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从农业生态系统承载力看全球生态经济系统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运用3种方法预测作物产量潜力,结果表明:(1)利用作物历年单产回归拟合后进行趋势外推,得出多数作物的未来产量潜力极限大约是现在单产的2~3倍;(2)运用“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共同开发的“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计算中国主要粮油作物的区域单产最高潜力,得出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和大豆的单产潜力分别是它们2005年全国平均单产的1.2倍、2.2倍、2.2倍、2.9倍、2.0倍、1.9倍;(3)运用自然界中植物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计算世界主要粮油作物单产的光合潜力,得出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产量的最大光合生产潜力大约分别是目前高产地区单产的1.4倍、2.5倍、1.2倍、1.8倍、1.9倍、2.2倍。据此:从作物产量潜力极限出发,阐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再从“封闭”系统特性出发,论述了全球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不同套种模式对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作物组合的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找作物搭配合理、低投入高产出的套作模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比较了4种套作模式(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小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的土壤肥力、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差异。连续种植3年后,各种植模式的土壤养分含量基本维持或得到提升(速效钾除外)。甘薯茬口对全钾、速效钾消耗均较大,需适当提高钾肥用量。小麦/玉米/甘薯的总产量最高,小麦/玉米/大豆模式的大豆单产量最高,小麦的单产各模式无显著差异。不同模式收益表现为,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小麦/高粱/大豆;产投比表现为,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小麦/高粱/大豆。小麦/玉米/大豆收益为14196.41元/hm~2,产投比为3.69:1,均为所有模式中最高,加之大豆茬口可以活化土壤养分,是相对理想的套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发展作物科学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明 《作物杂志》2002,18(4):1-6
1 我国作物科学取得的成绩1.1 我国自主地进行了绿色革命,在小麦、水稻等作物中推广了矮秆品种,提高了作物耐密植、耐水肥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作物产量。1.2 化肥、农药、地膜的推广使用。1.3 土壤改良和耕作制度变革。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复种指数,由新中国建立初的120%提高到目前的160%。1.4 杂种优势利用。我国先后在水稻、玉米、高粱、油菜和各类蔬菜上广泛应用杂交种子生产农产品,并在这个领域走在世界前列。1.5 培育了一批品质优良的作物品种,使我国的小麦、油菜、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糖料等主要农产品的品质有了很大改善,提高了我国……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世界性主要作物,消费总量仅次于小麦、水稻、大麦和大豆,它的最高单产超过6千公斤,在温带、亚热带都能种植,几乎所有生长季节都能栽培。可是,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几乎是在马铃薯从南美传入欧洲的同时,人们就发现了马铃薯的退化问题。马铃薯植株发生卷  相似文献   

5.
蔡承智  梁颖  李啸浪 《种子》2008,27(1):87-8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ⅡASA)基于中国1961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小麦单产潜力,指出我国小麦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在黄土高原南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的最高单产潜力大约将是目前大面积单产的2-3倍(是2005年的2.2倍)。这对我国小麦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茂春 《科学种养》2012,(10):63-63
锌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作物植株矮小,节间短矬,叶片扩展和伸长受到抑制,出现小叶、叶缘扭曲和皱折等。玉米白化苗、水稻僵苗等都是缺锌引起的。实践证明,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果树、蔬菜、大豆、花生、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上施用锌肥,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增强作物的抗寒、抗病能  相似文献   

7.
1 阜阳市主要农作物供种现状 1.1 提高了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2001年全市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玉米全部实现杂交化,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均占种植面积的70%,杂交棉花占种植面积的2000以上。 1.2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八五”以来,全市种子系统每年都建立了稳定的常规作物良种基地以及杂交油菜和杂交棉花制种基地,保证了供种的质量。 1.3 小麦统一供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目前我国油菜面积和总产约占世界的30%,是最大的油菜生产国;长江流域油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世界的1/4,是世界最大的油菜产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劳动力价格不断走高,大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与小麦、水稻相  相似文献   

9.
王秀芬  尤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6):158-164
充分认识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面临的风险,为稳定粮食产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在运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对作物单产进行趋势模拟的基础上,运用非参数信息扩散模型对吉林省玉米、水稻和大豆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作物生产所面临的风险大小不同,单产损失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玉米、水稻;西北部地区县域的风险普遍较大,其次是东南角地区,而中部地区县域的风险相对较小;吉林省玉米、水稻和大豆3种作物单产损失率30%以上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不同作物品种对60Co 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不同作物品种间对60Co 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作者用0~1500Gy 60Co γ 辐射剂量对棉花、水稻、大麦、油菜、大豆和玉米等作物7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辐照。结果显示发芽率呈现:(1)不敏感的油菜;(2)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的水稻和大豆;(3)发芽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棉花和大麦,但最高发芽率未超过对照;和(4)发芽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辐照剂量为300Gy 时发芽率达到最大值的糯玉米和甜玉米等4种类型的变化。辐照敏感性依次为水稻>大豆>棉花>糯玉米、甜玉米>大麦>油菜。因此,作者认为不同作物辐照敏感性的差异除了油菜种子因内含对辐射有屏障作用的丙烯芥子油外,主要受作物基因组大小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秦巴山区位于我国内陆区域,泛指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东北部、湖北北部等广大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温和,植被覆盖率高,海拔从200~3800m,跨度较大,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以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玉米种植区域在海拔200~1200m之间,海拔低的地方土壤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为菜粮兼用喜冷凉草本茄科植物,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不仅耐干旱、耐瘠薄,而且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抢水争地,适应性很广.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然而,我国的马铃薯单产却增产缓慢.据统计,1991年我国马铃薯单产11 t/hm2,2013年单产仅为15.4t/hm2.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量潜力预测的中国水稻单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水稻三个方面的产量潜力分析了我国水稻单产不同时期最高增产幅度:光能利用率潜力、历年产量演变趋势外推潜力、AEZ(农业生态区划)模型计算的我国水稻单产潜力。指出我国不同时期水稻单产的最高年增幅为:1977年以前10%、1980年以前9%、1986年以前8%、1990年以前7%、1996年以前6%和2003年以前5%。任何高于以上增幅的水稻品种或栽培技术都只能是局部推广的或有统计误差的。这对指导我国水稻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玉米间作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的产量和产值最大化,进行了模式不同行比配置试验,筛选出较单作马铃薯和单作玉米增产程度最高的玉米马铃薯行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行比(玉米:马铃薯)为1:7 的配置能够保证马铃薯在间作环境下实现其群体生产能力;又能够利用马铃薯上层的光热气资源提升玉米产量,最大程度的发挥玉米的单产潜力;1:7 配置条带间光合有效辐射、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和生物、产量性状的测定值均高于其他行比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不同作物品种间对60Co 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作者用0~1500Gy 60Co γ 辐射剂量对棉花、水稻、大麦、油菜、大豆和玉米等作物7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辐照。结果显示发芽率呈现:(1)不敏感的油菜;(2)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的水稻和大豆;(3)发芽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棉花和大麦,但最高发芽率未超过对照;和(4)发芽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辐照剂量为300Gy 时发芽率达到最大值的糯玉米和甜玉米等4种类型的变化。辐照敏感性依次为水稻>大豆>棉花>糯玉米、甜玉米>大麦>油菜。因此,作者认为不同作物辐照敏感性的差异除了油菜种子因内含对辐射有屏障作用的丙烯芥子油外,主要受作物基因组大小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安庆市种子质量检验工作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现状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适宜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和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和多种蔬菜作物生长。安庆市是农业和种业大市,种子工作十分重要,现辖7县1市4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生产基地,拥有耕地40万hm2,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8万hm2,需各类农作物种子总量约4 000万Kg。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大豆、玉米和各类蔬菜,其中水稻、油菜、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为菜粮兼用喜冷凉草本茄科植物,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不仅耐干旱、耐瘠薄,而且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抢水争地,适应性很广。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然而,我国的马铃薯单产却增产缓慢。据统计,1991年我国马铃薯单产11t/hm~2,2013年单产仅为15.4t/hm~2。而全世界157个国家种植马铃薯的平均单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8日,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30%呋虫·噻虫嗪悬浮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枸杞蓟马和蚜虫。这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和噻虫嗪在枸杞上登记。此前,我国批准呋虫胺的登记作物共14种(不含卫生杀虫剂),分别是水稻、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番茄、黄瓜(保护地)、西瓜、甘蓝、观赏菊花(包括露地和保护地)、茶树、苹果树、梨树和柑橘树;批准噻虫嗪的登记作物共35种(类)(不含卫生杀虫剂),分别是水稻(包括水稻制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油菜、甘蔗、棉花、菠  相似文献   

19.
正种衣剂从作物种子开始进行保护,能够有效避免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早在20世纪早期,美国就提出了种衣剂的理念和技术,随后在欧美市场迅速商品化。2012年全球种衣剂销售额达22.87亿美元,目前仍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在快速发展。在国内市场,种衣剂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种衣剂在国内的应用作物主要包括:大豆、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和水稻等。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40%以上的种衣剂登记作物为玉米,约27%为小麦,棉花约占17%,水稻仅占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12,(4):66-67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签订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合作项目议定书。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双方将在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作物上合作开发和创新关键实用技术,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适合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技术模式;通过示范和推广现代农业创新技术,推进农业有害生物治理良好操作规范的发展,实现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关键作物的提质增产增效。双方还将共同开展人员能力建设和培训,加强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合作主要项目之一,双方拟建立以研发创新、模式探索、全程示范为主要功能的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农业创新技术中心友谊试验农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