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羊腐蹄病是由于羊圈舍潮湿泥泞和长期在潮湿低洼地带放牧,羊蹄部被树枝或铁钉刺伤后,感染坏死杆菌或节瘤拟杆菌所致。该病在我地多发生在5月后的雨季,发病率最高可达60%以上。山羊患病后,轻者影响行走,跟不上羊群,采食量下降,身体消瘦;重者造成全身感染,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死亡。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羊腐蹄病是常见的季节性多发病,具有发病原因多、病菌复杂、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不易治疗等特点.笔者于1999~2000年间,对宏达种羊场的患病羊群(建昌黑山羊,1~2周龄),进行了应用不同药物、不同方法治疗的对比试验,探索出了治疗山羊腐蹄病的有效疗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羊腐蹄病在养羊生产中普遍存在,该病发病率在8%以上,以羊的蹄部组织化脓、腐败、坏死,散发恶臭和角质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山羊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下或山区放牧致使羊蹄壳角质软化时,细菌易侵入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4.
山羊腐蹄病在养羊户中发生较多且普遍,危害也较为严重。引起山羊腐蹄病的病原主要是坏死杆菌,占山羊发生跛行病的50%左右。笔者自拟验方治疗该病多例,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山羊腐蹄病是常见的季节性多发病 ,尤其是圈舍、牧场潮湿、泥泞或蹄底过度磨损 ,常可诱发本病。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不易治疗等特点。患羊很少致死 ,但由于跛行不能跟群采食 ,或因蹄继发蜂窝组织炎而久治难愈 ,最后只能淘汰 ,对养羊业危害很大。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 ,对本病的防治有以下两点经验可供参考。1 检查确诊后应立即隔离治疗本病发生后 ,对已隔离的病羊应进行削蹄、清创、消毒处理 ,首选 0 5 %的高锰酸钾溶液浴蹄 5min ,然后擦干涂布结晶硫酸铜粉剂 ,消毒纱布包扎好 ,并在蹄缘皮下分点注射青霉素稀释液 (青霉素 80万单位、…  相似文献   

7.
山羊腐蹄病的诊治林忠靖西县畜牧兽医站5338001996年7月,本县吞盘乡渠怀村弄芽屯发生山羊坏死杆菌病(羊腐蹄病)。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给发展养羊业带来一定影响,经过诊治,控制了疫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6年7月23日,县政府开发办...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生活需求,逐渐由温饱向营养转变.由此,藏羊养殖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养羊生产期间,同样出现一些疾病问题.其中,腐蹄病属最为代表性的一类.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口炎、口膜炎、烂嘴病等,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多发于绵羊和山羊,并主要危害羔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羊感染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嘴唇、鼻孔周围出现脓疱和丘疹,其溃烂后形成厚厚的疣状痂。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患病羔羊病死率较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腐蹄病是影响牛场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南方和中部省份的多雨季节,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者可达到30~40%。腐蹄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产奶和运动。严重者常常导致淘汰。该病主要是因牛栏过度潮湿,蹄部长期被粪尿浸渍角质软化,感染坏死杆菌,促成蹄间腐烂所致。牛蹄被碎石块、异物茬尖等刺伤后被污物封围,形成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11.
奶牛腐蹄病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部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性、坏死性炎症。它能引起牛蹄真皮坏死、化脓,角质溶解及蹄间肉芽增生。反刍动物特别是牛、羊较常见,北方地区的春季和夏季,在某些牛群中可引起地方性流行,其发病率高,一般约为8%~20%,有的高达30%-50%。  相似文献   

12.
牛羊腐蹄病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蹄病是反刍动物牛、羊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散发出恶臭气味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8%~20%,有的高达30%~50%。  相似文献   

13.
奶牛腐蹄病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蹄病对奶牛生产危害很大,当深部组织感染化脓时,奶牛出现跛行、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乳产量下降、消瘦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奶牛被迫淘汰,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疾病之一。1局部治疗治疗腐蹄病要坚持一洗、二削、三挖、四敷、五包扎。“一洗”是先将患蹄彻底洗干净,先用清水洗,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的腐蹄病是影响牛场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南方和中部省份的多雨季节,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者可达到30%~40%。腐蹄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产奶和运动,严重者常常导致淘汰。如果及早发现可以有效地治疗和恢复,然而复发率却相对较高。对于该病的早期治疗,许多临床方法都比较有效,但实施治疗过程(比如保定和麻醉)本身由于牛只个体大而较难进行。腐蹄病是一个发病过程相对较慢的外科疾病,其发病因素极易被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所忽视。本文根据奶牛腐蹄病的发病特点,就预防与治疗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生产一…  相似文献   

15.
<正>腐蹄病是偶蹄家畜趾间皮肤化脓坏死性炎症,临床多见于牛、羊,特别是高寒山区经常发生,多发于多雨季节,虽然死亡率极低,但也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基层从事兽医工作多年,常遇该病的临床病例,经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了发病率,减少了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生产能力,促进了大关县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牛腐蹄病的防控措施,供读者参考。1病因(1)饲养管理方面,主要是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疏松。(2)因为牛舍不清洁、长时间潮湿、烂泥或受粪尿的浸  相似文献   

16.
正非洲猪瘟之后,由于毛猪价格上涨养殖户补栏数量迅速增多,但猪场的腐蹄病却不断增多。猪腐蹄病是一种蹄间皮肤和蹄底软组织腐败、恶臭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多发生于怀孕中期母猪和2~3个月龄仔猪。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有的还可以继发其它疾病而死亡,给猪场造成不小经济损失。笔者对部分猪场进行了调研,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并提  相似文献   

17.
奶牛腐蹄病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腐蹄病是影响牛场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南方和中部省份的多雨季节,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者可达到30%~40%。腐蹄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产奶和运动,严重祈常常导致淘汰。病牛如果及早的发现可以有效的治疗和恢复,然而复发率却相对较高。对于本病的早期治疗,许多的临床方法都比较有效,但实施治疗过程(比如保定和麻醉)本身由于牛只个体大而较难进行。腐蹄病是一个发病过程相对较慢的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18.
青海藏羊传染性腐蹄病,为秋季易发常见病,与坏死性杆菌侵入蹄缝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典型症状:局部组织发炎、坏死,因多数侵害蹄部,由此称之为腐蹄病。此病常见低湿地,湿雨季多见,泥泞、潮湿、排水不好的草场,为此病爆发的重要地。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提前落实好防病措施,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此病的诊断和防治要点一一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是我国藏羊的主要产区,尤其是青海地区藏羊已经成为其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牌,对于促进青海省养殖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藏羊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传染性的腐蹄病,这种疾病一般在秋季暴发,很有可能造成藏羊生命出现危险。本文就主要针对青海藏羊传染性腐蹄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或者是养殖提供一些建议,进而促进藏羊腐蹄病的预防和治疗成效提升,提高藏羊的养殖质量,为青海省的经济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82年10月4日,某冷冻厂检出46只山羊患腐蹄病,前后多蹄同时发病,发病率占70%。该群羊于3日晚从某县食品公司某乡食品经营处(离冷冻厂约70公里)用汽车运来,第二天将卧地起不来的10只山羊急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