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立地条件近似一致的川滇桤木与旱冬瓜及秃杉的生长对比,在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量方面,川滇桤木明显优于旱冬瓜及秃杉。  相似文献   

2.
川滇桤木育苗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川滇桤木进行了切根和喷云大- 120 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经切根和喷洒云大-120 能够促进川滇桤木苗木的生长和根瘤的生成, 缩小苗木个体间生长的差异, 提高苗木的整齐度, 从而提高出苗率;切根和喷云大- 120 处理对川滇桤木苗期生长的效应, 更多地表现在交互作用上; 在参试的几种技术措施中, 以切根不喷云大-120 和不切根喷云大-120 效果较好, 切根喷云大- 120 次之, 经不同处理后各性状分别比对照提高6-58% ~366-67% 。  相似文献   

3.
谭惠瑜 《绿色科技》2014,(3):177-178
介绍了川滇桤木生长适宜的环境、其生物学特性、川滇桤木的用途,指出了发展川滇桤木的重要性,从整地、选种、育苗等方面探讨了川滇桤木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黎强 《绿色科技》2014,(1):100-101
分析了川滇桤木的生物学特性,从川滇桤木的采种、育苗、栽培、抚育等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以达到其速生、丰产的效果,为四川滇桤木的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川滇桤木的生物学特性,从川滇桤木的采种、育苗、栽培、抚育等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以达到其速生、丰产的效果,为四川滇桤木的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川滇桤木漂浮育苗材料及准备工作、播种、苗期管理、炼苗、栽植、效益分析等方面探讨了漂浮育苗技术在川滇桤木繁殖中的应用。通过对川滇桤木漂浮育苗与常规育苗的比较,得出川滇桤木漂浮育苗是一种比常规容器育苗成本更低、更省工时且便于管理、育苗周期短,土地利用率高、移栽成活率高的技术,适宜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描述了川滇桤木优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及小面积标准地法得出的结果是:5株优势木比较法的比较指数最集中,小面积标准地法最为离散。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5株优势木和平均木对比法,初步评选出川滇桤木优树66株。  相似文献   

9.
本7文通过对西藏柏木幼苗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和西藏柏木与墨西哥柏,川柏对比结果,说明广无市引种西藏柏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滇东南岩溶山区川滇桤木生长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砚山铳卡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石山和土山,石灰土和山地红壤上生长都比较好,表现出对不同立地条件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快慢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川滇桤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叶面积,叶长,叶宽,单叶鲜重,干鲜重,枝叶鲜重和生物量等10个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川滇机木具有育苗周期短,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岩溶山区营造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一个优良树种,2年生平均树高为1.7m,地径为2.58cm,冠幅为0.85cm,树高最大达5.1m,地径最大达7.3cm。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土壤质地对落叶松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土层厚度导致落叶松生长有不同的表现;在厚层土(表土〉20cm)生长的落叶松胸径比中层(11~20cm)和薄层(〈11cm)土提高16.6%和38.6%,树高提高21.8%和37.7%;厚层土(〉60cm)自然含水量比中层土(41~60cm)和薄层土(〈41cm)分别高4~11和9~15个百分点,田间持水量比中层土和薄层土分别高3~11和6~17个百分点,凋萎含水量比中层土和薄层土低0.65~1.1和1~2个百分点,厚层土的饱和持水能力比中层土和薄层土高3%和7%;土壤中的各项养分含量指标均是厚层土高于中层土和薄层土,落叶松的生长指标也是厚层土高于中层土和薄层土。  相似文献   

12.
间伐强度对柏木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针对川中丘陵区普遍存在的柏木人工林密度过大、木材生产力低、林下灌草盖度低和天然更新不良等问题,开展生态疏伐试验,探讨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的影响,为开展柏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林活动提供参考。【方法】以25年生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4种间伐强度(20%~25%,15%~20%,10%~15%和对照)的处理,观察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更新幼苗数量,探讨间伐强度对其影响。【结果】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平均胸径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在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平均树高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达10.7 m,但20%~25%间伐强度与15%~20%间伐强度和10%~15%间伐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20%~25%,15%~20%和10%~15%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蓄积量分别为97.35,93.43和93.19 m3·hm -2,均比对照小,但蓄积连年生长量随间伐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6.11,4.58和3.66 m3·hm -2 a -1,均高于对照;20%~25%间伐强度林分的灌木和草本 Simpson 指数分别为0.7695和0.4446,Shannon-Wiener 指数分别为1.7025和0.7690,都比其他处理高;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幼苗株数仅在苗高5~30 cm 等级存在显著差异,30~50和50~150 cm 的幼苗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且随间伐强度降低而减小。【结论】间伐后保留木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空间得到有效改善,林分胸径和树高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但不同间伐强度蓄积量差异不显著;适度间伐可提高林下灌木和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林分更新幼苗数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就本研究的4种间伐强度而言,中龄阶段柏木人工林的适宜间伐强度为20%~25%。  相似文献   

13.
在砚山铳卡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石山和土山、石灰土和山地红壤上生长都比较好,表现出对不同立地条件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快慢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川滇桤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叶面积、叶长、叶宽、单叶鲜重、干鲜重、枝叶鲜重和生物量等10个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川滇桤木具有育苗周期短、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岩溶山区营造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一个优良树种,2年生平均树高为1.7m、地径为2.58cm、冠幅为0.85cm,树高最大达5.1m、地径最大达7.3cm.  相似文献   

14.
应用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研究三峡库区云阳县柏木生长动态,通过交叉定年并滤除遗传因子对生长的影响,建立柏木标准年表和残差年表,并进行年表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云阳县柏木年轮生长与当年春季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1,2月的月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月降雨量和湿度指数对柏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柏木鞭角华扁叶蜂的发生与标准年表的相关分析表明柏木叶蜂的发生总面积、柏木感虫率与柏木生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得出云阳柏木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型,用于柏木生长的预测模拟。  相似文献   

15.
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实验的结果表明 ,旱冬瓜种子具有需光萌发的特性 ,黑暗中即使种子处在适于萌发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 ,种子仍保持休眠状态 ,需接受光照刺激才能解除休眠而萌发 ,故播种育苗时种子不宜盖土。旱冬瓜幼苗生长的初期光补偿点为 12 μmol/m2 s,光饱和点为 10 0 0 μmol/m2 s,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 ,适宜在5 0 %遮荫条件下生长。随着月龄的增加 ,耐阴能力下降。 6月龄苗光合补偿点上升到 2 1μmol/m2 s,光饱和点超过 2 0 0 0 μmol/m2 s ,只有在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 ,遮荫会降低幼苗高生长量和基径粗生长量。晴天 ,旱冬瓜幼苗光合作用存在“午睡现象” ,当植株处于缺水状态时 ,光合作用的“午睡现象”会更加强烈。表明旱冬瓜适宜种植在次生裸地或撂荒地 ,种植后应及时除草进行透光抚育。  相似文献   

16.
2006~2013年10月,在云南省新平县建兴乡不同密度人工龙竹林分内设置10 m×10 m样地进行生长情况调查。对竹丛秆龄结构、秆径生长量、竹材产量、发笋率和成竹率、种植效益等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对于人工龙竹林分,不加强抚育管理而使其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是导致竹林提早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高密度林分中表现尤为明显。藉此提出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腾冲县秃杉人工林立地条件与林分生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法、显著性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法,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等立地因子下的秃杉人工林树高、胸径平均生长量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土壤厚度对秃杉人工林林分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影响秃杉人工林林分生长的最主要立地因子为坡位、坡向和土壤厚度;秃杉最适生的立地条件为坡下部、阴坡、土壤深厚。  相似文献   

18.
吴柳清 《防护林科技》2009,(6):25-26,34
通过海岸沙地造林试验,对19个木麻黄无性系的生长效果进行对比,从胸径、树高和保存率3方面对参试木麻黄无性系进行评价、分析和选择,从中初步筛选出平潭2号、抗8、湛江、惠77等4个适合泉州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红毛山楠(Phoebe hungmaoensis)人工林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9 a生红毛山楠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较快,树干通直,但尚未达到成熟龄;在生长规律方面,红毛山楠胸径连年生长量呈现前高后低的逐年递减趋势,树高连年生长量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年均生长量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树高、胸径及材积连年生长率及胸高形数均随着树龄增加而递减,呈现先急速后缓慢的下降趋势.红毛山楠幼树能耐一定的荫蔽,能在林冠下较快速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黧蒴 Castanopsis fissa 皆伐改造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黧蒴萌芽林和改造树种的生长表现 及其与林分结构的关系,对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判。9 年生时黧蒴萌芽林生长显著高于套种树种,占 据林冠上层;套种树种处于林冠下层,受光照不足和发育空间限制,胸径和树高等生长指标下降,高 径比偏高,冠幅偏小。现有模式下树种间比较发现,树种间的生长和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山杜英 Elaeocarpus sylvestris 和灰木莲 Magnoliaceae glanca 属于生长较快的树种,油桐 Vernicia fordii、红锥 Castanopsis hystrix、海南蒲桃 Syzygium hainanense 和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属于中等速生树种,格 木 Eryrophleum fordii 属于生长较慢树种。改造效果综合分析显示,该模式优势在于提高改造树种的干形 和自然整枝高度、抑制格木和香樟等树种幼林期虫害发生,不足之处在于黧蒴萌芽林生长快、密度高, 套种树种的生长受到抑制,长期来看面临较高的淘汰风险。根据改造树种生长、适应性和林分结构综合 分析,建议对改造树种进行针对性的空间释放,降低竞争压力,提高其生长潜力,保障林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