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发病症状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主要侵害地下茎及根部,地上部植株后期发生萎蔫。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叶片呈枯黄色、萎垂、反卷,叶片变黄部分和绿色部分的界限不明显。病害由基部向上发展,茎基部和地下根茎以后稍变软,呈褐色水渍状。纵剖茎基部及根茎,可见维管束变褐,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浓溢出。随着病害发展,病株的根茎、茎的髓部和皮层也受侵染而变色,最后根茎和茎基变褐腐烂,腐烂组织无特殊臭味。腐烂后期,由于土壤中其它细菌侵染而发生恶臭。病株发展到后期,地上部凋萎枯死,且易从腐烂的茎基部折断而倒伏。2、病原及发病规律姜… 相似文献
3.
姜瘟病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舒城、铜陵、临泉、体宁等主要栽姜区姜瘟病发生规律的调查、病原菌鉴定和防治研究,明确了引起姜瘟病的病原菌为姜青枯假单胞菌,除少数菌株属生物型Ⅲ外都为生物型Ⅳ。新栽姜区的菌原主要来自带病种姜,而老姜区土壤带菌和带病种姜都是主要侵染源。病害发生与轮作、种姜处理、气候、姜田管理、土质、施肥等关系密切。采取轮作、选留无病种姜建立留种田、种姜处理、加强田间管理等,结合大田期药物防治能有效的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4.
山东姜瘟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8-2000年从山东省莱芜、泰安、滕州和安丘等6个地(市)县采集姜瘟病株,室内分离纯化获得107个菌株,从中选出部分菌株,对病原细菌形态、培养性状、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反应和致病性等性状进行测定,并与番茄青枯病菌Tm2和烟草青枯病菌P.s3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菌株均属于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根据对其6种糖和醇的作用以及脱氮作用。明确山东姜瘟病菌有Ⅱ和Ⅲ两个生物型,比例分别为42.31和57.69%。不同地区间生物型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6.
7.
8.
安徽省姜青枯假单胞菌生物型鉴定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海沃德制订鉴定青枯假单胞菌生物型的方法,对舒城、铜陵、桐城、临泉、阜阳、全椒、巢县、屯溪和休宁等9县市分得的32个菌株进行鉴定。其中4个菌株SC78、SC710、SC81和SC93能利用乳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不能利用甘露醇、山梨醇和甜醇,属生物型Ⅲ;其它28个菌株则相反,属生物型Ⅳ。生物型Ⅲ的4个菌株是由前作番茄、辣椒和茄子田中的姜瘟病株上分得的;它对姜株致病力较生物型Ⅳ弱。 相似文献
9.
10.
11.
13.
14.
15.
16.
罗汉武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21,(14):29-30
姜瘟病是生姜种植中比较常见的病害,发生后如果没有及时防治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降低农户的种植收益.该文分析了姜瘟病的发病特征与发生影响因素,提出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为生姜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姜瘟病又叫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减产幅度为10%~20%,重者高达50%以上,甚至绝产.同时,还严重地影响了生姜的商品质量及食用价值,是目前生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姜瘟病俗称腐烂病、软腐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所致的细菌性病害。随着我国生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姜瘟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已严重威胁着生姜的安全生产与发展,成为生姜生产的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20.
姜瘟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瘟又称姜腐烂病、姜软腐病、青枯病,是姜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国内种姜地区均有发生,一般可造成20~30%的产量损失,严重的可造成毁种失收,贮藏期继续危害,导致肉质根茎腐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