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选用良种是最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针对机械化种植逐年扩大的趋势,要选用适宜机械操作、熟期与当地生长季节积温相适应,对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及主要气候土壤环境应用相应的抗性品种。各地要利用花生良种繁育补贴契机,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中、早熟花生品种,如淮北地区可选用徐花13号、花育16号、花育19号、花育22、丰花1号等大粒品种;淮南地区可选用泰花系列品种。引进外地品种时要注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3,是黑龙江省商品粮输出的重要作物之一。但低温冷害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春玉米遇到低温冷害年份,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40%~50%。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灌浆快、成热时苞叶松散、脱水快的品种,生育日期要求的积温与当地活动积温相仿,或略少于当地的活动积温,即在当地种植,保证能有90%左右成熟率的品种。如我省沿江平原,用中熟品种;丘陵漫岗早熟区,用中早熟品种;半山冷凉早熟区,用早熟品种;高寒山区极早熟区,用极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大致经过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成熟期八个生育时期.生育天数,早熟品种90~95d,中熟品种95~105d,晚熟品种105d以上.要夺取夏玉米高产、稳产,必须从合理选用增产潜力大的紧凑型玉米品种、适时套种、抢茬早播、合理选择种植密宽、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玉米病虫害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1选用适宜良种 优良品种的选用是确保产量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要遵循递向原则。1.1根据当地常年积温条件和无霜期进行选种玉米有熟期长、丰产性好的特点,但过分追求高产而采用熟期过长的玉米品种容易造成越区种植、易受早霜侵害引起减产或绝产,生产中应加以杜绝。我县地处我省第三、四积温带,常年有效积温2450℃左右,无霜期120d左右,南北略有差异,广大农民应参照这一气象条件进行选种。并留有150℃左右积温的余地。同时根据地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洼地熟期应略早于岗地熟期。  相似文献   

5.
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大致经过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成熟期八个生育时期。生育天数,早熟品种90-95d,中熟品种95-105d,晚熟品种105d以上。要夺取夏玉米高产、稳产、必须从合理选用增产潜力大的紧凑型玉米品种,适时套种、抢茬早播、合理选择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玉米病虫害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正1、选用良种1.1选用优良玉米品种的依据(1)成熟期适当、霜前充分成熟。适合一个地方种子的优良品种正常年份应能在7月25日左右抽穗,在初霜前5-10天达到蜡熟末期或完熟期,选用品种的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应比当地正常年份的无霜期少10-15天,或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平均活动积温少100-200度。(2)有高产潜力。适合黑龙江省各地种植的不同生育期品种的产量潜力通常都应该达到。  相似文献   

7.
正一、选种1、选用优良玉米品种的依据(1)成熟期适当、霜前充分成熟。适合一个地方种子的优良品种正常年份应能在7月25日左右抽穗,在初霜前5-10天达到蜡熟末期或完熟期,选用品种的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应比当地正常年份的无霜期少10-15天,或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平均活动积温少100-200度。(2)有高产潜力。适合黑龙江省各地种植的不同生育期品种的产量潜力通常都应该达到。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适宜光温条件的地区种植 玉米属喜温短日照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10℃是玉米生物学上的起点温度,10℃以上的积温是玉米生长发育的有效温度。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要求的积温是:早熟品种1800~2200℃,中熟品种2200~2500℃,晚熟品种2500~2800℃以上。冬种甜玉米是处在特殊条件下的反季节生产方式,苗期在高温环境下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1 科学选种 更换新品种是实现玉米节水高产的关键。可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如中早熟玉米单交种郑单958、农大108:中熟大穗型玉米品种鲁单981、蠡玉16、鲁单981;增产潜力大的中早熟费玉3号和富友16。  相似文献   

10.
适宜地区一般年平均气温在5℃以上,无霜期125天左右,有效积温在2500℃左右的地区适宜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覆膜玉米要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避免在陡坡地、低洼地、渍水地、瘦薄地、林边地、重盐碱地种植,切忌选沙土地、严重干旱地、风口地块。地膜玉米怕涝,选地时要考虑排水条件,尤其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地膜玉米整地要平整、细致、无大块坷垃,有利于出苗。二、播前准备1品种选用地膜玉米可增加150℃~200℃的有效积温,正常年份比露地提前7~10天播种。生育进程快,提早7~15天成熟。根据这一特点,与当地露地玉米生育期相比较,选用适期品种。如当地露地种植115天左右的品种,地膜覆盖田可选用125天的品种。所选品种应为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1.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与播期,于2015 年在山西省早熟玉米区以特早熟、早熟、中熟3 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测试材料,测定不同播期下玉米的生育期和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置的4 个播期中,特早熟和早熟品种都能安全成熟,而中熟品种4 月21 日以后播种不能正常成熟。随着播期的提前,所有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产量均呈上升趋势。早熟和中熟品种的产量显著大于特早熟,但早熟与中熟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百粒重之间的不同引起的。在产量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中,生育期积温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产量随积温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本地区适宜种植早熟品种,最佳播期一般在4月20号左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夏大豆生长季节有限,选用适宜的早熟品种是高产稳产的前提。品种熟期过晚,易受早霜危害,不能正常成熟,且影响冬小麦适期播种。熟期过早,浪费光能与积温,达不到高产目的。通过近几年试验,适合睢县种植的大豆品种有商豆6号、商豆14等。  相似文献   

13.
<正>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农户要认真选择经过试验,示范,通过种子权威部门审定的,适宜在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杜绝未经审定的或生育期过长的品种,一般应选用比当地生育期早10-15天或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的审定品种。1、品种选择:品种是玉米高产的内在因素,选择品种要根据本地无霜期的长短、土壤条件和栽培条件,因此我们建议第一积温带选用郑单958、先玉335等。第二积温带选用吉单27、鑫鑫2号等。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春季以来,九台市由于雨雪较大,气温较低,玉米播种期相对延后,特别是低洼易涝地块,玉米整体播种期较正常年份延后3-10天,出苗期晚5-10天左右。因此对于种植晚熟玉米品种农户必须采取必要的促早熟技术措施。玉米的促熟措施主要有: 一、人工去雄:玉米去雄是指雄穗刚抽出,在散粉前,拔出部分植株的雄穗是一项促早熟创高产的栽培措施,可增产8-10%。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不同的种植区域增产幅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积温不足的高寒山区和干旱少雨地区,地膜玉米增产效果比较显著。要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必须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6.
1早熟玉米的概念黑龙江省纬度高,无霜期一般在110~140d,年有效积温一般在1900~2800℃之间,秋霜早,干旱少雨,全年降水量400~800mm,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所应用的品种其积温一般在1800~2700℃,品种熟期一般在80~130d之间,习惯上将适应黑龙江省栽培种植的玉米称为早熟玉米。  相似文献   

17.
承单19号是河北省承德长城金山种子科技有限公司1995年组配的杂交组合,1997年参加国家西北春玉米预备试验进入莎车县,1998~1999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区域试验,表现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征.2001年莎车县下乡示范种植,比当地主栽品种郑单14号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8.
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自然状况、品种本身所需积温要求和栽培条件等因素,选用生育期适宜的优质、高产良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生育期积温2300~2500 ℃,可选用东农248熟期型的玉米品种,如垦单1号、垦单2号、红玉9号、克单7号等.  相似文献   

19.
选用优良的玉米杂交种是获得玉米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有了优良品种,在不增加其它投入的条件下,也可获得较好的收成。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选用优良品种一般可增产30%左右,若能做到良种配套,增产潜力更大。但是,任何良种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下育成的,对自然环境和水肥栽培条件都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和要求,即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特征特性。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玉米种植面积大,品种类型多,加上近年来玉米审定品种多,各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各不相同,要想获得玉米高产,在选用玉米良种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和田地区小麦留行套种玉米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和田地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约1.8亩,一年两熟,历来有麦收后复播玉米的习惯,但当地无霜期短,只能选用早熟冬麦品种(唐山6898等)与早熟玉米品种配套种植,增产潜力不大。近年,我们进行了小麦留行套种玉米(以下简称留行套种)试验和示范。留行套种,小麦与玉米共生20天左右,能争取到400—500℃有效积温,可种植生育期较长的杂交玉米品种,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