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主要方法,如加大流量设计法、无过载设计法、面积比设计法、偏置短叶片设计法,并就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带分流叶片低比转速离心泵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最后对带分流叶片离心泵研究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无过载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改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效率偏低、扬程曲线易出现驼峰以及轴功率易过载的原因,认为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参数选取不合理是造成泵水力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探讨了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提高水力性能的方法和措施,从改进离心泵水力设计参数和过流部件的匹配关系入手,解决了小流量工作不稳定,效率较低,扬程曲线产生驼峰;大流量时轴功率易过载等问题。最后对XCM158型离心泵进行了改型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改型后泵的最高效率达到了23%,效率有明显的提高;最大扬程达到了32 m,大流量工况下扬程曲线急剧下降;在大流量工况下轴功率曲线出现最大值,完全满足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无过载性能要求。表明利用改型设计可以提高泵的水力性能。  相似文献   

3.
长短叶片离心泵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按传统方法设计的低比速离心泵水力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低比速泵常见的几种水力设计方法(加大流量设计法、无过载设计法、面积比设计法和长短叶片设计法)进行了简要评述.详细地综述了国内外长短叶片离心泵的试验研究、设计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及现状.概要阐述了泵的设计理论、内流场测试技术和数值模拟研究的历史进程,并就长短叶片离心泵研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低比速离心泵水力设计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昳  袁寿其 《排灌机械》2000,18(1):9-13
介绍了低比速离心泵在水力性质方面的主要问题,即效率低,易产生驼峰和易过载,讨论了现代水力设计的基本要求,对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低比速尿水力设计方法如加大流量法、无过载原理、复合叶轮、面积比理论及各种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对各种设计方法比较并讨论了其同的相互关系。从目前的研究进展看,针对用户特定的性能需要,只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设计师自身的经验,是可以设计出理想低比速泵的。该文还对低比速泵的  相似文献   

5.
低比转速泵叶轮水力设计方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概括性地介绍了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水力设计领域近年中取得的进展和新理论,讨论分析了不同目标的叶轮几何参数计算方法,如建立在对大量优秀水力模型统计基础之上的速度系数法、以计算机编程综合计算叶轮几何参数的解析法;介绍了特殊的叶片绘形方法,如单圆弧曲线,等变角、非等变角螺旋线等,并对这类叶轮水力设计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IW32-118型微型离心泵的设计过程,其中所建立的水力模型比较成功,结构合理。由于小流量、低比转速微型离心泵普通存在着效率很低和加工困难等问题,给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本设计采用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从而选取了较合理的参数,使此类泵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其加工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求解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时计算两个放大系数的约束方程组,数值计算得到了能够在运行点得到最高效率的比转速放大系数和流量放大系数的系列曲线图。进而得到了比转速放大系数与流量放大系数的关系,以及建立在这一关系基础上的叶轮出口宽度计算公式。现有的采用加大流量设计法得到优秀的水力模型大都满足计算得到的结果,一般设计采用的叶轮出口宽度计算的经验公式也与计算结果相吻合。然后以实例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法设计的关键几何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离心泵复合叶轮短叶片偏置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离心泵叶轮进行偏置短叶片设计既能够避免叶轮进口过度排挤,又能够解决叶轮出口流道扩散严重的问题,因而是改善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短叶片水力设计方法,首次提出了以叶轮流道内不出现回流区域为目标建立的叶片数计算公式,进而确定了叶片型线的设计方法以及短叶片的偏置设计准则,为短叶片偏置设计提供了精确的数学基础。最后,对一台比转速为47的复合叶轮离心泵,在不同短叶片偏置设计参数下进行了试验,试验验证表明,文章中提出的计算公式可以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9.
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精确地选用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法的放大系数,简单介绍了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目标,根据加大流量设计法的基本原理,得到了设计目标的数学公式;根据各参数间的经验数据,组成了求解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时,求解流量放大系数和比转速放大系数的封闭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比转速在23-90,流量在3-30 m3/h之间的泵采用加大流量设计时,选取流量放大系数和比转速放大系数的系列曲线图.目前已有水力模型的取值,都满足计算得到的系列曲线.  相似文献   

10.
叶片数是影响泵性能的主要参数,不同比转速的离心泵有不同的选取准则。为研究低比转速离心泵的叶片数选取准则,选取IS50—32—200低比转速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ro/e建立三维模型,在gambit中进行网格划分,导入Fluent中对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各个物理参数的分布。通过对不同叶片数的计算比较分析,得出低比转速离心泵叶片数对流量,扬程和性能的影响,揭示不同叶片数的低比转速离心泵内部流动规律,给出低比转速离心泵叶片数的选取原则,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现有超低比转数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基于ANSYS CFX软件,对多级离心泵内部全流场定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定义叶轮、泵腔、导叶扬程及效率,分别分析叶轮、泵腔、导叶内能量转换与流动损失情况,得到影响多级离心泵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叶轮与导叶的匹配,次要因素为叶轮内的流动损失.提出取导叶喉部进口绝对速度为叶轮出口绝对速度的1/2计算导叶喉部面积,并逐步优化设计一流道式导叶,通过调整叶片型线消除叶轮流道内旋涡.优化后的叶轮与导叶各处速度变化均匀缓慢,大大降低了流动损失.将性能较优的模型进行制造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案的额定工况下扬程提高8.1 m,效率提高3.2%,达到了国家标准,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为进一步优化改进超低比转数多级泵的水力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离心泵叶片反问题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广 《农业机械学报》2000,31(3):49-51,54
研究了中等比转数离心泵叶片反问题设计问题,解决了叶片造型、滑移修正和流动控制等3个重要问题,介绍了反问题设计过程,给出了具体计算实例,计算表明,叶片反问题设计对叶轮内部流动具有可控性,有利于叶片形状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污水泵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固液两相流体在离心泵内的运动规律、完善其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一直是设计人员十分重视的课题。针对污水泵的研究情况,分别从污水泵理论研究、内特性研究、外特性研究、水力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污水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指出加强泵内外特性研究、探求流动机理、开发适合水泵设计的专业化软件用于泵产品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将是泵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功率高压离心泵高扬程、大流量、高转速以及高运行可靠性的要求,从水力模型设计、转子动力学设计、高压承压元件安全设计3个方面对大功率高压离心泵进行研究.在水力设计上,应用CFD技术对泵的过流部件进行优化并考虑泵内间隙流动对整个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影响,完成泵的水力模型设计;在转子动力学设计上,通过对机组轴系扭振特性和临界转速分析并考虑泵的实际工况引入"湿"临界转速以保证转子的刚性化设计和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在高压壳体设计中,引入压力容器的设计理论,采用基于应力分类的大型高压离心泵承压件的优化设计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完成高压壳体的安全设计.在3 800 kW高压泵上运用以上技术,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泵符合要求,该技术对国内研发大功率高压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叶片厚度对低比转数离心泵性能的影响,选取一比转数为48的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在离心泵其他几何参数给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圆柱形叶片厚度,构造了5种不同叶片厚度的叶轮.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在6种不同工况下分别对其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叶片厚度对泵的外特性及内部流场的影响,得出了叶片厚度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厚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叶片厚度的增大,泵的最优工况点向小流量偏移,最高效率略有提高;同时随着叶片厚度的增加,泵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的湍动能损失不断增大;在满足叶片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选取合理的叶片厚度,可确保离心泵具有较好的水力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无传感器技术在离心泵运行状态监测方面的应用,首先综述了无传感器技术的背景与研究现状:无传感器监测技术是一种将感应电动机作为转矩传感器,通过测量其定子电流、电压,分析电动机转矩信号并推算出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运行状态监测的技术,具有安装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由于大部分离心泵由感应电动机驱动,因此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传统状态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离心泵监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动机及机械部件的诊断,离心泵运行工况的判别,电动机输出信号的提取、分析方法等方面,并且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和仿真.其次提出了现阶段无传感器技术应用于离心泵状态监测方面研究的不足:关于离心泵内部流态的研究仍属空白,具体流动状态的识别研究较少,离心泵内不同流动状态特征的提取方法的研究较少.最后对离心泵无传感器监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无传感器技术的突破在于着重解决水力负载转矩非定常特性、瞬态水力负载转矩在离心泵轴系传动及电动机系统中响应特性以及离心泵内不同流动状态特征的提取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多工况水力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寿其  付强  朱荣生 《排灌机械》2010,28(3):185-189
离心式上充泵为多级双壳体结构,根据核电站系统要求,其水力性能需同时满足5个工况点.为实现上充泵多工况水力设计,在系统总结离心泵非设计工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叶轮水力设计方案优化组合与叶轮多工况水力设计相结合的技术,并进行了上充泵多工况水力设计实践.利用多级离心泵叶轮组合原则对上充泵所要求的多工况点进行拆分,得到不同叶轮性能曲线优化组合设计方案,分别进行首级叶轮、2-4级叶轮和5-12级叶轮水力设计.按照设计方案制造4级泵样机(转速2 950 r/min),并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换算到4 500 r/min与规定值对比表明,有4个工况点满足要求,大于规定值2.6%;仅最大流量工况扬程偏低,低于规定值11.8%,实现了多工况水力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