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毛竹枯梢病大面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枯梢病是南方毛竹产区一种危险性病害,也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湖南省1991年首次发现4003hm2竹林严重受害。根据病害为一次侵染的单循环病害和病原致病性弱的特点,通过在大面积范围内采取以清除病源、隔断侵染源、幼竹钩梢等消灭病原为主的措施,结合对竹林进行垦复施肥,提高寄主的抗性;对危害中等以上的竹林辅以杀菌烟剂进行防治的综合治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病害,消灭了中等危害和严重危害区,轻病区范围控制在1012hm2,发病率下降了886%,病情指数下降了904%。  相似文献   

2.
毛竹枯梢病的发生与气候和竹林的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实施清除病原,隔断侵染源、钩梢、垦复、施肥、烟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使病害发生面积下降了90%,消灭了重度和中度危害区。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分别下降了94%和85%。  相似文献   

3.
毛竹枯梢病病原为竹喙球菌 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病原菌在 1 0 %毛竹煎汁蔗糖培养基 (B S) ,2 5℃ ,1 2小时明暗交替条件下培养 40~ 5 0天孢子量最多。病原菌分泌的毒素是一种还原性多糖 ,是致病的主要成分 ,在 2 0℃~ 2 5℃、振荡、连续黑暗和 p H6条件下培养 1 2天产毒最多。病害的发生与气候和竹林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实施清除病原 ,隔断侵染源、钩梢、垦复施肥、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建立综合治理工程区 ,使病害发生面积下降了 74.7% ,消灭了严重危害区和中等危害区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了 88.6 %和 90 .4%。  相似文献   

4.
汝城县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有竹林面积1.2万公顷,占全县林业用地的6%,竹业产值约占全县林业总产值的10%。但近年毛竹枯梢病危害日益严重。据1991年调查,发病区分布3个乡镇,面积已达4003公顷,其中严重危害的987公顷,中等危害的347公顷。若不及时治理和防范,将对毛竹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近几年来,由于各方努力,我县毛竹枯梢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1997年春季开展的对0.1万公顷病害发生面积全面病源清理工作,使病株率、病情指数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我县枯稍病病害防治的体会是:一、宣传发动多年来,毛竹枯消病危…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在福建省漳平市拱桥镇新发现一种病害,称其为毛竹干枯病。引起这种新病害的病原是瘤座孢真菌(Tubercularia sp.)。当前已知的毛竹所有病害中,毛竹干枯病危害最严重,值得调查研究,以便控制病害扩大蔓延。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立固定样地,详细调查了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的危害特征和林分受害情况。调查发现,毛竹菱斑病主要危害2年生以上立竹,毛竹纯林、位于西北坡及海拔1 000 m左右的竹林感病较为严重;同时人为干扰会加快病害的蔓延,自然灾害会导致病害加重。  相似文献   

7.
毛竹枯梢病病原菌致病机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竹枯梢病病原为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病原菌在10%毛竹煎汁蔗糖培养基(B+S),25℃,12小时明暗交替条件下培养40 ̄50天孢子量最多。病原菌分泌的毒素是一种还原性多糖,是致病的主要成分,在20℃ ̄25℃、振荡、连续黑暗和pH6条件下培养12天产毒最多。病害的发民气候和竹林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实施清除病原,隔断侵染源、钩梢、垦复  相似文献   

8.
一、造成危害的主要外来有害生物1.毛竹枯梢病1991年传入我省,分布在汝城县热水镇和三江口镇。通过1995年至1997年3年的综合治理工程,消灭了严重危害区和中等危害区,同时加强了对发生区病竹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管工作,所以没有造成病害的扩散蔓延,对全省大面积毛竹危害的威胁目前不是很大。2.松针褐斑病1994年首次在江华县发现检疫对象。主要分布在江华、江永和靖州3县。主要寄主植物为湿地松。多发生在山区或山区与丘陵区的结合部。目前,全省主要流行区有12个县(市),偶然流行区有25个县(市),相对安全区有71个县(市)。3.猕猴桃溃疡病19…  相似文献   

9.
前言毛竹基腐病是当年生嫩竹上的一种新病害.近年来,在浙江、江苏、安徽的某些地区成片发生,在南方其他毛竹分布区也不同程度地有所发现,为害较严重。嫩竹感病后,病斑较为迅速地蔓延扩展,重者可使整个嫩竹基部腐烂随即枯死;轻者嫩竹带病成竹,竹杆基部留下一至数条块状或成带状腐烂斑,遇风易折倒,明显削弱了毛竹的生长势和抗逆性,降低了竹林的利用价值。经有关研究初步表明毛竹基腐病的病原主要是半知菌纲丛梗孢目短梗霉属的茁芽短梗霉(Anreobasidium pullulaus),并对其病原形态、生理特性等进行了观察和  相似文献   

10.
毛竹枯梢病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竹枯梢病是国家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因其传播蔓延迅速,危害严重,防治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毛竹生产的主要病害。福建省尤溪县根据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人工清除病原为基础,以营林技术为主,化学保护为辅的综合治理技术,经过应用和推广,基本实现毛竹枯梢病防治目标,解决了该病害防治“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毛竹叶螨发生的竹林进行劈草和锄草抚育,通过1a观察发现,锄草的竹林中的毛竹叶螨的种群密度和危害高于劈草的竹林。建议竹林抚育要因地制宜,对杂灌不繁茂、土壤较疏松的竹林不劈草。对杂灌繁茂的竹林于8~9月份劈草,尽量不锄草。释放捕食螨防治毛竹叶螨结果表明,捕食螨防治效果留草竹林大于劈草竹林、大于锄草竹林,所以毛竹叶螨的防治要与竹林抚育管理相结合,竹林在释放捕食螨防治毛竹叶螨的当年林下要留草,禁止全垦全劈。  相似文献   

12.
正毛竹丛枝病与竹杆锈病是毛竹的主要病害。两种病害经常在毛竹林发生,严重影响毛竹生长。毛竹丛枝病毛竹丛枝病是毛竹林最常见的病害。发病初期,染病小枝第1节延伸成多节细长的蔓枝,病枝上叶片变成鳞片状。秋后或翌春,病枝端部常枯死,产生小侧枝。丛生侧枝逐年增多,逐渐长成鸟巢状或呈球状下垂丛生小枝群,故该病也称为竹扫帚病、竹雀巢病。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枯梢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毛竹枯梢病的历史、分布和危害毛竹枯梢病为浙江省当前威胁毛竹生产的严重问题。受害竹林轻者个别枝条或部分竹梢枯死,重者整株新竹死亡。不仅影响当年毛料生产,而且威胁竹林生存。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广德毛竹新竹枯死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德毛竹产区新竹枯死现状、危害症状与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毛竹新竹枯死的原因与机理、影响因素、竹林损失与影响、处理措施等,提出了预防毛竹新竹枯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竹蝗是严重危害毛竹生长的主要食叶性害虫,在我省毛竹分布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遭受竹蝗危害的竹林.轻者影响正常生长,重者如同火烧,立竹枯死,次年出笋量剧减甚至一笋不发.给竹林经营者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毛竹主要病害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概述了福建省毛竹主要病害的种类,危害情况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毛竹病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竹杉混交林、粗放经营毛竹林和集约经营毛竹林中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上述三种不同经营竹林类型中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丰富度上,竹杉混交林显著高于其他二种毛竹纯林,集约经营毛竹林高于粗放经营毛竹林,但各类竹林中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无显著差异.混交林的竹冠层和林下层中捕食性功能群的共有种明显多于其它二种类型.不同竹林类型中节肢动物种群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粗放经营毛竹竹冠层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稳定性最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小,毛竹害螨、蝽类、毒蛾、竹蝗、竹螟等主要害虫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建阳区毛竹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情况,分析了虫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近些年来由于林农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强调集中连片发展毛竹纯林为主,对竹山上的阔叶树进行掠夺性的采伐,造成竹林内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再加上全球冬季气温的上升,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刚竹毒蛾、竹叶螨、黄脊竹蝗等毛竹害虫普遍发生,局部地区爆发成灾,已严重影响竹林的生长,制约竹林经济发展。根据掌握的毛竹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毛竹主要害虫采取科学合理的持续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内物种是丰富的,但较大部分物种是脆弱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显著,与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不显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阔混交林>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粗放经营竹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粗放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竹阔混交林向毛竹纯林转型时,林下木本植物部分丧失,而草本植物将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20.
高温干旱对毛竹林的危害及抗旱经营措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毛竹生长造成的危害及毛竹林高温干旱灾害的表现特征。从生态高效培育竹林经营管理出发,提出了按照立地条件科学开展分类经营、加强旱期竹林营养管理、合理开展毛竹林垦复、竹林除草禁用除草剂及改毛竹纯林为混交林等五项技术措施,从而指导竹农科学培育毛竹林,提高毛竹林自身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