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蜂王浆产量、幼虫接受率等方面研究产浆框两侧不同巢脾的排列对产浆的影响,试验证明:在蜜粉源比较丰富、群势较强的条件下生产蜂王浆,产浆框两侧排列任何巢脾,对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和幼虫接受率都基本无影响;产浆框两侧分别排列大幼虫脾、封盖子脾、蜜脾,粉脾、空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P>0.05);浆框两侧分别排列3种子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P>O.05),因此。在产浆过程中不必调整产浆框两侧巢脾,这对指导蜂王浆生产中产浆群的管理,以及人工育王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浆框两侧排列不同巢脾对浆量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浆框两侧排列3日龄以下的小幼虫脾及卵脾的产浆量明显低于排列大幼虫脾(包括封盖子脾)及蜜粉混合脾的产浆量。  相似文献   

3.
小型蜜蜂交尾箱可以有效减少种用蜂群用蜂量,提高蜂王交尾成功率,缓解交尾场地限制,增加单位面积场地种蜂王繁育数量。目前小型蜜蜂交尾箱在我国使用率较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适应性问题。巢脾类型及饲料类型在小型蜜蜂交尾箱适应性应用中尤为关键,空置巢脾在蜂群分蜂性及种蜂王繁育时间上显著优于其他类型。流蜜期期间的蜂群群势增长及种蜂王繁育时间显著优于其他类型。因此,小型蜜蜂交尾箱的应用采用空置巢脾并在大流蜜期为最佳。而非流蜜期可以饲喂混合糖水及少量花粉,有利于交尾蜂王的产卵及幼虫孵化。明确了小型蜜蜂交尾箱的使用方法,可以加快小型蜜蜂交尾箱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不同蜜蜂巢脾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东、西方蜜蜂巢脾的选择偏好性及其机理,分别在蜂场和实验室放置两种蜜蜂的巢脾(巢脾带花粉和蜜),观察记录巢脾受大蜡螟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在东方蜜蜂蜂场和西方蜜蜂蜂场,单独放置的东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即受大蜡螟侵染严重,而单独放置的西方蜜蜂巢脾却不受大蜡螟侵染,一同放置的东、西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后东方蜜蜂巢脾遭受大蜡螟成虫侵染,5 d后大蜡螟幼虫转移侵染西方蜜蜂巢脾;在实验室,大蜡螟幼虫选择东、西方蜜蜂巢脾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取食的大蜡螟成虫基于嗅觉偏向选择东方蜜蜂巢脾,而取食巢脾的大蜡螟幼虫则对东、西方蜜蜂巢脾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电取蜂毒不利于蜜蜂群势发展和养蜂生产。电取蜂毒3d 1次,连续10次,使蜂蜜减产45.64%-49.90%,差异显著(P<0.05);蜂王浆产量平均降低46.17%,差异极显著(P<0.01);移虫接受率平均降低31.05%,差异极显著(P<0.01);对单台产浆量,饲料消耗量,蜂王有效产卵量等影响不大。连续取毒后11d,对蜜蜂群势的发展影响不大,23d后蜜蜂群势比对照组低12.87%,35d后低28.81%,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电取蜂毒不利于蜜蜂群势发展和养蜂生产。电取蜂毒 3d 1次 ,连续 10次 ,可使蜂蜜减产 4 5 .6 4 %~4 9.90 % ,差异显著 (P <0 .0 5 ) ;蜂王浆产量平均降低 4 6 .17%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移虫接受率平均降低31.0 5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但对单台产浆量、饲料消耗量、蜂王有效产卵量等影响不大。连续取毒后 11d ,对蜜蜂群势的发展影响不大 ,而 2 3d后蜜蜂群势比对照组低 12 .87% ,35d后低 2 8.81% ,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7.
组织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1代杂交种、本地意蜂,从2009年的野藿香和2010年的石榴、鬼针草3种植物的不同花期生产蜂王浆,研究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含量差异.结果表明,2个品种蜜蜂所产的蜂王浆中10-HDA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本地意蜂>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1代杂交种.同一个品种的蜂群所产的蜂王浆中10-HDA含量不随花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鲜王浆和10-HDA溶液灌胃小鼠,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增重与繁殖量,结果表明,每天灌胃0.1mL鲜王浆的雌雄鼠,10d和20d后的平均体重都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每天灌胃0.1mL 10-HDA 20g·L^-1溶液的雌雄鼠,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无显著增加(P〉0.05)。另一项试验结果显示,灌胃鲜王浆和10-HDA溶液会加速小鼠的成熟,缩短雌鼠的产仔期,增加每只雌鼠的产仔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取浆时间(48 h和72 h)对蜂王浆产量和成分的影响。以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利用免移虫蜂王浆生产技术生产蜂王浆,测定48 h和72 h取浆时单个王台中的王浆产量和单个幼虫重量以及10-HDA的相对含量、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72 h取浆时王台中王浆产量和幼虫重量都显著高于48 h,但两者10-HDA含量差异不显著;两者都含有21种相同挥发性成分和15种相同脂溶性成分,但48 h取的王浆含有更多的特有挥发性成分,而72 h取的王浆含有更丰富的特有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选用本地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15群,随机分为3组:维生素E组(基础日粮中添加360 IU·kg-1维生素E)、基础日粮组(未添加维生素E)、蜂花粉组,每组5群蜜蜂.结果表明,与维生素E组和蜂花粉组相比,基础日粮组王浆产量、幼虫虫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均...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云南大学化学系人工合成的蜂王信息素,制造假蜂王,分别加入东方蜜蜂Apis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melifera的失王群,处女王群、产卵王群,并以未加入蜂王信息素的产卵王群作对照,研究合成蜂王信息素对两种蜜蜂产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失王群加入蜂王信息素后,东方蜜蜂的产蜜量比处女王群增加13.5%,比产卵王群增加16.3%,比对照组增加17.8%;西方蜜蜂的产蜜量比处女王群增加16.3%,比产卵王群增加11.1%,比对照组增加21.7%.研究中还发现,加入蜂王信息素的时间长短,对两种蜜蜂的产蜜量也有一定影响。人工合成蜂王信息素对西方蜜蜂的作用比东方蜜蜂明显。本研究为进一步运用蜂王信息素为养蜂生产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中药灌喂蜜蜂对所产王浆的影响,笔者采用定群编组的方法,观察用不同中药组(1、2、3号)方,灌喂蜜蜂后,台基接受率、王浆产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中药组蜂王浆其颜色气味明显区别与普通蜂王浆;观察台基接受率、产浆量发现3号方会影响蜜蜂台基接受率、产浆量外,1、2号方对蜜蜂台基接受率、产浆量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生物蜂王浆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区别于普通王浆.用中药灌喂蜜蜂,所产王浆成分有别于普通王浆.  相似文献   

13.
加强通风和洒水对乳牛夏季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泌乳中期的黑白花乳牛八头,配对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分两期进行交叉试验,每期四周。试验组牛装电风扇三台,气温到达22℃以上时启动。27℃以上每隔30—50分钟每牛洒水7.5升。两组牛白天舍饲,夜间放在运动场上。两个试验期的平均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THI分别为29.17℃、76.29%和80.81。试验组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8.97和39.61℃及60.87和78.53次/分。试验组的青草采食量较对照组高20.9%,产乳量高16.85%,每日体重减轻少0.94公斤,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包括维持在内的产乳的饲料利用率较对照组高22.7%。结果表明,这些防暑措施能显著减轻乳牛的热应激,提高采食量和产乳量,减少体重损失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据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每日每牛的净收入较对照组高1.3964元。  相似文献   

14.
根据蜜蜂营养原理,设计了一种螺旋藻营养添加剂,经饲喂蜂群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螺旋藻营养添加剂能使蜂群提高王浆产量19.82%,能延缓15日龄工蜂王浆腺退化。  相似文献   

15.
以蓝莓品种蓝羽,薄雾,奥尼尔为试验材料,研究对比无蜂授粉,意蜂授粉和中蜂授粉对其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无蜂授粉,通过蜜蜂授粉可以极显著提升蓝莓坐果率,提升比例在26.2%~44.9%,效果明显。但在提高坐果率的同时,蜜蜂授粉使薄雾蓝莓果实纵径、横径和单粒重显著降低。蓝莓不同授粉方式下,其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花青素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性不同,对比无蜂授粉,蜜蜂授粉方式下薄雾、蓝羽果实糖度提升,酸度下降,果实风味品质提升效果明显。不同授粉方式下蓝羽、奥尼尔品种花青素含量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薄雾品种中蜂组花青素含量显著低于意蜂组和无蜂组。3个试验品种中,奥尼尔品种的意蜂授粉组花青素含量最高,为0.53 mg·g-1;薄雾中蜂授粉组的花青素含量最低,为0.08 mg·g-1。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荔枝生长各阶段的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农药种类,综合分析了对收获期荔枝农药残留量及在花期采粉采蜜的蜜蜂的影响,明确了影响荔枝残留量超标和蜜蜂种群生长发育及行为的施药因子,提出了参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施药以防止荔枝上农药残留量超标、选择合理的用药时期以防止蜜蜂种群失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选取泌乳中期黑白花乳牛12头,配对分为三组,蒸发降温为第1组,对照为第2组,高蛋白为第3组。第1组与2、3组除风速不同外,温湿指数(THI)相似。三组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和青草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各组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与干球温度和THI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青草采食量与其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三组牛的产乳量相差极为显著,第1、3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6.68%和8.55%,第1组又较第3组提高7.46%。包括维持在内的产乳饲料利用率,第1、3组分别较对照组高6.6和2.9%。结果表明,蒸发降温和高蛋白均能显著提高夏季乳牛的产乳量,高蛋白不需特殊的设备,饲料成本亦较低,很有推广价值。据经济效益分析,第1组除去电力消耗外,每日每牛净收入可增加0.3209元,第3组增加0.7034元。  相似文献   

18.
16周龄的绍鸭300羽,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饲喂含蛋白质18%的高、中、低能(11.7MJ/kg,11.7MJ/kg,10.8MJ/kg)的试验日粮,到50周龄。根据年龄分为产蛋前期(20 ̄30周龄)和产蛋后期(30 ̄50周龄)。分别在20,27,35,43,49周龄时称绍鸭体重,每天记录采食量和产蛋情况。采食量以中能组最高,在前期中、低能组差异显著(P〈0.05),后期各组差异不显著。整个产蛋期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苦瓜果实膨大的影响,为其设施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农6号苦瓜为试验材料,在设施大棚内分别进行人工授粉(套袋处理)和蜜蜂授粉,连续授粉5d,每天统计坐果率;于授粉后第1、4、7、10和14 d测量果实的横径、纵径、周径和单瓜重量,计算日相对生长率;在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人工授粉的苦瓜横径和周径在整个生育期均较蜜蜂授粉苦瓜大,蜜蜂授粉苦瓜纵径在授粉后第14 d大于人工授粉苦瓜,两种授粉方式的苦瓜横径、纵径和周径相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授粉后第1~4d人工授粉的苦瓜横径和周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苦瓜(P<0.05,下同),授粉后第5~7 d则显著低于蜜蜂授粉苦瓜.蜜蜂授粉的苦瓜单瓜重在发育后期增重明显,单瓜重相对生长率在授粉后第5~7d迅速下降,此时人工授粉的苦瓜单瓜重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苦瓜,在授粉后第10 d有小幅度上升.蜜蜂授粉的苦瓜坐果率较人工授粉低,但果实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人工授粉.[结论]人工授粉苦瓜前中期发育快,蜜蜂授粉苦瓜在后期发育较快,蜜蜂授粉可提高苦瓜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合海南冬季丝瓜的授粉方式,以泰国丝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丝瓜座果率 果实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院与其他授粉方式相比氯吡脲授粉能极显著提高丝瓜座果率可达97%并 能极显著提高丝瓜产量,比对照高31.7%且对丝瓜品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