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阿月浑子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忠华  董源 《种子》2001,13(5):18-20,31
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阿月浑子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透水性较好;20℃恒温是种子萌发较为适宜的温度;蛭石是理想的发芽基质,在20℃恒温时,以其作发芽床发芽率可达60%;60℃温水处理和0.20g/L赤霉素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25℃恒温时,种子发芽率分别达32%和33%,开裂种子的发芽率分别达48%和42%;浓硫酸浸泡30min对不裂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开裂种子的胚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沙打旺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各种因素如温度、水分、光照、盐碱胁迫和化学药剂等对沙打旺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沙打旺种子在10%~20%的湿度下萌发较好;15~20℃为最适萌发温度;光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不显著;可耐受碱(NaOH)30mmol/L,耐受(NaCl)100mmol/L,具有较好的抗盐碱能力;适当浓度(100mmol/L)的KNO3浸种可提高沙打旺种子萌发的数量、速度和质量;赤霉素、青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钟文勇  陈建丽 《种子》2006,25(12):38-40
为了提高王莲种子发芽率,对影响种子萌发的几个相关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王莲种子不宜干燥贮藏;30~35℃高温配合充分成熟的种子,发芽率可达68%~85.7%;赤霉素浸种对提高种子发芽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育苗期间的低水位有利种子萌发成苗。  相似文献   

4.
赵淑文  贺晓  胡云  黄修梅  李明 《种子》2017,(3):12-15
采用浓度分别为0%、5%、10%、15%、20%和25%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测定蒲公英种子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上下胚轴长度等指标,研究了蒲公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探讨了经20%、25% PEG-6000浸种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恢复能力.结果表明:5%PEG-6000胁迫下提前了萌发高峰、提高了发芽率,促进了种子的萌发;10%PEG-6000胁迫显著降低了种子发芽势,但未对其发芽率产生显著影响;高度水分胁迫(15% PEG-6000浓度)显著抑制了蒲公英种子的萌发,并延长其萌发时间,但是,其种子萌发率仍是对照的73.35%,说明蒲公英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当重度胁迫时(20%、25% PEG-6000浓度)蒲公英种子未见萌发,解除胁迫后遇充足水分,蒲公英种子即立刻快速整齐的萌发,表现为蒲公英种子对较强干旱环境的适应性,也是野生植物的生存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6.
草莓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颊草莓种子为试材,研究培养条件和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提高草莓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速率.结果表明,温度、种子切开处理和硫酸处理等对发芽率、发芽速度有显著影响;种子切开处理在10 d左右发芽率达到最高(81.0%);90 s以内短时间浓硫酸处理能加速草莓种子萌发20%左右;25℃,12h光暗交替培养条件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7.
昆仑雪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昆仑雪菊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激素等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等.结果表明:昆仑雪菊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15~25℃;最适萌发相对湿度为65%~75%;适当激素处理可提高昆仑雪菊种子发芽势,光照对种子萌发率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温度和水分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甘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湿度条件以提高萌发率,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在不同温度(10、15、20、25℃)和水分(10%、15%、20%、25%)条件下通过对萌发时滞、发芽势、发芽率、霉变率指标的测定来研究甘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5℃,20%)、(20℃,15%/25%)、(25℃,20%/25%)组合处理下种子萌发时滞为3天,较其他组合处理下用时短;(25℃,15%/20%/25%)组合处理下种子的发芽势明显高于其他组合水平,说明高温高湿条件下甘草种子萌发较快;(25℃,20%)组合处理下种子的萌发率达到最高值,为92.00%;(25℃,10%/20%)组合处理下种子的霉变率较低,种子发霉数较少,萌发可能性较大。上述各项指标综合显示,甘草种子萌发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为:温度25℃、发芽床含水量20%。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山区野生燕麦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15℃、20℃和30℃,英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高这80%以上;20℃种子萌发条件下,浸泡96 h后5℃低温处理下的种子能达到最佳发芽势与发芽率,分别为92%、90%.30℃种子萌发条件下,浸泡72 h后5℃低温处理下的种子能达到最佳发芽势与发芽率,分别为82%、80%.在25℃种子催芽条件下,浸种8h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达到最佳,分别为72%和76%.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江孜沙棘种子千粒重、种子活力,采用不同光照条件(全光照、暗培养)、不同基质(纸质、沙质),设置0~5、5~10、10~15、15~20、20~25、25~30℃6个温度梯度(取温度梯度中值)进行发芽试验,以探索江孜沙棘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江孜沙棘种子千粒重为7.359g,TTC法测得种子活力为91%;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基质对江孜沙棘种子最终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但暗培养、沙质基质条件更有利于种子萌发;温度对江孜沙棘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在江孜沙棘育苗生产中,适当遮荫、保持土壤通透、提高温度等措施更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休眠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笃乐 《种子》1999,(3):18-20
对六个冬小麦品种不同采收期的种子进行了水分,鲜干种子发芽及休眠性测定。结果表明;鲜种子的萌发率随要育程度而提高。在生理成熟前后达到最高值,并与其水分含量高度负相关,干燥可显著地促进示熟种了的萌发;种子的休眠性随发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17DAA以后采收的种子没有休眠性。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种子的发育及其田间活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笃乐  张树榛 《种子》1998,(6):7-11
1993-1994年北京对六冬小麦品种籽粒发育程度及不同发育程度籽粒的发芽力、活力进行了研究。从花后5天开始每3天取样一次,测定籽粒的干重,观察了其中两种材料发育早期籽粒种胚的器官分化,对各发育程度种子进行了标准发芽测定及田间幼苗活力鉴定。  相似文献   

13.
丛磊  刘燕 《种子》2004,23(8):45-48,76
为了寻找适宜山楂种子快速萌发的措施,对11个种(品种)山楂种子分别采取干湿交替、浓硫酸浸泡及两种处理相结合3种方法,致使种壳开裂或裂缝后,然后在恒温及变温条件下沙藏3~4个月,播种后检查发芽率.结果表明,各种山楂种子发芽率的差异与种子的千粒重、种壳厚度、处理方法、低温方式等密切相关.根据千粒重、种壳厚度相似性进行归类研究得出,大粒型种子适宜采用干湿交替或浓硫酸处理、变温沙藏;中、小粒型种子适宜采用干湿交替、恒温沙藏;未处理种子适宜采用变温沙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复合盐碱对韭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和韭菜栽培的盐碱适应能力,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硫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混合液对韭菜种子萌发进行试验,来测定25种复合盐碱胁迫条件下韭菜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胚轴长度和恢复萌发率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韭菜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但同一pH、不同盐浓度下种子萌发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同一盐浓度、不同pH下的处理;将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复水后,高盐浓度和高pH最终萌发率只有最高萌发率的24.7%,延缓了种子的萌发,也抑制了一些低活力种子的萌发,萌发恢复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盐浓度、pH及其相互作用对韭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盐浓度是决定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方法对猪屎豆种子进行处理,并测定了种子的硬实率、吸水率和发芽率.结果表明:猪屎豆种子有较高的硬实率,砂纸摩擦5 min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吸水率;砂纸摩擦1~7 min均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摩擦5 min的发芽率达36%,而未摩擦种子发芽率只有11.3%.丙酮处理种子1、2、3、4h不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时间越长,种子的发芽率越低;过氧化氢处理对种子的催芽没有显著的效果;摩擦后种子在室温(10 ~27℃)、15、25、30、35℃条件下均能萌发;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说明猪屎豆种子是中光种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羊柴种子自身萌发力对其飞播过程的影响,笔者对羊柴种子去荚处理后含水量、吸水规律、萌发能力以及羊柴种子不同天数低温层积处理后萌发能力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对2种处理后内源激素ABA、IAA分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带荚种子含水量为9.16%,去荚种子为8.92%;两者吸水过程均分为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去荚种子的最大吸水速率为带荚种子的4.79倍,达到饱和期所用时间约为带荚种子的1/2;羊柴种子去荚处理后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1.67%、33.27,为对照组的8.167、38.39倍,带荚种子低温层积处理60天后发芽率、发芽指数次之,为46.67%、4.19;CK组抑制物ABA含量最高,达7921.12 ng/mL,经过80天低温层积处理后ABA含量降至最低,为4590.85 ng/mL。综合去荚处理以及低温层积处理后的发芽率、发芽指数、ABA含量,IAA/ABA比值,最后确定羊柴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为去荚处理以提高其吸水性能或对带荚种子进行60天,4℃的低温层积处理。  相似文献   

17.
磁化水对冬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望  关志琼  王玉玲 《种子》2004,23(2):31-33
用不同磁场强度处理的磁化水浸种处理冬瓜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的酯酶、过氧化物酶以及抗坏血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磁化水能够提高冬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同时也能够相对地提高冬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使冬瓜种子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8.
红掌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Toscane等红掌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红掌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红掌种子萌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萌发不整齐。基因型不同,红掌种子的萌发率不同。采用直播萌发试验,不同基因型黄种子的最高和最低萌发率相差83.18%。不同成熟度的种子萌发率不同,黄种子萌发率最高,干种子次之,青种子最低。萌发条件对红掌种子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光照12h/d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变温条件下红掌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比恒温条件下高。  相似文献   

19.
从形态结构、发芽试验、环境因子和处理方法对美女樱种子生物学特性、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女樱种子为直立型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存在7 d的休眠期.15/5℃全黑暗条件下用草炭做基质萌发效果较好.不同处理可提高美女樱种子萌发率,其中以清水浸种3 h后用0.1%的H_2O_2处理5 h效果最好,可高达73.8%.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浆期小麦种子发芽能力与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同灌浆时期小麦种子的发芽能力及活力,以4个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灌浆时期种子的发芽能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灌浆期的推进发芽势和发芽率不断增强,4个基因型6个不同灌浆期处理中以5月8日发芽势和发芽率为最低,平均发芽率为85%,此后各期均超过93%以上,说明小麦种子在灌浆初期就已经具备较强的发芽能力。各灌浆期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4个基因型6个灌浆期处理的千粒种子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5月8日测定结果平均值为0.76 g,6月1日为3.1 g,前者为后者的23.5%,说明蛋白质含量达到种子总含量的1/4左右时,种子就具备了较强的发芽能力和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