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贵州草山草坡草资源的基本概况,分析该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利用这种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春季,牧草生长较快,牧畜放牧时易吃饱。一般早春时上年选在枯草多的地方放牧.7~10天后便可整天在青草地放牧。春季放牧,要避免牲畜过多采食青草而发生拉稀或膨胀病;还要控制其“跑青”.以防吃不饱而消耗体力.从而导致死亡。春季早晚比较冷,放牧时要晚出早归。  相似文献   

4.
5.
6.
湘南红壤丘陵区农业综合发展潜力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湘南红壤丘陵区牧草栽培潜力及发展模式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湘南红壤丘陵区生产生态现状及发展牧草的意义、种植条件及面临的问题,概述了近年来在牧草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该区草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春季放牧春季,牧草生长较快,牲畜放牧时易吃饱。一般早春时上午选在枯草多的地方放牧,然后便可整天在青草地放牧。春季放牧,要避免牲畜过多采食青草而发生拉稀或膨胀病;还要控制其“跑青”,以防吃不饱而消耗体力,从而导致死亡。春季早晚比较冷,放牧时要晚出早归。  相似文献   

9.
10.
11.
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红壤丘陵开发利用中,种植的“顶林、腰园、谷农”立体布局和多层配置,种养结合的基塘模式与草(饲)猪(粪)沼、菇果(粮)鱼(珍珠)食物链以及开发产品的名、特、优产业化和加工。  相似文献   

12.
农艺措施对湘北红壤丘岗区苎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湖南苎麻生产从平原湖区向山丘区的战略转移,对湘北红壤丘岗苎麻高产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麻园冬培,二麻、三麻麻园行间深中耕+覆盖,头麻在5月31至6月5日,二麻7月26~31日,三麻10月20~25日收获有利于促进全年三季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退化红壤人工草地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其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渗透速率减慢,土壤养分总量有一定的积累,但是有效养分不断减少,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失调;施用无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的化学和微生物性状.但在短时期内不能直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近期调查的耕地地力数据,比较研究了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均呈现显著的酸化,两者pH值低于5.5的土壤比例均在60%以上,且旱地的土壤酸度大于水田;两种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均属中下水平,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比旱地高17.05%和7.45%;旱地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比水田高82.61%和58.79%;与自然红壤相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呈现上升趋势,速效钾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而旱地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和pH值呈现下降。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近期调查的耕地地力数据,比较研究了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均呈现显著的酸化,两者pH值低于5.5的土壤比例均在60%以上,且旱地的土壤酸度大于水田;两种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均属中下水平,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比旱地高17.05%和7.45%;旱地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比水田高82.61%和58.79%;与自然红壤相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呈现上升趋势,速效钾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而旱地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和pH值呈现下降。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在江西丘陵红壤区引种不同熟期裸燕麦品种白燕8号(特早熟)和坝莜6号(早熟),试验结果表明:白燕8号产量1860kg/hm2,坝莜6号产量1410kg/hm2。两品种表现出气候适应好,耐酸耐旱,生育正常,能安全成熟,产量较高等特点。因此,裸燕麦在江西丘陵红壤区可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南方红壤丘陵地区草地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热资源丰沛,植物生长快产量高,2602.2万hm^2可利用草地,每年产干草1.56亿t,可饲养1426万个牛单位。但目前利用不充分,大量野生牧草资源被浪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北方草地严重退化、畜牧业生产水平下降的现实,南方草山草坡的开发利用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在21世纪南方草地资源将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丘陵红壤果园幼龄期间套作物的3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了各种间套模式的经济投入及农产品产出,比较了劳动生产效率;研究了在高温干旱期间花生稿复盖对果树地表温度、地温和土壤水分等小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综合评价了不同间套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指出花生大萝卜或早大豆/晚大豆模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化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9.
红壤丘陵区作物耗水需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水分蒸渗仪对赣东北低丘红壤区的几种主要作物(花生、水稻、荞麦)需水耗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生产1kg的花生荚果需要消耗1.31m3水量用于作物腾发;生产1kg的稻谷则需要消耗0.76m3水量用于作物的腾发;而生产1kg荞麦籽实需要消耗1.23m3水量用于作物的腾发。与其对应的水分利用率(WUE)分别为7.65kg/mm·hm2、13.95kg/mm·hm2和8.10kg/mm·hm2。作为一般规律,作物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腾发量成线性关系,因此,每公顷产3000kg花生需要3930m3(或393mm)的水量维持腾发;每公顷产7500kg水稻则需要5700m3(或570mm)的水量用于腾发;而每公顷产3750kg的荞麦籽实产量需4605m3(或461mm)的水量。在田间条件下,设计作物需水量时还应考虑地表径流和水分的渗漏与下渗的情况。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稻的水分利用率要高于花生和荞麦,在规划和配置灌溉水时,应优先考虑水稻的供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