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通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的阐述,提出了防控该病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高致病性的猪蓝耳病发病特征、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希望能够对进一步防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动物保健》2009,(9):60-60
为深入分析当前全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形势,部署全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辽宁省政府日前召开了全省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以高热、发病急、死亡快为主要特征,对养猪生产的危害极大。为防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金华婺城区琅琊地区的传染与危害,该区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全年均可发病的特点,易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预防控制来实现该病的控制.现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每期关注     
要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形势严峻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6月13日指出,中国当前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高发期,大部分生猪没有进行免疫,加之病毒污染面较大,生猪大范围调运增大疫情传播可能性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已于今日正式投入使用,将在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2006年夏秋季节,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专家锁定了新变异猪蓝耳病病毒为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今年前5个月,中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县市194个、疫点289个,发病猪45858头,死亡18597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11):58-59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措施在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6年夏季,我国南方省份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经过专家综合分析和多次复核,确定该病毒是猪“高热病”的原发病因,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继续呈点状散发,下半年随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供应量逐步加大,生猪疫情得到有效遏制。7-8月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期,生猪疫情发病率比6月份和去年同期明显下降。10月1日-25日,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29个,发病3608头、死亡710头。与9月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8.
猪常发病的防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基层生猪疫病防控经验,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气喘病与猪瘟混合感染以及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水肿病等生猪常发病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生猪常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基层生猪疫病防控经验,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气喘病与猪瘟混合感染以及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水肿病等生猪常发病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生猪常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以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分布广泛,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对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猪蓝耳病、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兽医导刊》2007,(7):75-76
6月29日,广东省潮州市农业局召开全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传达贯彻6月25日广东省农业厅在广州召开全省全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生猪疫情形势,部署全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以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分布广泛,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对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猪蓝耳病、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猪蓝耳病、猪瘟RT-PCR检测试剂盒对疑似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混合感染野猪病料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材料进行病原特征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送检病料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但不存在猪瘟病毒感染;对猪蓝耳病病毒流行株NPS2基因分析表明,野猪源蓝耳病病毒NPS2基因与家猪源同源性达95.2%以上,是存在基因缺失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研究结果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可引起野猪发病,应采取相应疫苗免疫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牧业通讯》2007,(11):34-35
2007年5月16日,农业部召开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通报当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情况,分析疫情形势,进一步部署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6-2007年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与防控工作成效作一概述,以期对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进一步研究与防控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在家畜中的发病率最高。该病毒不会对人产生感染,是常见传染病的一种,容易继发其它病原体的感染,对猪等家畜会造成生命威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产生,对猪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经济损失惨重,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具有必要性。本文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能有效减小疾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如不搞好预防,会给养猪业造成很大危害,搞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随着该病的不断流行和传播,养殖户免疫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但因各种原因而致免疫失败,猪群未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养殖技术》2007,(6):55-56
6月11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专门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介绍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等方面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贾幼陵表示,目前农业部及各地兽医部门正按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瞿佳铭 《当代畜牧》2013,(24):52-53
笔者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危害,阐述了综合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