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分析了9头屡配不孕母牛和6头正常母牛于发情开始后8天内的血清雌二酵和孕酮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屡配不孕母牛发情开始时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正常母牛(7.4±3.4pg/ml VS 14.2±6.3pg/ml p<0.025)。发情开后96小时内屡配不孕母牛的血清孕酮水平的变化范围为0.90~1.76ng/ml,正常母牛的变化范围为0.68~1.00ng/ml。发情开始后192小时,正常母牛的血清孕酮水平已经达到2.47±2.02ng/ml,而屡配不孕母牛的血清孕酮水平则为1.97±0.60ng/ml。实验结果指示:体内内分泌失调可能是导致母牛屡配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屡配不孕,一般是指母牛经过多次配种(至少3次以上)而不受孕。造成母牛屡配不孕的因素很多,如环境、饲养管理、发情鉴定、配种技术、过度使役或泌乳过多,母牛生殖器官或其它器官发生疾病等,这些因素,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母牛的发情、排卵和胚胎发育,导致不孕。为提高母牛的经济效益,以下相应措施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屡配不孕,一般是指母牛经过多次配种(至少3次以上)而不受孕。造成母牛屡配不孕的因素很多,譬如:环境、饲养管理、发情鉴定、配种技术、过度使役或泌乳过多、母牛生殖器官或其它器官发生疾病等,这些因素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母牛的发情周期、排卵和胚胎发育导致不孕。屡配不孕的母牛在生产实践中并不少见,据我们对榆林市郊区1600头1.5 相似文献
6.
7.
8.
母猪屡配不孕现象逐年增多,其原因有多种因素,给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对母猪不同原因的不孕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戴国平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1,10(3):19-21
<正> L.Ax(198(?))调查了美国等四个国家30.(?)71头奶牛,屡配不孕发生率范围在5~18%之间平均为12.1%。奶牛屡配不孕严重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在生产实践中必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激光穴位照射对子宫卵巢病牛血浆β—内啡肽含量和发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头黑白花奶牛,患子宫炎或卵巢疾病而不孕,将其随机分为2组。激光组(24头)用He-Ne激光照射交巢穴,7d为1疗程。间歇7d再照射第2疗程。对照组(10头)不用激光照射。RIA法分析血浆β-内啡肽(β-END)含量。结果发现,激光组病牛血浆β-END由照射前(第0天)的112.864±58.947pg/ml升高到第1疗程后(第8天)的175.634±104.310pg/ml(P<0.05),间歇1周后为(第14天)237.627±153.136pg/ml(P<0.01),第2疗程后(第22天)为193.448±104.378pg/ml(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测定值。同时观察到,激光组发情牛头数为21头,发情率87.5%;对照组发情3头,发情率30%。组间差异显著(P<0.01)。表明激光照射穴位可使病牛β-END分泌增加,并参与调节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1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研究了在初情期间24小时内和交配过程中的3头枫泾公猪外周血清促黄体素(LH)、睾酮(T)和皮质醇(F)的含量及分泌范型。3头公猪平均于102日具有射精能力,开始进入初情期。初情期前(76~88日龄)T和LH含量较低,其平均值分别为1.28±0.44和1.57±0.09ng/ml。102日龄后,T含量迅速升高,平均为8.43±0.87ng/ml,与初情期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LH也随之升高,平均为2.04±0.15ng/ml,但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初情期间24小时内,LH含量波动在1.04±0.40~2.25±0.87ng/ml之间,总平均为1.64±0.28ng/ml;T和F均呈突发性分泌方式,总平均值分别为4.32±1.49和14.79±9.61ng/ml,二者的分泌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T和F的含量早上显著高于夜间(24点)。3头公猪在106日龄分别与发情母猪交配过程中,三种激素均处于较高水平,射精阶段T值显著高于爬下后5~6分钟的值,而LH和F值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初步揭示枫泾公猪平均于108日龄已建立睾酮、促黄体素和皮质醇性成熟的分泌范型。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兔抗牛LH血清、~(125)I-标记的牛LH建立牛LH的放射免疫分析法。本方法灵敏度为0.12ng USDA-bLH-B-5/ml,与NIH-bTSH-S_(10),USDA-bFSH-BP_3和oPRL的交叉反应分别小于1.0%,0.1%和0。牛血浆添加USDA-bLH-B-5的回收率为100.8±4.7%,标准曲线的范围为0.019-1.25ng USDA-bLH-B-5。组内变异系数为3.4%(n=20)、组间变异系数为5.2%(n=7)。垂体兴奋试验表明本方法能灵敏、特异地测定出牛血液中LH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缺磷症和肝功障碍奶牛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功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析了81头健康、26头缺磷症、30头肝功障碍和17头缺磷症伴肝功障碍牛的血清AKP同功酶,并以热灭活试验鉴定其组织来源,探讨了该酶对奶牛缺磷症和肝功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健康和病牛血清中均有5条带,其中快带(SF)和慢-1(SS-1)存在于全部血清样中,其余3条慢带仅在部分血清中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SF和SS-1分别来源于肝脏和骨骼。健康牛的肝带和骨带均无弥散现象,两带间有明显间隔;缺磷症牛的骨带弥散并与肝带相连,形成一条宽而着色深的酶带;肝功障碍牛的肝带弥散,着色加深,但与骨带有间隙;缺磷症伴肝功障碍牛的肝带和骨带均有弥散,形成一条很宽而着色很深的酶带。上述酶谱变化可作为奶牛缺磷症和(或)肝功障碍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于发情周期的第10天,给12头参试母牛肌注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总剂量为1350~2000IU)。每头参试牛于肌注PMSG前的当天,肌注后24h、48h,肌注氯前列烯醇后24h、48h,发情后48h,排卵或妊娠5、10、20、60d,从颈静脉各采血1次,共采10次,每次10ml,离心后分离血清。用放免法测定上述各生理时期血清中P4(孕酮)、LH(促黄体素)、E2(雌二醇)水平。结果表明,适量的PMSG(1350~2000IU)能诱导母牛产双胎,其双胎率为42.9%(3/7)。测定早期妊娠母牛(5、10、20、60d)血清中P4水平,证明双胎牛均高于单胎牛。 相似文献
16.
东北梅花鹿发情期血浆中LH,雌二醇含量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5头发情期东北梅花鹿血浆中促黄体素(LH)和17β-雌二醇的含量。所得结果:LH在发情前(0.288~0.321ng/ml血浆)与发情后(0.364~0.841ng/ml血浆)都处于低稳水平(P>0.05),但发情时出现非常显著的高峰(2.742ng/ml)(P<0.01);雌二醇在整个发情前后没有出现显著的高峰(P>0.05),仅在发情前约24小时发现一小峰(16.4±4.4pg/ml血浆),发情后12小时发现一小峰(24.9±6.1pg/ml血浆)。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发情期血浆LH、雌二醇含量的时相变化与其他已研究过的鹿种及一些反刍家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描记奶牛子宫内压的体内微型压力传感器法,为对子宫进行生理、病理及药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实用手段。 本实验利用压力传感器法描记了16头母牛产后4小时和24小时的子宫内压并同时测定了血浆17β-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其中胎衣正常排出7头(NRFM),胎衣不下9头(RFM)。结果如下:产后4小时NRFM和RFM牛子宫活动单位(平均收缩压×10分钟收缩次数)分别为183.19±19.15和37.12±16.79(P<0.01);产后24小时子宫活动单位NRFM牛为32.75±4.5,RFM牛为31.65±6.33(P>0.05),此时静注30单位催产素后子宫活动单位分别增加17.4和5.5倍(P<0.01)。NRFM牛产后4和24小时血浆17β-雌二醇水平为99.96±42.69和27.16±10.92pg/ml,RFM牛为188.06±63.85和106.93±72.28pg/ml(P<0.01);产后4和24小时血浆孕酮水平NRFM牛为2.0802±0.4072和1.9815±0.4312ng/ml,RFM牛分别为1.9635±0.6208和1.8734±0.6017ng/ml(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