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报告了中央储备粮湖州直属库储粮生产性试验中关于高大平房仓膜下富氮低氧气调储粮试验的主要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实现气调储粮的前提和关键是仓房气密性,当仓房气密性接近气调储粮气密性要求时,再通过适当增加补气次数,使高大平房仓粮堆内氮气浓度平均值达到93%以上,并维持50d以上,可以有效抑制储粮害虫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储藏,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2.
在原有二氧化碳气调储粮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移动式二氧化碳气化装置(移动撬),利用二氧化碳槽罐车直接供气,对现有高大平房仓进行适度气密性改造,并且采用二氧化碳膜下气调方式。结果表明本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新工艺,不仅可大大节省气调储粮建设一次性投资,还可以大大节省普通高大平房仓气密性改造费用,在充入二氧化碳21 d后全仓平均浓度仍然保持在36.7%,完全满足二氧化碳气调杀虫有效浓度和维持时间的要求,杀虫效果达到100%,吨粮处理费用1.33元。  相似文献   

3.
针对平房仓气密性较差,低温、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成本高、效果不显著、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采用课题研发的粮仓填缝密封材料、平房仓墙体及粮面气密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实仓开展了应用示范,有效提高了示范仓的气密性,为提升低温、气调等绿色储粮效果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气调储粮是一种安全、绿色、环保的储粮技术,满足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氮气气调储粮杀虫效果与仓房的气密性、氮气浓度及维持时间密切相关,仓房的气密性越好,氮气浓度越高,维持时间越长,则杀虫效果越好。由此可见,良好的仓房气密性是充氮气调储粮的基础。如何提高气密性,找准提高气密性的关键节点,成为气调技术应用重中之重。提高气密性,必须在粮食入库前就对气密性的关键节点进行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5.
以提升科技储粮管理水平,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抑制虫害活动以及减少化学污染为目的,进一步研究了氮气气调储粮技术的优点,并与常规磷化铝熏蒸作业对比分析,得出氮气气调可以有效防治储粮害虫,仓房气密性越好,氮气浓度维持时间越长,杀虫效果越好;对比常规储藏,气调储粮可以有效延缓粮食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课题研发的ETTPU粮仓专用水性密封涂料、超强密封材料和HEPVC复合高弹聚氯乙烯粮仓专用膜,分别处理平房仓装粮线以下内墙、地坪伸缩缝、地坪内墙四周阴角及通风口内侧,在玉米满仓平整后,结合气密双槽管用HEPVC复合粮膜密闭粮面,以改善粮堆的气密性。实仓应用表明,平房仓经过气密性工程化改造后,气密性等级由工程化改造前的气调储粮二级(-300Pa压力半衰期230s)提升到了气调储粮一级(-300Pa压力半衰期439s),并且在玉米储藏1年后,气密性等级仍维持在气调储粮一级(-300Pa压力半衰期415s)的水平,气密性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JS/SPS、克水孚高分子材料对硬基地坪的高大平房仓堆粮线以下不同壁面相交面(墙体与墙体之间、墙体与地坪之间连接处的缝隙),墙体、地坪、通风地槽的缝隙,构件与墙体的连接缝隙气密性处理,粮面密闭薄膜的气密性改造,粮面双槽管的改造,以达到气调储粮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库对1998年之后新建高大平房拱板仓不同储粮、储存年限、风道型式的实仓进行粮堆单面封负压法气密性测定.通过检测分析从中得出新建高大平房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气,从而影响储粮仓库熏蒸杀虫时毒气浓度的维持和储粮隔热保冷效果.通过库区大部分仓房负压法气密性测定为今后粮仓气密性改造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原高大平房仓的密闭性能改造,提高仓房气密性,并合理充氮补气,调配浓度,进行稻谷充氮储粮杀虫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粮堆中保持96%~98%的氮气浓度,密闭储藏30d可有效杀死绝大多数储粮害虫,避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0.
在华南高温高温地区,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实仓充氮气调,使氮气浓度达到杀虫有效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杀死储粮害虫,实现绿色储粮.分析总结了高温高湿地区充氮气调杀虫效果、经济成本及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新建平房仓气密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仓的气密测试和熏蒸杀虫试验的结果表明,精心施工的新建仓房,在500 Pa压力下完全可以达到100 s以上的压力半衰期。在有效密闭期间内,该气密标准可以维持仓内较高的熏蒸浓度,有利于杀死全部害虫和避免害虫抗性产生;与原来相比还可以减少一半用药量,大大节约了熏蒸成本。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建国四十多年来粮仓建设概况,对我国粮库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库点多,仓型杂,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2)新建粮库质量把关不严,粮库建设质量较差,新库机械化设备和品质监控手段不匹配;(3)粮仓建筑与储粮性能相关性差.重申了粮仓建筑合理与否与储粮安全休戚相关,对今后我国粮库的设置和建设,从设计原理、仓型选择、建筑要求、储粮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粮仓模式作了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13.
农户防鼠密闭储粮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立荣 《粮食储藏》2001,30(5):20-22
筛选出了防鼠效果良好的微胶囊化的放线菌酮及其最佳使用浓度,并用其制出了用维纶聚氯乙烯双面涂塑为材料的具有良好防鼠性能、防潮、密封性好,便于防治害虫、重量轻、容量大、成本低的农户储粮袋。  相似文献   

14.
在1458m^3和6000m^3粮堆中进行了环流熏蒸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膜下环流熏蒸可有效提高仓房的气密性,取得良好的熏蒸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储粮生态系统控制的角度阐述了粮仓保温隔热性能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突出粮仓设计和使用的协调统一;针对新建粮食储备房式仓使用中多数出现仓顶隔热性差、门窗洞口气密性差、仓内粮面温度过高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对房式仓朝南墙面门窗的设计、保温隔热屋面的设计、仓内地坪适当下挖装粮的设计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用性设计方法和"半地下储粮房式仓"新仓型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将粮面采用双层薄膜密闭,并使之架空,匹配2台壁挂式空调机,于夏天和秋初将冷气引入架空的气囊内,使粮面覆盖一层严实的冷气囊(即粮面动态隔热结构),不仅确保了储粮安全,而且提高了粮堆气密性,采用双膜冷气囊膜下环流熏蒸用药量少,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熏蒸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春夏季粮温上升,导致粮食品质下降、虫霉危害增加的问题,利用杭嘉湖地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高效换热器技术,研发地下水风机盘管机组控制仓温工艺技术。实仓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仓内空间空气温度,最高仓温低于26℃,粮堆上层最高粮温低于25℃,同时延缓各层粮温的上升,并将整仓平均粮温控制在18.3℃以内。对照仓最高仓温约为36℃,粮堆上层最高粮温从第四周开始高于25℃,最高达到28.7℃,同时各层粮温的上升速度较快,整仓平均粮温达到21.0℃。使用该技术11周,吨粮电耗成本为1.175元。因此,应用该技术在试验仓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在保证储粮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磷化铝动态潮解膜下环流熏蒸较好地解决了高大平房仓气密性不足、熏蒸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试验证明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熏蒸药剂量,节省了费用,还能使磷化氢气体在粮堆内实现快速均匀分布,具有PH3有效浓度维持时间最长、CT值最大、PH3浓度的连续性和杀虫效果最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地下喇叭仓的储藏性能、管理技术及造价低、容量大、密闭性好、低温和适合粮食长期储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在我库的应用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首座二氧化碳气调储粮示范库于2002年12月在我库成功建成,经过两年多的二氧化碳气调储粮试验表明,在高大平房仓中用浓度70%~35%的CO2处理15天对几种储粮害虫的各种虫态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100%,具有同常规磷化氢熏蒸杀虫相同的防治效果,且避免了害虫抗性的产生,符合绿色储粮的需求;二氧化碳气调储粮可适当延长粮食的宜存期,相应延长轮换周期,减少粮食的轮换次数,将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轮换费用,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