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洲里市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中氟含量已超过水质标准 ,土壤中的氟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分析氟环境表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氟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环境中氟化物的富集既有自然条件的控制 ,也有人类非理性的环境行为所致。并根据氟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规律 ,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研究2009—2020年淮河流域皖北3市氟化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淮河流域皖北3市主要断面氟化物均值超标,超标率较高;淮河流域皖北地区氟化物与氨氮、COD和总磷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淮河流域皖北地区氟化物超标,主要因为区域土壤母质氟化物及碳酸钙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地下水氟化物浓度本底值偏高,气候因素致使该区域地下水中氟化物更容易富集以及地表水氟化物及高含氟地下水相关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预防口腔医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发现了氟化物能够预防龋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研究,人们对氟化物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氟化物防龋技术得到了WHO和许多国家的口腔界、卫生界权威机构的推荐,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局部用氟较全身用氟相对安全,易于被采纳应用,作为基本  相似文献   

4.
荆马河区域土壤中氟化物总量与浸提态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以浸提态为评价因子。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氟化物的污染,其中以朱庄乡污染尤为突出;氟化物在污染严重的土壤中有明显的向下迁移趋势。该区域污染源附近蔬菜氟含量相当多,表现为叶莱类氟含量大大高于根菜类,并已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近10倍;氟化物在蔬菜中的积累主要来自于大气氟化物,很少来自于土壤。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萤石矿地区水稻田耕作层土壤、灌溉水、空气中的含氟量分析,以及相对应的稻米中含氟量检测,进行环境氟与作物氟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农田耕层土壤中氟含量平均值为678 mg·kg-1,灌溉水含氟化物浓度平均值为0.86 mg·L-1,空气中氟化物浓度为0.73~2.00 μg·dm-2·d-1,稻米中平均含氟量1.11 mg·kg-1。土壤中氟累积将对稻米含氟量产生显著影响,灌溉水中的氟化物对稻米含氟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宝山区农田大气中气氟的含置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初步结果如下:1.宝山区农田大气中气氟的基准值为1.19μg/dm~2·d;2.稻株中以剑叶对气氟污染最为敏感,剑叶罹受氟污染的起始污染值为69.14ppm;3.剑叶中氟化物浓度与大气中气氟含量(X)之间的回归关系式为:=22.98+7.35X:4.氟化物在稻谷中有着明显的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7.
氟化物的危害及植物去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氟的自然分布和特性,分别从氟化物对人、动物和植物的影响3个方面阐明了氟化物巨大的危害性,充分体现植物氟去除的必要性。在植物去氟方面着重阐述了氟化物对植物的伤害症状、耐受性及去除机理,在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同时,指明了植物去氟的重大意义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中。氟对人体的健康有利也有弊,短时间、小剂量应用于机体会使免疫功能增强,长时间、大剂量感染氟时,则会使免疫功能降低。本文对氟化物的危害以及污染来源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治理措施,同时对氟离子电极法,氟试剂分光光度法,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以及离子色谱法四种氟化物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有效降低氟化物污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从5龄起 蚕开始分别添食经50,100,200,400mg/kg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和中肠中海藻糖含量的变 化.结果表明,血液中,随着添氟浓度的增加,734添氟组海藻糖含量约是对照组的0.89,0.95,0.65和0.61倍, T6约是对照组的0.82,0.86,0.87和0.89倍.734的3个低浓度添氟组和2个高浓度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 <0.01),而T6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中肠中,随着添氟浓度的增加,734添氟组海藻糖含量约是对照 组的0.79,1.04,1.18和1.30倍,T6组约是对照组的0.66,0.76,0.68和0.67倍.734对照组和最高浓度添氟组之 间的差异显著(p<0.05),50mg/kgNaF处理组与2个高浓度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T6对照组与各添氟组之 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氟化物能使耐氟家蚕血液和中肠,以及敏感家蚕血液中的海藻糖含量降低,却能使敏 感家蚕中肠组织中海藻糖含量升高.推测家蚕中海藻糖含量与蚕体的耐氟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按照地表水径流方向对盖州市沙河干流、支流地表水及周边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掌握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分布情况,通过计算、比对等方法,分析了沙河氟化物污染主要来源并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对象,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中羧酸酯酶(CarE),全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734、T6添氟组的CarE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73%-88%和72%-81%,734两个低浓度添氟组的CarE活性与对照组和两个高浓度添氟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T6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734、T6添氟组的全酯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89%-97%和73%-92%,734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6对照组的全酯酶活性仅与最高浓度添氟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氟化物对家蚕血液CarE和全酯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样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巧燕  贾陈忠  陈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33-3333,3336
研究了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氟化物的差异,探讨了2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电极法标准曲线的相关性好于分光光度法;氟化物浓度为5~10mg/L时,2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在0.05水平上无差异;电极法的回收率高于分光光度法;电极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11 mg/L,分光光度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37mg/L.  相似文献   

13.
彰武县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氟的来源以及迁移和富集的影响因素角度,对彰武县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氟含量较高,有32.0%的监测点氟含量超出国家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含氟岩石的溶解和土壤水溶态氟的淋溶是区内地下水氟的主要来源;浅层地下水的组成及类型、区内气候干旱、地形平坦、含水层渗透系数低、径流缓慢是形成高氟地下水的决定因素;“三废”排放也加促了地下水氟含量增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水建议。  相似文献   

14.
超声提取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浸出液中的氟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可  周旭  申茂泉  何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40-12641
[目的]研究并优化茶叶的浸出方法,并在优化的浸出条件下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浸出液中的氟含量。[方法]优化了离子色谱测量茶叶浸出液中氟化物的浸出方法。在Ionpac AS9-HC分离柱上用9 mmol/L Na2CO3淋洗液做流动相进行洗脱并进行测定。[结果]溶液中氟离子在0.02~5.00μg/g浓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仪器检出限为1.5μg/L。试验方法对5种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茶叶回收率为97.62%~102.07%,精密度为1.01%~1.63%。安溪铁观音及云南普洱茶的氟化物含量比四川花茶和祁门红茶高,宜兴绿茶氟化物的含量最低,该法与国标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研究的茶叶浸出液中氟含量均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结论]离子色谱法对茶叶浸出液中氟化物的测定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建议人们适量饮茶。  相似文献   

15.
根据蔬菜中氟化物在酸性条件下馏出后,在乙酸盐介质中与氟试剂、硝酸镧反应生成蓝紫色三元络合物的原理,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CFA)测定蔬菜中的氟化物含量.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20 mg/L,线性关系为0.9998,检出限为0.5 mg/kg,加标回收率为95%~102%,该方法操作方便、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特别适合大批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因子三水平有重复试验的正交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解氟剂、不同解氟次数对各含氟浓度的桑叶进行处理后养蚕的解氟效果.结果,解氟剂对蚕体无毒害作用,相反,能有效地削弱氟化物的不良影响,增强蚕的体质,提高结茧率,增加上茧总量,降低死笼率.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氟来源是防氟改水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查明了吉林通榆氟中毒区地下水中氟的来源。大兴安岭来源是地下水中氟来源的主体,地下水含水介质和围岩释放的氟均是富集了大兴安岭来源的再释放。研究区含水介质中可溶性氟含量为3.15~8.00 mg/kg,围岩可溶性氟含量为5.2~10.4 mg/kg。1984~2006年,地下水氟含量有升高现象。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选择5个示范井,进行防氟改水,将上第三系大安组含水层作为目的水层,水中氟浓度符合生活饮用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8.
茶叶氟化物提取方法对比与电位法测定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茶叶氟化物提取方法,并对氟化物电位法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茶叶氟化物提取效率表现为水浴法(93.17%)>酸振荡提取(68.19%)>超声提取法(62.38%)。选用电位法测定茶叶氟化物线性范围在30~200 mg.kg-1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0.48%,相关系数R2为0.992 2,方法LOQ和LOD分别为54 mg.kg-1和18 mg.kg-1。采用此法分析了安徽省4种茶叶氟化物含量在52.26~73.80 mg.kg-1之间,低于农业部茶叶氟含量安全限量标准(≤200 mg.kg-1)。该研究结果为茶叶中氟化物含量的快速测定与茶叶质量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尹国勋  魏敏  王晶  刘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19-7020,7077
[目的]研究氟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某铝厂附近土壤及植物氟化物含量。[结果]该地区土壤及植物均已受到氟化物严重污染。对17个植物样品的测定表明,样品各部位的含氟量为叶〉茎〉根,样品季节含氟量为夏季〉冬/春季〉秋季。在所研究植物中,柏树富集氟最多,其次为杨树和柳树,且植物中氟化物的污染源不仅来自于土壤,也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结论]为植物修复氟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pH值,等电点,细胞膜透性与抗氟化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植物叶细胞的pH值,等电点,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与抗氟性有一定的相关性。pH值高、等电点低的植物抗氟性强,受氟化物危害后细胞膜透性变化小,反之,pH值高,等电点也高的植物抗氟性弱,受氟化物危害后细胞膜透性变化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