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佳莲实验农场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良种繁育基地,水稻种植面积约867hm^2,全部为井水灌溉,2004年农场实施井水种稻节水增温技术示范项目,强化了井灌增温设施与技术增温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使农场水稻品质及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平均增产11.8%。  相似文献   

3.
盐碱地井水种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仁  张俊杰 《吉林农业》2011,(6):156-156
重盐碱地井水种稻以平整土地客土改土、健全灌排系统、增施农家肥、选用耐盐碱中早熟高产品种、合理安排生育季节,进行隔离层旱育秧、稀播稀插、提高水温单灌单排、灌排冲洗、淋溶盐碱、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获得高产稳产,对综合治理重盐碱地,发展水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在寒地稻作区,井水种稻面积较大,由于气温低,井水凉,对水稻提高产量不利,尤其是在高寒地区,山间冷凉地区、大面积利用井水种稻,其影响水稻产量和成熟更为不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井水种稻的水温对促进发展水稻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桦川县低洼易涝荒地的治理和旱田改种水稻,使井水种稻面积发展近30余万亩。主要是分布在羊草川井灌区和东部低平原井灌区。三个灌区主要土类是草甸土,依据三个灌区的农田特点和病虫草害发生规律,拟定了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和沿海地区以及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日益加剧,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农业用水的惊人浪费。据测定,北方农用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占0.3左右,约有60%的灌溉水白白损失。水是有限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相似文献   

11.
在寒地稻作区,井水种稻面积较大,由于气温低,井水凉,对水稻提高产量不利,尤其是在高寒地区,山尖冷凉地区、大面积利用井水种稻,其影响水稻产量和成熟更为不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井水种稻的水温对促进发展水稻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合理选用品种、确保种情井灌区大部分处于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加上提取的水很凉,很容易使水稻受低温和盐碱危害而减产。所以选用适合本地的抗盐碱、耐低温的松粳3、新89—45等品种。所需的积温在2600℃~2800℃左右的中早熟品种。同时要注意其纯度、精度、发芽率、发芽势和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弱碱性土壤井水种稻条件下,土壤盐分及PH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富锦水田试验弱碱性土壤井水稻稻七年,土壤未表现积盐现象。  相似文献   

14.
北方稻区节水种稻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稻区水稻生产面临水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然而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在水稻生产栽培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灌溉是水稻生产效益低下及水资源紧张的基本原因。文章根据调查和分析就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和缺水条件下搞好水稻综合栽培技术,从而减少因缺水而带来的产量损失,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结果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种好新改井灌稻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由于党的惠民政策好,加之水稻价格稳定。以及栽培水平的提高,使得种水稻的产投比提高,效益显著。在市场拉动下,农民自发的把一些低洼低产田改成水田。预计2007年甘南县水田面积将增加15%左右。但是旱改水种稻多数靠的是井水灌溉,增加了投入成本和栽培难度,因此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以保证“旱改水”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资源总量少,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不仅如此,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极不平衡,与人口及耕地分布状况显得极不协调,极大地影响水稻生产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是摆在我们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的重要研究与探讨的课题。水稻即有耐淹、耐湿性,又  相似文献   

18.
19.
特种稻品种“鸭血糯”的应用价值及其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血糯”,亦名“红莲糯”,俗称“血糯”,产于常熟市西部圩区,是著名的常熟特产,为清朝康熙年间栽培稻演变而来,已有100多年历史。该品种红芒长秆,因其色泽殷红,成熟时谷粒呈浅紫色,脱皮精碾后,米粒色泽殷红尤如滴滴鸭血,故名“鸭血糯”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翁牛特旗发展水稻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概括为土地资源丰富、水利资源充沛、气候条件适宜。其中,土地资源丰富是翁牛特旗最大的自然优势。但多年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造成了草场沙化、退化和盐渍化,有的甚至成了不毛之地。旗内现有低洼盐碱地114万亩,土地集中连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