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秀杂等品种(组合)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源库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施氮量,插秧方式,每穴插秧苗数差异大时,品种的源库类型会发生改变。其中施氮量对品种源库类型转变的影响较大。不论中等肥力时品种的源库类型如何,低肥下一般多呈源库互作型,而在高肥条件下又转变为增源增产型。每穴插秧苗数对品种源库关系的影响和肥力相似,插秧苗数过少时相当于低肥,过多时则和高肥相近。插秧方式对品种源库类型转变的影响因品种而异。本文还对不同栽培条件下品种源库关系转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干旱胁迫水平对芜菁的生长、生理指标以及肉质根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2份不同种源的芜菁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模拟不同干旱胁迫水平,并测定其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含量以及肉质根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芜菁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呈现抑制作用,可增加其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降低其地上、地下部分的相对含水量,使肉质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并明显降低肉质根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芜菁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干旱胁迫的敏感度大于可溶性糖,并起主要的渗透调节作用;本试验选择的2份试材中,阿克苏种源地的芜菁抗旱性强于乌鲁木齐种源地的芜菁。  相似文献   

3.
3个芜菁品种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代葡萄糖苷(硫苷)是一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物,除与植物的气味、杀菌等特性有关外,还具有防御人体多种癌症的功能。采用HPLC-ESI-MS和HPLC联用的方法对我国芜菁3个地方品种肉质根硫苷组分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3-丁烯基硫苷、苯乙基硫苷为主要硫苷组分,新疆恰麻古和温州盘菜中还分别含有较为丰富的4-戊烯基硫苷和顺-2-羟基-3-丁烯基硫苷。新疆恰麻古的总硫苷、总脂肪族硫苷和总吲哚族硫苷含量最高,温州红盘菜的芳香族硫苷含量最高。建议消费者以后多食用芜菁,补充苯乙基硫苷等有益人体健康的天然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芜菁膏的超声法制备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芜菁膏的高效制备和利用提供支持。【方法】以芜菁膏的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功率(400,500,600,700,800 W)、超声时间(40,50,60,70,80 min)、料(g)液(mL)比(1∶6,1∶8,1∶10,1∶12,1∶14)、提取次数(1,2,3,4,5次)对出膏率的影响。用Plackett-Burman L12(24)正交试验筛选出对出膏率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素,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芜菁膏的制备工艺。通过DPPH、ABST+自由基清除试验和细胞存活率试验评估芜菁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到芜菁膏的制备条件为:超声功率为600 W,提取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10,提取次数为2次。根据Plackett Burman法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得到芜菁膏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614 W,提取时间为63 min,料液比为1∶9.5,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出膏率为59.02%。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芜菁膏对DPPH和ABST+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277.54和381.26 μg/mL,同时能够改善H2O2诱导的Raw 264.7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至82.57%。【结论】获得了超声法制备芜菁膏的最佳工艺条件;芜菁膏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几个水稻品种源库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穗型的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叶(见穗时剪去剑叶一半长度)、疏花(见穗时剪去逢奇数的一次枝梗)处理,研究其源、库特征.结果表明:3个粳稻品种中,剪叶和疏花处理,对大穗型品种中超123饱粒率和粒重的影响较大,其次是穗粒并重型品种恢236,对多穗型品种武陵粳l号的影响相对最小;中超123有明显的二次灌浆现象,是...  相似文献   

6.
萝卜肉质根膨大过程库活性与蛋白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萝卜肉质根膨大过程中干物质在根、冠部的分配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等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播种后27 d根部库活性最强,碳水化合物主要向地下部输送,直根开始膨大.库活性的变化与蔗糖转化酶活性无明显相关性.对可溶性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发现,虽然叶片中蛋白质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在播后24 d直根中有一条特异蛋白质条带出现,其表达量随肉质根生长而加大,其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杉木纯林与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比较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库的70%,其贮量的微小变化, 都可显著地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改变.为了解森林类型转换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作者于2005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采样分析了杉木纯林和常绿阔叶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自由态和闭锁态轻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低于阔叶林土壤(P0.05).但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占土壤有机碳的比率没有规律;两种林分土壤的自由态、闭锁态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总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仅在常绿阔叶林下与土壤有机碳总量呈显著正相关;杉木纯林土壤各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低于常绿阔叶林,且与全磷的相关性低于有效磷,这说明磷的有效性影响杉木纯林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
氮素水平对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及源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及源库活性的影响,为萝卜生产的最佳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的萝卜主产区张家口市尚义县为研究区域,以当地主栽萝卜品种春雷为供试材料,设置0(N0)、84(N1)、126(N2)、168(N3)、252(N4)、和336(N5)kg·hm-2 共6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和源库活性的差异。【结果】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与未施氮处理相比,氮肥的施用可显著提高萝卜产量达35.69%-64.59%;苗期、莲座期、膨大期和成熟期总干物质累积量分别增加29.15%-94.85%、10.73%-101.31%、22.86%-33.57%和30.33%-66.47%,不同施氮水平之间的萝卜产量及干物质累积量总体表现出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对适宜施氮量有利于萝卜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适宜的氮素供应水平下总干物质和肉质根干物质的快速累积持续期延长,最大累积速率提高,肉质根最大干物质累积速率和总干物质快速累积出现的时间提前;同时萝卜生育前期的库活性以及叶片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提高,而且整个生育期的源活性、整株及肉质根的干物质累积速率也保持了明显优势。【结论】适宜的氮素供应可以有效地协调萝卜干物质的累积特征参数与源库活性的关系,从而影响萝卜干物质的累积,并最终影响肉质根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分别对采集于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山南市曲松县的2个地方芜菁品种苗期、肉质根膨大期和收获期3个生育时期的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株高、叶片长宽比、叶面积以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西藏不同芜菁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指标间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拉萨市尼木县地方芜菁品种表现型较好,可进一步作为开发利用西藏芜菁种质资源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源库关系改变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选用宁夏灌区历年推广的主栽品种及搭配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叶剪穗[未剪叶剪穗为对照(CK)、剪全穗(T_1)、剪1/2小穗(T_2)、剪1/3小穗(T_3)、剪倒三叶(T_4)、剪倒二叶(T_5)、剪旗叶(T_6)、剪全叶(T_7)]处理,研究抽穗后源库变化对春小麦产量、单穗粒质量、千粒质量、花前干物质输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后减源能够降低春小麦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可促进花前茎鞘干物质向籽粒中运转,不同减源处理的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表现为T_7T_6T_5T_4CK。抽穗后缩库增加春小麦的千粒质量,但由于库容的减少抑制花前干物质输出率,不同剪穗处理的千粒质量表现为T_2T_3CK,花前干物质输出率表现为CKT_3T_2。不同年代的推广品种减源缩库的表现相同,但不同品种减源缩库后千粒质量、穗粒质量及花前干物质输出率的降幅不同。宁夏灌区春小麦产量的提高需要在增源的同时扩库,适当减少源库比,促进花前干物质的输出,并在抽穗后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保障冠层的光合作用,提高源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中高产冬麦品种源库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华北地区70年代以来育成的中高产冬麦品种在库的遗传演变过程中,千粒重和穗粒数明显增加,对单株籽粒产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单株穗数变化很小。在源的演变过程中,花后净光合量在所有研究性状中增长幅度最大,对籽粒产量起主导作用。其中花后净光合速率的增长幅度较大,对花后净光合量和籽粒产量均起主要作用,而有效灌浆期延长的幅度较小。花后营养体贮藏干物质向籽粒的净转移量大幅度减少。生物产量显著提高,而收获指数变化不大。结果表明,源的改良比库的改良更重要,库的改良必须在源的改良基础上才能导致增产,源的改良似乎具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花期各光合器官对谷子产量相关性状及碳水化合积累的影响,选择齐头白、榆谷1号、长生07号、豫谷18号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材料。通过对谷子四个品种进行剪叶、包穗、剪叶包穗、对照处理,探究源库关系对谷子产量、碳水化合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榆林地区干旱条件下,通过对谷子四个品种进行不同处理后,谷子的总重没有显著的影响,对穗重、叶重、总颗粒重依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而对谷子千粒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处理改变谷子源库关系后,淀粉的含量在籽粒中是最高的,但可溶性糖在谷粒中的含量是最低的。结果表明源库改变对谷子产量相关性状和碳水化合积累的影响,会因品种类型、栽培条件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阜北农场冬小麦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的CO2源/汇关系进行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日变化,从9:00~19:00,绿洲小麦-土壤生态系统均为碳汇,到20:00由于光照有效辐射(PAR)降低,此过程又转变成碳源;从典型月变化来看,对CO2固定最多的是5月,其值达到了36.59 t/hm2,此时小麦进入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在整个生育期,冬小麦可以净固定CO2 122.60 t/hm2.  相似文献   

14.
浙北平原区土壤碳源/汇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2002~2008年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计算不同时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初步在浙江省嘉善县、慈溪市两地区圈定了土壤有机碳源区47.18 km2、碳汇区306.81 km2,为其他地区开展同类研究提供了参考研究思路,也为浙江省土地规划、节能减碳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效果,在水稻抽穗期,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形成不同的库源比,研究其与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汕优63相比,亚种间杂交水稻5460/广抗粳2号库源矛盾大,根系和叶片衰老快;降低库源比,能明显减缓其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的降低和^32P吸收的下降,并能减缓其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SOD活性的降低以及两二醛含量的升高,说明杂交水稻叶片和根系衰老与其库源比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剪叶处理的方法探讨了病害对小麦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主要影响小麦有效小穗数的形成及上部二个叶片对产量的贡献,从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水稻源库关系(RSS)的研究结果表明,“次库”贮藏物在于阻止秕粒的形成和延缓衰老→而抽穗后源对产量的贡献相对较大;库积累干物质的能力具有位置与时间性;库的积累能力还能调节源的生产能力;库容本身的能力决定了产量限度;水稻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从低产到高产,库源得到了交互改良。目前具超高产潜力的水稻品种或组合籽粒充实不良与新型平衡的源库关系尚未建立有关。从高产理论与限制因子角度出发,水稻有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及其它限制型。对源库关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高产春玉米群体库及源库流的综合调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不同密度和氮用量条件下研究了春玉米群体高产和超高产(12750-16000kg.hm^-2)群体库及源库流综合调控措施。试验在吉林省梨树县进行,设3,6,9,12万株.hm^-24个种密度和0,180,360,540kg.hm^-24个氮素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群体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可反映群体的库数量和质量,粒叶比可反映群体源与群体库的数量关系;对于以高密度和高肥为水为基础的高产和超高产群体,提高群体粒数可同时克服库物流对产量的限制,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而提高群体粒数的关键是减少籽粒败育;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下降,通过增加密度来扩库的同时,应适当降低源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19.
水稻源库关系与叶片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稻开花期间,通过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等处理,形成不同的库源比,研究其与叶片衰老的关系[1]。结果表明,杂交水稻W6154/早特青源库矛盾大,叶片衰老快,降低库尖比,能明显减缓其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说明杂交不稻叶片早衰与其库源比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我国现实和未来农业系统碳汇功能,提出该系统碳排放和碳固定清单。以1990、1995和2000年为例,对周年碳平衡进行计算分析,绘制出全国农业系统碳平衡概图。碳的排放、固定、转移量占当年吸收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2.6%—84.4%、14.5%—15.7%和1.1%—1.7%,年固碳量为1.1×108—1.4×108t。无论是现阶段还是气候变化后,我国农业系统对碳的吸收均大于排放,对大气CO2而言,不是源而是汇。在全球温室气体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农业系统碳汇功能,为减缓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