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关江河源区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建国后青藏高原研究的历程,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了"江河源区"的称谓、范围、经济生态区划、生态系统的主体、自然和人为因素、生物多样性问题、气候演变规律、生态环境的质量评判、重大工程和旅游活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地位等11个方面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地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客观评价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生态环境地位”的概念,并从区内、青藏高原、黄河与长江流域3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河源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生物和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参与青藏高原独特的水文循环及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布受青藏高原的影响,江河源区对黄河流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水量上(48.3%),而对其泥沙及长江流域的水量(1.8%)和泥沙量的输出影响均较小。因此,应正确对待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地位,不应夸大局部作用,仍需关注其独特性与变化。 相似文献
3.
江河源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及其评价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分析,指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大量的借助于遥感资料,同时结合统计资料对区域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概括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指出了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坚持整体性、评价指标体系化、方法定量化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青海省土地资源详查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分区图的基础上,借助G IS技术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偏差,综合评价指数处于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占江河源区总面积的83.3%;在空间分布上,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部到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行政区县(乡)主要集中于江河源区的中西部,而江河源区东南部部分行政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河流、湖泊和冰川是江河源区水文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研究该区水文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特征,对系统研究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演变意义重大。研究在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前人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区水文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特点。结果表明,江河源区主要河流有184条,其中流域面积5 000-10 000 km2的有12条,其水文生态系统构成特点是,黄河源区的一级支流河流长度较短,流域面积较小,入河口海拔高度较高,河道比降大,电力资源丰富;长江源区一级支流流域面积大,河流长,年径流量大,河道比降小;澜沧江源区流域面积较黄河源区和长江源区小,但其单位面积上的产水量较丰富,产水量达到25 484 m3/km2。江河源区有湖泊250个,且以淡水、微咸水湖为主。其中黄河源区面积在0.5 km2以上的湖泊89个,湖水面积1 479 km2;长江源区共有湖泊160个,但面积只有802.7 km2,其中面积在1.0 km2以上的湖泊84个;澜沧江源区只有1个湖泊,面积仅有1.0 km2,以淡水湖为主。江河源区冰川资源量达2 000亿m3,其中黄河源区有冰川68条,阿尼玛卿山分布有58条;长江源区以当曲流域的冰川覆盖面积最大,沱沱河流域次之,楚玛尔河流域最小,冰川总面积1 168.18km2,冰川储量98.3026 km3,年消融量约9.89亿m3;澜沧江源区冰川在数量上和流域面积上都较小,只有20条,面积为124.12 km2。 相似文献
6.
江河源区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以及区域自然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退化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文章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修建和营运、鼠害、西宁及州县城镇的经济发展以及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等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对这些方面的集成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7.
8.
江河源区地域界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通过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遥感资料,结合实地考察,确定江河源区主要包括江源地区和河源地区,江源地区主要指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其流域面积约为19.4578万km2;河源地区主要指黄河源区,其流域面积为12.3612万km2(不包括甘川大转弯);江河源区流域面积在青海省境内为31.8190万km2。 相似文献
9.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无节制的索取、掠夺,导致江河源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草地生产与家畜之间供求矛盾突出;超载过牧及鼠虫害严重、草地严重退化;畜群结构不合理、抗灾保畜能力差;高寒草地畜牧业理论研究不足、缺乏高质量的示范区。针对该地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应当做到:①加强天然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②发展季节畜牧业、加快畜群周转;③建植和利用已建的人工草地,加强冷季补饲和育肥;④优化家庭牧场生态结构及生产模式;⑤建立建全草地资源监测(包括野生动物监测)、预报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⑥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及技术体系的示范区;⑦加强牧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
江河源区生态地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气候—地貌—植被模式,在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因素的基础上,将江河源区划分为黄河东部河谷高原暖温半干旱农牧交错水土流失生态大区、高原凉温带大区、高原冷温带大区、高原寒带大区4个大区;再分别以降水、植被和人类活动为主要因子,将其划分为7个二级区,11个三级区。 相似文献
1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人为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人为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指出区域的气候变化固然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然而人类的生产、生活、经济和政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施加的不合理干预则是近几十年来环境急剧恶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严格行政执法、围栏禁牧、合理的载畜量和生态移民等生态环境的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江河源区水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江河源区区域内水环境所包含的大气降水、冰川冻土、地表径流、沼泽湖泊等4个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江河源区水环境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降水逐年变化呈现波动,增减不明显,Cv值为0.15~0.55;季节变化呈现"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9月;2地表径流受降水、冰雪融水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呈"单峰型"曲线;3冰川冻土明显减少,作为径流稳定补给的冰雪融水已出现年际间的丰枯变化;冻土层温度上升0.5~1℃,厚度减小了10~20m;4沼泽湖泊数量急剧减少,面积变小甚至干涸。 相似文献
13.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是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但不同区域降水量变化差异较大,温湿变化的差异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影响。探讨江河源区气候变化趋势,是研究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江河源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2年来该区域不同站点和整个区域的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江河源区全区及各站点的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升幅随站点位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气温最高年份大多出现在最近十多年间;1980年以来,源区和大多数站点的平均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暖季降水量普遍减少,冷季降水量则有不同程度增加;蒸发量年际间波动大,变化规律复杂,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源区大多数站点和整个源区的平均年蒸发量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江河源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江河源区东北部600余年的祁连圆柏树木年轮资料,采用正交多项式、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历史时期5月份平均气温和5~9月份降水量进行了重建。结果表明,江河源区东北部地区600余年来的气候呈波动变化,气温的上升和下降并不连续,5月份气温距平变化的幅度一般为±1.0℃,5年滑动平均值一般为±0.5℃,气温的年际波动值远大于其长期变化值。逐年雨季(5-9月份)的相对降水量一般为0.8~1.1,5年滑动平均为0.90-1.05,且600余年来相对降水量小1.0的时间较相对降水量大于1.0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