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麦秸粉和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成型方式制备生物质/塑料复合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麦秸粉用量的增加,所制成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麦秸粉粒度为-40 60目时,上述各指标达到最大值;随着MAPE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大,但对冲击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挤出成型方式制备麦秸/聚乙烯微孔发泡复合材料,研究麦秸粉不同粒径(40~60目、60~80目、80~120目)对复合材料密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泡孔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麦秸粉粒径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增加,冲击强度、密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泡孔结构由疏到密、由大到小。  相似文献   

3.
稻壳粉/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稻壳粉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改性,研究了稻壳粉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并观察了稻壳粉在HDPE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稻壳粉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则随稻壳粉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稻壳粉在HDPE中的分散不均匀,用量较大时易出现聚集现象,两相间的粘接性变差。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步法连续挤出技术将麦秸粉和高密度聚乙烯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并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MAPE)作为相客剂,研究其加入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M-APE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均有较大改善,且MAPE的加入量为9~12份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扫描电镜所得的界面微观特征图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纤维/塑料微孔发泡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通过在复合材料内引入大量的微孔进行增韧改性,使材料在密度降低的同时提高部分物理力学性能,如耐冲击性、延展性、抗疲劳性和热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分析了木塑复合材料中高密度聚乙烯含量与老化性能的关系,阐述了老化性对木塑复合材料各种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麦秸/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民  王克奇 《林业科学》2006,42(3):67-71
以麦秸和废旧聚苯乙烯塑料为原料,采用冷混-热压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研究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复合材料密度、聚苯乙烯比例和施胶量等工艺参数对麦秸/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时间7 min、热压温度190℃、聚苯乙烯比例为35%、施胶量3%、复合材料密度0.6 g·cm-3和0.65 g·cm-3时,压制出的麦秸/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达到刨花板国家标准(GB/T 4897.1-4897.7-2003)要求,确定了试验的最佳工艺参数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苯乙烯(PS)的混合比例,设计了7种制作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案,HDPE∶PS分别为0∶10、1∶9、2∶8、3∶7、4∶6、5∶5、10∶0。按照不同设计方案,选用相应的挤出工艺参数制作木塑复合材料型材,按照塑料检测标准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检测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找出最优的配方工艺。  相似文献   

9.
麦秸/塑料复合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洋 《林产工业》2001,28(5):11-13
通过试验,研究了影响麦秸/塑料复合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即麦秸与塑料的比例、麦秸粉末的粗细以及塑料种类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用麦秸和塑料混炼生产麦秸/塑料复合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将短切聚酯纤维(PET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添加到回收聚苯乙烯(PS)中,采用热压方式制备聚苯乙烯/木粉复合材料,并使用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对其进行发泡处理,探讨PET纤维的长度和添加量对聚苯乙烯/木粉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样进行弯曲、拉伸、冲击性能和SEM扫描电镜的分析可知,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当PET纤维添加量为6%、纤维长度为4 mm时,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传统热压工艺制造秸秆/聚乙烯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预热板坯和粉碎PE粒料等方法,探索利用人造板传统热压工艺,压制大幅面秸秆/聚乙烯(PE)复合材料的方法.按此方法制备板材,可缩短热压升温时间,减小秸秆碎料热降解,改善对秸秆碎料的粘结作用.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14 MPa,弹性模量1.1 GPa,平面抗拉强度0.3 MPa,吸水厚度膨胀率在4.05%以下.  相似文献   

12.
麦秸/石膏复合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麦秸和石膏为原料,采用铺装生产工艺,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原料形态、料膏比、乳白胶加入量和原料预处理方式等工艺因子对麦秸/石膏复合材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的胶接状况。结果表明:料膏比10%、原料筛网目数10~20目、乳白胶的加入量12.5%、麦秸经热水处理3h,所制备的麦秸/石膏复合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佳,指标可达到LY/T1598—2002石膏刨花板标准合格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碱溶液对麦秸原料进行处理,以期改善其表面润湿性,提高与胶黏剂的结合强度。基于扩散-渗透理论,对碱溶液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用处理过的麦秸压制刨花板。检测结果表明:与未处理麦秸刨花板相比,处理后板材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略有下降,但内结合强度提高,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麦/稻秸秆板工业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凤山  何磊 《木材工业》2006,20(6):30-32
通过回顾我国秸秆板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目前秸秆板生产设备与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多个方面就我国今后秸秆人造板发展有待改进的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选用农作物秸秆-麦秸粉和热塑性塑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为改性剂,利用单双螺杆挤出机组,采用熔融挤出方式制备麦秸塑料复合材料。在其它条件固定的情况下,研究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转速和麦秸粉含量等因素对麦秸塑料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设计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试验方案对双螺杆挤出工艺进行优化。麦秸塑料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与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和转速以及原料中麦秸粉添加比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试验建立了麦秸塑料复合材料冲击强度(y)对双螺杆挤出机温度(x1)、转速(x2)、麦秸粉比例(x3)三个试验因素之间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y=17.98106—0.82505x1^2-0.94349x2^2-1.00182x3^2;;从模型推知,当温度为160℃、双螺杆转速为30rpm和麦秸粉用量为60%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17.98kJ/m2,实验验证结果与模型值相符。研究结果对提高麦秸塑料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和优化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来酸酐接枝PP/PE共混物及其木塑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机械混合来模拟废旧塑料混合物,利用马来酸酐(MAH)对PP/PE混合物进行接枝改性,然后以接枝共混物作为基体与木纤维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通过对比接枝前后的红外光谱图,证明MAH已成功接枝在PP/PE共混物上。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基体经过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均大幅度升高,当MAH用量为1%时,弯曲强度提高了50.4%,无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90.8%,而以废旧塑料为原料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40.2%和53.4%。微观相形态分析表明:通过接枝改性不仅改善了PP/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同时也显著改善了木纤维与PP/PE共混物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因而宏观上表现为力学性能提高。这表明,共混接枝改性方法可能是利用混合废旧塑料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木纤维PP/PE共混物复合材料的流变和力学性能(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or evaluation of the rheolog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ly filled wood plastic composites (WPCs), polypropylene/polyethylene (PP/PE) blends were grafted with maleic anhydride (MAH) to enhance 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between wood fiber and matrix. WPCs were prepared from wood fiber up to 60 wt.% and modified PP/PE was blended by extrusi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dynamic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the strain sweep test, the linear viscoelastic region of composites in the melt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torage modulus was independent of the strain at low strain region (〈0.1%). The frequency sweep resuits indicated that all composites exhibited shear thinning behavior, and both the storage modulus and complex viscosity of MAH modified composites were decreased comparing to those unmodified. Flexural properties and impact strength of the prepared WPCs were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The flexural and impact strength of the manufactured composit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reached a maximum when MAH dosage was 1.0 wt%, whereas the flexural modulus after an initial decreased, also increased with MAH dosage. The increase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anhydride groups enhanced the interracial adhesion between wood fiber and PP/PE blends.  相似文献   

18.
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为溶剂,制备聚L-乳酸(PLLA)与麦草纤维(WSF)的共混溶液,并制备PLLA与WSF的共混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PLLA/WSF共混物进行表征,探讨PLLA/WSF共混物中两组分的相容性和结晶性。结果表明,聚乳酸和麦草纤维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可以均匀混合形成共混溶液。在PLLA/WSF共混物中,PLLA与WSF两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LLA/WSF共混物的组成对其形态与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PLLA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逐步降低。当PLLA与WSF的质量比小于6∶4时,共混物为非晶态物质,而当PLLA与WSF的质量比大于6∶4时,共混物则具有结晶结构,且结晶熔点随着PLLA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通过改变PLLA和WSF组分的配比,可以制备不同性能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