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根据兰州市耕地面积统计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法,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2004~2015年来兰州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以及选取的9个驱动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耕地面积从2004年到2015年减少了6.2×10~3hm~2,主要是受到经济、农业以及人口因素的影响,今后应明确耕地资源的现状,提高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榆林市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榆林市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从而出现的耕地资源利用问题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本文选取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榆林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榆林市1990~2007年耕地与粮食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榆林市耕地面积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90~1998年,处于稳定状态,平均在64万hm2左右;1999~2002年,耕地面积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较大;2003~2007年,耕地面积处于新一轮的稳定期,平均稳定在51.5万hm2。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人均粮食占有量在波动中上升;榆林市耕地压力指数处于波动中变化,但总体趋势一直大于临界值1,耕地压力很大,粮食问题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安徽淮北平原农业区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为保障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3年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耕地动态度、耕地指数及耕地重心模型对淮北平原农业区的耕地面积时空格局演变进行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耕地面积时空格局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13年淮北平原农业区总耕地面积及其大部分县(区)耕地面积小幅减少,其余部分市辖区耕地面积有一定增加;(2)淮北平原农业区的耕地在空间上呈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2000~2013年耕地重心总体上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转移,但迁移幅度不明显,并未影响研究区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农业区耕地面积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与城镇化、农业生产能力和灾变.[建议]加强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依靠科技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完善土地管理政策,保障农户切身利益;控制人口数量,树立耕地资源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4~2013年西安市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人口相关数据,通过计算耕地压力指数对西安市粮食安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该时段西安市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情况及成因。结果表明,当粮食自给率为85%时,2004~2013年西安市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式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增大及粮作比和耕地面积的减小。  相似文献   

5.
秦幸幸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4):103-106
首先根据河南省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2017年许昌市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动情况;然后基于GM(1,1)模型对2018—2027年许昌市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有效的预测,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修正了预测结果;最后提出了在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加大农业科研投入等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适当转移耕地用途以促进许昌市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天水市耕地面积时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敏  李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48-16950
为了更深入了解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选择天水市1949~2007年的耕地面积及人口资料,同时根据要求选用部分数据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该市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影响该市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相关政策。并通过Excel软件的矩阵运算实现了该市耕地面积的灰色模糊预测。结果显示,天水市耕地面积在未来10年依然逐渐减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面积需求的增多,耕地形势不容乐观。最后,提出天水市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过程中郊区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6~2003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郑州市郊区的耕地面积变化,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总量、耕地减少年变化率以及人均耕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以2000年为界,分为2个不同的变化时段;城镇用地增加、总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为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3个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97~2007年重庆市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动态分析,以及采用spss预测方法对未来的2010年、2020年重庆市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过去的10年,重庆市的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粮食产量有所降低。未来的10年,该市的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减少,人口会有所增加,人均粮食产量将有所减少。因此,应提高人口素质,遏止耕地减少势头,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82-183
介绍了毕节市耕地概况及2005~2015年耕地面积变化,分析了影响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进步,提出了毕节市实施耕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影响因子及需求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探讨了耕地、生产技术及生态条件等因子对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耕地和生产技术等对耕地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力,并预测了2006~2020年的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此外,通过对福建省粮食供求关系的预测,进一步分析了福建省未来耕地面积与粮食有效需求所要达到的耕地面积间可能出现的缺口情况。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温岭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23-10125
利用温岭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温岭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温岭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1年来,温岭市耕地面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耕地资源变化空间差异明显,太平街道和石塘镇耕地相对变化率较大,是温岭市耕地减少的主要集中区。造成温岭市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10年滁州市TM数据,结合研究区耕地生物资源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滁州市耕地承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滁州市人均耕地减少16.4%,人均耕地面积明显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2010年滁州市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远低于全球水平,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减少与人口数量增长呈负相关关系;2000—2010年滁州市耕地生态承载等级从富富有余转变为超载与平衡临界状态,琅琊区耕地生态承载等级由富富有余转化为过载,南谯区耕地生态超载等级变化较小。划定基本农田范围,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耕地整体性和机械化水平,是缓解滁州市耕地生态超载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宝鸡市川道台塬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5、2000、2007年3期宝鸡地区的TM影像,利用3S技术手段,对宝鸡市川道台塬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川道台塬区的景观基质为耕地景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是研究时段内增长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1995年到2000年间,研究区内新兴建设用地增加较多,侵占大量耕地,在政府"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稳定"的政策下,又开垦了大量耕地补偿,新耕地主要来源于草地;2000年至2007年间,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表现较前期更加剧烈,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频繁,在复杂的变化中,城镇化速度加快,林业工程建设在宝鸡市初见成效,使建设用地和林地稳步增加,而水域和草地减少较为明显。景观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建设用地景观斑块出现了连接整合的过程;整个研究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向同类型分散、不同类型间邻近、各类型间彼此混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危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79-10282
根据汉中市1978~1998年耕地数据,研究汉中市耕地面积变化,以及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结合汉中市20年来社会各经济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影响汉中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1978~1998年,汉中市耕地面积共减少4.22万hm2,累计减少率为14.72%;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净减少0.019 7 hm2,累计减少率为22.34%。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均为负值,动态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南郑县和留坝县;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均大于0,留坝县耕地面积减少率为全市最大。耕地变化驱动力因子主要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农业技术进步、粮食安全保障和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迟彬  胡守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06-16207,16221
采用加权方法建立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期的耕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土地在不断下降,而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则处于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运用1978~2010年的统计资料,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哈密地区耕地数量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及驱动力。结果显示:从改革开放以来哈密耕地变化过程分3个阶段:①1978~1986年,全哈密地区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②1986~2006年,全哈密地区耕地面积变化波动比较多,总体增长趋势;③2008年达到了最高值87 090 hm2,2008年以来耕地面积变化不大。哈密地区耕地空间变化区域差异显著,哈密市耕地面积不断增加,1978~1994、1995~2010年2个阶段耕地动态度K2>K1。哈密耕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等。  相似文献   

17.
邓立  廖平  魏晋  吴明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68-16870,16932
构建了反映市域研究范围内耕地不安全状况的警情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1999~2010年成都市耕地资源系统的不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警情评价。通过警情分析得出结论:耕地占土地面积比例、有效灌溉面积、中低产田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是短期内缓解警情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
利用耕地压力指数分析了2001—2014年江西省抚州市的耕地压力状况,并运用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曲线拟合等方法对抚州市2020和2025年的耕地压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3年以前抚州市耕地压力较大,K值均大于1;2004—2014年抚州市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耕地压力指数K值基本保持在0.8左右。预测2020、2025年抚州市耕地压力指数分别为0.79和0.80,耕地压力仍然处于警戒线附近。抚州市应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19.
王雨  许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73-2375
基于1979~2008年邯郸市30年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统计数据,构建了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计算了邯郸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结果表明:邯郸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呈阶段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调和与不协调相互交错→调和基本调和→基本协调"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