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风景林群落色彩要素与林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62-164
生态风景林是城市森林的主体,其群落类型特征差异较大,如何科学评价其生态景观等特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21个生态风景林群落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业图像分析软件HCImage提取的色彩要素数据,分析不同林分群落的色彩学特征以及它们与林分特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探讨从色彩分析这一特殊手段评价森林群落的可能性和意义,为生态风景林等森林群落的评价和研究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同安区森林资源现状和林相改造实践,总结林分补植修复关键技术措施及若干需注意的关键问题,为提高林分质量和改善森林景观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提高现有林分质量,加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加速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向顶级群落演替,确定天然次生林林下补植树种和补植位置,为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经营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方法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白桦纯林、落叶松白桦混交及针叶混交3种典型的林分类型为例,在次生林原有天然更新的基础上,利用Voronoi图进行空间单元确定和Voronoi结点边缘校正,并使用反距离插值使林木空间结构参数可视化,预测林分中未含林木区域的空间结构信息,将其作为补植依据,使用熵权法确定各空间结构参数权重,将各空间结构参数插值后图像进行加权叠加,以林分非空间结构为约束条件,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为目标,探讨次生林林下补植树种和位置。结果(1)选取兴安落叶松为补植树种,各林型幼树补植数量分别为660、1 970、315。(2)补植后白桦纯林样地中白桦幼树幼苗混交度增加为0.52,其他树种幼树幼苗混交度增加为0.51;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中白桦幼树幼苗混交度增加为0.84,其他树种幼树幼苗混交度增加为0.70;针叶混交林中白桦幼树幼苗增加为0.78,其他树种幼树幼苗混交度增加为0.50。(3)补植后各林型样地林下幼树幼苗Voronoi图多边形边数标准差分别为1.31、1.41、1.36,均处于随机分布状态。白桦纯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及针叶混交林中落叶松幼树幼苗Voronoi图多边形边数标准差分别为1.27、1.40、1.37,均呈随机分布。结论采伐和补植是两种相反的空间优化方式,将林木空间结构参数进行反距离插值,可以预测林分中无林木区域的空间结构参数值,插值后的图像像元大小可以设定为补植幼树所需要的林地面积大小,依据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目标和补植数量的调控目标,提取样地未含林木区域空间参数值,进而确定补植的树种和位置。   相似文献   

4.
"三北"防护林退化严重,林分修复补植造林缺乏可供选择的生态适应性强、抗性优良的杨树新品种,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树种更加匮乏,加之光肩星天牛危害严重,选择抗性优良的树种亟需解决。基于此,2014年4月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布置了16个抗虫杨树品种进行林分修复补植过程中性状的比较,通过对16个杨树品种的保存率、抽梢率、胸径、树高、新梢等因子的调查,用单因子分析、交集法、聚类分析、综合评分的方法最终选出7个生态适应性和速生性均比较优良的杨树品种,并给予具体的排序和分值,08-09(59.30)08-01(61.28)08-14(61.48)京2(62.06)16-8(68.52)16-28(72.68)16-27(73.09)。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环城公园生态风景林的景观评价及生态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及3S技术,依据合肥市环城公园特点,采用样方法和Citygreen软件对公园的景观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生态风景林斑块及其生态功能。结果表明:环城公园内生态风景林景观斑块面积65.44hm2,占整个景观的43.91%;一般绿地景观斑块面积1.39hm2,占整个景观1%;水体景观斑块面积53.38hm2,占整个景观35.82%;裸地景观斑块面积1.13hm2,占整个景观0.76%;建筑及硬质铺装面积25.82hm2,占整个景观17.33%,说明生态风景林已具有较高的环境控制能力。公园内以木本植物为主的群落结构表现相对稳定,丰富了城市景观资源,形成了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环城公园生态风景林的生态功能体现在:固碳效益折合人民币价值约8050407元;清除有害气体总价值约271164元;有效截流暴雨径流总量34162.85m3,价值约18468438元;对改善和维持合肥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色彩是森林景观中最易影响感官的信息要素,也是衡量景观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而林分结构是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本文旨在通过林分结构与色彩斑块的耦合关系,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构建林分结构因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林分结构与景观色彩斑块的耦合关联程度,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结果(1) 4个因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林内空间因子>植被生长因子>林木高度因子>林内竞争因子。(2)林分结构与景观色彩斑块的耦合关联度为0.6,属弱协调程度。其中,相关关系耦合度较大的指标包括:林内空间因子与色彩最大斑块比例(LPI)和斑块色彩多样性(SHDI)、植被生长因子与色彩斑块分离度(SPL)和色彩对比度(CPC)、林木高度因子与SHDI、SPL和CPC、林内竞争因子与色彩斑块亮度(CPB)。(3)植被生长仅在中低水平上对LPI有显著影响;林下相对高度仅在较高水平时对CPB和CPC有显著影响;而林内竞争程度在中低水平上对CPB和CPC有显著影响,在较高水平上对SPL有显著影响。结论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色彩斑块与林分结构属中等关联程度,林分结构因子对色彩斑块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林分结构因子所影响的色彩斑块指标、同一林分结构因子在不同水平上所影响的色彩斑块指标以及对色彩斑块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两者间存在相对复杂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风景林建设的艺术性与生态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风景林建设的艺术手法和生态问题,指出要用艺术原理来创造风景林的美感,用生态规律来指导风景林的结构形成,并最终达到艺术与生态的高度统一。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3期李宏彬等风景林建设的艺术性与生态观  相似文献   

8.
生态公益林更新和补植树种——千年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分析了发展千年桐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千年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用途,并阐述了千年桐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壮苗培育、造林与抚育、病虫害防治等营林措施,为生态公益林树种的更新与补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林分结构调控影响林地土壤水文动态过程,以浙西钱江源上游地区开化县林场城关分场施业区为研究对象,应用2010—2014年杉木纯林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对基于物理基础的一维水热耦合(SHAW)模型进行参数测定和验证,并分析杉木复层异龄林土壤水分变化和水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土壤水分模拟值略高于实测值,两者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41、0.009和15.4%,模型总体上模拟精度较高。杉木复层异龄林比纯林年均土壤储水量(0~60 cm)增加9.4 mm,年均蒸散量增加36.4 mm,土壤水分深层渗漏量减少115.6 mm;纯林和复层林土壤水分的年变化量与地表径流量差异较小,分别为0.7、0.2 mm。因此,构建杉木复层异龄林可以增加土壤水库容量,更好地发挥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生态疏伐对林分密度及直径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对于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以孟滦林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与探讨生态疏伐对林分密度及直径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后林分密度明显降低,林分内林木之间的竞争变小,有利于林木的健康生长;生态疏伐前,直径分布曲线呈左偏,林分中、小径阶树木较多。疏伐后,直径分布曲线稍偏右,且趋于正态分布,林分中、大径阶树木较多。  相似文献   

11.
间伐补植对马尾松低效林生长及林分碳密度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低效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林分特征等因素采用20%间伐强度及补植措施,通过对2013—2017年连续4年的样地调查与样品测定获取数据,分析间伐补植措施对其林木生长以及林分碳密度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补植措施实施4年后,林木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分别比对照样地提高了77.78%、109.68%。间伐补植后乔木层碳密度的增量呈显著减慢趋势(P<0.05);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碳密度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减少(P<0.01)和显著增加(P<0.05);土壤层碳密度的增量则为对照样地大于作业样地,且差异显著(P<0.05)。林分总碳密度4年增长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且作业样地的增量比对照样地减少4.91 t/hm2。本研究可为低效林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秦岭中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基于空间结构调整的华北落叶松林分结构优化方案,以秦岭中段22年生、4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林分采伐强度确定、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技术综合应用,从林分优势度、空间结构特征(角尺度W、大小比数U、混交度M)等方面定量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秦岭中段22年生、4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华北落叶松是乔木层的建群种与优势种,经营前后,22年林分华北落叶松优势度变化不大,树种多样性保持不变,40年生林分华北落叶松优势度有所下降;通过林分空间结构调整,22年生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从0.490降到0.478,林分分布格局更加合理,混交度由0.283增加为0.396,胸径大小比数由0.450增至0.497,树高大小比数由0.487增加到0.492,林木个体生长的优势程度得到提高;40年生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从0.527降到0.506,林分分布格局由轻微团状分布变为随机分布,混交度由0.348上升到0.477,林分混交度明显提高;胸径大小比数由0.497变为0.492,树高大小比数由0.493变为0.498。说明基于林分空间结构分析的择伐方案使林分结构得到了显著的优化,是提升秦岭中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选择福建三明市陈大国有林场金丝湾森林公园的生态公益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树种组成、直径分布、蓄积结构、空间结构等林分结构特征,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结构化经营的思想,对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评价其调整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林分树种组成项数<3,树种较少,林分树种多样性较低;研究区小、中、大径组蓄积比为1.4:3.2:5,小径组林木蓄积不足;样地平均角尺度为0.550,属聚集分布,平均混交度为0.505,属中度混交,林分结构不合理。调整后混交度增加,角尺度降低,整体分布格局趋向随机分布,林分空间结构得到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对林分结构模拟中窗宽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理论和方法,对林分结构进行模拟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窗宽的确定,这也是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模拟精度。文中给出了5种确定窗宽的办法即最小积分均方误差法、极大似然法、卡方检验法、正态分布法、经验公式法,基本上能够满足林业需要,文章最后,给出了利用卡方检验法对从吉林省汪青林业局抽取的13块天然林样地数据进行最优窗宽的求解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林分生长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以阿什河流域天然次生杂木林为例,构建了立地条件-林分结构-树木多样性-林分生长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对三大硬阔(水曲柳、黄波萝和胡桃楸)蓄积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立地条件,总影响系数为0.541,直接路径系数为0.597;其次为林分结构,总影响系数为0.402,直接路径系数为0.451;树木多样性对三大硬阔蓄积量存在负影响,直接路径系数为-0.190,无间接影响。对全林分蓄积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林分结构,总影响系数为0.776,直接路径系数是0.720;其次为立地条件,总影响系数为0.394,直接路径系数为0.153;树木多样性、三大硬阔蓄积量对全林分蓄积量的总影响系数和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111、0.060 和-0.011、0。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对三大硬阔蓄积量有正影响,但其对树木多样性的正影响,可间接负影响到三大硬阔蓄积量。立地条件对全林分生长有正影响,这种影响更多地是通过改善林分结构与树木多样性而间接形成的。林分结构对全林分生长有正影响,树木多样性对三大硬阔蓄积量有负影响,这种负影响对全林分生长的间接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林分上下层间结构与树木多样性的关系,以阿什河流域天然次生杂木林为对象,构建了立地条件-林分上层结构-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立地条件(ξ1)对林分上层结构(ξ2)具有直接正影响,影响系数为0.59;对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具有正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75,直接影响系数为0.43;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负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58,直接影响系数为-0.12。林分上层结构(ξ2)对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具有直接正影响,影响系数为0.55;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负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55,直接影响系数为-0.38。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直接负影响,影响系数为-0.31。对林分下层密度(x11)影响最大的林分上层观测变量为林分上层树冠面积(x7),总影响系数为-0.19,直接影响系数为-0.12。对林分下层平均树高(x12)影响最大的林分上层观测变量为林分上层平均树高(x6),总影响系数为-0.28,直接影响系数为-0.13。林分上层树冠面积(x7)和树高多样性(x10)对林分下层树种多样性(x14)影响较大,影响系数分别为-0.38和-0.36。树冠面积(x7)的影响全为直接影响;树高多样性(x10)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林分上层结构(ξ2)与树木多样性(ξ3)中的观测变量对林分下层树冠面积(x13)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是陕西省延安市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创造国家级森林城市,推动延安科学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子长市认真落实和贯彻政府部门关于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的相关意见,结合当前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的实际情况,积极作出论断,科学决策,率先开展了新一轮的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使得林地植被的覆盖率进一步增高,养殖环境得到进一步的调整。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子长市退耕还林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程存在的几点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工作建议,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常规经营模式、无干扰经营模式及近自然经营模式进行森林经营,在经历了相同的经营时长后,对3种不同经营模式在林分结构与生态特征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其他2种经营模式,近自然经营模式对林分结构和生态特征的影响最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马尾松成熟林中设置82个10 m×10 m的网格样地,选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指标以及郁闭度、蓄积、密度、胸径多样性指数和树高多样性等林分结构,应用描述性统计、半变异函数方法分析土壤养分及林分结构的异质性特征,应用典型RDA排序方法研究土壤养分与林分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以期探明黔中地区马尾松成熟林中土壤养分及林分结构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16.728%~35.167%,林分结构为11.641%~50.871%,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土壤养分与林分结构均存在强烈的自相关,土壤养分自相关范围为7.800~22.191 m,林分结构为11.40~19.75 m;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两种土壤养分指标对林分结构的影响最显著,说明这两种土壤养分元素对马尾松林木的分布、生长及发育影响较大.其中,有机质显著影响蓄积、胸径多样性指数和郁闭度;速效钾显著影响树高多样性指数和密度.  相似文献   

20.
1963年多,容县农场和东光公社等地,有些稻底绿肥,因水稻早期倒伏,田間郁蔽大,湿度高,苕子、紫云英幼苗死亡严重。面对这一情况,县的领导同志、农业技术干部和农民群众一同到田头观察研究,决定采用挖密补稀,带土移苗,成功地解决了死苗地块的缺苗问题。补植后,一般亩产鲜苗仍达六、七千斤,或亩收种子五、六十斤。带土移苗的具体做法:(一)及早移植,当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