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体结构与产量类型——淡竹林的胸径与林高、单株竹重、产量均呈直线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7,0.9190,0.9756。高产竹林的竹冠中部1/3区分段的叶面积最大;低产竹林的竹冠上部1/3区分段叶面积最大,二者的叶面积模型差异很大。由于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同,形成高、中、低三种产量类型,竹材年产量分别为:高产型每亩2853—3435公斤,中产型每亩2363—2681公斤,低产型每亩761—957公斤。鞭层入土深30厘米时,产量最高。栽培技术与增产效果——垫土、浇水、施肥、采伐是淡竹林的主要栽培技术,它们各自有其特定的技术模式。竹鞭的负向地性生长大于正向地性生长的规律、竹鞭对成竹大小及形成产量的决定作用规律,是竹林垫土的理论依据。垫土可增产70—120%以上。土壤←水→淡竹←水→空气,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水是这一系统中的重要媒介物质,是淡竹生命的赋予者,这一系统是淡竹林浇水的理论依据。依淡竹的年生育规律适时灌溉,可增产1倍以上。土壤是生命“长链”的中枢,土壤肥力与淡竹产量直接关联,土壤的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定律是竹林施肥的理论依据。施肥后可增产80%左右。采伐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手段,又是竹林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依据竹林的成材规律、繁殖规律、生态规律,合理采伐,是竹林丰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2003年度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指南(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浆竹林集约栽培模式该成果以培育纸浆竹材为目标,从优良纸浆竹种选择、丰产培育到合理砍伐的整套纸浆竹林优质高产集约栽培技术。已筛选出33种纤维素含量>4 5 % ,平均纤维长≥2 0mm的优良高产纸浆竹种。通过不同竹种纸浆竹林合理结构控制以及营养诊断施肥技术,使竹林增产  相似文献   

3.
冷箭竹林的草本地被层结构随着冷箭竹生命周期的发展和微生境的变化,其组成植物呈现出“少—多—少”的动态格局,且表现出糙野青茅—提灯藓→小悬钩子+宝兴马先蒿+无尾果+林地早熟禾-泥炭藓→山酢酱草+糙野青茅—提灯藓的演替模式。幼竹林的竹子种群密度为94.4株/m2,是老竹林竹子种群密度的1.59倍,而竹子的种群生物量仅354.937kg/hm2,仅为老竹林的8%。我们从未发现大熊猫取食其林内的冷箭竹,它主要取食老竹林的竹笋,2年生、3年生竹秆和少量的竹枝。研究地区共有红桦—冷箭竹林、糙皮桦—冷箭竹林和岷江冷杉—冷箭竹林三种林分类型。  相似文献   

4.
大小年毛竹林改制技术的研究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林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的一部分内部,自1984年始,研究将大小年毛竹林改制为均年(即花年)竹林,以及使均年竹林稳产经营的控制技术措施。试验中改制技术包括立竹断鞭、大年强度疏笋、改变伐竹期、自然留养小年竹等,以寻求在毛竹林中诱发小  相似文献   

5.
绿竹造林及丰产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1997年在福建省福安市对绿竹不同立地造林和竹林结构、留母竹株数、打蔸、扒晒、施肥及切鞭等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绿竹造林以山 下部较河滩地和平地效果好。绿竹竹林结构以保留1-2年生竹和切鞭以竹丛产笋量增产效果显著,绿竹施肥以饼肥最佳,其次是施尿素2次和复合肥。4月份扒晒对产笋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小径毛竹林改造应以调节竹林结构为中心,针对低产林的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竹林生长发育规律及林分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采取定向培育技术,达到丰产、稳产和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绿竹造林及丰产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1997年在福建省福安市对绿竹不同立地造林和竹林结构、留母竹株数、打蔸、扒晒、施肥及切鞭等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绿竹造林以山坡中下部较河滩地和平地效果好。绿竹竹林结构以保留1~2年生竹和切鞭对竹丛产笋量增产效果显著。绿竹施肥以饼肥最佳,其次是施尿素2次和复合肥。4月份扒晒对产笋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连年作业既能提高毛竹产量,又可缓和市场供需矛盾。虽然我省毛竹连年作业林面积不大,但它的增产潜力已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和生产部门的重视。探讨毛竹大小年形成原因及毛竹连年作业竹林(或称花年竹林)的培育技术,是促进毛竹林丰产稳产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毛竹林的丰产技术包括改善竹林条件和调整竹林结构两个方面。本项试验以改善竹林条件为主要试验内容,通过5年的试验,摸索出不同立地条件下低产毛竹林改造方法,为建立稳产、高产的丰产群体结构,提高毛竹林单位面积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笋材两用毛竹林的丰产栽培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系统地总结了笋材两用毛竹林一系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发展笋材两用毛竹林获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雷竹覆盖保护地栽培林地经营状况、竹林结构和土壤微生物调查表明:覆盖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干扰,导致竹林不能及时更新,立竹生长严重衰退,土壤微生物状况失调,影响了雷竹地下部分的生长环境;受母竹留养障碍和立竹生长衰退的影响,立竹结构严重失调,林分生长势显著下降,单位面积林分的叶面积指数较一般丰产竹林低10%左右,严重衰退林分要低50%以上,开花现象严重;地下结构状况恶化,总鞭长和幼壮鞭的比例明显下降,鞭芽绝对数量显著降低,仅为丰产竹林单位面积芽数的53%.这说明雷竹覆盖保护地竹林的持续生产力已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毛竹林免耕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形复杂、坡度较陡、大雨频繁的毛竹林区,采用免耕施肥技术,既不造成水土流失,又能达到增产的效果。经试验,每年施碳铵70~80kg/亩、尿素15kg/亩的试验区比对照区竹笋增产69.88%,竹材增产34.94%,毛料增产30.93%;每年施碳铵40kg/亩和尿素20kg/亩的示范区比示范前竹笋增产669.2%,竹材增产131.82%,毛料增产97.54%。本研究免耕施肥方法有:开水平沟、竹蒲头打洞和每竹眉形沟施三种,均有明显效果,但三种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长裙竹荪栽培技术陈兴福长裙竹荪是食用菌中的珍品,深受人们喜爱。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栽培地的选择。精选毛竹林内阴湿、平缓、排灌方便、肥力较好、有覆盖物的地块、竹林结构应整齐均匀,密度适中,散光通风,湿度适宜。试验表明,毛竹林内人工栽培长裙竹林,可以...  相似文献   

14.
绩溪县现有竹林17万亩,低产毛竹林占70%以上,为提高竹林林地生产率,对竹林进行垦覆改造势在必行。影响毛竹林笋、材产量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竹林结构;二是立地条件;三是培育措施。近几年在绩溪县的天然毛竹林中,结合世行贷款竹林垦覆项目的实施,设置固定样地并施以不同的垦覆措施进行对比试验和统计分析,从而疏理出提高毛竹林生产效益的最佳方案,为今后指导丰产竹林建设提供合理可行的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林间种天麻丰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4年半的试验研究,证实了毛竹林具有供天麻与蜜环菌生长发育的优越生态环境,在参考原有露地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竹林实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丰产技术栽培方法,经在生产实践中运用、验收,每0.07hm2产商品麻子品130.9kg,鲜种麻518.0kg,净产值达13961.3元,在最低年净产值也达8522元,为一般竹林产值的二三十倍;间种竹林比未间种竹林平均增产竹材42.2%;天麻产量比一般露地栽培高出13.3%~46.6%;同时,边研究,边推广,到1994年止,累计推广面积达344hm2,共创产值7782万元,其中纯利5341.2万元,为发展新型高效竹业生产提供样板。  相似文献   

16.
毛竹现代培育技术及成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竹丰产林的培育,主要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竹林根系和地上部分对水、肥、光、热的需要,调整竹林结构,改善竹林环境条件,来实现丰产、高产和稳产的目标。通过劈草松土、留笋养竹、合理疏笋伐竹、施肥灌溉、病虫防治等一系列培育技术措施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可以改善毛竹林林分质量,显著提高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促进林农增收。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择竹林结构及立地条件相似的地点设置样地进行覆盖增温试验,对引种黄甜竹覆盖增温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增温措施对引种黄甜竹增产效果明显,竹林发笋时间延长35.29%,出笋数量提高40.89%,竹笋毛重提高25.27%,竹笋可食部分重量提高23.75%,可食部分长度增加3.76%.  相似文献   

18.
残败毛竹林复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认为,在推广毛竹残林复壮技术中,在林地荒芜,立竹稀疏,胸径细小的情况,除应采取垦复、劈山、施肥等改善水肥条件的传统增产措施外,改善竹林结构提高立竹密度,增大竹林平均胸径,更能明显提高竹林产量,加快竹林复壮速度。  相似文献   

19.
吊丝单丰产栽培与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施省八五课题“优良笋用丛生竹开发研究与示范推广”,时吊丝单在浙南的丰产栽培技术、基地营建方式、幼林利用模式等进行了系统而有效的检索,以9.2hm2基地为研究载体,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实施早出、丰产配套技术,吊丝单2年生竹林即开始投产,4年生林每公顷产笋11850kg,产值67500元,比项目合同期望指标增加30%;②每公顷栽1050丛的密植技术,可使竹林初产水平提高44%,中期林分增加38%;③幼林以套种“西瓜-萝卜”模式为佳,其年公顷净收益增加6000元以上,林地有机肥增加37.5~45t,竹林出笋增加35%。  相似文献   

20.
甜龙竹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云南师大的科技人员指导新平县进行了大面积甜龙竹栽培研究,在实足中总结出一套丰产栽培技术。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育苗营造竹林,2-3年成林,4年后即可达稳产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