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查清云杉生长规律,给合理经营水源林提供科学数据,在祁连山林区五个林场,调查固定标准地及临时标准地54块,机械抽取定株样园66个,调查生长量样木847株,解析木57株,通过整理计算和分析,初步揭示了各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一、林木株数按胸径分布是偏态的.林分平均直径在12厘米左右。二、根据树干解析资料分析,云杉林的数量成熟龄在140年左右。三、直径与材积的数学模型为:V:0.000180285D~(2.3799994692) 四、云杉年龄与树高的数学模型为:H:10~(1.628192274-5.208000492)1/A 五、云杉生长量与生长率表的编制:依据847株生长量样木,计算出林分平均净生长率为1.46%,并编制出各径阶生长量与生长率表。六、树皮率及树皮材积率的数学模型:1、树皮率:B%=3.112444311+(38.04175078/D1.3)2、树皮材积率:Bv%=6.791124688+(94.6676613/D1.3)为了应用方便,已编成数学用表。七、不同的云杉林分类型,其生长量有显著差异:如60年灌木云杉与苔藓云杉林比较,其胸径为61%.树高为42.6%,材积为15.6%。八、青海云杉的实验形数为0.412。胸径与树高比值为1:65.说明树干园满度小,尖削度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华北地区149株栓皮栎解析木的数据,先建立了3个表现良好的独立模型,包括带皮胸径--去皮根径线性模型、带皮胸径--树高幂函数模型和基于自然对数转换变量的带皮胸径、树高--去皮材积线性模型。之后基于这3个独立模型,运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建立了1个相容性根径--胸径--树高--材积模型系统,并由此得到基于根径、胸径和胸径树高的相容材积式(表)。相容性模型系统中,各模型的6项统计指标、模型残差图、Shapiro Wilk检验及独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均无异方差现象,模型残差服从正态分布,且各模型在拟合阶段和检验阶段的残差范围都较因变量的范围窄。上述材积式(表)的精度在96.9%以上,可用于华北地区栓皮栎林木材积的估测,且为华北地区栓皮栎林区解决和处理盗伐、滥伐案件提供依据。带皮胸径-树高模型作为森林生长与收获模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分,可被用来在已知胸径的情况下推算平均树高,进而推算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等因子,对森林调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及数表仅适用于胸径范围在5~21 cm之间的华北地区栓皮栎树木的估测。   相似文献   

3.
密度对米老排萌生幼龄林生长及直径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伐桩萌条保留密度是萌生林培育经营的关键技术。本研究旨在探索密度对米老排萌生林生长及直径分布的影响,进而确定米老排萌生林的合理经营密度。方法以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伐桩萌条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计了3种留萌处理(TCA:保留1株/桩,TCB:保留2株/桩,TCC:保留3株/桩),3次重复,共9块固定样地;基于固定样地5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对3种不同密度米老排萌生幼林的生长及直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1) 除萌后1~3.5年,密度对萌生林平均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对萌生林优势木树高生长量影响不显著,对萌生林优势木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影响显著(P < 0.05),对萌生林优势木胸径总生长量与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影响极显著(P < 0.01)。(2)萌生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优势木平均胸径和优势木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峰值均出现在第2年;林分平均胸径的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在3~4年之间,而林分平均树高的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则在2~5年间。(3)第2年后,萌生林优势高和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呈明显递减趋势。(4)萌生林直径分布遵从单峰正偏山状分布,处于竞争的自然稀疏后期,使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萌生林的直径分布拟合效果良好。结论前5年为萌生林径向生长和高生长的旺盛期,合理保留密度及幼林抚育对萌生林的径向生长极为重要。每伐桩保留1~2株萌条的除萌措施,对提高萌生林优势木比例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抚育间伐对冀北山地典型生态公益林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冀北山地选取典型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抚育间伐对其林木胸径、林分单株材积和总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抚育间伐促进了林木胸径的增长,间伐林分各个树种的平均胸径均大于对照林分,间伐林分胸径年平均增长量(0.52cm)是对照林分胸径年平均增长量(0.28cm)的1.86倍;抚育间伐增加了林分大径阶林木的比例,使林分径阶分布更接近正态分布,且分散程度下降;2)抚育间伐后,各个林分的单株材积均得到了提高,其中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中落叶松单株材积年增长量增加最大;3)抚育间伐后林分蓄积生长量(45.67m3/hm2·年)比对照样地(40.16m3/hm2·年)提高了13.73%;4)抚育间伐整体上降低了林分的总蓄积量,间伐样地林分总蓄积量平均值(69.997 1m3/hm2·年)比对照样地(93.997 9m3/hm2·年)降低25.52%。因此,抚育间伐有利于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的调整,促进林分保留木的生长,改善林分与生长有关的各种生态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适于FVS的长白落叶松树皮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估算长白落叶松的去皮直径及树皮厚度等,利用小兴安岭南部68株长白落叶松解析木与生物量数据,对带皮胸径与去皮胸径之间、树干材积与木材材积之间、树皮厚度与相对树高之间、树皮因子与树高之间等相关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胸径处去皮直径的最优模型为D1B=0.922DOB(R2=0.99),胸径处树皮因子和树皮调整...  相似文献   

6.
对17个受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为害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样地调查,结果表明:云杉矮槲寄生能够降低青海云杉的结实率,并增加小蠹虫入侵的几率以及致死率,最终影响云杉林的自然更新。云杉寄生害的不同危害等级对云杉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影响程度呈递增状态,各危害等级对树高平均年生长量、径平均年生长量、材积平均年生长量之间的影响呈显著性差异,且当危害等级达到Ⅲ级时,对寄主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发现青海云杉的2年生针叶长度和直径随着危害等级的增加递减。对受害青海云杉进行修枝处理的完全治愈率达到45.4%,降低危害等级的比例达到72.8%,是有效控制云杉矮槲寄生危害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样木解析法及其在材积表编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材积表编制样本资料收集的新方法──样木解析法。即在标准地中采用随机或机械抽样方法选取样木,进行树干解析,获得样木生长过程;通过建立树皮系数与树皮率回归模型,将样木解析后的各龄阶去皮直径和去皮树积转化为带皮直径和带皮材积;一株样木可获得龄阶数个编表样本。经四川林校林场楠木材积表编制实践,有减少编表样本收集工作量、消耗林木少的优点,且能达到精度要求,为珍稀树种材积表编制样本资料收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杉木人工林林分出材率表编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单株木二元材积方程、二元材种出材率表计算林分蓄积量和出材量的基本原理,推导出编制林分出材率表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杉木人工林现场实际造林样木选掺Richards方程建立以胸径、树高为辅助因子的累积材种出材率模型,据以估计单株材种出材率。然后,分别应用直径分布参数回收技术法和相对树高曲线模型,预测林分各径阶株数概率及径阶平均高,结合二元材积方程,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林会出材率表。表1参4  相似文献   

9.
对福建南平人工林与天然林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生长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林林分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带皮材积分别为1425株.hm-2、18.30 cm、16.20 m和0.19736 m3;天然林中9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带皮材积分别为40.20 cm、19.50 m和0.91212 m3。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林生长量远高于同龄天然林,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高峰均比天然林早,峰值也比天然林大。天然林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早期生长较慢,但后期生长量大,99年生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高于人工林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是一种生长速度较慢的树种。  相似文献   

10.
刨花楠干形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天然林中的刨花楠解析木资料 ,利用削度方程对其各相对树高处的直径进行拟合 ,并对其干形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刨花楠树种的最优带皮削度方程为 :d =1.191170·(1-h/H) ( 0 .3 0 60 49 0 .43 763 4D/H) ·D0 .951175;各径级树木干形的变化规律为 :随着胸径和年龄的增加 ,各径阶树木从树干基部往上的相对形率的减少速度呈增加趋势 ,高径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广西维都林场32年生阴香人工纯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将解析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同林分树龄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并确定为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阴香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在32 a时分别为17.6 m、32.55 cm和0.539 m3;树高连年增长量在0~6 a逐年增加,第6年达到峰值,为0.90 m/a,第6年之后树高生长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胸径生长与树高生长规律相似,在第4年达到生长峰值,为2.42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随树龄递增先增长后下降,连年生长量峰值出现在第22年,峰值为0.035 m3/a,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2年,由此确定材积数量成熟的年龄为32 a。生长规律回归方程拟合中,树高、胸径与林龄回归模型以理查德模型最优,材积以苏马克模型为最优,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97以上,残差平方和较小,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林密度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及密度效应,基于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米老排皆伐迹地不同密度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①在间苗作业后1.0~3.5 a,未间苗抚育林分(ck)与间苗抚育林分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总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上差异显著;但各林分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差异不显著。间苗处理提高林分平均生长水平和减小林分径阶分化程度的作用明显。②间苗抚育林分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与密度呈负相关;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第2年,间苗抚育林分出现在第2~4年。前5 a为种子更新林径向生长的旺盛期,间苗抚育保留合理密度对林分的径向生长极为重要。③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2~3年相交,而间苗处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5年仍未相交;林分优势木前5 a的高生长处于旺盛期。④未间苗抚育和间苗抚育的林分径阶分布类型不同,前者呈倒J型分布,后者近似正态分布,间苗处理改变林分径阶分布的类型、峰值和分化程度作用明显。⑤在间苗抚育后第3.5年,密度较低林分的平均生长量优于密度较高处理林分。⑥充分利用米老排种子成熟期、落种期和天然更新特性,通过科学的采伐期、采伐方式、迹地剩余物清理方式和迹地更新林的间苗抚育措施,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和促进其更新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GM(1,1)模型进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趋势预测,在对43块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的基础上,获得了不同龄阶平均单株木的3个测树因子胸径、树高、材积的总生长量,利用这些基于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对GM(1,1)模型进行拟合。其模型模拟检验精度:胸径、树高、材积均为Ⅱ级可用水平;发展系数|a|<0.3,可用于中长期预测。由预测产生的相对误差的大小,将原始数据划分为4种状态,分别写出胸径、树高、材积的四步概率转移矩阵p(i),建立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从对32、34龄阶的预测结果看,灰色—马尔柯夫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精度分别为胸径99.22%、树高99.73%、材积98.33%,能进行高精度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标准地和解析木数据为依托,使用R语言,构建杉木单木胸径-树高模型、冠幅模型、胸径生长量模型(大树、小树)、树高生长量方程(大树)以及材积模型,并计算树皮因子。通过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对数似然值,结合R2值选择最优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的预估精度最高的为树皮因子模型,精度达到99.01%,预估精度最低的模型为直径生长量模型,精度为83.54%,其余模型精度均达到95%以上;经t检验,所有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模型均可用于森林植被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置标准地,选择标准木,对日本扁柏、日本花柏和日本香柏等柏木树种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树种胸径在造林后3~4 a基本没有生长,日本扁柏、日本花柏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8~9 a,日本香柏则是在造林后11~12 a,其连年生长量开始低于平均生长量,造林后8~15 a是胸径生长的旺盛期,应在造林10 a左右进行间伐。(2)树高生长量均在造林10 a内增长迅速,其旺盛生长期为造林后5~10 a,3个树种的连年生长量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9~11 a。(3)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早期生长缓慢,在造林0~20 a生长速度较为一致,而在造林20 a后,日本花柏材积连年生长量明显大于另外2个树种,解析木材积从小到大依次为日本扁柏(0.248 7 m3)、日本香柏(0.253 6 m3)、日本花柏(0.317 2m3)。(4)造林35 a后,3个树种林分均未到达成熟期,应对林分进行抚育管理等措施,达到培育柏木大径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树高-年龄分级的广东木荷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90株不同径阶木荷伐倒木(其中40株树干解析木)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Gompertz、Richards、Korf 4种经验生长模型对树高-年龄进行分级,并对未分级和分级的广东木荷单木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建模,通过调整后拟合优度、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4个指标对2类模型进行评价和比较,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材积未分级最优的拟合方程都为Gompertz模型。采用分级方法的模型与未分级方法的模型效果不尽相同,分级方法构建的木荷胸径、树高、材积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未分级方法构建模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河北杨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9株河北杨优树组成样本,分别以年平均材积生长量(Y_1)、年平均胸径生长量(Y_2)、年平均树高生长量(Y_3)为因变量,以优树年龄及优树生长等8项气象因子和海拔高度(X_1~X_(10))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选取Y_1/Y_1、Y_2/Y_2、Y_3/Y_3、树干形率、冠幅/胸径、分枝角度、树干通直度为评判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河北杨优树进行了评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河北杨优树选择的方法步骤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Weibull方程为基础模型,使用1680株标准木数据,分别为长白山主要的7个树种建立了树高曲线方程。研究发现,针叶树种的树高曲线具有较高的精度,决定系数R^2均在0.8以上,而阔叶树的精度较低,尤其椴树Tilia amurensis和榆树Ulmus pumila的R^2低于0.5。对比针阔叶树的树高曲线发现,在胸径较小时,阔叶树的树高普遍较高,而在胸径较大时.针叶树的树高较大。从相邻径阶的树高之差来看,针叶树的径阶树高生长量普遍较大。由于相同径阶的林木.径阶树高生长量越大,其材积生长量越大。因此,在林分调整采伐时,应尽量保留径阶树高生长量较大的林木。单纯从木材收获的角度出发,在长白山地区,相同径阶下主要针叶树种的采伐顺序应为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林科院丽林实验林场选取了10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在样地中伐取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各1株。树木伐倒后,沿着树干以1 m区分段截取圆盘,测量其东西和南北2个方向的带皮直径、去皮直径、总年轮数量、边材年轮数量、边材直径。采用正态分布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落叶松心边材的方位变异、株间变异、林分间变异、沿树干方向的变异以及与树木各变量之间的生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心边材的方位变异不显著(P0.05)。心边材存在显著的林分间和株间变异(P0.05),胸径较好地解释了心边材的株间变异。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面积随着树干的增高而递减,而边材宽度在树干基部较大,1 m以上相保持对恒定,在接近树梢处明显减小。心材半径、心材面积、边材宽度和边材面积与形成层年龄和横截面带去皮直径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0 1)。心边材年轮数随形成层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形成层年龄能够解释90%以上心材年轮数的变化,而仅仅能够解释46%边材年轮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相对高d_(0.1)预估模型导出树干表面积式,然后乘以树干平均年轮宽度推出了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最后将平均年轮宽度转换成平均直径生长量。此模型中采用胸径、树高与平均直径生长量三个因子预测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测算方便,应用简单。选用模型Z_v=d_(1.3)(α_0h~(-3)+α_1h~(-2)+α_2h~(-1)α_3)hZ_d,相对系统误差不超过±1.72%。各树种模型的误差不超过±2.54%,应用精度均较高。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随立地质量好坏而变,因此必须分别地位级建立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