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农业的持续开发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冬妮 《农业环境保护》1998,17(3):139-140,143
简述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丰富和脆弱的特征,论述了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指出该区域农业持续开发与发展的关键是改善,保护环境,其重要举借是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纳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模式,并对其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为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黄河三角洲地区滨海盐渍土农业生态的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的重点经济开发区,分布着大量的盐碱荒地。根据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现状,总结提出了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适合黄河三角洲当地特点的四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分析了四种模式的应用效益和实施技术规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适用条件和区域布局,该研究对于黄河三角洲的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上的中心城市,也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通过对东营市近几年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模式、效益情况、存在问题及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借鉴东营市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带与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生态环境脆弱带理论,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指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一大限制性因素。今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展,应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近年来该市确立了以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做好“水”字文章,大力实施“七大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营特色的建设生态农业的路子,这篇文章展示了平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典型做法,很有宣传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绿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解决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改良造林绿化的难点。[方法]分析黄河三角洲目前的盐碱地资源和特点,阐述盐碱地改良与造林绿化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前人的技术和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来盐碱地生态改良的研究与实践。[结果]提出了适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绿化的关键技术:(1)利用传统方法造林绿化改良盐碱地;(2)重视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结论]利用盐碱地造林绿化关键技术,实现黄河三角形洲滨海盐碱地改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地区滨海盐渍土农业生态的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的重点经济开发区,分布着大量的盐碱荒地。根据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现状,总结提出了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适合黄河三角洲当地特点的四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分析了四种模式的应用效益和实施技术规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适用条件和区域布局,该研究对于黄河三角洲的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高效生态农业就是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生产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主要体现在高效性和持久性两个方面,它是运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对现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调整、修补和开发,使农业发展建立在资源合理利用,后劲持续不衰和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的合理组装与优化组合,达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梦洁  赵其国 《土壤》2000,32(3):135-139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但是近年来其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如何协调农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采用区域PRESD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长江三解洲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长江三角发洲面积。较大,其农业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首先选取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价因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4个城市的农业发展类型加以划分,再从中先取典型城市逐一研究。通过对典型城市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最年轻的国土,对盐渍土经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和科技攻关的改良,农业生产和畜牧业产值成几倍增长.由于盐碱土缺水荒地多、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生产能力低下,限制了发展.本文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就开发利用的一些基本原则,发展农区畜牧业,草场畜牧业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大家讨论,以利推动该地区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DIS数据的黄河三角洲区域蒸散发量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充分利用遥感手段的快速、准确、大尺度及可视化等优势,对地球表层水量转化过程中最难估算的分量-蒸散发量进行了估算。针对黄河三角洲地理位置特殊、石油生产基地的经济重要性、生态系统水资源压力日益增大等特点,采用理论基础较坚实、区域应用限制小、反演陆面蒸散发量较为合理准确的SEBS(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模型,基于MODIS数据估算了黄河三角洲区域陆面蒸散发量,分析了陆面蒸散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内陆面蒸散发量呈单峰型分布,季节性变化特征显著;陆面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类活动驱动的土地覆盖影响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趋势。水分盈亏分析表明:春季、秋季蒸散发相对较强烈,天然水分供给不足,灌溉需求较高,水资源丰枯状况对农业耕作、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农业信息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农业信息化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土壤抗蚀性的微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土壤微形态的研究方法观察了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土壤的微观特征,用以研究土壤的抗蚀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发育处于初始阶段,土壤在矿物成分,有机物质,土壤形成物等方面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冲积物的特征,土壤微结构差,抗蚀性弱,微生态系统脆弱,土壤经人为扰动后易发生水土流失,由三角洲顶部向河口地区。土壤发育愈来愈差,也愈容易遭受侵蚀,因而土地开发利用中,必须重视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Soil salinization and sedimen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pos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China.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can be used as a soil amendment to remediate the salt‐affected soil. Four treatments including the control (CK), Yellow River sediment application at 70 Mg ha−1 (S70) and 140 Mg ha−1 (S140), and crop residue application at 3 Mg ha−1 (P3) were replicated in two blocks in the field. Cotton,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rop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as planted.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ixing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a poorly graded sand, with the clayed saline soil improved soil texture, macroporosity, an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Mean EC of treated soil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for the control. Improved cotton emergence and stand establishment were observed along with a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on cotton yield. The effects of S140 and P3 on soil macroporosity, hydraulic conductivity, soil EC, and cotton growth were comparable.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applying Yellow River sediment in the saline land is a technically feasible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approach for saline soil remedi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黄河三角洲土壤肥力质量自动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土壤盐碱加重、质量退化是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定量客观评价土壤质量对该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确定其权重,通过G IS叠加分析划分评价单元,以隶属度模型和指数和法计算土壤质量综合指标值,进而评价土壤质量。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土壤总体质量较差,适宜种植业的Ⅰ、Ⅱ、Ⅲ等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8.62%,质量最差的Ⅷ等地(光板地)占19.56%,质量中等Ⅳ、Ⅴ、Ⅵ等地占总面积56.78%;评价结果与实际作物产量高度相关。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该区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引黄灌区不同植被类型的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引黄灌区不同植被类型的防风固沙、蓄水保土及改良土壤效应,以黄河三角洲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池段内的杨树林、冬枣经济林、杨树+大豆农林间作和玉米农田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水蚀量、风蚀量、土壤水文物理参数和土壤养分等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侵蚀深度和侵蚀模数均低于裸地。杨树+大豆农林间作抵抗风蚀能力最好,其次是杨树林;冬枣林和农林间作抵抗水蚀能力好于玉米地和杨树林。发生风蚀和水蚀的月份分别以3-4月和7-8月为主。(2)植被恢复措施明显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蓄水性能,土壤表层的蓄水能力好于20-40cm土层。冬枣林蓄水能力较高,农林间作涵蓄有效水分较弱。土壤渗透性能表现为:玉米地杨树林冬枣林杨树+大豆间作。(3)植被恢复措施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土壤表层养分含量高于20-40cm土层。农林间作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最高,其次为冬枣林和玉米地;冬枣林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其次为玉米地和农林间作,杨树林在改善土壤养分效能方面较差。综合来看农林间作在引黄灌区沉沙池段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和改良土壤效应。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可持续利用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盐渍土可持续利用的限制性因素为:淡水资源不足、土壤肥力低、土壤盐分含量偏高和生态环境脆弱。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是: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采取水利工程措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物措施,综合治理盐渍土;加强盐渍土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研究;根据生态农业理论,统筹规划,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合理配置盐渍土的农、林、牧比例;完善盐渍土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通过野外土壤调查和采样分析,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天然环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对区域土壤盐渍化程度、类型和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根据采样点地下水位、矿化度、高程、植被盖度、离海远近等要素,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不同盐渍化类型主导的环境要素。结果表明,原生盐渍土含盐量主要受地下水位、矿化度和植被覆盖的影响;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受离排灌渠远近、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