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采摘期对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信阳毛尖茶不同采摘期鲜叶样品的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和成品茶感官审评,分析了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审评存在差异,即随着采摘时间的推迟,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氨基酸、茶氨酸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咖啡碱含量表现第二批﹥第一批﹥第三批,儿茶素含量表现第一批﹥第三批﹥第二批;信阳毛尖茶外形、汤色、叶底、香气、滋味和综合品质呈逐渐下降趋势;三个批次采摘的信阳毛尖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3.02%~45.53%、16.24%~18.78%、3.87%~4.32%,均在名优绿茶规定的范围内,氨基酸的含量范围在2.20%~3.45%之间,这一范围与名优绿茶的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2.
信阳毛尖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阳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品质优异。对信阳毛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类及儿茶素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叶绿素等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及非酯型儿茶素比例较高,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也比较高,形成了信阳毛尖茶鲜浓、爽口、耐泡的滋味特征;叶绿素含量高于多数嫩度相近的名绿茶,使其具有干茶色泽翠绿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信阳毛尖毛茶为原料(含水量≤6.5%),在40℃电烘笼下分别进行烘焙20min、40min、60min、90min等不同时长的焙火处理,以信阳毛尖毛茶为对照,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不同焙火时间对信阳毛尖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焙火时间的延长,干茶总体品质呈现先提升后下降的趋势,焙火时间在40min时干茶品质最佳,外形条索紧结,色泽尚油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较鲜爽,叶底嫩绿匀整;水浸出物的含量随焙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的总含量与酚氨比随焙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氨基酸含量随着焙火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增加;焙火后茶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信阳毛尖茶春季不同时期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龙井43和福鼎大白茶两个品种春季前期、中期、后期的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叶绿素等化学成分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由前期到后期,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增多,而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逐渐减少。信阳毛尖茶感官品质,春季前期到后期滋味逐渐变浓,而鲜爽度逐渐降低;后期茶叶色泽较前期绿。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翅柃古茶的经济价值,对翅柃古茶的茶叶内含物质进行检测,并将翅柃古茶的氨基酸、茶多酚类、咖啡碱、可溶性总糖、水浸出物含量5项指标检测结果与国内几个主要绿茶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茶沟古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很低(0.90%),较西湖龙井等中国著名绿茶低72%~80%;茶多酚含量为12.40%,接近14%~18%的最佳品质范围,低于西湖龙井等著名绿茶,故苦涩味相对最淡;儿茶素总量为13.320%,略高于信阳毛尖等著名绿茶,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极低,为0.01%,儿茶素类各组分的比例与信阳毛尖等著名绿茶相比差异巨大,儿茶素(C)是其绝对主体部分(11.01%),故滋味爽口,有涩味,苦味极淡;咖啡碱含量极低(0.30%),比西湖龙井等著名绿茶低约93%,故其苦味较西湖龙井等著名绿茶淡;可溶性糖含量为14.70%,比西湖龙井等5个绿茶茶样高359%~461%,在茶汤的甜醇度上优势明显;水浸出物含量为48.20%,比信阳毛尖高约10%,形成了信阳大茶沟古茶"鲜浓、爽口、甜醇、芳香"的口感特征,极具科研价值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的香气成分、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咖啡碱、儿茶素类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差异较大,α-松油醇、橙花醇、香叶醇、反式橙花叔醇、植酮5种特征香气成分在春茶中含量高,仅春茶中检测出顺-己酸-3-己烯酯。3个采摘季节中,春茶中茶氨酸、茶黄素含量最高,夏茶中咖啡碱、叶绿素含量最高,夏秋茶中茶多糖含量最高,秋茶中儿茶素类总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为信阳毛尖夏秋茶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信阳毛尖茶春季不同时期的主要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龙井43和福鼎大白茶两个品种春季不同时期的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叶绿素等化学成分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儿茶素和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增多,而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对信阳群体种、白毫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乌牛早、迎霜和安吉白茶等7个茶树品种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和信阳群体种的感官品质最好,龙井43最差,这可能与制茶有关;茶多酚和咖啡碱在龙井43中含量较高,氨基酸和叶绿素在福鼎大白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10个不同级别的春季信阳毛尖茶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再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叶汤色得分与茶多酚含量相关系数最高,叶底得分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系数最高,滋味与综合品质得分和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  相似文献   

10.
何奕波  严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42-6843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级别信阳毛尖茶多酚、总糖、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对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茶叶品质越高,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也越高。茶叶品质高低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高品质信阳毛尖不但茶多酚的含量高而且总糖的含量也高,但酚糖比较低。各级别信阳毛尖咖啡碱的含量无明显的区别,水浸出物总量随茶叶品质降低而升高。[结论]信阳毛尖茶叶品质主要由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决定,但每一种物质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对茶叶品质都不利。高品质信阳毛尖茶叶应具有较低的酚氨比(10%~13%),较低的酚糖比(9%~13%)和合适的酚碱比(17%)。  相似文献   

11.
以信阳毛尖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从信阳毛尖中提取咖啡因的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沉淀剂为氧化钙,咖啡因提取得率为0.594%。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湖北省名优绿茶品质特点,选取湖北省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茶样,分别进行感官审评、生化分析、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和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名优绿茶的茶多酚含量为12.70%~16.90%,游离氨基酸总量为3.00%~5.80%,咖啡碱含量为2.70%~4.20%,水浸出物含量为43.00%~49.60%,儿茶素总量为12.04%~15.74%,儿茶素品质指数为2.81~4.93,茶氨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0.12%~46.52%。测定结果中与茶叶品质正相关的因子含量较高,反映出湖北省名优绿茶品质总体较好。茶样间茶汤色泽、游离氨基酸总量、钾、钙、锰、铁、铝、钼元素变异较大,表明这些因子更易受茶树品种、栽培环境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期安吉白茶信阳毛尖茶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季不同时期安吉白茶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等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安吉白茶信阳毛尖茶的氨基酸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茶多酚、叶绿素含量呈逐渐增高的趋势;随时间的推移,安吉白茶信阳毛尖茶的鲜爽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滋味浓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叶绿素b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干茶色泽和汤色也呈逐渐变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硬度和pH的水对绿茶冲泡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茶汤感官品质的影响,测定了5种不同水的硬度和pH,对5种不同水质冲泡名优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同时测定了茶汤化学成分的浸出量。结果表明,水的硬度对茶汤的内质影响不大,超出软水范围,就会表现出其显著影响;水的pH在较小范围之内,对茶叶冲泡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茶叶干燥品质,节约能耗,将低温真空干燥新技术应用于乌龙茶干燥,开展低温真空干燥的不同气流循环方式对铁观音生化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流外循环(A2)处理的毛茶水浸出物(37.11%)、茶多酚(25.22%)、氨基酸(1.83%)、黄酮类(6.05 mg·g-1)高于内循环(A1)和对照组(CK);三泡茶汤间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浸出率波动幅度均最小,浸出较为均匀;干茶色泽砂绿润,茶汤色泽偏浅黄绿;毛茶感官品质得分:A2(89.27±0.21)A1(86.27±0.26)CK(85.31±0.18)。综上,低温真空干燥气流外循环(A2)方式对于铁观音品质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贵州绿茶品质优异,但目前对其滋味特征的评价仍缺乏数据支撑,介于此,本研究以2020年春季斗茶大赛5个贵州代表性绿茶样品为材料,通过利用人工感官评价、化学分析及智能感官评价,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多因子分析等数理分析方法,探究5个代表绿茶的滋味特征与其呈味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人工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个茶样滋味特征略有差异,滋味特征均以醇、爽为主,以GZ1茶样鲜醇较优于其他茶样。化学分析结果表明:5个茶样咖啡碱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较高,分别在37.43~42.66 mg·g-1和38.80~70.64 mg·g-1,茶多酚含量和儿茶素总量均较低,分别在193.47~219.63 mg·g-1和165.42~187.30 mg·g-1,茶氨酸、谷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智能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电子舌检测5个样品具有较高的鲜味值和丰富度,与感官审评结果“醇、鲜爽”较一致。相关性表明,苦度与咖啡碱、咖啡碱/儿茶素总量有较高的相关性。涩度与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水浸出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总量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杉树木质纤维素对酯型儿茶素类选择性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杉木屑为原料制备木质纤维素,采用静态吸附、蒸馏水和80%乙醇分段洗脱等实验,研究其对茶儿茶素类及咖啡因选择性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素对茶叶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类(酯型儿茶素类)的吸附量明显大于咖啡因,经木质纤维素吸附后,大部分的咖啡因保留在溶液中,只有少量被木质纤维素吸附,达到初步脱咖啡因的效果;吸附的木质纤维素经水和80%乙醇分段洗脱,水洗脱液中咖啡因、酯型儿茶素类分别与儿茶素类总量的比例为0.08,0.36;而80%乙醇洗脱液中上述比例分别为0.02,1,通过分段洗脱可以进一步脱除咖啡因,得到脱咖啡因的高酯型儿茶素类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为信阳毛尖茶的饮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信阳毛尖茶中的16种稀土元素和9种重金属元素,并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中稀土总量、铅、镉和铜的含量分别为0.785 6 mg/kg、0.875 6 mg/kg、0.072 2 mg/kg和18.855 6mg/kg,均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消费者饮用信阳毛尖茶摄入稀土、铅和镉的最大估算量分别为13.54×10-3 mg/d、2.14mg/d和0.04mg/d,分别占各自每日允许摄入量的0.306%、17.89%和10.06%。  相似文献   

19.
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紫色深浅不一的5个特定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中的花青素、茶多酚、黄酮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紫色深浅与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黄酮类、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没有直接相关性.普通品种紫色芽的花青素、茶多酚、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等均较正常黄绿色芽叶高,氨基酸、简单儿茶素总量等均较正常芽叶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