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四位一体”生态温室种养模式及配套技术,将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将沼气池、猪圈、温室、厕所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秸秆粪便为原料。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的新型生态温室种养模式。它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了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建立了一个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健全,能流、物流循环较快的能源生态系统,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四位一体"生态温室种养模式及配套技术,将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将沼气池、猪舍、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秸秆、粪便为原  相似文献   

3.
所谓“四位一体”是由日光温室与沼气池、蓄禽舍、厕所构成,其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在农户庭院或田园将日光温室、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和蔬菜、花卉种植有机结合,使四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构成“四位一体”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从而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在市场化背景下如何发力,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总结和逻辑思辨的方式梳理了整治修复市场化的机制、模式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深化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修复的关键,生态产品供给通过公共行政与市场化配置方式进行,实现过程中应以准公共性和非公共性生态产品为主;2)整治修复活动可以获取2类利益,包括生态价值增量核算的权益和指标的利益,以及通过自身能力和资源创造的资源资本运营收益,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构建差异化的投融资机制和产业融合型运营机制;3)实现模式可通过政府考核绩效模式、PPP模式、EPC模式等多种方式具体实施。在实施路径上,主要通过各类要素的发展权益、指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式来进行,并通过不同程度市场化的方式匹配需求,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综上,本研究可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市场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剑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71-74,139
依据城市近郊区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探讨为主线,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讨论了西方发达国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对城市土地利用的3种模式:旧城改造模式、“退二进三”模式、“城中村”改造模式进行了总结和简要评述。以无锡新区为例,分析了结构型和生态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提出了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结构集约型和生态集约型的目标,探讨了建立结构集约型和生态集约型建设用地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选择合适的生态补偿模式对于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生态补偿模式过多依赖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市场化交易模式发展缓慢。为提升生态补偿效率,我国的生态补偿应在优化政府补偿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市场交易机制的激活来促进市场补偿模式的发展,实现生态补偿的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徐州市“生物链”生态养殖、种植技术推广较快,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环保和社会效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该技术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模式。目前该生态模式可分为农户庭院“三结合”(日光猪舍、厕所、沼气池)型和农田规模型(日光温室、沼气池、猪舍、厕所)两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野菊的种植模式研究,为野菊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种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野菊的3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生态优势、技术关键点、核心机理、效益评价因素,确定野菊-柑橘间套作生态种植技术为最佳生态种植模式。建议推广野菊-柑橘间套作生态种植模式,以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莱芜市始终把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作为节约型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积极探索、研究、推广了一批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田里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山上的“猪-沼-果”生态模式、家里的“生态庭院”模式。其中尤以“四位一体”成效最为显著.“四位一体”是以开光温室为基耷框架,以沼气为纽带,以太阳能为动力,以秸秆粪便为原料,种养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埂坎是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梯田埂坎资源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方式,甘肃省梯田埂坎占田面总面积的15.86%.其开发利用模式分别为地埂经济树模式、地埂黄花模式、地埂灌木模式、地埂牧草模式及立体混交模式,以立地条件分析为基础,结合埂坎经济植物的生态学特性,以当地适生物种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地埂经济植物的经济效益、水保效益、社会及生态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开发利用全省梯田埂坎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1"四位一体"模式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养殖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相结合在一起,组成农村能源综合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力低、农民生活困难的现状,通过科学试验提出了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生态经济林的概念,并研究了生态经济林产业模式的标准、建设方法和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国土空间开发的关键,对于统筹推进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古田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类型构成的基础上,按照乡镇不同土地利用方向,提出全县土地整治的3种模式:粮食主产区土地整治模式、建设用地复垦区土地整治模式、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模式。为保障土地整治的实施,应该完善土地整治规划制度体系、鼓励多元资金参与土地整治、提升技术队伍及先进技术支撑、强化土地整治生态人文理念。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土地整治工作应在分析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土地整治方向,创新土地整治模式,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模式与方法,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在南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南方丘陵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经济社会基础薄弱,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低,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不协调,土地整理势在珏行且任务艰巨。广西武鸣县双桥镇的土地整理示范项目为同类地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规划的编制、技术队伍的培养、政策法规的制定和项目实施效益的评价体系的形成等,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刘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179-181
土地整治活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用地结构布局、改善人居环境、破解建设用地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河南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对土地整治活动提出新的要求,该研究在重新审视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以生产、生活、生态多重功能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构建了3种土地整治模式——农业土地整治模式、新农村建设整治模式、生态型整治模式,并根据各模式内涵提出土地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土地与生态科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德尔斐法等方法,构建了一套符合丘陵山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信息熵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冈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将全市划分为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费水河谷区、南部中山区三个生态建设区,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相应的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陕西秦巴山地生态格局与农业资源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是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特殊生态环境综合体。受自然分异规律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双重干预和影响,产生了生态环境类型的垂直分异及其层带组合格局。通过土地生态类型格局分析,可以揭示土地生态环境类型结构与功能的异质性和有序性,从而为全面认识土地类型群体的生态属性及其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设计与优化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利用遥感与GIS方法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类型时空分异规律及其综合定量评价研究,划定了农业生态类型区。据此并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为指导,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山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模式、经济模式和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就是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培育资源,优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其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而沼气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庭园和果园生态模式相结合的综合配套农业生态模式的基本构成,介绍了相关配套技术的技术要点,分析了该模式的基本功能和经济与社会效益,对结合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构建适宜农业生态模式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蟹岛创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蟹岛循环经济模式简介 北京蟹岛位于朝阳区金盏乡,占地200hm^2。其中,90%左右的土地用于有机农业生产,10%左右的土地用于发展旅游业。为了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有机、环保、可持续”的经营理念,以有机农业为依托,以休闲度假为手段,开创了“前店后园”和“农游合一”的蟹岛特色,构建了种植、养殖、旅游、度假和休闲为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构建了一个生态结构比较完善的复合生态系统(图1)和综合性农业产业化基地,生产的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