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谋干热河谷区节水农业与林业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缺水是提高干热河谷旱坡地粮食产量和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进行了旱坡地“地下地膜隔水墙”节水农业(节水造林)技术及果树节水灌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旱坡地粮食增产6.5%-20.2%,造林成活率提高20%-30%,果树栽培节水率60%-80%,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的问题 ,宁武县在造林中采用容器定植法 ,不但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而且降低了成本费用 ,解决了造林受时间限制和苗木长途运输易失水的问题。介绍了容器定植法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元谋干热区旱坡地生态果园建设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沙江干热区光热条件充足,适宜发展各种果树,但旱坡地发展果树难度大。据此,本文从生态农业的角度,介绍关键的技术措施、适用的生态工程。说明建设生态果园既减少水土流失,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定植穴对局部土壤物理性质及苹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苹果栽植成活率低、树体生长状况差的原因,对3种定植穴土壤物理性状及苹果生长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定植沟、大定植穴降低了0~100cm土层土壤容重和开挖到雨季的土壤水分,其中开挖到定植是土壤水分散失的主要阶段。定植沟、大定植穴提高了0~10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地面塌陷深度,相对提高了雨季期间的土壤水分,提高了枝条失水量和抽条指数,造成苗木成活率降低,树体生长量和产量降低。陕北丘陵沟壑区栽植苹果不宜采用雨季后开挖定植沟、大定植穴,翌年春季定植;春季定植时应以普通定植穴为主,并边挖边栽。  相似文献   

5.
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研制出了多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在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引入天敌、生物农药以及生物导弹等方式能够提高果树的成活率,使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免受病虫害侵蚀,也能为后续果树栽植与养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结合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生物防治技术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油松在黄土高原干旱及半干旱区造林现状的广泛调查 ,分析了以前油松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 ,确定了“造林所用苗木年龄、苗木离土时间、穴植株数及造林地坡向”是影响油松造林成活率的 4个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 4因素 3水平的造林正交试验。通过试验 ,找出了在黄土高原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影响油松造林成活率的主导因子及主要因素 ;总结出了“组织造林专业队 ,保证苗木离土在 48h以内进行栽植、用 3年生裸根打浆苗、选择阴坡及半阴坡地类、每穴栽植 3株”的油松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4年6月,重庆市长寿区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94万hm2,已投产767.38万株,总产量13.37万t,预计产值达2亿多元。建园是获得柑橘栽培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从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水质、大气等气候条件概述园地选择。讨论了道路、排灌和蓄水系统、附属建筑等设施、定植树等规划设计;放线、坡地打穴、稻田改土、回填物料和方法等改土技术;苗木选择、栽植时间、定植密度、定植方法等幼树定植技术;勤灌水、勤施薄施追肥、及时摘心除萌、强化植保工作等幼龄橘园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省东部的旱坡地上,对青杨植苗造林与插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状况及造林费用的定量测定表明:插杆造林成活串、保存率分别比植苗造林提高25.9和33.6个百分点;植苗造林的幼苗高、径生长速度远低于插杆造林;插杆造林费用为820.5元/hm2,比植苗造林节约2269.5元/hm2。为提高旱坡地青杨造林质量,减少造林投资,应改植苗造林为插杆造林。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沟壑区沙棘与混交乔木树种生长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栽植的沙棘与混交乔木树种刺槐、油松、侧柏、柳树等按栽植1年、3年、6年、8年进行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沙棘适宜的立地条件为阴坡和半阴半阳坡;半阴半阳坡的塬边、沟道栽植沙棘纯林效果较好,坡地宜栽植沙棘与油松、侧柏等乔木树种的混交林;阴坡的塬边、下坡、沟道适宜栽植沙棘,上坡适宜栽植油松;塬边栽植沙棘可以作为绿篱,为封山禁牧的绿色屏障;阳坡上栽植刺槐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容器成苗定植是把苗辅内的成苗重新定植在容器内,集中进行浇水、施肥管理,待缓苗形成新根后,连同容器栽植的造林新方法,此法有利于降低造林成本,解决造林任务大与季节短的矛盾,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全省节水与旱作农业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干旱缺水是影响旱坡地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省采用水灌溉技术,节水耕作技术,优化种植结构等措施,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旱坡地上开发节水高效农业大有潜力。  相似文献   

12.
李辉信  胡锋  蔡贵信  范晓晖  马建宏 《土壤》2004,36(6):678-681
在南京市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水田、旱坡地改种蔬菜10年和20年后的田块采集土样,以未改制的水田和旱坡地土样为对照,分析了土壤主要肥力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田、旱坡地改种蔬菜后,土壤耕层(0~20 cm)pH有降低的趋势; 有机C、全N、NO3--N、全P、有效P、缓效K和有效K等养分含量均有增加趋势,其中旱坡地改制的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幅更大一些。水田和旱坡地改种蔬菜后土壤剖面0~70 cm-土层中有较多的NO--N积累。  相似文献   

13.
对河南省吴沟村农田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田生态经济系统存在显著差异,在物质流和价值流中旱平地为高投入、高产出、低利用效率的系统;在能量流中旱平地为高投入、高产出、高利用效率的系统。而不同农作物种植中黄豆的产投效率相对较高;农田系统投入收益中旱坡地种植小麦、玉米均明显高于旱平地,其中种植小麦产投比旱坡地为旱平地的1.31倍,而种植玉米旱坡地为旱平地的1.27倍。  相似文献   

14.
广东旱坡地春玉米高产栽培研究:以河源市灯塔盆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河源市灯塔盆地的旱坡地进行春玉米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玉米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旱坡地春植玉米的适宜品种,播种期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广东省充分利用旱坡地资源,发展玉米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潘金华  庄舜尧  曹志洪  蔡宪杰  程森 《土壤》2016,48(3):559-564
为改善皖南地区旱坡地烟叶土壤环境,提升烟叶产量和质量,本研究引入条状超深耕技术(DC),探讨该技术对红壤旱坡地土壤性状改良、烤烟产量和质量的综合效应。结果显示,DC处理较烟农常规种植方法处理(CK)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含水量增加8.54%,土壤总孔隙度增加7.46%,土壤体积质量降低7.99%,土壤pH上升了0.71个单位(P0.05)。从产量看,DC较CK处理上等烟叶增产134.2 kg/hm~2;从烟叶化学指标看,DC处理的烟碱含量降低了10.81%,全氮含量降低了27.04%,全钾和还原糖增加了4.35%和10.24%,DC处理对提升烟叶品质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条状超深耕技术对皖南旱坡地烤烟种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为全国旱坡地烤烟种植提供新的有效措施,并对其他类似作物的种植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废旧的报纸、编织袋、地膜和杂草作覆盖物与常规方法(无覆盖物)进行抗旱定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覆盖物25 d后的定植成活率和30 d后的土壤含水量均远高于无覆盖物;其中,用地膜覆盖同时在上面盖沿5~8 cm厚的土壤定植成活率达到100%,30 d后土壤含水量仍达到20%以上。所以,定植后用报纸、编织袋、地膜和杂草覆盖苗木,不但定植成活率高,技术简单可行,而且成本低,还可以废物利用。  相似文献   

17.
提高城区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率是园林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栽植位置、栽植土壤、排渗处理、栽植土面的处理等方面介绍重庆市城区园林树木栽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旱坡地的降水分配大致如下:地表流量<5%~10%;地面蒸发量45%~50%左右;植物蒸腾量,45%~50%.旱坡地的水土保持不应仅考虑地表径流的入渗拦蓄,更应重视减少地面蒸发。“地面覆盖十生物蓠”旱坡地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地面蒸发,控制水土流失,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投入少、见效快、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应用层次分析法,在胱氨酸生产废水的治理和利用途径中进行了决策。结果表明,从利用废水提取其它氨基酸、制备氨基酸饲料、生产氨基酸农药、开发氨基酸肥料和直接利用废水灌溉旱坡地等5种资源化途径中,依照技术上简单易行、治理效果好,又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原则,选取最优方案为制备氨基酸肥料,其次为利用废水灌溉旱坡地与生产氨基酸饲料。  相似文献   

20.
杂交构树是一种兼具生态、经济、饲用、水土保持价值的优良树种。观察分析了在平凉地区引种栽植的杂交构树的生长特征,并测定了其在不同立地、不同密度下的产量,以研究其在平凉地区高产栽植的最优方案。研究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杂交构树生长特性不同,相同立地不同栽植密度下杂交构树的生长特性也不同;平凉地区杂交构树大田栽植最适宜的株行距为60 cm×80 cm,考虑成本因素不建议在大棚内栽植杂交构树;杂交构树在15°坡地栽植成活率为70%,产量为24 t/hm~2,可以在平凉地区荒坡地栽植,其根系能够在较浅土层内集中生长和分布,有利于固土保水,是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撂荒地水土保持和生态绿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