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德国蛇牌单、双电极电子腹腔镜实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通过对48例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观察,其中浆膜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效果最满意.肌壁间肌瘤小于1/2肌瘤核位于肌壁间内,手术成功率高,出血少.瘤体2/3位于肌壁间内,手术成功率较低,往往因术中出血多而中转开腹手术.娴熟的缝合技术和缝合技巧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关键.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属微创手术,切口小,创面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目前保留生育要求的较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和子宫肌瘤声象图特殊病例的分析.方法用经腹常规扫查及腹部加压扫查法检查子宫肌瘤100例,了解病灶大小及回声特征.定期动态观察监测病灶变化.结果100例中肌壁间肌瘤40例,浆膜下肌瘤35例,黏膜下肌瘤25例;高回声型占45%,低回声型占20%,中等回声型占20%,混合回声型占15%.结论超声诊断可动态观察子宫肌瘤的声象图特征,及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0例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观察术前、术后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的变化,以及肌瘤瘤体的缩减程度。结果术后3d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泌乳素(PRL)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但术后半年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RI水平则一直无明显变化。64例(失访16例)术后评定疗效:治愈10例,有效5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射频消融子宫肌瘤是个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虽然短时间内可致FSH、E2、PRL水平上升,但恢复快,对卵巢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凝刀手术治疗子宫肌瘤9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自凝刀手术配合口服息隐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B超监测下以自凝刀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功率20~30W,至肌瘤回声均匀变强.再口服息隐12.5mg,每日1次,连续3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症状均缓解,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3月、6月、1年复查肌瘤缩小分别为44.54%、53.68%、51.68%,(P<0.01),肌瘤直径小于3cm者均完全消失.结论自凝刀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子宫肌瘤的局部微创治疗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腹腔镜直视下进行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已成功的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我科近几年在腹腔镜直视下行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50例,现就其护理需求凋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期待疗法的临床结局。方法 :将有适应证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共82例定期随访。按肌瘤体积变化分为肌瘤体积增大 >5cm3 、肌瘤体积增大 0~ 5cm3 、肌瘤萎缩 3种 ,并分析绝经前后患者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76例定期随访 (有 6例因地址变迁失访 ) ,其中终止期待疗法全部行全宫切除的 3 1例中 ,无 1例患者出现肌瘤变性。仍在随访的绝经 2a以上者 12例 ,对其绝经前、绝经 1a、绝经 2a的肌瘤体积分析比较 ,显示绝经后肌瘤萎缩明显 (P <0 .0 5 ) ,且绝经时间越长 ,肌瘤萎缩越显著 (P <0 .0 1)。结论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期待疗法是安全、可行的 ,可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但要严密随访 ,绝经后肌瘤萎缩随绝经时间越长 ,肌瘤萎缩越显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终止期待疗法与肌瘤增大、有否出现临床症状和患者的心理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配伍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单纯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80例给予射频消融配伍MEBO治疗,回顾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2、4、8周复查,对照组:2周痊愈0例,4周痊愈10例,8周痊愈48例,有效率100%,一次治愈率为96.7%;观察组:2周痊愈15例,4周痊愈61例,8周痊愈4例,有效率100%,一次治愈率为100%。结论射频消融配伍MEBO治疗慢性宫颈炎一次治愈率高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且阴道排液量少,时间短,创面无出血,修复快,治疗后能恢复宫颈原有的弹性和外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术是在B超引导下将高频振荡电流经自凝刀通过阴道,宫颈介入到病变部位使其产生生物高热效应,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溶解脱落、吸收机化或自动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我院从2003年6月引进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对子宫肌瘤、子宫出血、宫颈炎等妇科疾病行射频消融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从2004年4月~2005年4月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子宫肌瘤5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4例,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4例,宫颈炎及宫颈息肉10例。年龄32~54岁。术前均经宫颈及宫腔内膜细胞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无生育要求,无凝血…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只有卵泡发育而无排卵。米非司酮可使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水平降低 ,阻止卵泡发育 [1 ] ,并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 ,使之萎缩。我们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血 5 1例 )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 :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7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更年期功血患者 5 1例为观察对象 ,平均年龄 (46± 3.5 )岁 ,平均疗程 (5± 2 .5 )个月 ,无内外科合并症 ,其中 10例合并子宫肌壁间、浆膜下小肌瘤。子宫内膜病理变化为单位性增生或囊腺样增生。1.2 方法全部患者治…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响着妇女的健康。近来,用外科方法治疗子宫肌瘤推荐采用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病人认为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能保存生育功能,即肌瘤切除,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子宫肌瘤的假包膜是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过程中压迫邻近的肌壁纤维而形成的,包含丰富的神经血管束。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尽量保留假包膜,更有利于保存子宫的神经和血管,保留了子宫肌层的完整性,有利于子宫肌肉的恢复,对保留生育能力和减少术后粘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术前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伴贫血、拟行全子宫切除患者20例,采用米非司酮10mg/d,连续服用3个月;同时选用同期在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上无差异的未用米非司酮治疗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记录服药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及肌瘤体积;对服药组及对照组治疗情况和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服药组治疗期间均闭经,贫血较前纠正,子宫及肌瘤缩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前及术中输血率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术前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疗法(RFA)结合超声造影(CEUS)在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射频消融疗法(RFA)或射频消融联合超声造影治疗(RFA+CEUS)的肝细胞癌(HCC)6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过射频消融疗法(RFA)的肝细胞癌(HCC)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射频消融联合超声造影(RFA+CEUS)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31例作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在对照组中,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0%、69.3%、30.7%,平均生存期为27.1个月;而在实验组中,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1%,73.9%、37.5%,平均生存期为33.6个月。两组的总生存数的生存风险值在数据上都为1.48(P0.05)。在对照组中,发现并发症4例:胸腔积液、腹腔积液、门静脉血栓形成和膈下脓肿;在实验组中,出现并发症2例:胸腔积液和门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疗法(RFA)联合超声造影(CEUS)治疗肝细胞癌,较单独采用射频消融疗法(RFA)更高的生存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作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2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例、输卵管囊肿8例、浆膜下肌瘤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分别在气腹前、气腹后0、15、30、60、90min和气腹毕各个时间内抽取桡动脉血液作血气分析,同时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与气腹前比,气腹后15min至气腹毕,PaCO2明显升高(P<0.05),而pH、PaO2和SaO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O2气腹可明显提高PaCO2,造成高碳酸血症,从而加剧血液生理紊乱.提示气腹手术中应增加潮气量,以降低PaCO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腹腔镜治疗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均在腹腔镜探查下成功修补,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治疗腹膜内膀胱破裂具有微创、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此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官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其中0类128例,占47.1%;Ⅰ类134例,占49.3%;Ⅱ类10例,占3.6%.结果:2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72个月,有效率为100%.所有0型和Ⅰ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性切除,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子宫穿孔、水中毒、脏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孤立的、直径小于5cm的子宫肌瘤患者42例及无生育要求的功血患者20例,在B超监视下,用射频治疗仪专用穿刺针(以下称自凝刀)治疗,观察术后3、6个月的子宫肌瘤大小、形态变化及功血患者出血量的改变。结果:子宫肌瘤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90.47%,子宫肌瘤逐渐缩小、消失;功血的有效率100%,治愈率90%,出血明显减少或闭经。无脏器损伤的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伤且费用低的治疗子宫肌瘤及功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的影响。方法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 1 0 6例 ,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 ,并与同期 90例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结果 :肌瘤剔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长于单纯剖宫产组 (均 P<0 .0 0 1 ) ,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 2 4 h内出血量多于单纯剖宫产组 (分别为 P<0 .0 0 1 ,P<0 .0 5) ,多发性肌瘤剔除术的出血量多于单个肌瘤剔除术(P<0 .0 1 ) ,两组的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时应根据产妇的体质、肌瘤的多寡来决定是否同时剔除肌瘤 ,一般状态良好的产妇在剖宫产的同时应尽可能行肌瘤剔除术 ,以免受日后再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5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愈率 98.8% ,总有效率 1 0 0 % ,手术平均时间 (37.1± 1 7.8) min,术中出血量 5~ 1 0 0 m L,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 ,住院天数(3.5± 1 .5) d,术后异常子宫出血者均恢复正常。随访 2~ 36月 ,无肌瘤复发 ,术后总妊娠率达 62 .5% (1 0 /1 6)。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136例,所有病例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为一组(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和二组(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其中一组28例腹腔镜手术,33例开腹手术。二组59例腹腔镜手术,16例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一组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99.2±14.7)min和出血量(95.9±14.3)mL均高于开腹组(P0.05);二组中腹腔镜手术率高于一组(P0.05),二组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二组腹腔镜较一组腹腔镜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虽然两组中腹腔镜组的直接医疗费用高于开腹组,但非直接医疗费用和误工费低于开腹组,两者的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阔韧带肌瘤剔除术和腹式阔韧带肌瘤剔除术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术式,对于直径小于10cm的阔韧带肌瘤,腹腔镜下阔韧带肌瘤剔除术具有安全、微创、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黄敏  王琴  辛洁  杨琴 《长江大学学报》2006,3(3):291-291,307
射频消融术是在B超引导下将高频振荡电流经自凝刀通过阴道,宫颈介入到病变部位使其产生生物高热效应,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溶解脱落、吸收机化或自动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我院从2003年6月引进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对子宫肌瘤、子宫出血、宫颈炎等妇科疾病行射频消融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