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小麦玉米秸秆还田量及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基于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计初始含水率分别为30%、50%和70%田间持水量,掺加小麦和玉米两种秸秆,掺加量分别占干土质量1.00%、1.60%、2.25%、3.20%,共设24个处理,从累计入渗量、湿润锋和土壤水再分布3个方面分析掺加作物秸秆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含水率相同条件下,随秸秆掺加量增加,累计入渗量减小;在秸秆掺加量相同条件下,随初始含水率增大,累计入渗量减小。秸秆掺加量一定时,随初始含水率增加,湿润锋推进距离增加;初始含水率一定时,随掺加量增加,湿润锋推进距离有减小趋势。秸秆掺加量对土壤水再分布交点深度影响显著,对交点含水率影响不显著;初始含水率对土壤水再分布交点处含水率影响显著,对交点深度影响不显著;初始含水率和秸秆掺加量对土壤水分入渗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玉米秸秆掺加量极值为2.25%~3.20%,小麦秸秆掺加量极值大于3.20%,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华北地区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秸秆还田对地力提升,作物增产的作用,2012-2013年进行小麦(玉米)秸秆还田试验研究。结论: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促进作物抗旱、抗病、持续增产。双季秸秆还田能使单株根量增加1.6-2.5条,根深增加1.7-2.6cm,株高增加1cm,旗叶长度增加0.6cm、宽度平均增加0.1cm,墒情提高6.9-16.1%,穗粒数增加0.9粒,千粒重增加1.0g,亩产增加85.9kg。。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对玉米病虫草害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增加了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几率,分别阐述了秸秆还田对玉米病虫草害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防治玉米病虫草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还田影响小麦黄苗死苗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田间试验及生产调查,从当前玉米秸秆还田农机配套作业质量和整地播种质量两个方面分析了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播种出现黄苗、死苗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小麦黄苗、死苗的发生,提出了选用高质量玉米收获机具、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备足底墒、玉米秸秆及早粉碎腐熟处理、提高整地播种质量,适时浇越冬水,盖土压麦、防寒保苗等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总结玉米秸秆还田的优点,分析小麦生产中实施玉米秸秆还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为兴宁地区小麦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玉米秸秆还田基础上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栽培技术,包括提高秸秆粉碎质量、整地、播种、水分管理、肥分管理、镇压保墒、查苗补缺、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示范区种植作物全生育期的跟踪记录、指导和服务,全面掌握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农业投入与产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效果,通过实例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本文分析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的优势,并提出了对策,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淮北市小麦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琨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3):23-23,46
介绍了小麦、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模式,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作物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但是秸秆还田也会引起作物出苗率低、幼苗素质不高等负面问题,已成为限制秸秆还田技术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综述了秸秆还田对小麦出苗质量的影响,从整地质量、秸秆还田质量、播种质量、土壤水分和地温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小麦出苗质量的因素,并从加强组织领导、联合协作攻关与关键技术引领、科学制定还田方案、新型秸秆肥料的研发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影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70-70,105
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是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促进小麦增产的有效途径,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肯定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的前提下,结合实践分析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农业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评价秸秆还田措施在改善土壤肥力、促进粮食增产中的作用,我们在连续秸秆还田试验、土壤肥力定点观察、小麦玉米产量调查等方面做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一、秸秆还田试验(一)试验方法试验安排在修武县王屯乡的中产田上进行。设处理1:还田施肥区(还田加常规施肥);处理2:常规施肥区(秸秆不还田);处理3:秸秆还田区(小麦留高茬,玉米秸秆全部还田)。三处理对比排列,重复3次。其它按生产常规进行管理。试验过程中定时定位取土测定土壤养分。(二)结果与分析试验得到:秸秆还田有助于培肥地力。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效果更…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小麦和玉米免耕栽培及秸秆全量还田的一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2014年小麦收获期间颍州区程集镇普遍开展了小麦秸秆还田工作,焚烧小麦秸秆现象得到根本遏制,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和病虫草害发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该文主要分析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及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其了解对小麦生育的影响,2005~2006年小麦生产年度我们进行了对比性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施氮量21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底追比对小麦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分施较氮肥一次性底施穗粒数、成穗数、经济系数及产量都显著提高,小麦成穗数及产量有随氮肥底追比的降低而增加的趋势。说明210 kg/hm2可能不是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的理想施氮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对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氮磷钾的不同配比施肥,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出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与施肥量互作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平均较不还田处理减产99.0、271.5、370.5 kg/hm~2。秸秆还田条件下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541.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698.7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613.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869.55 kg/hm~2。2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极显著影响,随施氮量增加千粒重降低。秸秆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25 kg/hm~2,最高产量为8 614.5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49 kg/hm~2,最高产量为8 455.5 kg/hm~2。3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百千克籽粒消耗氮磷钾量分别较不还田减少0.05、0.06、0.06 kg,秸秆还田会导致氮、钾素当季利用率下降,磷素当季利用率提高。4最佳处理组合为N36P18K12,小麦、玉米及全年籽粒总产量平均分别为9 028.5、10 602.0、19 630.5 kg/hm~2。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玉米秸秆还田的5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是安顺市近年来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新技术,它能使玉米增产10%,经过添加酵菌素、石灰等催腐措施,其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随着禁止焚烧秸秆,环保力度持续加强,积极关注并推广秸秆还田措施是紧跟环保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便针对玉米秸秆还田问题,从粉碎时机、粉碎质量、肥料实用、病虫害等方面展开探析,并结合上述问题总结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为提升秸秆还田效率、质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减少化肥施用量和焚烧秸秆,减少因耕翻使土壤裸露造成的扬尘和浮尘天气,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对大气的污染,秸秆还田分解转化的产物能有效消除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使农业生态体系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