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狭胸天牛成虫下颚须和下唇须比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新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3):270-272
狭胸天牛Philus antennatua(Gyll.)成虫下颚须具有约120个栓锥感受,分为3种类型。下唇须具有约100个栓锥感受器,分为两种类型。下颚须和下唇须都有探测寄主植物,配偶和产卵场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狭胸天牛幼虫触角主感器及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狭胸天牛幼虫触角主感器及其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感受器的形态,种 类和分布,并讨论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触角主感器受肾形成唇形,长约98.0μm,宽约24.5μm。下颚须顶端感受器20个~25个,下唇须顶端约15个感受器,根据不同形态,大致分为3种类型;栓锥形,锥柱形和腔锥形。栓锥形和锥柱形感受器分别着生于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表面,腔锥形感受器着生于它们的端节侧面。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黄脊雷篦蝗Rammeacris kiangsu(Tsai)口器的下颚须、下唇须上的感觉器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有3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形感觉器(sensilla trichodea)、刺形感觉器(sensilla chaetica)和锥形感觉器(sensilla basiconica),其中毛形感觉器又分为2种类型,即毛形感觉器Ⅰ型和毛形感觉器Ⅱ型。比较研究发现,雌雄两性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觉器的类型相同,但雌雄两性在感觉器的数量、排列及分布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黄脊雷篦蝗Rammeacris kiangsu(Tsai)口器的下颚须、下唇须上的感觉器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有3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形感觉器(sensilla trichodea)、刺形感觉器(sensilla chaetica)和锥形感觉器(sensilla basiconica),其中毛形感觉器又分为2种类型,即毛形感觉器I型和毛形感觉器Ⅱ型.比较研究发现,雌雄两性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觉器的类型相同,但雌雄两性在感觉器的数量、排列及分布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蝗总科7种昆虫下颚须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蝗总科3科5属7种蝗虫下颚须共存在6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以及刺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是7种蝗虫所共有的。柱形感受器I型为剑角蝗科的僧帽佛蝗(Phlaeoba infumata)和长角佛蝗(P.antennate)所特有,而柱形感受器II型则是斑翅蝗科的花胫绿纹蝗(Aiolopus tamulus)所特有的。因此感受器的种类及其形态特征也许能成为鉴别蝗总科不同科和属的有用特征。蝗虫下颚须上不同感受器的种类和数量,可为蝗虫取食、接受内外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狭胸天牛生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新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30(4):347-349,372
对狭胸天牛的生殖行为和习性进行了室内外观察。结果表明:该虫以成虫在土中越冬,产卵于枝杆缝或土缝中,大多数狭胸天牛于夜晚8 ̄12点交配和产卵,其产卵方式为产配产卵和单雌产卵,雄虫活跃,能飞翔,在短距离内能识别雌虫。两性相距约2cm发生追逐→上背→定位→曲腹反应,多次接触后爬高,只有少数接触能实现交配。雌虫存在挥发性的性信息素。 相似文献
7.
狭胸天牛Philus antennatus(Gyllenhal)幼期和成虫期形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新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3):265-269
狭胸天牛Philus antennatus(Gyllenhal)幼虫明显不同于牛科的其它种类,缺外咽片,亚颏直接与前胸腹膜相连接,幕骨桥很宽,狭胸天牛亚科也许与瘦天牛科相当近源。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锯天牛Prionus insularis Motsch和狭胸天牛Philus antennatus(Gyllenhal)成虫发音器结构。结果表明两种天牛成虫都不发音,但其发音结构大不相同,锯于牛发音部位狭长,具许多乳状结构;而狭胸天牛发音部位呈梯形,具明显的条纹状发音齿,纵沟后端具发音齿向外突出的特殊结构。比较形态学可见:狭胸天牛的发音器结构比锯天牛的更为进化,这亦是把狭胸天牛从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触角上感器的超微结构,明确云杉大墨天牛感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并进行功能预测,利用扫描电镜对云杉大墨天牛雌、雄成虫触角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共有6种,分别为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具沟端弯感器、水滴形感器、波氏鬃毛。其中,水滴形感器只在雄虫上有分布,其余5种感器雌、雄虫的触角均有分布。雌、雄虫触角感器数量比约为3∶1。各感器的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具沟端弯感器、波氏鬃毛、刺形感器,其中,水滴形感器数量与锥形感器的相近。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感器的数量整体呈由基部向末端逐渐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混交林中天牛成虫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树种混交林中观测了杨树天牛选择寄主的全过程,对天牛的感受器官;触角、复眼、下颚须、下唇须、跗节等分别进行了处理试验,证明了其视觉和嗅觉器官对天牛选择行为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12.
四川粟穗螟的寄主植物有高粱、玉米和小米。寄主最适合成虫产卵的生育期是高粱、小米杨花期,玉米抽雄散粉期。幼虫历期、存活率、滞育率、一生为害粒数、雌蛹重量因寄主及生育阶段不同而异。田间粟穗螟幼虫密度主要由寄主适宜成虫产卵生育期相遇时间的长短所决定。 相似文献
13.
14.
丁香对赤拟谷盗蛹和成虫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可以作为药材、香料。研究了其干燥花蕾粉末对赤拟谷盗蛹和成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丁香对赤拟谷盗蛹羽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蛹因不能羽化而死亡;对赤拟谷盗成虫有致死作用并且致死时间随着赤拟谷盗成虫寿命的不同而不同;赤拟谷盗成虫的耐饥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16.
甘藍夜蛾成虫需要取食糖类物质作为补充营养后,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殖活动。成虫寿命一般8~10天,产卵期約4~7天。雌雄蛾均在夜晚一定时间内进行飞翔、取食、交配、产卵等活动。本试验观察到雌蛾产卵量一般为800~1500粒,最高达2822粒。卵的孵化率超过90%。雌雄蛾均有多次交配现象。雌蛾经人为地与雄蛾完全隔离后,能产下不受精的卵,产卵量低,卵粒不孵化。成虫取食糖类物质,比以清水或非糖类物质作为补充营养产卵高3~5倍。田间观察到成虫在多种蜜源植物上取食。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饲料、温度、成蝇密度对家蝇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有奶粉的饲料饲养幼虫或成蝇,家蝇产卵量最大。最适产卵温度是24℃,产卵温域是12.5~35.3℃。每对平均产卵量与成蝇对数成负相关。群体最适产卵密度是19498对/m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