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在新疫区,该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1发病情况永修县一养鸭户反映其鸭场出现大量4日龄雏鸭死亡现象。经了解得知此雏鸭为同一批购入,购入后第2d就出现死亡现象,第3d达到700余只,第4d达1 000余只。雏鸭为突然发病,病程短促。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 2007年6月10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境内某林业局一林场吴某,从辽宁购入雏鸭(商品金定蛋,鸭)1200只。已接种鸭瘟弱毒疫苗,采取地面垫草平养。到6月18日,雏鸭8日龄时开始发病,当天死亡21只,19日死亡46只,而后死亡逐日增多,到第5天死亡272只,死亡率为22.6%。病雏鸭表现下痢、脐部肿大、呼吸困难、气喘等,发病急,死亡率高。吴某将死雏鸭拿到一家兽药店诊断为腹泻,买一些抗菌药物如氟哌酸、  相似文献   

3.
刘婷  李颖 《中国家禽》1997,(8):27-27
1 发病情况 某公司于1995年11月23日购入3050只樱桃谷雏鸭,3日龄开始出现病鸭,并有死亡。怀疑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投药病毒灵无效。而后又出现呼吸道症状,又投入强力霉素、新强米先、土霉素等药。此后4天期间,雏鸭精神与食欲有所好转,死亡率下降。但到7日龄,死亡数量突增,平均日死亡300多只,继续给药,均无效,至14日龄共死亡2850只,死亡率93.4%。  相似文献   

4.
绿脓杆菌病近几年在雏鸭中时有发生,但比较罕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起典型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一 发病情况 我县一个养鸭户朱某,购入雏鸭2000只,已接种鸭瘟疫苗,地面铺上垫草进行平养。开食时的饲料是用热水浸泡的小米,2天后喂雏鸭颗粒料,雏鸭一直生长良好。到16日龄时开始发病,死亡48只,次日死亡246只,两天共死亡294只.死亡率为14.7%。发病后全群雏鸭分别用青霉素、痢菌净、磺胺等药物冶疗,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2007年7月27日上午,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某养殖户带几只病、死雏鸭到兽医卫生监督所要求化验。养户饲养的400只15日龄雏鸭于2d前开始腹泻,采用7包氟哌酸治疗(其中3包拌料,4包兑水),用药第2天雏鸭出现不食,精神差,两腿发软,并死亡10多只,病雏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现象。  相似文献   

6.
1999年 9月 ,我市燎原镇某农户饲养雏鸭 ,因喹乙醇用量过大、致使部分雏鸭中毒死亡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农户饲养雏鸭 92 4羽 ,当养至 13日龄时 ,个别雏鸭出现不食 ,拉白色稀粪的现象 ,该农户认为雏鸭得了白痢病 ,便使用喹乙醇拌料 ,每羽每天用量 15mg。用药 3d后部分雏鸭开始出现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 ,食量减少、腹泻、站立不稳 ,最后抽搐死亡 ,共死亡雏鸭 78羽 ,死亡率为 8 4 %。有 41羽雏鸭出现上喙短于下喙的典型症状。2 剖检变化共剖检 7羽病、死雏鸭 ,所见病变基本一致 ,其主要病变如下 :嗉囊和肌胃有…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大细菌性疾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今年初我省某地区发生了雏鸭大批死亡现象,经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其流行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2003年初,我省某鸭场与我所联系其单位出现雏鸭大批死亡现象,并送检雏鸭12只。被送检鸭的具体情况为:1周龄的2只,2周龄的2只,3周龄的2只,4周龄的2只,5周龄的2只,6周龄的2只。主要特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发病日龄集中在1~6周龄,经解剖12例,并做细菌分离培养,镜检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2流行特…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3月 ,我市燎原镇某农户饲养雏鸭 ,因误用喹乙醇剂量、致使部分雏鸭中毒死亡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发病情况 该农户饲养雏鸭 92 4羽 ,当养至 13日龄时 ,个别雏鸭出现不食 ,拉白色稀粪的现象 ,该农户认为雏鸭得了白痢病 ,便使用喹乙醇拌料喂雏鸭 ,每羽用量 15mg ,用药 3天后部分雏鸭开始出现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 ,食量减少、腹泻、站立不稳 ,最后抽搐死亡 ,共死亡雏鸭 78羽 ,死亡率占饲养量的 8 4 %。有 4 1羽雏鸭出现上喙短于下喙的典型症状。剖检病理变化 共剖检 7羽病、死雏鸭 ,所见病变基本一致 ,其主要病…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又称“背脖病”,是由鸭肝病毒引起雏鸭高度致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沙门氏菌共同感染雏鸭时,常会造成雏鸭大批急剧发病和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滨州博兴某樱桃谷鸭养殖小区饲养的雏鸭于2006年5月份,出现了以痉挛、角弓反张并伴有排白色石灰水样或黄绿色稀便,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笔者通过临诊观察并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与副伤寒混合感染。1发病情况5月12日,博兴某樱桃谷鸭养殖小区所饲养的20000羽4日龄雏鸭,出现急性死亡,并有一部分鸭出现腹泻,排白色石灰水样或黄绿色粪便。至13日大量死亡,2d共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某农户养雏鸭50只,发育良好.2002年3月20日,饲养员给雏鸭加喂某食堂的残羹,雏鸭食欲很好.第2天,3~4日龄雏鸭陆续出现中毒症状,当天死亡4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确诊为食盐中毒,经采取紧急解救措施,除当天死亡的4只外其余46只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1.
某公司于2004年11月23日饲入3050只樱桃谷雏鸭。,3日龄开始出现病鸭,并有死亡。怀疑是雏鸭病毒性肝炎,投药病毒灵无效。而后又出现呼吸道症状,又投入强力霉素、新强米克、土霉素等药物。此后的4d里雏鸭精神与食欲都有所好转,死亡率下降。但到第7天,死亡数量突增,平均日死亡300多只,继续投药均无效,至14日龄共死亡2850只,死亡率93.4%。  相似文献   

12.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败血症和传染性浆膜炎 ,是由革兰氏阴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纤维性心胞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关节炎 ,1~ 8周龄的雏鸭高度易感 ,2~ 4周龄雏鸭最为严重 ,种鸭及产蛋的蛋鸭罕见发病 ,发病率、死亡率与季节、饲养管理条件有关 ,以低温、阴雨季节较为严重 ,死亡原因主要是关节炎导致运动失调以致无法采食而死亡 ,死亡率为 2 0 %~70 % ,本病潜伏期 1~ 3d ,长者可达 7~ 8d。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 ,其次为创口感染 ,也可通过种蛋传递。2 0 0 2年广南县珠琳镇糯者新…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铁岭经济开发区养殖户刘某于2005年6月购入金定雏鸭300只。5日龄前生长良好,6日龄发现鸭群有拉稀现象,排白色或黄色稀便,遂使用痢特灵25片(每片含呋喃唑酮0.1g)研碎混入1kg饲料内喂雏鸭,服药后4h发病并出现死亡,7日龄时已死亡115只。  相似文献   

14.
发病情况 2007年7月28日,我市养鸭专业户尹某,利用一河道向阳坡搭建鸭棚,借河道水源之便,采用地面散养蛋雏鸭2000只,从雏鸭人舍到16日龄时鸭群一切正常,17日龄后更换饲料改喂上批蛋鸭存放时间过长的雏鸭饲料,4d后发现鸭群中出现个别精神不振并有大批鸭死亡,到鸭舍现场诊断时已有810只死亡,死亡率达40%之高。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2012年6月19日福清某肉鸭场一批10日龄2000羽商品肉用雏鸭发病,第2 d,农场主用阿莫西林、青霉素进行饮水、拌料口服2 d,并对全场进行每天一次的场地消毒,疫情未见好转,有逐渐扩散的趋向,时值春末夏初气候多变,阴雨天气,已死亡198羽,雏鸭死亡率约10%。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点是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无季节性、死亡迅速、死亡率高.我市自1985年首次流行本病后,已成为雏鸭的首要疾病.据1985年4~9月份统计,全市饲养雏鸭1050群,发病的雏鸭389群,发病群占37%.又据同年4~5月份送检确诊为本病的有50群40949只雏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鸭,3~10日龄雏为高感群体,潜伏期为1~4d。雏鸭突然发病,神经症状明显,运动失调,身体倾向一侧,双腿做痉挛性运动,呈角弓反张姿势,俗称"背脖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一旦鸭群发病后,能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2—8周龄雏鸭,尤以2~5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其特征是引起雏鸭发生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及脑膜炎等病变,可引起雏鸭大批发病和死亡。由于发病原因不同死亡率差异较大,一般死亡率在10%~90%,是养鸭危害较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与鸭疫里默氏菌病是3周内雏鸭最易感染、引起高发病率、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常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进行快速诊断,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一起典型病例,供同仁和广大养鸭户参考。 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2000年5月18日,我市某鸭专业户从南海购进2500羽樱桃谷肉鸭苗,地面散养,肉鸭苗从6日龄开始发病,死亡急,当天死亡43只,第2d死亡123只,第3d死亡321只,5月26日来我兽医门诊部诊断。对病死雏鸭剖检结合临诊症状,认定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鸭疫里默氏菌病,后经取病料作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控制,共死亡587只雏鸭。 病雏鸭精神沉郁、流泪,双眼眶湿润;流白色粘液性鼻液;食欲减退或废绝,两腿软弱无力,行动迟缓;大多拉黄绿或灰绿黄水样粪便;发病几小时到1d,出现神经症状,全身抽搐,转圈、翻滚,头向后弯曲,腿后伸,呈角弓反张姿态死亡。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10月 ,我市滨海县坎北乡潘某饲养的 2 0 0 0只樱桃谷肉用雏鸭发生大批死亡情况。经我站饲料检测、会诊 ,诊断为添加劣质鱼粉而引起的食盐中毒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肉鸭饲养户潘某 ,9月 2 7日从泰州孵坊购入健康樱桃谷肉用雏鸭 2 0 0 0只 ,雏鸭采食状况良好。 10月 1日 ,潘某从饲料市场购回鱼粉 10kg。按 10 %比例自配饲料 ,雏鸭采食量增大 ,傍晚又加喂一遍。翌日 ,雏鸭死亡 8只 ,但采食量未减 ,饮水量大增。 10月 3日雏鸭死亡 12只 ,采食状况同上。 4日早上死亡 2 0只 ,晚上发生雏鸭大批死亡 ,见有多数雏鸭瘫痪在地 ,不愿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