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目的]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棉田烟粉虱捕食性天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烟粉虱特异性引物TB-F/TB-R94585,通过检测单头捕食性天敌肠道内烟粉虱残体,查明新疆吐鲁番地区棉田烟粉虱捕食天敌的种类.[结果]在新疆吐鲁番棉田,烟粉虱的捕食天敌涵盖7个目,13个科,有19种.其中12种,菱斑巧斑瓢虫Oenopis conglobata linnaeus、绒螨Allothrornbium sp、全黑飘虫.ccineUa sp、小毛瓢虫Scymnus sp,短刺刺腿食蚜蝇Ischiodon scuteuaris Fabricius、叶盲蝽Phylinae sp、食中齿爪盲蝽Deraeocoris pwtctulatm Fallen、异须微刺盲蝽Campylomma divrsieornis Reuter,蜘蛛类有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lus L.Koch、八斑球蛛Theridion octomaculasum、跳蛛Salticidae sp,灌木新园蛛Neoscona adianta Walckenaer是国内首次报道的烟粉虱捕食天敌种类.[结论]通过分子标记的方法检测天敌,反应灵敏,操作简便,适合对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田间普查.  相似文献   

2.
天敌对烟粉虱捕食作用的SCAR标记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烟粉虱和捕食性天敌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标记法,通过对目的片段的克隆与测序设计烟粉虱特征片段扩增引物,检验该引物的种、虫态及性别特异性,并利用该引物检测捕食性天敌对棉田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CAR标记法获得了长度为347 bp的烟粉虱特异性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AY841800),根据此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烟粉虱特异引物1对TB-F/TB-R 94585, 其扩增片段约为240 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引物只对烟粉虱具有扩增能力,对温室粉虱及其它相关种类不具有扩增效果;同时该引物对不同虫态、不同性别的烟粉虱具有同样的扩增效应。田间检测结果表明,同种天敌昆虫幼体捕食作用检出率高于成虫;在所检测的4类群9种捕食性天敌中,龟纹瓢虫幼虫、异色瓢虫幼虫、草蛉幼虫及东亚小花蝽成虫和蜘蛛对烟粉虱捕食作用的检出率高于50%。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新疆本地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的种类,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枣大球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SCAR标记技术,利用枣大球蚧的特异性引物,对捕食性天敌肠道内枣大球蚧DNA残体进行检测,确定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的种类.[结果]新疆阿克苏地区枣大球蚧捕食天敌种类组成,枣大球蚧的捕食性天敌涵盖3个目,6个科,有10种.包括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孪斑唇瓢虫Chilocorus gem inuzaslavskij、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Goeze)、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冠突花蟹蛛Xysticus cristatus、合古卷叶蛛Consecuta、细小皿蛛Microlinyphia pusilla、三突花蛛Misumenopos tricuspidata、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onieus和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Brauer).[结论]运用SCAR分子标记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种类.首次检测到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Goeze)、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冠突花蟹蛛Xysticus cristatus、三突花蛛Misumenopos tricuspidata.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豇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春季有物种66种,其中植食类38种,捕食类19种,寄生及中性类8种,秋季有物种67种,其中植食类38种,捕食类19种,寄生和中性类10种.其中烟粉虱、豆蚜、斜纹夜蛾对豇豆的危害最严重,烟粉虱群落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天敌有三突花蟹蛛、八班球腹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5.
对淮北棉田节肢动物优势种群组成和时空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蚜、烟粉虱、棉叶螨、棉盲蝽、四点亮腹蛛、龟纹瓢虫、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华姬猎蝽、小花蝽和青翅隐翅虫为优势种群;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都是以龟纹瓢虫最大,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与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以八斑球腹蛛最大,空间生态位重叠值以T-纹豹蛛最大。综合分析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的数量、与棉蚜发生在时间上同步性和空间上同域性以及捕食量大小,建立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对棉蚜控制作用模型,以龟纹瓢虫控制作用指数最大,达19.82%。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南宁市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自然天敌种类以及柑橘木虱数量与天敌数量的相关性,为利用天敌防控柑橘木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广西大学农场多功能标本园内未喷施过化学农药的九里香绿篱和广西创新驱动专项基地内砂糖橘果树上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柑橘木虱自然天敌种类,统计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及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每15 d调查1次。【结果】调查发现南宁市柑橘木虱的自然天敌共有15种,其中昆虫纲天敌9种,包括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粗网巧瓢虫(Oenopia chinensis)、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亮腹釉小蜂(Tamarixia radiate)、阿里食虱跳小蜂(Diaphorencyrtus aligarhensis)及豹纹花翅蚜小蜂(Marietta picta);蛛形纲天敌6种,条纹金蝉蛛(Phintella vittata)、角红蟹蛛(Thomisus labefactus)、锈宽胸蝇虎(Rhene rubigera)、多色金蝉蛛(P.versicolor)、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及园果大赤螨(Anystis baccarum)。发现亮腹釉小蜂的1种寄生蜂黄食虱跳小蜂(Psyllaphycus diaphorinae)。【结论】南宁市柑橘木虱自然天敌共15种,主要捕食性天敌为六斑月瓢虫,主要寄生性天敌为亮腹釉小蜂。当地柑橘木虱自然天敌资源丰富,在田间应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天敌对柑橘木虱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分别提供烟粉虱卵、若虫(含拟蛹)、成虫3种虫态供小黑瓢虫捕食,饲喂结果表明:小黑瓢虫最喜食烟粉虱卵,其次为烟粉虱若虫(含拟蛹),最不喜食烟粉虱成虫。捕食不同虫态猎物对小黑瓢虫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影响。烟粉虱卵饲喂的小黑瓢虫发育速度快(幼虫至成虫羽化为19.18d)、存活率高(幼虫至成虫羽化为78.57%)、成虫的繁殖力强(平均每雌产卵131.25粒)、种群内禀增长率大(rm=0.0724),明显优于其他2种虫态,最有利于人工繁殖小黑瓢虫。  相似文献   

8.
大豆蚜捕食性天敌捕食行为的COI基因标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豆田捕食性天敌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方法】根据基因库NCBI中的一段大豆蚜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的基因序列(登录号为AY842503),设计了2对大豆蚜特异引物A和B,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约为197和253 bp,应用DNA标记方法检测天敌对大豆蚜的捕食行为。【结果】种特异性检验表明,所设计引物只对大豆蚜DNA具有扩增效果,对与其同域发生的其它种类不具扩增作用;室内以引物对A与B分别检测喂食单头大豆蚜的异色瓢虫成虫和大草蛉成虫腹内靶标食物的衰变情况,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阳性比率的半衰期分别为喂食后3.371 h和2.814 h,大草蛉成虫分别为喂食后1.312 h和1.032 h;以A作为引物对田间捕食性天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7类群14种捕食性天敌中,5种不同种类或虫态的天敌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检出率高于50%,从高到低依次为异色瓢虫幼虫、草蛉成虫、东亚小花蝽若虫、异色瓢虫成虫、东亚小花蝽成虫;此外,田间检测表明,捕食性天敌的阳性比率与大豆蚜的种群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DNA标记技术是探索捕食行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喷雾法测定了不同类型药剂对烟粉虱卵与捕食性天敌小黑瓢虫的选择毒力。结果表明,几种杀虫剂对烟粉虱卵的毒力高低顺序为: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吡虫啉杀虫双。溴氰菊酯、吡虫啉、杀虫双对烟粉虱卵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阿维菌素的0.787 618、0.325 681、0.073 839倍。对小黑瓢虫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杀虫双对小黑瓢虫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毒力,选择性指数分别为:成虫0.41、4龄幼虫6.57×10-2、2龄幼虫1.36×10-2。溴氰菊酯的选择性最低,选择性指数分别为:成虫5.89×10-4、4龄幼虫1.42×10-4、2龄幼虫3.56×10-5。研究结果对于田间合理使用杀虫剂,协调利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控制粉虱类害虫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花椰菜田节肢动物群落秋季的系统调查结果,共有害虫8种,捕食类天敌7种,寄生及中性类3种,其中烟粉虱、甜菜夜蛾的危害最严重,烟粉虱群落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天敌有三突花蟹蛛、八班球腹蛛、草间小黑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为扁桃棉花间作模式下棉田害虫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调查2种扁桃棉花间作棉田和单作棉田棉花的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 扁桃棉花间作(南北向)有利于棉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东西向)则不利于其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不利于棉田牧草盲蝽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棉蓟马和棉铃虫的发生无影响;不同类型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与虫源地距离有关。扁桃棉花间作有利于棉田蜘蛛的发生。【结论】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疆棉田烟粉虱自然种群的天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建烟粉虱自然种群生命表,运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评价了天敌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烟粉虱若虫阶段的捕食性天敌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如果排除全部天敌的作用,烟粉虱种群趋势指数将从11.54增长为70.33,结果表明田间天敌在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运用K值图解法分析棉田烟粉虱的关键虫期和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烟粉虱的蛹期是烟粉虱的关键虫期.在蛹期,寄生性天敌是影响烟粉虱的种群动态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3.
对南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恰热克镇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瓢虫、草蛉、食虫蝽的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生境中瓢虫类优势种均为多异瓢虫,食虫蝽类优势种均为异须盲蝽,草蛉类优势种在荒漠过渡带为中华草蛉,在棉田中为叶色草蛉.棉田中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和相邻荒漠过渡带中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定量评价新疆棉田重要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作用,为有效发挥捕食性天敌在棉田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提供支撑。【方法】田间系统调查棉蚜种群数量,运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定量分析的捕食性天敌中肠棉蚜检出率并分析相关性,以棉蚜检出率为依据研究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基于棉田和邻近苜蓿条带采集捕食性瓢虫的中肠对棉蚜和三叶草彩斑蚜的检出率分析捕食性瓢虫的取食偏好习性。【结果】2019~2021年,棉田棉蚜种群数量和捕食性天敌中肠棉蚜检出率均密切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和0.839;多异瓢虫是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2019年当捕食性瓢虫采自苜蓿条带时,三叶草彩斑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52.50 %、73.70 %和27.95 %,棉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0、21.10 %和38.71 %;当捕食性瓢虫采自棉田时,棉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18.11%、75.52 %和49.53 %,三叶草彩斑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92.12 %、29.60 %和5.61 %。当棉蚜种群数量较少时,捕食性瓢虫以取食苜蓿条带的三叶草彩斑蚜为主,当棉蚜和三叶草彩斑蚜同时发生时,捕食性瓢虫以取食栖息生境的蚜虫种类为主。【结论】利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可以定量评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作用。邻近棉田的苜蓿条带可以为捕食性天敌提供替代食物,对其具有重要的保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异瓢虫对绣线菊蚜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实验室内研究测定了多异瓢虫成虫、4龄幼虫对苹果绣线菊蚜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多异瓢虫成虫及4龄幼虫对绣线菊蚜密度的功能反应能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较好地拟合;多异瓢虫成虫及4龄幼虫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能用Hassell数学模型较好的反映.多异瓢虫成虫及4龄幼虫对苹果绣线菊蚜有较强的捕食作用,捕食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加大,随着自身密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烟粉虱天敌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春季黄瓜田内组建烟粉虱自然种群生命表,运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评价了天敌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烟粉虱高龄若虫的捕食性天敌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在春季黄瓜生长前期和中后期.如果排除全部天敌的作用,烟粉虱种群趋势指数将分别增长为现在的8.5094和6.6090倍。  相似文献   

17.
七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的成虫和幼虫对不同密度下的桃粉蚜的捕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对桃粉蚜的日捕食量有差异。2种瓢虫的捕食量随蚜虫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加大而下降,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相互之间存在干扰;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相互间干扰符合hasseⅡ模型。2种瓢虫对桃粉蚜均具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该研究对七星瓢虫、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田间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是危害性极大的植食性昆虫.从烟粉虱起源、种名、分布及生物型等方面综述了其在分类学上的研究概况,对烟粉虱寄生性天敌资源作了初步的梳理研究,阐述了烟粉虱天敌恩蚜小蜂属、桨角蚜小蜂属、Amitus和其他属寄生峰在形态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了解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烟粉虱的生物型及其种群发生为害动态,分别于2016和2017年对雄安新区及其周边5个县级辖区的烟粉虱的生物型(隐种)、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地区主要蔬菜作物上发生的烟粉虱均为Q型(MED隐种)烟粉虱;整个调查期间,均发现烟粉虱发生为害情况,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种群动态不同,每年9月中下旬,烟粉虱在茄子和棉花上的种群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绝大多数情况下,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属聚集分布。上述研究结果为烟粉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