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蚕种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质检机构自我完善、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它对于体系的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彪  吴钢 《四川蚕业》2002,30(4):1-3
蚕种是丝绸行业的基础 ,蚕种质量不仅与蚕茧单产、质量、农民增收、行业发展紧密相关 ,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加强蚕种质量的检验检疫、强化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保证蚕种质量、维护生产者、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四川近几年蚕种质量大幅度提高、蚕茧单产增加 ,蚕种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检验检疫发挥了重要作用。1 历史回顾1 91 4年 ,四川从日本购回显微镜 ,开展蚕种微粒子病检验 ,是近代四川蚕种质量检验之始。1 980年以前 ,蚕种质量检验基本为生产单位自行检验。检验内容主要是蚕种微粒子病 ,蚕种质量监督管理按谁主管谁负责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按照"十二五"浙江省蚕业规划和浙江省蚕种业资源整合和转型的要求,2010年起浙江省的蚕种冷藏浸酸从原有的5个冷库全部集中到杭州冷库(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因此杭州冷库承担着全省蚕种的冷藏浸酸工作,责任重大。为了全省蚕业生产的安全,从2010年起逐步建立了蚕种冷库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同时严格执  相似文献   

4.
何恩洁 《蚕桑通报》2005,36(2):28-29
蚕种的进库和出库是冷库工作一系列环节中的"首"和"尾",也是抓好蚕种质量管理的重要关口.进库蚕种的质量是冷库工作的基础,出库蚕种的质量是对冷库工作的检验.因此,严把"进"与"出"两大关,加强进出库管理工作,对保证和提高蚕种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浙江省农业厅蚕种科技服务中心蚕种冷库经营单位和用种单位多,进出库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变动多,给进出库工作带来许多不利,通过加强进出库管理,能较好地完成蚕种进出库工作.  相似文献   

5.
吴冰 《四川蚕业》2005,33(4):3-7
2005年四川省蚕种生产中开始执行《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和《蚕桑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这两个行业标准。笔对照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193—94《蚕种检验规程》和DB51/192—94《蚕种质量》在标准上的差异和生产、检验工作中的差异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6.
<正>建湖县蚕种场始建于1956年,是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的专业种场。近些年来,蚕桑产业风云变幻,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源头蚕种生产更是历经风雨。我们建湖县蚕种场能围绕江苏省蚕种管理所提出来的提高"四率"(微毒率、良卵率、杂交彻底率、孵化  相似文献   

7.
余爱群 《中国蚕业》2012,33(3):65-68
介绍了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保证管理体系,选择现行有效标准作为检验依据,掌握正确的抽样方法与妥善存放检验样品,准确选配检验设备和仪器,在正确的检验时间内按规范进行各级蚕种的检验。在检验中通过进行不同人员的微孢子镜检能力比对试验,减少镜检员检验的系统误差;通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减少检验工作中的偶然误差,确保了蚕种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广东省蚕桑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张风春 《广东蚕业》2003,37(3):5-8,48
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生命,是蚕种场职工的安身立命之本。我们盐城市从1993年取得蚕种管理权后,每年都根据蚕种生产发展情况,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使得盐城的蚕种产量、质量,每年都稳步提高,见附表1。特别是从1997年以  相似文献   

9.
李树林 《四川蚕业》2010,38(3):50-51
"原种及种茧"是影响蚕种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要降低这项费用在单位成本中的含量,有三个途径:一是减少单张普种所耗原种价值;二是单张普种所耗种茧价值;三是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废品率。提高蚕种质量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家蚕原种质量调查及国家标准的实施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10年连续7年对全国13个蚕茧主产省(市、区)的家蚕原种质量进行监督检验,结果显示家蚕原种质量总体良好:全部抽检的176个批次家蚕原种中,有166个批次合格,平均抽检合格率94.3%,年度抽检合格率由2004年的84.2%上升至2010年的96.6%,上升了12.4个百分点。纵观连续7年对家蚕原种质量检测的各项指标数据认为,GB 19179—2003《桑蚕原种》国家质量标准中的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基于促进生产企业抓好蚕种质量管理的目的,对进一步完善《桑蚕原种》国家质量标准提出以下建议:将外观包装指标中的标签、合格证单独列出;将单蛾最少良卵数、折净率归类在标准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产过程预控要求"中,并将折净率提高5个百分点(即折净率≥55%),每张良卵数按品种类别与生产季节进行分类;将纯度归类在质量指标的备检项目中;在卵质指标合格的前提下,再按合格原种的品种特性与各项质量指标在家蚕原种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综合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以便家蚕原种销售按等级实施"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12.
许才铨 《蚕桑通报》1998,29(2):31-33
以气流调控实施高密度蚕种催青感温外湿均匀,提高蚕种催青质量和房屋设备的利用率,起到节本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利于蚕业生产上及时、有序地供应无毒蚕种,探究了春制越年一代杂交种在冬季浴消之前将滞育卵进行冷藏浸酸处理,对孵化蚁蚕进行家蚕微粒子病检疫的可行性。采用该方法从抽样107个批次越年蚕种样本(7 g/批)冷藏浸酸孵化的蚁蚕中检出7个带毒批次,并且与同批次的母蛾及常规成品卵家蚕微粒子病检疫结果一致。依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应用此方法可以提前数月开展春制越年蚕种成品卵家蚕微粒子病检疫。  相似文献   

14.
汪萍  李桂芳  李奕仁  李龙 《蚕业科学》2007,33(3):473-476
依据1999-2006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抽查的测试成绩,将家蚕一代杂交种实用孵化率的检验情况与行业标准《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中的质量指标比较发现,现有行业标准中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实用孵化率≥90%的质量指标偏低,平附种和散卵种的实用孵化率都采用同一个质量指标来衡量而不够合理。分析8年的检验数据认为,平附种和散卵种的实用孵化率应采用不同的质量指标来衡量:散卵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可提高到≥94%,平附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可提高到≥92%。  相似文献   

15.
家蚕一代杂交种成品卵(散卵)良卵率检验标准明确规定了良卵数或不良卵粒数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但其检验误差的允许值未做规定,因而无法评判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极差值估计检验误差,分析了影响成品卵良卵率检验误差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成品卵检查中良卵率的允许极差标准,以此作为衡量和控制蚕卵检验质量的指标,并通过对江苏省近几年成品卵检验的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徐杰  陈灵方 《蚕桑通报》2000,31(2):9-12
通过对现行10对主要蚕品种冷藏浸液蚕种采用常温浸酸的试验,得出在春制春、夏秋用蚕种采用常温浸酸法浸酸都可获得较高的实用孵化率的结果,可供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个稳固的农村原蚕区基地,开展合作制种,是提高蚕种产量质量,提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实现蚕种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原蚕区建点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性要求,总结了安康市蚕种场的利好政策,提出了巩固和发展原蚕区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种茧育桑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陆小平  丁悦 《蚕业科学》2003,29(3):303-307
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江苏省 36个蚕种场种茧育桑园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不同土层的供肥能力相差较大 ,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和有效铜等所有养分含量均是上层 (0~ 2 0cm)大于下层 (2 0~ 4 0cm) ,上、下层养分含量的相对相差从 14 5 %~ 5 3 8% ,说明种茧育桑园土壤的养分主要集中在上层。不同地区种茧育桑园土壤的供肥能力有较大的差距 ,太湖地区肥力水平较高 ,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的供肥能力较差 ,而宁镇扬丘陵地区和盐城地区的肥力水平中等 ,因此 ,在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要加强桑园的肥培管理。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锰和有效铜的供应尚可 ,但盐城地区土壤有缺铁的可能 ,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有缺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时间序列分析在蚕种销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探讨广西蚕区家蚕普通种销售市场发展规律,为广西蚕业生产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目的,采用时间序列季节性乘积模型对家蚕普通种销售市场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依据广西蚕区2004-2006年36个月份的每月蚕种销售数量,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软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广西蚕区家蚕普通种市场销售规律的统计预测模型,即季节性乘积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 IMA(0,1,1)×(0,1,1)12,并通过白噪声检验。利用该模型对广西蚕区2006-2007年家蚕普通种每月销售量进行了预测,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陈阜新  周金钱 《蚕桑通报》2012,43(3):1-3,21
据近5年蚕种企业财务状况,浙江省蚕种生产企业财务的基本状况是:生产规模偏小、资产质量不高、资产收益率低、所有者权益指标不佳。根据企业财务现状,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加强基础,增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