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三峡库区柑橘园土壤酸碱度及有效氮磷钾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重庆市柑橘园土壤酸碱度及有效氮磷钾的含量状况及变化特征,对重庆市8个有代表性柑橘种植区县的土壤农化样(树冠周围)和背景样(树间未受施肥影响的对照区)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87.6%的植桔土壤pH呈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6.9%,51.5%的柑橘园土壤pH6.5,与背景样相比,土壤pH5.5~6.5的果园明显增加,占调查总数的27.4%;6.8%的柑橘园土壤pH4.8,不适合柑橘的生长。随着pH的降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增加,且与土壤pH相关性显著;而土壤有效钾含量变化不大且与土壤pH的相关性并不明显,柑橘园土壤有效氮磷钾整体含量不高。应注意采取相应措施培肥土壤,维持柑橘园土壤的持续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三峡库区典型柑橘园土壤pH、有机质及全氮的丰缺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忠县全县域柑橘园土壤样品695份,检测了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状况;同时,针对忠县主要柑橘种植乡镇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217份,以明确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影响.结果 表明,25.47%柑橘园土壤pH低于5.5,19.42%柑...  相似文献   

3.
太湖县柑橘园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县有种植柑橘的传统优势,柑橘产业是库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该县柑橘产业滑坡严重,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在分析太湖县柑橘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柑橘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太湖县柑橘生产中土壤管理、采样测试、施肥量和施肥技术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贵州山地柑橘园土壤与柑橘果实重金属含量特征,为柑橘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对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和清水江等沿岸的柑橘园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柑橘果实重金属的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柑橘园土壤重金属含量依次为ZnCrPbCuNiAsCdHg;柑橘果实重金属富集量依次为ZnCuNiCrPbAsCdHg。柑橘果肉中Zn、Cu、Ni和Pb富集量与土壤中含量呈正相关;柑橘果肉中Cr、Cd、As、Hg富集量与土壤中的含量呈负相关。不同果园和不同土壤质地其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柑橘果肉对重金属的富集量差异较大,且来源不同。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样品进行评价,样品均为清洁,试验区适宜发展无公害柑橘果品生产。  相似文献   

5.
浙江台州柑橘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6年对浙江台州柑桔主产区20个点0~40cm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全市有75.0%柑橘园土壤pH值适合柑橘生长,其中偏酸的占25.0%,柑橘园土壤酸化趋势明显;有40.0%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属偏低范围;速效氮、钾缺乏的分别占30.0%和45.0%,速效磷大于高量范围的占45.0%,一些柑橘园存在磷过量严重现象;有效钙、有效镁缺乏的柑橘园均占60.0%;土壤有效铜、铁、锌含量存在过量现象,分别占55.0%、45.0%、25.0%;分别有70.0%、40.0%的柑橘园缺乏有效硼、锰。通过取样分析总体反映出台州柑橘园土壤养分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科学指导,合理平衡施肥,促进柑橘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柑橘园“因土补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生态分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壤养分始终是柑橘树体养分最直接、最主要的来源,其含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树体养分积累和储备,是树体营养的基础,土壤养分缺乏必然导致树体养分缺乏。本文研究了柑橘园叶片分析与土壤分析诊断养分丰缺的关系、我国柑橘园土壤及其肥力“缺乏”因子,明确了柑橘钙、镁、硼、锌缺乏与土壤酸化及磷、铁、锰、铜过量是我国柑橘园树体营养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叶片-土壤分析联合诊断柑橘园养分丰缺状况以及我国柑橘园“因土补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生态分区,为我国柑橘绿色低碳施肥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种植菊苣后对柑橘果园土壤性质的影响,探明清耕和生草2种种植模式下柑橘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柑橘园种植将军菊苣后,0~15cm土层土壤温度较对照均显著降低,且表层土壤表现更显著;生草园0~20cm土层pH和有机质含量均提高,表土层增加幅度一般较深层土壤差异更显著,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说明,果园生草可有效改善果园小气候及土壤物理性状,产量略降低,但生草果园总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冬季不同覆盖模式对幼龄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树龄3 a的柑橘园设置玉米秸秆覆盖(JGF)、白色地膜覆盖(BMF)、黑色地膜覆盖(HMF)、园艺地布覆盖(YDF)4种覆盖模式,以不覆盖为对照(CK),测定柑橘春梢期、夏梢期和秋梢期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4种覆盖模式均有效提高了柑橘各生育时期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除JGF模式呈先减后增趋势外,其他模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JGF模式在秋梢期较其他3个覆盖模式显著提高18.87%~30.03%。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柑橘生育期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除CK不断下降外,其他覆盖模式均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在柑橘生育期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不同覆盖模式土壤pH值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略有不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均达到...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忠县花桥镇师联等(2)个村柑橘园建设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岩层、坡度、土层及柑橘根系的分布状况,借助Arc GIS分析技术,提出了柑橘园种植田块的布局模式,进而探讨出适合柑橘园建设的种植田块工程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坡度较大、土层厚度小于80 cm的区域,宜采用先爆破改土,以达到增加土层厚度的田块改造方式;田块宽度根据地形坡度确定,水平梯田以2.5~11.4 m为宜;以柑橘根系分布为依据,田块平整后开挖定植穴最佳规格为宽1.2m,深0.8m.因此,三峡库区柑橘园种植田决改造工程设计应兼顾园区地质地貌、土壤及柑橘根系等因素,以实现三峡库区柑橘园种植田块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柑橘是浙西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浙江省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区内柑橘产量和品质参差不齐。为了解浙西丘陵柑橘园土壤健康状况,从浙西丘陵区选择了38个代表性柑橘园,从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学及土壤环境质量等方面观测了30余项指标,解析了该地柑橘园土壤障碍因子。基于对柑橘园土壤质量指标的全面分析和主成分综合分析,可以把影响浙西柑橘园土壤健康的评价指标归纳为表层土壤酸度因子、表层土壤有机碳因子、亚表层土壤物理因子、表层土壤速效养分因子和表层土壤镉污染因子5个方面;该地的土壤障碍主要表现在酸化明显、有机质不足、土体紧实、养分缺乏与不平衡及镉轻度污染。为消除这些障碍,提出了施用石灰降酸克服土壤化学障碍因子、施用有机改良剂克服生物学障碍因子、深耕结合培肥克服土壤物理障碍因子、推广平衡施肥和因缺补缺施肥技术提高土壤养分水平、采用安全利用技术解决部分果园镉污染问题等柑橘园土壤健康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检疫病害,被国内外列入植物检疫对象。该病对柑橘为害极大,柑橘感病后树势衰退枯死或丧失结果能力,病害流行时,可致整片柑橘园毁灭,对柑橘生产影响很大。建瓯市是福建省柑橘主产区,全市柑橘种植面积1.03万hm^2,年总产量达15万~17万t,主要种植芦柑、蜜桔、雪柑、脐橙、蜜柚等。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柑橘园土壤养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78个柑橘园0~30 cm土壤样本进行分析,了解柑橘园的土壤养分现状,为合理施肥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52.6%的土壤样本pH值适合柑橘生长,47.4%柑橘园的土壤pH值<4.8,酸性较强;11.6%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较低;85.9%和69.2%的土壤样本磷、钾盈余; 56.4%、59.0%和60.3%的土壤样本交换性钙、镁、硼缺乏;97.4%、59.0%、96.2%和51.3%的土壤样本有效铁、锰、铜、锌过量。建议土壤酸性较强的柑橘园适当施用碱性肥料,并加强钙、镁、硼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冯洋  李伟  武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292-293,296
对重庆市柑橘主产区江津、永川、忠县、奉节、万州等新建柑橘园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新建柑橘园布局不合理,并存在土壤严重酸化问题;土壤有机质缺乏的占54.41%,土壤速效氮、磷、钾缺乏的分别占59.26%、62.22%、36.30%;土壤有效锌、硼含量比较缺乏的分别占38.52%、92.59%;土壤中的有效铜、铁、锰含量比较丰富,比较缺乏的仅占5.18%、9.63%、9.63%,针对新建柑橘园土壤出现的问题,提出耕作管理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柑橘园产量。  相似文献   

14.
湖北与湖南柑橘园土壤及树体养分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北与湖南两省柑橘主产区柑橘园土壤及叶片进行样品采集与测定,以分析两省柑橘园土壤及树体养分状况,为柑橘的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两省柑橘园大部分(77.4%)土壤p H适宜,但偏酸土壤比例也较大,占22.2%,也有极少部分(0.4%)石灰性土壤;土壤养分含量缺乏比较普遍,其中50.1%的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氮缺乏的比例达84.2%,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锌缺乏的比例依次为34.7%、34.8%、70.2%、46.3%;有效铁、有效锰过量的比例达46.0%、41.6%;树体叶片中磷、铁、锰过量的比例依次为43.0%、38.9%、41.3%,钾、硼、锌、钼缺乏的比例分别达67.7%、59.3%、91.0%、52.1%。说明需加强对柑橘园钾、锌、硼肥以及有机肥的施用。针对酸化土壤,则需用石灰进行土壤改良,同时可减少柑橘过量的铁和锰。  相似文献   

15.
南丰和衢州柑橘产区土壤及叶片硼含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丰县126个柑橘园和衢州市51个柑橘园的土壤及叶片中的硼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南丰县和衢州市的柑橘园土壤整体上缺硼严重,南丰县柑橘园土壤中硼含量的平均值仅为0.20 mg/kg,缺硼的比例高达98.4%;衢州市柑橘园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平均值为0.24mg/kg,缺硼比例达96.1%。南丰县和衢州市柑橘园叶片硼缺乏并不明显,南丰县柑橘园叶片仅有12.70%表现出硼缺乏状态,其中,桑田镇柑橘园叶片硼含量平均值最低(77.41mg/kg),有20.00%的柑橘园叶片处在硼低量状态;衢州市柑橘园叶片缺硼较南丰县严重,有41.18%的柑橘园叶片处在低硼水平,叶片硼含量最低的是柯城区(20.67 mg/kg),缺硼比例达54.84%,其余近半数的柑橘园叶片硼含量处于适量和高量的水平。南丰县和衢州市大部分乡镇的柑橘园中土壤有效硼含量的高低与柑橘叶片硼含量的高低并无显著相关性,仅桑田镇、常山县、柯城区表现出负相关性。因此,应根据柑橘园土壤和树体硼营养状况,科学施用硼肥,宜采用土施结合叶面喷施的硼肥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四螨嗪及其制剂在柑橘园使用后四螨嗪的残留降解情况,于2009~2010年在湖南、浙江和贵州三地通过田间试验,借助HPLC分析技术,研究了四螨嗪在柑橘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四螨嗪在柑橘全果和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基本相同;四螨嗪在柑橘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在7.13 d~8.73 d之间,平均值为7.79 d。四螨嗪在柑橘全果中的降解半衰期在5.74 d~7.83 d之间,平均值为6.95 d。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实验准则》中划分的标准,可知四螨嗪为低残留、易降解的农药,在柑橘园中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南方低丘果园地表长期覆盖秸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中部选择立地条件与种植时间相同的2个相邻柑橘园(分别为覆盖秸秆种植6年的果园和常规种植的果园),采集0~10 cm、10~20 cm、20~ 30 cm的分层土样,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分析,研讨了长期地表秸秆覆盖对柑橘园红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长期覆盖秸秆可显著降低0~10 cm、10~20 cm土壤的容重,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明显增加0~10 cm、10~20 cm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活性有机质的数量和速效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水平,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同时可降低土壤的酸度和防止表土砂化。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土壤的轻组、粗颗粒、细颗粒有机碳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均有明显的增加。秸秆覆盖对20~30 cm土层的影响较小。研究认为,柑橘园地表进行覆盖秸秆具明显的生态效应,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园地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园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可以作为低丘柑橘园的水保措施和培肥技术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摸清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性质现状,为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粤东普宁和饶平市柑橘主产区28个代表性柑橘园0~30 cm土壤样品进行pH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pH介于3.21~6.01,平均值为4.72,偏酸土壤占60.71%;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82 g/kg,高于15.0 g/kg的占78.57%,基本适宜柑橘生长,但有机质含量丰富( 30.0 g/kg)的柑橘园比例为0;碱解氮和交换性钙缺乏的柑橘园分别占53.57%和50.00%,有效镁、有效硼缺乏比较严重,缺乏和极缺乏的比例分别达57.14%、21.43%和32.14%、67.86%;而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铜普遍过高,过量的比例依次为78.57%、78.58%、96.43%和89.29%。【结论】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普遍偏酸性,土壤养分不平衡,不同养分的丰缺状况差别很大;应适当控制磷、钾肥和含铜杀菌剂的使用,并加强钙、镁、硼肥以及有机肥的施用;土壤偏酸性的柑橘园应用石灰进行土壤调理,同时可减少土壤过量的铁。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分析秭归县柑橘主产区2 045个土壤样点的土壤养分指标,包括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以及pH值,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隶属度函数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结果表明:秭归县柑橘主产区94%的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长江以南种植区土壤综合肥力中等水平地块面积较大;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与实际年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用来评价柑橘园土壤综合肥力。柑橘主产区碱解氮处于缺乏状况,其他养分处于适宜水平,但速效磷空间变异性较大;从各养分的分布空间来看,种植区内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布较为均匀,pH、碱解氮、有效铁分布不均;大部分种植区pH值处于4.8~8.5,适宜柑橘生长,局部地区土壤偏酸,长江以南酸性土壤面积较大。总体来说,秭归县柑橘主产区土壤肥力水平属中等以下,土壤肥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合理的养分管理是有效提高柑橘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不同经营年限柑橘果园土壤稳定性有机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时空替代和物理、化学分组的方法比较研究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稳定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旨为果园土壤固碳增汇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54年建植的柑橘园表层土壤总有机碳比1980年建植的柑橘果园土壤提高27.16%,大团聚体内有机碳提高13.59%,微团聚体内有机碳提高80.19%,重组有机碳含量提高29.25%,惰性有机碳含量提高32.00豫,黑碳含量提高4.01%。说明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与粘粒相复合的和难降解的稳定性有机碳组分在土壤中逐渐富集下来,有利于提高柑橘园土壤的长期碳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