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槟榔芋在桂林种植历史悠久,是广西传统的名特优农产品之一,其市场需求巨大,在桂林荔浦市、恭城县、平乐县、阳朔县、全州县、灌阳县等地种植普遍,但是多年连作严重影响了槟榔芋的产量和品质.槟榔芋植株高大、生长周期长,传统栽培多采用高垄稀植促进地下球茎膨大,单位面积产值和产量受到限制.采用槟榔芋与蔬菜间套作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槟榔芋与其他蔬菜间套作模式的调研和试验研究,总结提炼出槟榔芋和莴苣套作生产技术,为农户开展槟榔芋高效生产提供依据.通过套种莴苣,既能保证槟榔芋产量,每667 m2又可净增收莴苣2000~2500 kg,增加产值2200~2750元.现将槟榔芋套种莴苣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槟榔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槟榔芋是福建省连城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hm^2左右。近年来,随着槟榔芋加工产品的不断开发,槟榔芋已经成为连城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槟榔芋高产栽培技术,在文亨镇、  相似文献   

3.
<正>长汀县种植槟榔芋历史悠久,种植的槟榔芋品质独特,肉粉味香、口感疏松,深受福建、广东及港澳人民喜爱。目前长汀槟榔芋常年种植面积达4000hm2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重要产业。软腐病是长汀槟榔芋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危害日益严重,损失巨大,2010年发生面积近1000hm2,株发病率一般3%  相似文献   

4.
彭溪镇位于泰顺县东部、浙闽交界边陲山区,海拔310m,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十分适宜种植槟榔芋。槟榔芋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从福建省福鼎市传入该镇栽培,近年来通过农田肥力培育,推广绿肥(紫云英)-槟榔芋的种植技术,既能培肥土壤,又能增加槟榔芋的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祁阳槟榔芋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其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花纹明显、芋香浓郁、粉糯可口、久煮不糊等特色,并且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此,特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种植习惯制订了祁阳槟榔芋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槟榔芋间套种蔬菜模式是一种高产高效的一地多收种植模式,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对3种槟榔芋间套种蔬菜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对比,结果表明:槟榔芋-甜玉米间套种模式经济效益最优,实现保证槟榔芋产量基础上,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同时残茬还田有助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缓解连作障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苍南县种植槟榔芋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苍南槟榔芋属于魁芋类优良品种,近年来参加温州、杭州、上海等地农博会,因其易煮、熟食松酥香甜、富含硒锌,深受消费者喜爱.2004年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称号.现将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汪烨康 《中国蔬菜》2020,1(7):12-14
正长汀槟榔芋形美味香粉,常年种植面积3 335 hm~2,产值达5亿余元,加工产品供不应求。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领导、树立品牌、实施订单生产、完善销售网络、扩大加工增值。长汀槟榔芋(汀芋1号)短椭圆形,红白相间的槟榔芋纹明显,淀粉含量高,肉质细腻,食味香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汀芋1号在长汀地区常年种植面积3 335 hm~2,是继2.19万hm~2水稻、0.43万hm~2烤烟之后的第三大种植作物,  相似文献   

9.
槟榔芋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种植槟榔芋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种植达3000hm2,主要分布在我县南部乡镇,由于当地独特土壤、气候条件,形成槟榔芋独特品质,生产的槟榔芋具有个头大而圆、肉质粉、香味浓、口感松和淀粉含量高,深受香港、广东及闽南等蔬菜市场青睐,已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出口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日渐走俏,发展无公害生产势在必行.为了确保槟榔芋产品高产、优质,行销畅通,我县依托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严格按无公害生产规程操作,所生产的槟榔芋2003年通过国家无公害标志认证,市场更畅销,一般产量达22.5-30t/hm2,产值2.55-3.6万元/hm2.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优质槟榔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槟榔芋品质优良,种植经济效益高,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喜爱。现将其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主要特征特性槟榔芋全生育期210天左右,母芋每株1个,  相似文献   

11.
张水莲 《现代园艺》2012,(23):18-19
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槟榔芋已成为福建长汀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槟榔芋的生长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槟榔芋又名香芋,在我县已有近二百年的栽培历史,也是蔬菜中的主要传统产品之一.主产地分布在砖塘、包圣殿、双江、攸陂、步云桥等乡、村.据统计,全县63个乡(镇),已发展到54个乡(镇)都有栽培,有的乡、村几乎户户都有种植。槟榔宇的产量一般亩产1350公斤左右,一般蔸重1公斤,最大的蔸重4.5公斤,最高亩产3750公斤.1985年,全县槟榔芋栽培面积6740亩,平均亩产1405公斤,总产量946.97万公斤.现将祁东槟榔事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种和催芽 育苗 槟榔芋是用地下小球茎(仔芋)繁…  相似文献   

13.
吴双林 《蔬菜》2000,(5):24-24
近几年槟榔芋的生产发展较快,每667m2产量高达2000~2500kg,产值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好。但由于槟榔芋生长盛期最易受斜纹夜蛾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槟榔芋的产量及产值,每年槟榔芋斜纹夜蛾危害率为20%~50%,严重导致种植户绝产绝收;挫伤种植农户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了解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做到及早防治,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一、斜纹夜蛾的发生为害特点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夜盗蛾,食性较杂,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薯科类及绿叶类蔬菜的茎叶。幼虫主要食叶、花及…  相似文献   

14.
槟榔芋在桂林市种植历史悠久,经济效益良好,近年来槟榔芋斜纹夜蛾危害愈发严重,根据试验观察发现桂林市槟榔芋斜纹夜蛾高发时期为6月末至10月中旬,间隔近一个月出现一次成虫高峰,根据诱虫监测结果,在成虫峰次较为明显时期,及时做好预测预报有助于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15.
汪建军  王社英 《蔬菜》2014,(9):19-20
引进福鼎槟榔芋在贵州省石阡县进行试种,以探索石阡县种植福鼎槟榔芋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石阡县种植福鼎槟榔芋,可选择海拔600 m以下、排灌条件好、土质疏松的土壤,选用80~100 g的种芋,厢宽1.6 m(每厢种两行)、沟宽40 cm、株距70 cm,每667 m2种植953株,并采取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及时培土除草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母芋单个质量达到1.10 kg,每667 m2平均产量达到1 286.36 kg,每667 m2净产值可达2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6.
长汀槟榔芋在福建上杭县种植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其无公害种植技术注意以水旱轮作为佳,选择肥沃无污染地块;精选种芋,并进行消毒处理,合理施肥,科学灌水;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慎用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7.
引进6个槟榔芋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每667 m2平均产量在1 783.62~2 076.47 kg之间。比CK增产的有4个品种,增幅达3.74%~7.14%,分别是长汀青芽槟榔芋、闽候竹岐槟榔芋、福鼎槟榔芋和长汀红芋槟榔芋。其长势强,株高适宜,丰产性好,母芋大,芋形好,品质中等以上,商品性佳,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18.
蘑菇废料对农作物有机种植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下脚料作垃圾处理既污染环境,也浪费资源。本文利用蘑菇下脚料进行种植槟榔芋和西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未堆沤蘑菇下脚料的槟榔芋和西瓜比施用经堆沤农家肥的尽管前期长势慢,但后劲足,产量高;而且土壤养分高。  相似文献   

19.
阙玉林 《中国果菜》2020,(2):64-66,80
槟榔芋是薯蓣科植物,因其肉质细腻酥甜、营养丰富,且具有独特的槟榔花纹而闻名海外。但是传统槟榔芋培养技术培育出来的产品产量低、病毒频发,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严重影响了槟榔芋产业的发展。目前,槟榔芋脱毒复壮技术的突破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槟榔芋的脱毒复壮技术的意义,介绍了脱毒复壮技术的主要技术流程和操作要点,探讨了槟榔芋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并对槟榔芋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正槟榔芋为天南星科芋属植物,以食用地下球茎为主,我国槟榔芋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南部地区。槟榔芋因独特香味与粉甜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湖北武汉、蕲春、恩施等地纷纷开始小面积引种槟榔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蕲春县地处大别山南麓,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无霜期249.1 d,境内河网密布,土质为溪流冲积形成的砂壤土,土层深且肥沃。在南方栽培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蕲春引种槟榔芋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