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宁波鄞州区进行有机肥施用田间试验,在小麦-晚稻轮作模式下,对比不施肥、全化肥,以及等养分总量条件下化肥配施不同用量有机肥(2 250、4 500、9 000 kg·hm-2),对作物产量、作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部分替代化肥而不影响作物产量,有机肥施用量在2 250~9 000 kg·hm-2作物产量无显著差异。有机肥用量2 250 kg·hm-2处理的稻谷和小麦粒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全化肥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用量在4 500 kg·hm-2及以上,稻谷中Zn含量以及麦粒中As含量显著增加。有机肥施用增加了土壤中Zn、As和Pb含量,其中Zn和Pb垂直迁移趋势显著。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相比全化肥处理,配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氮底物的利用能力。有机肥可部分替代化肥实现稻、麦增产,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力,但高用量有机肥增加重金属污染风险。在本试验区配施有机肥2 250 kg·hm-2,既能保证作物产量,又能确保农产品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有机肥用量对农田土壤硝态氮迁移累积的影响,合理使用有机肥,减少有机肥对环境的污染,在山东省曹县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牛粪有机肥用量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硝态氮纵向分布、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用量为每年每666.7m~2施3 000 kg以上时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在小麦生育期和玉米苗期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基本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尤其在初夏小麦成熟期60~100 cm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高于表层土,表明该时期土壤硝态氮向土壤深处迁移累积,对雨季地下水污染带来潜在的危害;小麦、玉米产量与牛粪有机肥用量之间分别呈二次函数关系和线性关系,牛粪有机肥用量为每年每666.7m2施3 000 kg(折纯氮45 kg)时小麦和青贮玉米的总产量最高,该用量下,小麦、玉米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52%和50%。综合分析,推荐牛粪有机肥用量为每年每666.7m~2施3 000 kg,既保证小麦、青贮玉米的产量又能降低施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1.有机肥对保护地蔬菜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不同的有机肥,对保护地蔬菜产量与质量均有不同的影响.有机肥在蔬菜作物营养中有以下作用:①有机肥中含有的大量的无机态元素和微量元素,可直接供给作物吸收与利用;②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可以作为蔬菜作物养料的来源,如氨基酸、酰胺、磷脂等可作为蔬菜作物的氮、磷来源,纤维素可作为蔬菜作物的碳素营养来源;③有机肥料在分解的过程中,形成的胡敏酸、纤维素等活性物质可以改善蔬菜作物营养加强新陈代谢、刺激作物生长、提高蔬菜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率;④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肥经过腐植化过程,能部分形成腐植质,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以及缓冲性能和提高地温的作用;⑤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另一方面为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生物有机肥在作物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兼具微生物功能和有机肥肥效的新型功能性肥料,其不仅可以提供作物养分,促进作物营养平衡,还能调节土壤微生物环境、改良土壤,增强农作物抗病性。应用生物有机肥对农作物农艺性状、产品产量和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本文对生物有机肥的定义、组分与作用及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为其产品研发与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以木霉菌、北虫草废弃培养基、古龙酸母液为材料制备生物有机肥,将其以低(7.5 t·hm-2)、中(15 t·hm-2)、高(30 t·hm-2)3种用量施于未连作以及连作3、7、11 a的设施黄瓜土壤中,测定生物有机肥对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显示,在相同生物有机肥用量下,土壤细菌、放线菌、木霉菌数量,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质量隶属度,以及黄瓜产量和品质指标(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土壤真菌、尖孢镰刀菌数量则随着连作年限延长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相同连作年限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黄瓜产量和品质整体随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本研究表明,该生物有机肥能够改善连作土壤的生态质量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用量越高对连作年限越久土壤的改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正我县农民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蔬菜生产,在施肥上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一、重化肥而轻有机肥有机肥能供应作物的全面营养,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补充土壤有机质的消耗,有机肥料不但能为作物提供各种肥料元素,更重要的是它能源源不断地释放二氧化碳,有机肥是蔬菜生产的基础,蔬菜生产以有机肥为主,辅助以化肥,既能发挥有机肥的肥效长、营养全的特点,又能利用化肥养分含量高、迅速提供肥效的优势。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省黄河故道低肥力土壤条件下,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玉米和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明确低肥力土壤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规律和潜力。田间试验于2017年10月布置,设置6个不同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常量化肥(F)、常量化肥+40%有机肥(FM_(0.4))、NPK总养分相等情况下分别用有机肥替代20%(F_(0.8)M_(0.2))、40%(F_(0.6)M_(0.4))及60%(F_(0.4)M_(0.6))化肥。结果表明:(1)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有机肥替代化肥在小麦季产量明显降低,其中有机肥替代60%化肥时,小麦产量显著降低而在玉米季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显著。(2)施肥提升了小麦玉米和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有机质提升8.07%~36.61%,水稻小麦轮作体系土壤有机质提升7.69%~40.22%。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全氮及速效钾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土壤磷素及碱解氮含量逐渐升高;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土壤全氮含量逐渐降低,土壤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逐渐升高。(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作物产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黄河故道地区由于基础地力较低,有机肥替代化肥并未表现出对作物的增产作用,但有机肥的投入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因此该区低肥力土壤在作物栽培中应当维持化肥用量并增施有机肥,以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8.
商品有机肥用量对新垦山地土壤肥力和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等量施用化肥的基础上,以商品有机肥用量为因素,在连续种植4茬的蔬菜作物上开展商品有机肥用量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商品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土壤酸化,提高新垦山地土壤肥力,还能提高蔬菜作物产量和效益。综合土壤肥力、蔬菜产量、生产效益及土壤环境质量等因素,每茬蔬菜生产上建议施用商品有机肥15 t·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研究稻油轮作体系有机肥对水稻、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低量有机肥(4 500 kg·hm -2)对水稻、油菜产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容重无显著影响;化肥配施中量、高量有机肥(9 000、13 500 kg·hm -2)有效提高了水稻、油菜产量及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化肥配施中量、高量有机肥是提高稻油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土壤综合肥力的有效措施,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和施肥成本等因素,建议稻油轮作体系有机肥用量为9 000 kg·hm -2。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茄子的有机肥合理施用量问题,根据2012年在浙江杭州市郊进行的施用不同水平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施用量0~4.5 t/hm~2范围内,有机肥施用量与茄子产量、硬度、蛋白质和芦丁之间最佳曲线方程分别是三次曲线方程(P=0.0020.01)、线性方程(P=0.0480.05)、三次曲线方程(P=0.0070.01)和二次曲线方程(P=0.0020.01),即在有机肥用量2.0 t/hm~2时产量达最高值,然后产量有所下降;茄果硬度随有机肥用量增加而显著减小;茄果蛋白质含量和芦丁含量在有机肥用量3.5、3.0 t/hm~2时蛋白质和芦丁含量达最高值,随后又显著下降。据此,在类似土壤性质地区种植茄子时,适量施用有机肥(2.0~3.0 t/hm~2)可提高茄子产量、改善茄子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在2茬作物上的连续施用表明,有机肥能提高结球甘蓝和糯玉米的产量,并改善糯玉米的品质;重金属元素超标有机肥明显提高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而商品有机肥只有在高用量时才会提高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作物可食部分重金属元素积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钾素是植物营养三要素之一,也是经常因土壤缺乏,而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植物营养元素。土壤钾素主要来源于土壤含钾矿物,不同的土壤钾素含量相差很大。近年来,由于氮、磷化肥的大量施用,有机肥用量减少和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土壤钾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具有集约经营特...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效果,将多肽和有益微生物引入有机肥中,研制出了一种新肥料"钱串子多肽活性有机肥"。这种肥料能培肥土壤,增加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促进农作物对营养的吸收,提高作物产量。2010~2012在黑龙江和辽宁、山东、湖南等省近1.3万hm2土地8种农作物和蔬菜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多肽活性有机肥增产率可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肥与磷钾肥配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及植物生物调节剂相配合,调节土壤供肥与作物所需营养的供需平衡,找出最佳用量与适宜比例,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本实验采用目标产量配方法,旨在使配方施肥这一技术在我区蔬菜生产上得到推广和应用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17,(1)
<正>1.施肥管控(1)重视施用有机肥在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的地区,新菜地要特别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只有将大量有机肥混入土壤,使根层土壤性状改善、结构良好、具有缓冲性能后,才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从而减少因频繁灌溉引起的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施用有机肥的数量不能少,一般用量为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5~10立方米。有机肥的种类也  相似文献   

16.
测土施肥技术综合运用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指标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对于大田作物,在综合考虑有机肥、作物秸秆应用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养分优化调控与管理策略。其中,氮素用量推荐根据土壤供氮状况和作物需氮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精确调控,包括基肥和追肥的调控;磷钾肥用量推荐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平衡进行监控;中微量元素使用应采用因缺补缺的矫正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17.
合理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通过充分发酵,营养丰富,肥效持久,增加土壤通透性,利于作物吸收,可供蔬菜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使用。对于棚龄较长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5.5以下和7以上的大棚,要施用秸秆含量高的有机肥,甚至可以直接进行秸秆还田;对于棚龄较短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水平的,要在现有施用量基础上适当增加用量。  相似文献   

18.
张雅 《农学学报》2016,6(1):51-55
为解决茄子的有机肥合理施用量问题,根据2012年在浙江杭州市郊进行的施用不同水平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施用量0~4.5 t/hm2范围内,有机肥施用量与茄子产量、硬度、蛋白质和芦丁之间最佳曲线方程分别是三次曲线方程(P=0.002<0.01)、线性方程(P=0.048<0.05)、三次曲线方程(P=0.007<0.01)和二次曲线方程(P=0.002<0.01),即在有机肥用量2.0 t/hm2时产量达最高值,然后产量有所下降;茄果硬度随有机肥用量增加而显著减小;茄果蛋白质含量和芦丁含量在有机肥用量3.5、3.0 t/hm2时蛋白质和芦丁含量达最高值,随后又显著下降.据此,在类似土壤性质地区种植茄子时,适量施用有机肥(2.0~3.0 t/hm2)可提高茄子产量、改善茄子品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稻生产上化肥持续施用,有机肥用量逐年减少,水稻由于缺素造成水稻赤枯病逐年加重。由于土壤中营养失衡,水稻植株内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引起作物生理代谢紊乱,引起各种生理性病害,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因此对水稻营养失调症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不同管理措施土娄土无机碳储量及其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管理措施和作物轮作体系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剖面中无机碳含量分布和无机碳储量及其与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长期定位试验(1990-2014年),以土娄土为供试土壤,设置裸地休闲、自然撂荒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以下简称作物轮作体系)3种土壤管理措施,其中作物轮作体系设9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氮肥(N)、氮钾(NK)、磷钾(PK)、氮磷(NP)、氮磷钾(NPK)、秸秆+氮磷钾(SNPK)、低量有机肥+氮磷钾(M1NPK)和高量有机肥+氮磷钾(M2NPK),共计11个处理,测定耕层(0~20cm)有机碳含量、不同土层(0~300cm)无机碳含量,并计算0~100cm、0~300cm土层无机碳储量,然后分析不同土层无机碳储量与耕层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结果】不同土壤管理措施显著影响了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其中长期撂荒与作物轮作体系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相近,且显著高于裸地休闲处理。在作物轮作体系下,不同施肥处理对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也有明显影响,其中有机物和N、P、K配施的SNPK、M1NPK、M2NPK处理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CK。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和作物轮作体系下各施肥处理0~300cm土层的无机碳含量分布均呈类似"S"形曲线,其中0~40cm土层较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无机碳含量下降较快,在80~140cm土层最低,然后逐步升高到160~180cm达到最高值,之后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对于0~100cm土层无机碳储量,裸地休闲处理显著高于自然撂荒和作物轮作体系处理;作物轮作体系中M2NPK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于0~300cm土层无机碳储量,裸地休闲处理显著高于自然撂荒处理;作物轮作体系中施用有机肥处理则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其他施肥处理均提高了0~300cm土层无机碳储量,其中PK、NP、NPK、SNPK处理显著高于CK。0~100cm土层无机碳储量与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0~300cm土层无机碳储量与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果有灌溉条件,建议用0~300cm土层无机碳储量来研究无机碳与有机碳的关系较为准确。另外在研究区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不能同时提高土壤无机碳固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