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箱养龟与池塘养龟相比,具有设施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见效快、迁移方便等优点,适宜于河湖、水库等宽阔水域,也适用于大型人工鱼塘,可提高单位产出率并增加收益。 网箱养龟因水域不同和龟品种不同,其结构和设置方式也不尽相同。网箱设置应根据可利用水体的生态条件和环境因素合理布局,如留出航道、码头以及必要的水体空间,还要避开污染的水源。网箱材料有尼龙(锦纶)、聚丙烯、金属网等,可依据经济实力选购。网箱养龟以幼、中、成龟为宜,养殖亲龟因网内不易设置产卵场,一般不常采用。1 网箱制作  相似文献   

2.
网箱养龟与陆地池子养龟相比,有设施简单、管理省工、不必换水、不占用耕地、投资省、上马快、迁移方便等优点,适宜于河湖江面水域宽阔地带围养,经济效益显著。也适用于大型人工鱼塘内部分置网围养,提高鱼塘单位产出率并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龟与陆地池子养龟相比,有设施简单,管理省工,不必换水,不占用耕地、投资省、上马快、迁移方便等优点,适宜于河湖江面水域宽阔地带围养,经济效益显著。也适用于大型人工鱼塘内部分置网围养,提高鱼塘单位产出率并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4.
李文亮 《内陆水产》1999,24(3):18-18
名贵水产养殖的网箱,因饲养的水域和养殖的对象不同,其结构、规格和设置方式也不同。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网箱的结构应根据本地生产实际经济实力来确定;网箱的规格应依水域环境,饲养对象,管理操作水平等决定;网箱的设置应根据养殖水体的生态条件进行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场设计,不但取决于养殖对象,而且取决于不同的养殖方法。网箱、拦养和网围养殖在国际上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对网箱、拦养和网围养殖水域位置选择和设计进行了许多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发展“三网”养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以至近海等自然水域发展较快,而在精养成鱼塘正常养鱼的同时进行网箱养鱼较少。笔者通过1995~1996年在精养成鱼塘进行网箱养鱼的试验认为,开发池塘网箱养鱼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充分发挥池塘资源优势,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1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1.1池塘有网箱养鱼所需的水环境池塘虽为流水状态,但目前大部分精养鱼池排沙方便,且有的塘口还有增氧机械,与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一样,有着生活的基本条件,因而池塘水体可设置网箱养鱼。1.2池塘养鱼与网箱养鱼互无干扰池塘养鱼实际上是一…  相似文献   

7.
雷.  пп 《渔业现代化》1989,(5):19-21
苏联内陆水域的水利资源和生物学潜力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特别是西北部地区,渔业经营尚处于粗放状态。因此,宜用多种方法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进行渔业强化利用的研究。其中在天然水域中设置专用综合网箱进行鱼种和商品鱼的养殖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运用此法,其主要养殖过程(投饲、分养、捕捞和网箱的清洗等等)可全面实现机械化,甚至自动化。这样就可大大提高水利资源以及水域的生物学潜力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小浪底水库实际网箱设置的最佳密度,是依据支流总水域面积的70%~80%而设置,而不是依据可利用水域面积设计网箱密度。根据10年来的试验,小浪底水库网箱的最佳密度应为1:100。  相似文献   

9.
利用网箱养鳅具有适应水域广,生产机动灵活,投资省,设施简单,易于操作等特点.尤其是大中水域的水质清新,很适合鳅鱼生长,加上网箱体积小,饲料鱼密度相对较大,增加了鳜的捕食机会,减少了体能消耗,使鳜在网箱内生长速度更快。此外,网箱养鳜易于捕捞操作,这既有利于分级饲养,又解决了池塘养鳜捕捞上网率低的问题,能做到捕大留小,并根据市场需求,随时、均衡地上市,因此,网箱养鳜是一条开发大中型水域资源和发展优高渔业的有效途径。1.水域的选择网箱养鳜应选择便于管理,无污染的水库或山塘等水域其最低水位应不低于3米,透…  相似文献   

10.
海水网箱养殖水域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年4月至1997年5月对浙江奉化、象山海水网箱养殖水域采用MPN法进行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的检测。结果表明,细菌数量的变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7~9月份细菌数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网箱内菌数高于网箱外菌数。从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的周年变化看,细菌数量变化与网箱养殖鱼类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菌数的高峰期也是鱼病的频繁发生期。利用检测养殖水域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可预测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姜希泉 《水利渔业》2006,26(2):49-50
在富营养型河流水库设置网箱养鲢鳙,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并有利于改善水质。其生产关键是选好网箱设置的水域、鱼种放养密度的确定、转箱以及防洪等。  相似文献   

12.
网箱养鱼利用大水面优越的自然资源,结合小水体密放精养措施实现高产高效,具有机动、灵活、简便、水域适应广、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同一水域环境中,同时进行多品种单养或混养,它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开挖鱼池的土地,充分利用江河港汊等多种水体资源,而且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和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网箱养殖鳜鱼、河鲀是集池塘养殖特种水产品和传统网箱养殖常规鱼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淡水渔业生产中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农民致富的生产门路之一。现将鳜鱼、河鲀网箱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1 养殖水域的选择   养殖水域宜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无污染物、无障碍物、水面宽阔、日照条件好的场所作网箱养殖水域。要避开航道,通常水域的坝前、闸口、主河道以及流速超出0.1米/秒的水域,都不宜设置网箱。网箱的箱底离水底要有一定的高度,箱底离水底要有0.5米以上的距离,防止网箱搁浅,有利于对鱼类排泄物清除。网箱设置水域深度,一般常年水深在3~6米。溶氧量4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13.
黄鳝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珠湖、莲湖水产场丰富的水域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及省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开展网箱无公害养鳝。在2500亩池塘内设置网箱1万只,每箱均产黄鳝68kg、产值2176万元,总支出1046万元,净收入1130万元,群体增重倍数2.82,平均规格158g。投放优质鳝苗、错开黄鳝繁殖期投苗以及保持充足饲料是网箱养鳝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网箱养殖对虾具有不占用土地、充分利用水域,对虾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为进一步开展网箱养对虾工作,我们根据近年试验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些看法:1.网箱敷设水域的选择过去我们认为只有能避八面风,水流缓慢的太平湾才是理想的水域,实践证明并非  相似文献   

15.
李明锋 《齐鲁渔业》2000,17(6):14-15
黄鳝是一种名贵淡水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黄鳝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长,野生资源日见匮乏,天然捕捉的黄鳝越来越少,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人工养殖黄鳝越来越迫切。目前,黄鳝养殖方法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但网箱养殖尤其是湖泊网箱养殖至今鲜见报道。本文简要介绍如下:1养殖水域的选择 养殖水域的选择,会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甚至会影响网箱养鳝的成败,因此,要注意选择水位相对稳定,水质好,不受污染,水流缓速,水深2~2.5m以上的养殖水域养鳝。2网箱的制作与设置 网箱材料选用聚乙烯…  相似文献   

16.
<正> 网箱养鱼在我国的发展有近十年的历史。目前全国不少省市都开展了网箱养鱼,尤其是利用水域天然饵料培育鱼种,普遍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我国网箱养鱼经历时间短,这种新的养殖工艺在各地发展还不平衡,养鱼效果相距也较大,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网箱设置地点的差异引起的。几年来的网箱养鱼实践证明,在不投饵的情况下,并非所有的水域都能进行网箱养鱼。笔者据自己网箱养鱼的实践,及生产、科研单位的资料,以数据和实例,对大中型天然水域网箱养鱼的地点选择,所应注意的几个  相似文献   

17.
一、水域条件及网箱设置 网箱设置在水口电站太平镇库区津头洋库湾。网箱的结构为框架浮动式,网衣采用聚乙烯有结节网片缝制而成。按网目大小配置三种规格的网衣,根据苗种生长的情况适时更换,以保证网箱内外水流通畅、箱内苗种不逃逸为准,这三种网箱的网目分别为0.5厘米、1.0厘米和2.5厘米,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市所辖丹江口水库可养水面2.47万ha,依据浮游生物的多寡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水域,各类型水域总计鱼产力950万kg,其中适宜网箱养链、鳙的网箱面积60ha,最大鱼产量520万kg。  相似文献   

19.
詹松文 《水产养殖》2004,25(1):22-22,24
0 引言 网箱养殖龟、鳝、胡子鲶等特种水产品种,与陆地建池相比,有设施简单、不必人工换水、不占用耕地、投资省、上马快、迁移方便、产量高,且对原有养殖品种无影响等优点,适宜于江、河、湖泊等水域宽阔地带养殖,是农民致富的新生产门路之一。现将龟、鳝、胡子鲶网箱单养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鱼塘中设置网箱,将共存于同一水体中的不同养殖品种相对分离,借助箱内外水体交换,实现资源(溶氧、饲料、肥料等的综合多级利用,是传统养殖技术改进的有效途径。其实施方法是按混养比例中吃食性鱼类数量和网箱养鱼一般密度在池塘中设置小网箱,箱内单养吃食性鱼类,箱外混养杂食性和滤食性鱼类。这一箱池结合的养殖方式在同一池塘中混养多品种的前提下实现了不同种类的单养,既有利于饵、肥等物质的多级利用,又方便不同养殖品种在投饵、用药、出池等操作。是近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