

17.
牛皮蝇蚴病在我省分布很广,其幼虫阶段主要寄生于牛的腰背部,对犊牛危害严重。冯兰洲氏于1953年在天祝松山共检查了300多头牛,几乎全部感染。甘南地区和乌鞘岭一带牦牛皮蝇蚴病亦非常严重,感染率几乎100%。农区耕牛的牛皮蝇蚴病感染率也很高,如张家川县阎家乡草川梁牛皮蝇蚴病感染率为87%,夏河县成年牛感染率为65%,临夏州全州感染率为41.1%,康乐县景古乡为100%。本病不仅使牛的产奶量损失20%,产肉量损失10—15%,硝制后皮甘损失25%,而且能造成牛只冬春季节的大批瘦弱死亡,尤其是1—2岁的犊牛,因此对牛皮蝇蚴病的防治十分必要。我们于1988年开展了倍硫磷防治牛皮蝇病的试验和推广工  相似文献   

18.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皮肤所引起的。该病可使患牛消瘦赢弱,产乳量下降,幼畜患病后发育迟缓,皮革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牛皮蝇蛆病不但会使牛只消瘦,体重下降,幼畜发育受阻,甚至死亡,而且使肉、乳的数量、质量下降,特别是皮革质量降低并部分废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我县1981年对10头死亡牛皮张的检查,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43.6个,范围3—184个,27处虻眼残损12cm(直径),残损范围  相似文献   

20.
牛皮蝇病是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后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牛生产性能。为了及时掌握本地区牛皮蝇感染情况以及防治效果,笔者在2008年3~4月份对互助县南门峡镇放牧的牛牛皮蝇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