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兵团机采棉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沈家涛 《中国棉花》2005,32(3):42-43
1机采棉现状新疆兵团从 1 996年就开始引进和推广机采棉技术 ,直到 2 0 0 4年兵团实施机采的面积仍然只有2 .7万公顷 ,还不到植棉总面积的 1 /1 5。农二师三十团是一个有着 42年植棉历史的团场。该团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高达 96%以上 ,但应用在棉花生产中的机械化程度还不到 70 % ,其中棉花采收作业几乎完全是人工作业。2 0 0 1年该团购进了 2台进口采棉机。然而 ,从 2 0 0 1年到 2 0 0 4年 ,该团共采收棉花 1 .36万公顷 ,其中机采的仅 2 80公顷。 2 0 0 4年 ,农二师已有的 1 7台采棉机中有 1 4台完全闲置。2 0 0 4年兵团总植棉面积 46万公顷…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区机械采棉应用及其发展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一团垦区是典型的植棉农场,在1997~1999年机采棉试验示范中,立足于传统栽培配置方式的机采棉示范、立足国产加工机械改造利用、多种类采棉机机型适应性筛选,进一步摸索机采棉完整配套的应用技术,充分体现机采棉技术推广应用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是发展兵团棉花产业的必由之路.为此,一团垦区2000年制定了购置采棉机10台,全团60%的棉花面积实现机械采棉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第二植棉大市,常年植棉面积在13万hm2左右。2012年和2013年连续2年进行机采棉试点、示范、推广。2013年全市共示范机采棉面积140hm2,其中在沾化县利国乡南五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面积73.33hm2,在无棣县佘家镇观音堂村示范面积66.67hm2。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博州植棉区是新疆的重要优质棉产区,机采棉技术虽在博州棉区推广应用时间只有5年,但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博州机采棉种植模式面积达到6.77万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85.96%;机械采收面积达到4.39万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5.74%。机采棉技术是在膜下滴灌技术、精量播种技术、机械化采收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大幅度提高棉花采收效率、  相似文献   

5.
王刚  刘辉  余渝  赵海  陈兵  孔新  李晓刚 《中国棉花》2015,42(1):44-45
<正>自1996年在全国率先引进采棉机开始试采和推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疆兵团机采棉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3年,兵团棉花机采面积达到39万hm~2,占兵团棉花播种面积的66.2%。在扩大机采棉种植面积的同时,新疆兵团还积极探索与机采相配套的栽培模式,确保棉花的高采净率和机采棉质量。但在机采棉快速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棉花品种品质差、脱叶效果不理想、收获的子棉含水率高、加工销售困难多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兵团机采棉示范团场在棉花产业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6.
李静 《中国棉花》2015,42(2):43-44
<正>山东省邹平县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等都适宜粮棉种植,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棉花曾经是邹平县的优势产业之一,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达到3.19万hm2。近年来,棉花生产持续遭遇自然灾害、棉价不稳、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造成收益减少,严重打击了农户的植棉积极性,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3年实际收获面积仅1390hm2,达到历史最低点。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天门市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每公顷产皮棉1356.8kg,总产5.27万t、产值7.5亿元,主体品级2.5级左右,全市棉农售棉人均收入增加160元。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门植棉单产、总产、品质、效益最好的一年。1面积恢复性扩增全市今年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是1998年以来植棉面积最大的一年。其中果、菜地改棉田750hm2,杂粮改棉田430hm2,水改棉田470hm2。2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一是农民不惜高价选购良种。大部分棉农3月初就备足了种子。全市F1代种植面积3.05万hm2,占78.70%,较上年52.08%提高26.62个百分点。二是棉田施用优质化肥面积扩大。全市…  相似文献   

8.
1 洮南市棉花生产发展情况 吉林省洮南市种植棉花已有十几年历史,1993年洮南市在3个乡、6个村,10个农户引进试种,试种面积1.7 hm2.通过选用早熟品种和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试种取得成功.平均公顷产子棉1650 kg,每公顷毛收入9375元,效益是种植玉米的2.8倍.1995年棉花种植遍及洮南市的21个乡镇,1997年发展到1000 hm2.1998年面积达3300多hm2.1998年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光照不足以及棉价大幅度回落,棉花的单产水平、商品等级和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严重挫伤了植棉农户的积极性.到2000年,洮南仅种植133.3 hm2.2001年以后,由于棉花价格陆续攀升,棉花种植又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到2004年,洮南市棉花面积恢复到644 hm2,其中,植棉1 hm2以上的大户就有20多户.而且,棉花的种植技术日臻成熟,到2012年全市植棉面积达到3400 hm2,子棉公顷产量达到3000 kg.  相似文献   

9.
新疆兵团农五师棉花品种应用问题及“十二五”改进方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十一五”期间,新疆兵团农五师棉花面积相对稳定,保持在3.3万hm^2左右,占兵团植棉面积的6%~7%,是兵团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农五师植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皮棉产量每公顷已超过2250kg,棉花产业是农五师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优良的生态条件和成熟的植棉技术决定了“强棉、优棉”仍然是农五师“十二五”农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1棉花产业现状盐城市是全国全省棉花主产区,面积常年占全省的50%以上,棉花不仅是本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财政及棉农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几年来,本市抓住棉纺织迅速发展的机遇,以高品质棉开发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初步成效。1.1生产发展加快,总量增加。常年植棉面积20万hm2左右,50-60年代平均植棉16.7万hm2,70-80年代平均21.33万hm右,90年代平均17.33万hm2。近几年植棉面积在14.0万~17.33万hm2变动。总产近20年均在18万t左右,占全省总产的50%左右。1.2产中发展迅猛,加工能力急剧增加。在全市346家已取得收购…  相似文献   

11.
分散棉区稳定与发展棉花生产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安市植棉历史悠久,农户具有鲜明的多种经营特征。植棉分散于肥城、宁阳、东平、新泰、岱岳区五县市,常年植棉1.4万hm2左右,种植最多的年份达到3.2万hm2。近年来随着我国入世及纺织工业的发展,棉花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2005年,受2004年棉花价格低、效益差的影响,全国棉花面积减少,资源缺口将更大。笔者以泰安市为例,探讨了分散棉区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必要性、方向和对策等问题。1积极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必要性1.1光、热、水、土等条件适宜植棉泰安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光热丰沛。年平均辐射总量为469.986J·cm-2,年…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机采棉是指通过使用机械采棉设备取代人工采摘棉花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化植棉的重要内容.虽然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50%以上的棉田实现了机械化收获,但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内的内地棉区仍完全依靠人工收花,机采棉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2012年,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的配合下,滨州市农机局和东营市农机局分别在沾化县、无棣县、东营区等建立了机采棉试验示范基地,并于10-11月利用国产3行自走型摘锭式采棉机(4MZ-3)试采成功,采净率90%以上,达到采棉机的规定标准要求,实现了内地棉区机采棉零的突破.同时,由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机采棉清选加工及附属设备,沾化县供销社负责土建和烘干设备,在沾化县建成了山东首条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解决了内地机采棉的后续加工问题.本文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供内地棉区,特别是黄河流域棉区发展机采棉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4~2017年在赣北地区彭泽县芙蓉墩镇开展棉花机械化采收生产应用与实践,探讨赣北植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赣北植棉区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实施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可行的,机采棉示范比传统植棉缩短生育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减少收花次数和用工、籽棉产量相当、经济效益提高;但机采棉的发展与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品种选择、种植制度、株行距配置、采棉机与地块的适应性、脱叶与催熟,栽培措施与调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与成熟,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部分地区棉花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河北冀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植棉面积2.6万hm2左右,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棉花产业的不断发展,棉花产量不断提高,植棉效益逐年增加,但在棉花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制约着棉花生产的发展。1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东夏津县棉花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成效与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东夏津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素有"银夏津"之称。全县耕地总面积6万hm2,总人口54.6万,其中农业人口43.5万人,2004年历史最多植棉面积4.32万hm2。近几年,受棉花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植棉效益相对较低,棉田面积逐年下滑,2018年达到低谷,面积仅有0.87万hm2。面对棉花生产不利局面,县委、县政府出台了(2015—2020年)棉花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扶持政策,为  相似文献   

16.
石首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常年植棉面积在10khm2以上.近几年来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棉田产出率,大力推广棉田间套作优化模式,2006年试验、示范了棉花-大蒜 大白菜(萝卜)高效种植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一般产皮棉1 575kg/hm2;产青蒜22 500kg/hm2或产蒜台2 250kg/hm2、蒜头6 000kg/hm2;产大白菜或萝卜22 500kg/hm2以上,产值47 325元/hm2左右,比单植棉增效3万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省的棉花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发展很快.近期虽然植棉面积因市场因素影响而减小到6.67万hm2左右,但棉花总产量却比"六五"、"七五"时期增加一倍,超过10万t.尤其是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比"六五"、"七五"时期分别增长150.46%和82.58%,特别是2007年和2008年突破1500 kg·hm-2大关,分别达到1573.2 kg·hm-2和1652.7 kg·hm-2,充分证明和显示出江西省科学植棉达到很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产量最大的产棉区第一师的棉花种植现状为研究对象,对2000年之后的第一师植棉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产量和面积的时序演变规律;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第一师棉花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种植规模的相关模型,利用Stata 12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揭示第一师植棉户的适度种植规模.结果表明:土地面积的变化对植棉收入的影响较大,资本投入次之,劳动力投入最小;兵团第一师的棉花种植适度规模的下限为2.667 hm2;目前第一师已有75%左右的农户达到了此下限.大于2.667 hm2也可以作为兵团确定农户棉花适度种植规模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省8个主产棉市2012年棉花生产、棉粮种植效益、2013年植棉意向等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山东省植棉面积将继续大幅减少,减幅为12.92%,推测2013年全省植棉面积约60.087万hm2.  相似文献   

20.
随着植棉成本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短缺,植棉比较效益下降,很多地方出现了弃棉种粮的现象。作者通过对各地大力推广机采棉的调研,分析了目前中国机采棉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品种与采棉机的吻合度不高、种植密度过高、地膜回收率低、棉花生产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等”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