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聊红’槐花粉萌发率的测定及荧光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槐、‘聊红’槐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其花药内花粉数量以及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同时对国槐和‘聊红’槐花粉萌发情况进行了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国槐、‘聊红’槐每个花粉囊内花粉数量分别为41 750粒、29 840粒;花粉萌发的最优培养基为1%琼脂+0.02%硼酸+0.2%蔗糖,花粉萌发率分别为43.3%、39.5%;荧光显微观察国槐的花粉管伸长速度快于‘聊红’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国槐新品种聊红槐Sophora japonica‘Liao Hong’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习性,并对聊红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国槐新品种'聊红'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聊红'槐是从国槐栽培苗中发现的新变异类型.树体大,树冠圆形;花淡堇紫色,花期较长,开花繁密,新奇美丽;生长快,寿命长,抗病能力强,是当前乔木树种中极少见的夏季红花系列品种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槐作为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由于国槐的利用价值越来越高,近年来对于国槐的研究层面也越来越深入。本文概括了国槐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以及国槐的变种,并以新品种聊红槐为例总结了它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述了国槐的几种繁殖培育方法;对国槐的实用价值、经济用途以及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国槐的研究前景作为了初步说明;这些都为国槐的进一步研究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聊红槐(Sophora japonica L. cv. Liaohong)为豆科落叶乔木国槐的新变种,其花色鲜艳、花多繁密、新奇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具有耐寒、耐旱、抗污染、适应性强、吸收有害气体等优良特性。适宜在公园、居住区以及厂矿等绿化中推广应用,是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6.
用直接测定法测定聊红国槐、国槐、龙爪槐样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以聊红国槐最高、龙爪槐活性最低。这一结果为今后研究该酶在国槐上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为研究乔木树种中的GSH—Px活性情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出聊红槐在庆阳市的生长表现趋势,通过对1年生、2年生、3年生的聊红槐(Sophora japonica LiaoHong)树高和地径生长量进行连续测量,结果表明:聊红槐在树高生长方面,每年有2个生长高峰期,树龄越大表现得越为明显,且生长旺季较为提前;而树龄越小则生长高峰出现相对较晚(前后相差近20天),但生长旺季持续时间较长;聊红槐在径生长方面,与高生长规律基本一致,每年有2个生长高峰期,高峰期时间也基本相同。径生长与高生长规律不同的是,3年生聊红槐树1年当中有3个生长高峰期,除上述2个高峰期以外,在4月下旬会提前出现一个亚生长高峰期,时长约20天。  相似文献   

8.
以聊红槐为父本,不同树龄的普通国槐为母本,研究了授粉时间、花朵着生位置、形态、发育程度以及母树树龄对国槐人工授粉率和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脱落花朵中长雌蕊花朵所占比例超过50%时是人工授粉的适宜时期;上午和下午的授粉率没有明显差异;成功授粉的花朵是位于花枝中末端、具有长雌蕊、处于含苞待放的大花朵(长度大于14 mm。联苯胺-过氧化氢染色柱头外缘变蓝且有少量气泡产生);树龄为15~20 a的母树授粉效果明显好于树龄为30 a以上的;在此条件下,人工授粉率可达80%以上,坐果率达30%以上。该研究结果为国槐人工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龙爪槐也称垂槐,是国槐的一个变种,观赏价值较高,是现今园林绿化常用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国槐行道树夏季落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槐是关中椿、榆、楸、槐四大树种之一,它作为行道树由来己久。早在1,300年前唐代在西安建都时,即以国槐作行道树。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的“下视十二街,绿槐间红尘。”及岑参诗中的“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就是证明。解放后,西安市把槐树作为行道树基调树种之一,城内主要干道行道树均是槐树,外地同志对西安有“中槐城”之称。国槐是乡土树种之一,适应性强,村大荫浓,抗旱抗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合在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过于干旱瘠薄对其生长不利。因耐修剪,寿命长,是北方理想的行道村种。西安市绿化工程管理处所辖的9.6万株行道树中,国槐占10%还多。国槐在西安4月萌芽,8月开花,  相似文献   

11.
国槐浑身是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槐系豆科槐属植物,为我国特有树种。大力发展国槐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适宜地区均可栽植。国槐浑身是宝。国槐的花、叶、槐豆(槐实)都可入药,汉代古药书《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槐实,气味苦,寒,无毒,久服,明目益气,头不白,延年。治五痔疾,以7月  相似文献   

12.
经济植物国槐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恩富  李秀琴 《中国林副特产》2011,(5):101+104-101,104
国槐(SophorajaponicaLinn.),别称:槐树、槐蕊、豆槐、白槐、细叶槐、金药材、护房树、家槐,是良好的绿化树种,常作庭荫树和行道树,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国槐侧柏都已成为北京市市树,同时国槐也是陕西省西安市、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泰安市的市树。 1 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国槐小卷蛾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槐小卷蛾,又名国槐叶柄小蛾、槐小蛾。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西、陕西、甘肃(平凉市)、宁夏等地区。寄主植物为国槐、黄金槐、龙爪槐、蝴蝶槐。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国槐苗木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槐(Sophora japonica L.)系蝶形花科槐属乔木,在我国分布广泛.国槐具有适应性强,寿命长,栽培容易,用途广泛,抗二氧化硫和烟尘能力较强等特点,是我国北方地区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同时也是河北省主要造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5.
席忠诚 《中国林业》2012,(10):43-43
国槐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庭院常用的特色乡土树种,属蝶形花科槐属植物,又名槐树、豆槐、白槐、金药材、家槐、中槐等。国槐有适应性强、寿命长、容易栽培、用途广泛、抗二氧化硫和烟尘能力较强等特点,是防风固沙和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我国北方地区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嫁接龙爪槐、垂槐等观赏品种唯一的砧木树种。  相似文献   

16.
龙爪槐又名盘槐、垂槐,是豆科槐属落叶小乔木,是国槐的一个变种,具有国槐生长迅速、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寿命长的特点,同时枝条扭曲下垂,树冠伞状,成为一个半中空的圆球形,姿态十分别致优美,已成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的绿化美化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观赏树木。  相似文献   

17.
国槐主要害虫可持续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槐是天津市主要绿化树种 ,受国槐尺蛾、槐蚜、桑白盾蚧、国槐红蜘蛛和国槐小卷蛾等害虫危害严重。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国槐小卷蛾性引诱剂的引进和应用等规范化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实施 ,可持续控制这几种害虫的危害 ,减少喷药次数和喷药量 ,保护环境 ,节约防治费用  相似文献   

18.
槐类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 ,国槐寿命长、用途广、抗性强 ;刺槐生长迅速 ,冠大荫浓 ,花味幽香 ;龙爪槐树冠如伞 ,小枝下垂 ,叶色美观 ;五七香花槐花期长、花色美 ,它们是良好的行道树、庭园树和优良的蜜源植物 ,并且属于病虫害较轻的植物种类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中对槐类植物使用的增多 ,种植环境复杂 ,特别是许多种植地地下构筑物多 ,土壤紧密度高 ,空气污染严重 ,加之大苗移植过程中造成机械损伤或修剪过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使国槐、刺槐、爪槐在树势下降的情况下 ,病虫害有发展加重的趋势 ,如不予重视 ,园林景观质量将受到很…  相似文献   

19.
两槐不宜护桃园一些中小果园常常在四周栽树,以便防风和护园。但是,对于桃来说,刺槐和国槐不宜做为护园树种。这是因为刺槐是槐枝坚蚧的主要寄主,国槐是桑盾蚧的主要寄主。桑盾蚧和槐枝坚蚧是两种为害桃树最重的介壳虫。桑盾蚧大发生,轻者树势衰弱,中小枝干枯,重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出繁育聊红槐苗木的理想方法,通过利用嵌芽接、"T"型芽接和劈接等嫁接方法进行多组重复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培育的苗木萌芽率、成活率和地径、树高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4月中上旬3种嫁接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2.2%、87.8%、68.9%,随着树体萌动、木质化开始,芽体成活率逐渐降低。在嫁接萌芽率和成活率上,嵌芽接与"T"型芽接无显著性差异,与劈接有极显著性差异;在地径和树高生长上,嵌芽接与劈接均有极显著性差异,与"T"型芽接均有显著性差异。嵌芽接培育的苗木成活率为92.2%,地径为1.36cm,苗高为161.8cm,"T"型芽接聊红槐嫁接成活率为87.8%,地径为1.31cm,树高为153.2cm。因此,聊红槐在庆阳地区最适宜嫁接时间是4月中上旬,最佳嫁接方法是嵌芽接,其次是"T"型芽接,该绿化树种可在庆阳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