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冠果种子产量低,这是制约其大力开发与利用的瓶颈。为给文冠果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文冠果资源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的160株文冠果单株的种子质量、结果个数、果实质量等21个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160株文冠果单株各性状指标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单株结果个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2.98%;叶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7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种子质量与树高、地径、冠幅、果实纵径、种子长、单果种子质量、单株结果个数、单株果实质量、百果质量、百粒种子质量、叶长、叶宽、叶面积、果皮厚度、单果种子粒数及种子宽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21个性状指标中提取了7个主成分,即单果产量、单株产量、果实产量、叶形、种形、果形、树形这7个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74.693%;依据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在育种中可选择单果种子质量大、单株结果个数多、单株果实质量大、叶长、种子长、果纵径长、冠幅大的单株作为优良高产植株。 相似文献
2.
玉屏油茶良种果实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为中国油茶之乡。为了选育可在该县推广应用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对该县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内引进和收集的47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12个果实性状指标分别进行了变异程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县引进和选择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果实各经济性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油茶干籽含油率介于17.22%~42.64%之间,平均值为34.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果产量与干籽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鲜果含油率与干籽含油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果皮厚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12个数量性状归纳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果型因子、含油量因子和单果籽粒数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5.705%;依据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可选择果大、单果籽粒数多、含油率高和结实多的无性系作为油茶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4.
5.
普通油茶优良单株产量与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1个油茶品系单株的10个主要性状(树高、冠幅、分枝级数、果形指数、单果重、出籽率、花蕾直径、雄蕊数、雌蕊长度、产量)进行分析,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6.52%确定了4个反映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系进行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比采用优良性状打分评优法科学、简便;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油茶品种的选择比传统的人为打分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以后油茶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树莓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其优种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树莓11品系的主要经济性状(单果重,出汁率,含酸量,含糖量,花青素,VC,SOD,蛋白质,氨基酸等等)进行分析,根据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确定了反映树莓主要经济性状的3个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方程;并通过计算品质的主成分值,对供试的11个品系进行了比较,进而选择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其结果与实际相接近,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树莓品种的选择比传统的人为打分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以后树莓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11份菠萝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其果实的9个主要数量性状,并对参试菠萝种质数量性状的品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1份材料的9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7.47%~47.11%。相关性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汁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可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汁率和固酸比呈显著的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其它所有指标件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数量性状综合成为3个主成分,可解释总信息量的89.30%。根据主成分综合值的排序结果表明,Pattawia、冬蜜、无刺卡因、甜蜜蜜4个品种综合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分布于云南省9个州(市)20个县的22份灯盏花种质资源的12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叶片因子、花序因子、粒重因子和产量(干重)因子作为灯盏花的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2.78 %.据此,在进行灯盏花优良种源选择时对其叶片因子应选择高,粒重因子应选择偏小,而花序和产量(干重)因子应选择适中者;遗传距离为5时,可以把22份灯盏花种质资源分为5大类,其中滇西北迪庆香格里拉的D10,丽江古城的D09,大理鹤庆的D11各聚为一类;玉溪通海的D19和与通海县毗邻的红河州石屏县的D18聚为一类,其余产自红河、文山、曲靖、昆明、楚雄等5州(市)的17份灯盏花种质资源聚为一类.其聚类结果与灯盏花的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滇西北地区的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分化严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最新高分辨率DOM/DLG融合图,采用现地勾绘调查的方法对安吉县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有毛竹林面积55287.6hm2,毛竹总立株数17084.3×104株,为全省平均的1.2倍,毛竹生物量563.2×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01.9t/hm2,并推算出毛竹林乔木层年碳固定量为47.3×104t。从海拔高度看,毛竹林主要分于海拔250~650m,占全县毛竹林总面积的82.0%;从坡度看,主要分布于16~35°,占全县毛竹林总面积的87.2%。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毛竹冬笋生长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0株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和30条毛竹鞭跳鞭上的冬笋生长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母竹胸径大小与冬笋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y=63.815x-80.805,R~=0.0802,相关性不显著;②母竹年龄2a的冬笋产量显著高于6a的冬笋产量,t=2.409>t_((29)0.05)2.045,母竹年龄4a的冬笋产量也高于6a的冬笋产量t=2.508 3>t_((29)0.05)2.045,母竹年龄大小对笋产量有显著的影响;③毛竹竹鞭跳鞭上的冬笋数量,来鞭大于去鞭,来鞭上的冬笋占冬笋总产量的71.4%,冬笋生长的范围多数在距母竹100cm以内,占冬笋总产量的68%;④通过母竹找到竹鞭的冬笋,去鞭上的冬笋产量显著高于来鞭上的冬笋产量,来鞭冬笋产量仅占2.62%;⑤随着母竹年龄的增加,冬笋的着生点距离母竹越远,2年生的母竹其冬笋产量、冬笋根数长在100cm以内的达41%,长在200cm以上的只有24%,而6年生的母竹,其冬笋产量、冬笋根数长在100cm以内的仅有14%和18%,长在200cm以上的达46%和42%。 相似文献
17.
天目山毛竹种群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目山毛竹个体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依次为:竿62.9%、篼13.6%、枝8.8%、鞭6.9%、根4.4%和叶3.6%。胸径与基径、竹竿和总体生物量之间都有着很高的相关性,而基径则与竹篼有着极高的相关性。总体看来,胸径和基径与地上部分各器官有着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地下部分的竹鞭和根没有什么相关性。用胸径与基径对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拟合的显著度都在0.9以上,说明通过对毛竹胸径或基径的测量就可较准确的推知各器官生物量。毛竹各器官含水量依次为:根鞭篼竿枝叶;即越靠近叶,则水分含量越低。竹叶N、P含量居首位,而竹竿的N、P含量最低,但其有机碳的含量最高。毛竹种群的有机碳储量为34.483 t.hm-2,其中地上部分碳储量为26.478 t.hm-2,地下部分碳储量为8.005 t.hm-2。毛竹的碳储量相当于每公顷固定了大气CO2126.438 t。而地上与地下部分N的总贮量约为0.306 t.hm-2,P的总贮量约为0.017 3 t.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干重换算法”研究了中亚热带东部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毛竹林中真菌与放线菌的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占绝对优势,其总生物量随季节变化为7月大于4月,10月大于1月,且总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不相关,与地表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其生物量与土壤垂直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中亚热带东部毛竹林土壤微生物总生理量约在10.98-19.94t/hm^2。 相似文献
19.
毛竹叶及其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发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杉木种子发芽试验,检测毛竹叶及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的化感作用;就总体而言,毛竹叶和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毛竹叶及竹鞭非极性与极性生化物质的差异而言,毛竹叶及鞭弱极性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强于极性生化物质。 相似文献
20.
毛竹主要食叶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毛竹主要食叶害虫(包括害螨,下同)的种类、危害和分布状况的研究,并从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防治指标及预测预报、综合治理技术和天敌的种类、生物学及生态学等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对害虫大发生的机理研究不够深入;(2)过于注重对主要害虫的研究,忽视对次要害虫的研究;(3)对某些主要害虫、天敌的生态学研究得不够全面,且缺乏有效的监测系统和害虫控制措施综合评价系统;(4)综合治理过于依赖化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综合性营林措施的根本效益。生物防治研究与实践工作力度不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将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