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期.灭)_、油.菜试述发展我国油菜生产的前录一f’’,’’一(2.1)油菜主要品质性状之闻的相互关亲“ -....……,一,..……、;.。二、二*-...……(4.‘1)甘蓝型油莱主要农艺性欢的妞传友育种 ······…二…“...二“‘i..……········……(2 .4)甘蓝型油菜品种生态  相似文献   

2.
应用上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硒水平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油菜不同时期各器官含硒量。结果表明:(1)土壤加硒至15—20ppm时,油菜出现中毒。(2)随土壤硒含量增加,油菜各器官硒含量成倍增加,表明油菜富硒特点明显。(3)油菜籽中硒主要分配到菜籽饼内,菜籽油的硒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油菜(期.页)论油莱的起源进化与雄性不育三系选育…(1 .7)油菜352x奥罗的F:代及其亲本线粒体 DN人的分离纯化和部分性质比较……(1 .16)油菜菌核病致病机理的研究 1.植物毒素的产生及毒素晶体描扫电 镜观察···‘·····························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代 表大合暨学术讨论会在桂林召开..·…(4·‘) 油菜我国革双低油菜品种的布局配套结构初步 形成··…,’’·······························……(1.1)甘蓝型低芥酸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杂种 优势的研究······························……(1.7)浙江省白莱型油菜地方品种聚类分析…,二(1 .13)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皿·油菜(B、napus) 低温敏感期的研究··············,···……(1.24)油菜菌核病致病机理的研究孤.抗(耐)…  相似文献   

5.
油  菜用RAPD标记分析中国和捷克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 1 .1 )……………………………………………玉米转座因子Ac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变异 ( 1 .7)……………………………………………………桂竹香花器离体培养的研究 ( 1 .34)…………………………………………………………………………油菜叶片衰老与NPK含量变化 ( 1 .38)………………………………………………………………………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 1号产量及分枝习性的影响 ( 1 .41 )……………………………………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优质油菜营养特性与施…  相似文献   

6.
油菜、棉板地套栽油菜的高产技术············……(3 .73)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免耕栽培对土壤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3 .74) ·····················,······················……(l .1)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I·Nca甘蓝油菜与诸葛菜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l,7)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选育初报不同甘蓝型油菜种子脂肪酸的积累及药剂对其······················,·····················……(41) 含量…  相似文献   

7.
油菜(期·页)菜籽油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3·1)油菜新品种“甘油5号”的选育·····································“···············……(1·1)长江中游地区水田三熟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的体会·····················……(1.4)油莱单培体的遗传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4):111-112
油菜油菜PEPase基因的克隆及其对应RNAi载体的构建……………………………………………………(1.1)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及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1.5)油菜F2无性系群体稳定性的SSR检测…………………………………………………………………(1.10)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中几项技术改进…………………………………………………………………(1.14)四个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亲和力的研究…………………………………………………………………(1.19)优质两系杂交油菜湘杂油5号的选育…………………………  相似文献   

9.
常油杂69号油菜富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常油杂69号油菜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富硒后增产增收效果。从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科学富硒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常油杂69号富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明确缺硼土壤油菜施用硼肥效果和确定硼肥适宜用量,为油菜籽与硼肥同播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华油杂9号(H9)和华油杂62(H62)两个品种为例,在正常施硼条件下,油菜籽与硼肥同播不影响出苗,油菜出苗率均大于80%,与对照相比,H9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3.3~13.3个百分点,H62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1.7~15.3个百分点,适量硼肥(4.5~9.0kg·hm~(-2))有助于提高油菜出苗率。硼肥施用促进了油菜的生长,两个油菜品种均以硼砂(含B12%)用量为13.5kg·hm~(-2)的籽粒产量最高,通过方程拟合得出H9和H62最高产量下的硼肥用量分别为13.4kg·hm~(-2)和10.1kg·hm~(-2)。利用种肥同播方式施肥,能够明显提高硼肥表观利用率,H9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均高于H62,说明H9对硼的利用更高,两个品种在硼肥用量为13.5kg·hm~(-2)时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6.5%和23.1%。综合结果表明,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生长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在土壤严重缺乏硼条件下(有效硼含量0.25mg·kg~(-1))的硼肥适宜推荐用量为10~13.5kg·hm~(-2)。  相似文献   

11.
油菜牟.翔丈认真总结经验夺取油菜更大丰收····“············,···”,··”···”··,·””一1979.2(i》充分利用冷凉气候因地制宜多种油菜 —兼谈青海省油杆基地建设·”····”·“·””·························……1979.1(1)对黑龙江省发展油菜的几点看法···“·“·”,·””·“.”··.,·””·“·“·”·”·“一,1979.1(15)湖北省油菜增产的几项技术措施“··”“·“··“”·“·····..······””········“…1979.1(18)发挥山区优势建设油料…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花生品种硒富集能力的差异,2017年在贺州市仁义镇对桂花26号(GH26)、桂花1026号(GH1026)、桂花黑1号(GH-B1)、贺油12号(HY12)、贺油14号(HY14)和贺油15号(HY15)共6个花生品种的籽粒硒含量、硒累积量、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富硒土壤自然栽培条件下,GH26、GH1026、GH-B1和HY15籽粒硒含量均达到广西DB45T1061-2014《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中富硒农产品硒含量规定最低标准(0.05 mg/kg),增施硒肥后,供试品种籽粒硒含量均超过0.05 mg/kg,并且GH系列花生产量均高于富硒土壤自然栽培。其中,又以GH26花生籽粒硒含量、外源硒利用率最高,分别为0.449 mg/kg和5.30%,花生产量与花生籽粒产量分别为4250、2968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闽北典型茶园土壤中硒形态特征,采集了闽北地区4个主要土壤类型(黄壤、红壤、潮砂土、紫色土)的35份茶园表层土壤(0~20 cm),分析土壤中硒含量、赋存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闽北地区35份茶园土壤全硒含量为0.22~1.07 mg·kg^(-1),均值为0.59 mg·kg^(-1),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1))比例茶园占82.86%;土壤硒活化率均值为8.34%,土壤中硒的有效度较低。不同土壤类型中以黄壤茶园土壤全硒及各形态硒含量最高,潮砂土含量硒含量最低,但其茶园土壤硒活化率最高。茶园土壤硒形态分布规律表现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溶态,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茶园土壤硒形态总体受土壤有机质、氮素形态及pH的影响,土壤有效磷与土壤全硒、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硒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总体而言,该区域茶园富硒土壤为发展天然富硒茶提供了物源保证,但硒生物有效性不高,如何提高硒生物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i001-i002
油  菜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1.1)………………………………………………………………不同植物激素对油菜角果生长和结实的影响 (1.5 )………………………………………………………………化学药剂处理克服芸芥自交不亲和性效果研究 (1.8)……………………………………………………………油菜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的研究Ⅰ .模型的描述 (1.2 7)………………………………………………机条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配套技术研究 (1.32 )…………………………………………………………………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对硼胁迫反应的…  相似文献   

15.
氮肥用量对迟直播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江西省双季稻区冬闲稻田早熟油菜高效生产及合理高效的氮肥调控模式,以早熟杂交油菜丰油730和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设置10个田间试验和7个施氮处理(N0、N90、N120、N150、N180、N210和N240,数字表示纯氮用量,单位为kg·hm~(-2))。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江西双季稻区冬闲稻田早熟油菜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因素、产(油)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等影响。结果表明:早熟油菜单产比较低,早熟杂交品种丰油730单产比早熟常规品系1358高,合理氮肥施用(N180)条件下各试验点平均增产显著,产量分别达1 700kg·hm~(-2)和1 500kg·hm~(-2)左右;与对照(不施氮)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油菜产(油)量、干物质累积量和效益,两个早熟品种平均产(油)量增幅均在75%以上,效益增幅达80%以上;但当施氮量高于180kg·hm~(-2)(即N210和N240),氮肥的增产效应不显著,产油量和经济效益则明显降低。采用线性加平台回归模型对产量和施氮量关系进行拟合,结果发现,丰油730和1358各试验点肥效模型的拟合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各个试验点的推荐用氮量上,丰油730为157~224kg·hm~(-2),1358为159~199kg·hm~(-2)。两个早熟品种施氮150kg·hm~(-2)处理和180kg·hm~(-2)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其他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利用双季稻区冬闲稻田种植早熟油菜来扩大种植面积可迅速增加油菜籽总产,江西双季稻区冬闲稻田早熟迟直播油菜施纯氮150~180kg·hm~(-2)能较好地协调油菜高效生产与氮肥合理利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页10 12 130 勺r,,.矛期 ,土,1 no 了.、2.、护r、略论加强油料作物栽培科学研方,’’·……“论关于发展油稻稻三熟制的若千问题略论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趋势和要求…0...............-..........……,...........……................................................……国外引进油料作物品种的利用·································……,’’····……“”.”’(4 油菜关于油菜冻害问题的初步分析·························“······“······一,’’“··~一(…  相似文献   

17.
油  菜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单倍体二倍化技术的研究 (1 .1 )………………………………………………………………陕西省白菜型油菜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1 .6)……………………………………………………………………基因组原位杂交辨别芸薹属异源四倍体AA、BB、CC基因组研究 (1 .1 0 )………………………………………配子鉴定法及其在油菜优良恢复系选育中的应用 (1 .1 5)………………………………………………………紫罗兰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1 .1 9)…………………………………………………………………油菜应用BN调节剂…  相似文献   

18.
总 类 期(页) d山东行19501l三不乞牛丰产经验总结…………………………………………’·’…,…··1(8)关于化生增产的几项技术措施意见…………………………………………………·。1(17)1980年鉴定的花八机具介奶…………………··。……·。………………………,……1(31)植物蛋白食品一花生蛋白粉…………………………………………、……………··139 }对广西发现花生化石09 o步考证……………………………………………………2(1)花’卜咖j霉⑤素污染研究概况………………………………………………………2(39)山东省科委召开部分地市…  相似文献   

19.
为给通过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冬小麦籽粒硒含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80、160mg·kg~(-1),分别表示为P_0、P_(80)和P_(160))和2个硒水平(0和1mg·kg~(-1),分别表示为Se_0和Se_1),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Se_0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在Se_1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_(80)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在Se_1水平下,施磷显著增加了小麦各器官以及整株硒累积量,但是施磷降低了硒从颖壳向籽粒中的迁移系数,显著降低了各器官的硒含量。施硒可提高土壤各形态硒的含量,提高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硒的比例。在Se_0水平下施磷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所占总硒的比例;而在Se_1水平下,施磷增加了土壤水溶态硒、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硒、残渣态硒的含量及比例,但是降低了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的含量及比例。因此,适宜的磷硒配施可通过影响土壤中各种形态硒的转化过程,促进土壤硒向水溶态硒的转化,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进而促进郑麦9023对土壤硒的吸收累积,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遗传育种油菜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pNapB和pFAE1的结构与功能比较研究……肖娜,武玉花,肖玲,等(1.1)西藏野生油菜和栽培油菜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王建林,旦巴,成海宏,等(1.10)甘蓝型油菜EST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杨畅,郑普英,张学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